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对于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并不多,因而,要对以往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就不得不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从而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推论出关于马克思学说体系的研究成果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取得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层次性研究、逻辑起点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研究上。以上诸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代学者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结构的同时,也力图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各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尝试中,也都透露出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构的原则。因此,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形式,发掘诸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对当代有影响的国外、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内在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原则进行梳理、抽象,为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关于马克思学说体系逻辑起点研究

逻辑起点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的原初状态或本质属性,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要经历一个从逻辑起点经过中间环节到逻辑终点的辩证的否定过程;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的确立对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按照黑格尔的理解,逻辑起点具有“原素”的意义,用今天的科学术语来说,逻辑起点就是事物的“基因”,黑格尔以自然科学的结构来说明什么是出发点:语言学从字母这个“原素”出发,几何学从点、线等“原素”出发,物理学从电、磁、气体等“原素”出发,通过演绎得到复杂而具体的体系。这样,黑格尔体系的逻辑起点就是“纯有”,语言学的逻辑起点就是“字母”,几何学的逻辑起点就是“点”和“线”,物理学的逻辑起点就是“电”和“磁”等。那么,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近年来对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的研究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试图构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逻辑起点,而试图构筑马克思学说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成果却不多见。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马克思学说体系逻辑起点的既有成果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马克思学说、整个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这个总体性的理论体系只能有一个逻辑起点。那究竟哪个学科的逻辑起点可以充当马克思全部学说的逻辑起点呢?从马克思学说探索的历史、马克思学说自身的内在逻辑来说,哲学的逻辑起点正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逻辑起点。马克思理论诞生的历史就是从哲学开始深入社会历史各个领域的探索的历史,哲学正是全部马克思学说理论体系的支撑,哲学的逻辑起点正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逻辑起点。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研究历史上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

1.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出发点)的区分: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都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起点,它们之间是否是同一的,有没有区别,是否需要区分,这是确立马克思学说体系逻辑起点的基础性工作。许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作了区分:“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本质的人’,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即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生产活动的人。逻辑起点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的原初状态或本质属性,是整个过程的出发点,从逻辑起点经过中间环节到逻辑终点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出发点是认识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着眼点和突破口,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方式和方法。逻辑起点和出发点既可以是一致的又可以是不一致的,这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的。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的区分,标志了马克思思维方式的彻底变革,为马克思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它对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6]事实上,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可能一致,同一出发点既可以是逻辑起点也可以是历史起点,但二者的价值属性是不同的,逻辑起点从属于该体系的科学性,而历史起点则是这个学说价值判断的依据。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的区分为马克思学说体系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科学的基拙。

2.“物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解。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几十年来一直作为我国哲学教科书的蓝本,在国内影响巨大而深远。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斯大林体系把“物质”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也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影响巨大,一直充当着社会主义阵营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论。但是这一理论体系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忽视了本来应该作为哲学主题的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并且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逻辑关系不清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

3.“存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存在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解。《求是学刊》1982年第4期发表的张奎良的《论存在范畴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一文认为,存在是标志事物最基本的共同特性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含义是对事物现实性的肯定;从人对世界认识顺序来说,存在高于物质,是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应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4.“实践”、“劳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实践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是当前影响巨大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众多,理论影响非常大。在陈先达教授主编的教育部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实践”概念被作为基础性范畴,充任整个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同类著作、教材中的代表。该教材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为实践观点在其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杨耕教授梳理了实践在该教材中体系的地位:

在自然观中,实践是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在历史观中,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的本质,是“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二位一体”的基础。

在辩证法中,实践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在认识论中,实践构成了认识活动的基础,“实践反思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并填平了一般认识论与历史认识论之间所谓的鸿沟。

继而对这个教材的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从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去阐述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说明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从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去考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总体特征”。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以实践观为基础考察认识的结构,并把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来展开论述。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以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阐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以及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考察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并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探讨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57]

何中华教授的《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新作《重读马克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以及诸多论文都主张实践是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他深入挖掘实践的新意与深意,从实践出发来构筑马克思学说体系。

5.“交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以任平教授为代表的交往实践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解。任平教授的《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阈)》(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等著作对交往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了充分的论述。在任平教授的视野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地平线,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市场经济织就的密切交往中诞生的,研究对象也是人类在市场经济的密切交往中的社会历史理论,交往实践是马克思理论探索的最后也是最高的境界,交往实践是对实践的历史性超越,实践不能充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体,也不能充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交往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6.“关系”“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以俞吾金教授为代表的关系本体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解。俞吾金教授在《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从抽象认识论到生存论本体论》(《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中指出,人们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但是人们很少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追根究底的思索。俞吾金教授指出,要从生存论的维度来理解实践,而这一维度“首先关心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8],这一路向是通往人文社会科学的路向。马克思正是从关系本体出发构建其学说体系的。

