自序
我与延安有缘。在我50初度之际,有幸执教于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培训基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这一难忘的经历,使我获益多多。作为干部学院的教师,我为学员开设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门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的探讨和教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素质、净化了我的灵魂,同时也开阔了我的视野。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开始探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课题。通过比较系统的探究,我深深地感到,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也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境界,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良性互动并相得益彰。从延安时期探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真理,只有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践证明,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探索,互为助力,相得益彰,在中国革命的斗争史上,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
二是精英与大众角色互动,并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社会功能。历史证明,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中,精英与大众两大群体的贡献卓著。其中精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主导者。在其探索中,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知识精英,都鼎力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和指导者的功能。而大众虽然是受导者,但是在延安等解放区,已经成为社会主人的大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极被动的受导者或接受者,而是推进解放区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其接受马克思主义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特别是在实践中,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大众充分发挥了改造世界的功能。
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取得了卓越成就。在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曾指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1]。延安时期的探索证明,人民大众一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就会变成推进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巨大力量。具体说来就是,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中,不仅在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问题,构建了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框架,引领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坚决回击了泛滥于思想文化领域的逆流,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纯洁性;特别是在实践中,延安时期所掀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进一步地武装了中国人民大众,由此使马克思主义化作了夺取全国抗战乃至中国革命胜利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基于此,对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这一课题,笔者愿以理性之心,扎实之功,勤奋之行,去开发这一“由精神到物质”转化的“富矿”。深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只要勤勉耕耘,关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讨定会结出丰硕之果。
魏继昆
[1]《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