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共八大前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主要成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同当时对苏联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考是联系在一起的。1955年底,毛泽东就敏锐地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2]并直接领导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听取情况汇报的活动,从而为中共八大报告的起草和《论十大关系》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正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发展道路和思考苏联模式的得失之际,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1956年三四月间,他明确指出,不要再硬搬苏联的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并提出了“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命题和庄严使命。[3]从1955年底到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之前这一阶段,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黄金时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成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生长点。
(一)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以及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毛泽东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提出来的。他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这些矛盾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个论述已经蕴涵着社会主义制度还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命题,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提供了哲学依据。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中共八大《决议》虽然没有用工作重点转移这个词,但实际上已经明确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要由过去的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八大以后,毛泽东又多次阐发这一观点,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5]他充满激情地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这样的号召:“这个世纪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这个世纪还有40年,现在的中心任务就是建设。”[6]这对我们后来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比如,在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上,鉴于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的任务,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思路和按农、轻、重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思想。又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问题上,毛泽东不仅提出“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而且认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7]此外,毛泽东在这期间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还有很多,主要集中在《论十大关系》之中。
(三)提出了对国家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任务和设想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改革的设想,表现在经济体制方面,就是提出了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允许多种经营形式存在,实行以计划为主和以市场为补充的经济体制。八大以后,出现了被称为“地下工厂”的自发经营的较大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这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由此他提出了“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观点。[8]这说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央不仅没有想一下子消灭资本主义,而且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应当适当发展一点资本主义,以作为社会主义的补充。
(四)提出或实行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设想和政策
毛泽东曾经说过,像斯大林严重破坏法制这样的事,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9]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毛泽东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要扩大民主生活,注意反对官僚主义;二是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设想;三是明确提出了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四是初步规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0]这些设想成为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五)提出了发展与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和任务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八大前后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和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一是宣布我国知识界的面貌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二是发出了要进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要“认真地而不是空谈地向现代科学进军”[11];三是提出了旨在推动“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讨论”[12] 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四是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认为我们既要吸取民族文化遗产的民主性精华,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13]。
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富有成效的,这些主张和观点虽还不能说已经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探索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所提出的一系列闪光的思想主张和理论观点,对后来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和开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