7.“人”“个人”“人的需要”“本质的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解。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学热潮中,关于“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的主张就不绝于耳。有人主张“个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部思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个人’”,“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逻辑起点的‘个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自然的人;其次是‘现实的个人’——社会的人;再次是‘具有二重性的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存在物’。”[59]以“本质的人”作为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是新提法“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本质的人’”[60],但是徐国民的“本质的人”同“人”没有作严格区分。“人的需要”作逻辑起点也是比较独特的观点:“人的需要是人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原初动因,正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人的需要才能够得到实现和满足,同时使人的内在本质力得到确证,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社会关系,形成人类社会,从而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在内的完整的人性。也就是说,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构筑自己的人性论的。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人性论的逻辑起点。”[61]

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这是在逻辑起点争鸣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观点,研究成果最多,在此不一一陈述。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类社会是由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结成的,“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现实的人”这一范畴居于基础地位,是整个原理体系的支撑,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范畴和原理都是从“现实的人”这个范畴出发引申出来的,“现实的人”成为马克思学说体系逻辑结构的基本元素,贯穿于全部学说的其他主要范畴之中,这些范畴构成“现实的人”的合乎逻辑的展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范畴,都不过是从特定角度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现实联系进行抽象的结果。以“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可以把历史唯物主义与一切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义区分开来。以现实的人为起点,就把历史唯物主义建立在了坚实的基础上,同时也确立了真正的历史主体,把历史从抽象概念的运动中解放出来。持这些观点的学者主要包括:柯木火《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起点应该是“现实的人”》(《学术研究》1980年第5期);陆晓禾《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李鸿烈《简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起点与终点》(《哲学动态》1980年第8期);李荣海《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理论学刊》2005年第1期);欧力同《略议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问题》(《社会科学》1994年第9期);李静、李明《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新探》(《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等都有类似的观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指出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从事生产劳动之人,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人类的社会历史,现实的人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出发点。但对于把“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也受到质疑:“也有不少学者不赞同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认为这样很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62]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的几个基本维度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对马克思学说体系整体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整体性研究成果寓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当中,马克思学说体系整体性研究成果应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中去寻找。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有一系列真知灼见。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缘起于对肢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陈先达教授的《走进历史的深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就已经指出传统的教科书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肢解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学者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的整体性进行研究,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对马克思前后期思想割裂以及马、恩对立论的错误,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的整体性,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整体性;进入21世纪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已经深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上,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也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硕果累累,诸多学者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梁树发的《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综述》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成果作回顾,分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意义,“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核心是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首先是其内容构成的完整性,实际则是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论斗争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63]。他同时还分析了当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迫切问题等,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脉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为马克思学说整体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

对于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整体性,恩格斯早有论断,在《反杜林论》中,虽然恩格斯批判杜林以及当时整个德国科学界和哲学界存在的动辄都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的现象,但恩格斯还是在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恩格斯指出,他撰写《反杜林论》一书的目的“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但恩格斯为了对杜林评判的需要,不得不在“一个广阔的领域”对杜林展开批判,其结果自然要形成一个整体,于是,他还是强调不要忽略他在批判中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64]

列宁也认为马克思学说体系“完备而严密”,是“完整的世界观”[65]。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阐述了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整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喻为“一整块钢”:“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66]

卢卡奇致力于以辩证法构筑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整体性,把辩证法看作是“历史的解释”中马克思学说同资产阶级科学的“决定性区别”,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支柱”[67]。与卢卡奇相反,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忽视了辩证法在马克思学说体系中的地位,把马克思学说归结于科学实证主义,把意识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卢卡奇重提辩证法的整体性就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目的就是重建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归根结底就没有什么独立的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等,而只有一门唯一的、统一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关于社会(作为总体)发展的科学。”[68]卢卡奇辩证法的整体性强调“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把所有局部现象都看作是整体——被理解为思想和历史的统一的辩证过程——的因素”。[69]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出了一系列基本结论,逄锦聚的《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四个角度》[70]指出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至少存在四个维度: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研究和把握其整体性;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的内容研究和把握其整体性;三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研究和把握其整体性;四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研究和把握其整体性。马克思学说体系整体性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角度:

第一,针对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学说体系肢解为三个组成部分的错误,强调马克思学说体系内容上的完整性、贯通性。马克思学说体系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共时性视角来看,马克思学说体系是涵盖众多领域知识的有机整体。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还包含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文艺学等。

