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文学及文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民粹主义文学批评的衰落

随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崛起和自由主义倾向在民粹派运动中日益占据上风,民粹主义文学也越来越丧失其进步性而趋于衰落。俄国民粹主义文学批评是民粹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和运用,它是以主观社会学,突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唯心史观为其理论基础的。普列汉诺夫、查苏利奇等俄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在20世纪80年代同民粹主义批评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使它在俄国进步思想界和知识青年中日益丧失影响。一些民粹主义批评家非但没有从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反而对马克思主义学说采取了极为错误的否定态度。米哈伊洛夫斯基在《略论当代小说》(1899)一文中企图证明,一个艺术家如果把自己的命运同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他的才华就会被扼杀。普罗托波波夫(М.А.Протопопов,1848—1915)在《最新形态的小说家》(1900)一文中,在评论魏列萨耶夫和高尔基的创作时,竟把马克思主义与尼采主义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90年代民粹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文盖罗夫和伊凡诺夫-拉祖姆尼克。谢·阿·文盖罗夫(С.А.Венгеров,1855—1920)作为俄国文学史家,其观点接近俄国文化史派。他著有《俄国文学及其当代代表者》(1875)、《最新俄国文学史(从别林斯基到今天)》(1885)、《俄国文学的英雄主义性质》(1911)、《19世纪俄国文学的诱人之处在哪里?》(1912)等。他以大量材料证明,俄国文学从来都不局限于纯艺术的兴趣,而是经常关注它的社会含义。他认为,19世纪俄国文学具有“英雄主义性质”,并以此观点具体分析了屠格涅夫的创作。对于文盖罗夫来说,俄国文学或是“革命的理想”,或是“对革命的召唤”。1899年他曾因观点“左倾”而被彼得堡大学停止讲授俄国文学史。然而,在文盖罗夫的文学史研究中却竭力反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并错误地提出,立宪民主党的文集《路标》(1909)表现了“俄罗斯对真理的巨大忧虑”。这同列宁关于该文集是“自由主义的背叛行为”的评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总的来说,民粹派批评家对俄国颓废派、现代派的批判是相当严厉的,并且反对它们对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的歪曲。例如,米哈伊洛夫斯基的《法国象征主义的俄国表现》(1893)和斯卡比切夫斯基的《当代文学短评》(1893),都对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等人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唯心主义倾向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唯有文盖罗夫的《论现代主义》(1909)是个例外。虽然他在民主主义、公民性等问题上同沃伦斯基、艾亨瓦尔德等人争论过,捍卫和坚持了别林斯基的美学思想,但在该文里却替颓废派辩护,甚至主张在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上,把高尔基的创作同颓废派、现代派结合起来,以建立某种“新浪漫主义”。

伊凡诺夫-拉祖姆尼克(Иванов-разумник,1878—1964)于1904年发表第一篇鼓吹民粹主义观点的文章《米哈伊洛夫斯基》。他的主要论著有两卷集《俄国社会思想史》(1908)、《文学和社会舆论》(1911)、《列夫·托尔斯泰》(1912)等。他依据民粹派主要理论家拉甫罗夫鼓吹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把俄国社会思想史看成英雄个人的历史,把19世纪俄国文学史看成俄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他对知识分子阶层不作任何社会分析,把知识分子看作同市侩势力作斗争的“超阶层”、“超阶级”的精英集团。他认为俄国文学历史进程的基本内容就是知识精英同市侩势力的斗争,而马克思主义是有害于人的个性解放的。十月革命之后,伊凡诺夫-拉祖姆尼克成了左派立宪民主党人。他的文学批评著作虽然具有较丰富的史料价值,但由于其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而往往得出反历史主义的错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