第二,针对把马克思学说在历时性上的割裂:例如对马克思作青年马克思、成熟的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划分,认为在马克思学说的形成过程中存在“认识论上的断裂”;根据马克思早期与晚期研究领域的不同把马克思学说割裂为人本主义的马克思和科学主义的马克思等,强调马克思学说在形成上是阶段性和继承性的统一,从其历时性角度来看,由于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则的前后贯通,马克思学说体系是一个过程的整体。“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也表明了这种整体性。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他的思想的发展总是呈现为一种整体性的发展。”“这是因为马克思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是由最初的理论期望成长起来的,期望的同化生成性决定了理论建构过程的历史整体性。”[71]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动态的历时性的整体性最终凝结于其定态的逻辑整体性之中。马克思学说的形成虽然历经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但人的解放始终是其主题,马克思学说整个理论体系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这一双向运动是马克思学说不同历史时期哲学探索和改造世界的哲学形式,是马克思学说体系首尾呼应,并且过程一致的根本保证。

第三,近年来,学界致力于深入马克思学说体系整体性的内在根据层面,指出马克思学说体系逻辑上的一致性。仰海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72]一文就指出“如何理解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潮这三条线索的内在关系,是当前马克思思想研究中最为根本、也最为困难的问题”。而把这三大组成部分划归为三个不同的学科,“这种学科壁垒使我们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思想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学说三大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只有理解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理解他对从政治经济学出发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从而从根本上揭示马克思思想中这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在关联。在这一新的理论视阈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建构与资本逻辑的批判分析有着相同的理论意义”[73]

叶险明的《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74]一文也探讨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关于马克思学说整体性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他分析认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在马克思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即在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中构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系统,同时在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丰富和发展初步完成的哲学革命的成果,最后在这两种‘互动’的批判中基本完成经济学革命并使哲学革命的内容和形式趋于完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启示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学说的整体性实际上包含着对后人研究和发展其哲学的一个最为根本的方法论要求——从其学说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和发展其哲学。为此,就必须形成由批判理念、问题理念和时代理念构筑而成的跨学科意识”[75]。马克思学说体系在逻辑上就是一个有机的逻辑整体。“逻辑的整体性是因为马克思的全部学说是从目的出发的,目的的同一性决定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整体性。”[76]马克思学说体系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这个统一的整体的内在根据就在于其形成过程的逻辑的统一性,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以人的解放和发展问题为核心共同构成一个逻辑的整体。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学界这种致力于对马克思学说三个组成部分内在联系探索的努力,没有涉及马克思学说的历时态结构问题,只是在共时性角度对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研究。

第四,也有学者从马克思学说的成因上寻找马克思学说体系整体性的根据:“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最终是由其成因的整体性规定的。”[77]成因上的整体性,指的是马克思学说体系这一有机整体,是传统理论、时代因素和作者个性结构所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整体性还在于其构筑方法的整体性。马克思以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他的总体思维方法,这表现在马克思在分析解决问题对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等诸多方法的灵活和有机的运用”[78]。马克思致力于从总体上理解把握事物的规律,把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变得具体和易于明白:“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79]在马克思整体思维方法的影响下,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了辩证法的“总体性”原则:“总体性范畴,总体之于部分的完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汲取的方法论的精髓,并把它出色地改造成一门新科学的基础。”[80]卢卡奇的辩证法的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整体性特征的反映。

第六,有学者从马克思学说的学科归属问题建立其整体性,例如: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将马克思学说归类于经济学,哲学领域的学者把马克思学说归类于哲学,而历史学领域的学者把马克思学说归类于历史学……这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建设,但依靠学科归属来建构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始终不能从最根本的层面解决问题。

第七,对于马克思学说体系整体性建构还没有学者从辩证法角度作出尝试,本书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共时性结构一章将做这一努力。

(三)关于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层次性研究

跟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一样,对于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层次性研究,也应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当中去寻找。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层次性研究图绘:对马克思主义层次性的划分,在恩格斯和列宁那里早就有定论,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包含着三个层次的理解的划分:“第一,新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整个体系的哲学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整个体系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经济学基础;第三,科学社会主义。这是整个体系的实践应用和政治学基础。”但近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则力图超越传统的教科书体系的局限而做新的探索。

纵观马克思主义层次性研究当前的学术版图,各种研究范式多元并存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除了结构性研究范式外,功能性研究范式也占据了比较引人注目的位置,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1.结构性研究范式

从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研究其层次性,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研究的积极成果。这一研究范式,以走出传统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的桎梏,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为自己的时代目标,为“重读马克思”,在更加宽泛、完整的历史语境和思想语境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开辟了新的认识路径。

第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结构的前提下,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层次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显性的板块结构,即分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板块,而且具有隐性的层次结构。”[81]认为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层次:“即分为根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具体论断三个层次”[82],三个层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第一层次根本方法是唯一的,是统摄和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第二层次基本原理是成系别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骨骼,第三层次具体论断是大量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血肉”。[83]

第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是建立在以马克思的三个新贡献即:“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度。”[84]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浑然一体的整体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结构进行层次性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外层是学说,中层是理论,内层是主义。”[85]外层学说是“以马克思的文献、著作、信件等为载体的具体思想和学问,是马克思对每一个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的分析与批判”[86]。中层理论则是“马克思得出他的学说的道理和依据、理法和方论”[87]。内层主义则是“以马克思的三个新贡献构成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88]。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分为这样三个层次的整体,是“以三个新贡献为核心而展开的纲领体系和科学学说”[89]

第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并且是人类历史科学”[90]的基础上,根据科学规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成是“一系列环节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91]的整体结构。这一理论首先界说了科学具有环环相扣的结构规范:“对于一个科学体系,它不是对某一环节的具体描述,而是包含了一整套的科学规范。目前的自然科学已经建立起来了这套规范。也就是说,尽管自然科学有不同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大量的工程学等等,但这一套规范是统一的。”[92]其次,认为全部科学所遵循的规范是统一的,这套规范具有“A.对研究对象的正确描述;B.前提条件的正确提出;C.合理的假设;D.概念的建立;E.系统的本质结构(微分方程)的建立;F.基本定律的发现;G.结论和推论;H.实验检验”[93]。统一的逻辑结构;最后,认为“马克思的这个体系基本上是完整的,并基本符合自然科学的研究规范”[94]。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构架完全是按照上面所归纳的从A到H的一系列过程”[95]。从A到H的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次第展开,环环相扣的基本层次,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分为8个层次,这8个层次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

第四,以思维抽象程度的高低来划分马克思主义的层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哲学,思维的抽象高度具有层次性。思维的抽象的层次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的层次。

“实践思维方式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一般哲学或曰元哲学内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基础和核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思维方式这个新坐标上所做出的两个科学发现。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他们在这个坐标上对社会主义做出的新的科学解释。在马克思的整体结构中,实践思维方式是一般哲学即元哲学这个层次上的主要内容。唯物史观是科学哲学具体来说是社会科学这个部门的科学哲学,即社会科学这个层次上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学说属于一门基础科学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则是技术科学层次上的东西。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实践革命和建设可以说是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内容,或者用钱学森的术语来说,是一门‘社会工程’。”[96]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实践革命和建设”理论分别对应“一般哲学、科学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97],这样,马克思主义被划分为五个层次。

2.功能性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是其在场性的根据,同时其功能性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层次性研究范式的另一领域。

第一,为了回答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学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浅层、中层和深层三层次论:

第一层即最高层次是根本方法。在经典著作中对根本方法的表述有很多种形式,一般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之外,还使用“马克思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方法”“辩证方法”“辩证法”“具体历史方法”以及“准则”“指南”等。

第二层次即中间层次是基本原理。经典著作在表述第二个层次即中间层次所用的词语通常用“基本原理”这个词,有时也用“观点”、“公式”等词。基本原理当中又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从类别上可分为侧重作为认识方法、认识规律的原理和侧重作为揭示事物本来面目、固有规律的原理,而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和范畴与唯物史观的原理就分别对应着作为认识方法、认识规律的原理和侧重作为揭示事物本来面目、固有规律的原理。

第三层次即最低层次是具体论断。在经典著作中对第三层次即最低层次的表述所用的词语较多,不够一致。常用的有“论断”“论点”“观点”“结论”等词语外,还有容易与基本原理相混淆的词语“公式”“原理”等来表述。但是当用“公式”“原理”来表述时,往往加以限制,如“个别公式”“个别原理”“××原理”等。作为第三个层次的具体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具体问题的观点、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具体国家或地区在具体历史时期的状况、特征、局势所作的判定,或者是依据这种判定所制定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和策略。

对待马克思主义三个层次的态度,应当是深层的坚持、中层的发展、浅层的错误理论坚决抛弃。

第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层次性划分,即首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98],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观念和系统理论,运用动态立体思维模式和逻辑思维方法,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结构和发展机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多层次、多分支、开放式动态立体体系结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包括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应用理论三个基本层次和在应用理论层次上包括当代东方社会主义、未来西方社会主义两大基本分支的多层次、多分支、开放式动态立体科学体系。理论基础就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特别是其中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构筑科学社会主义大厦的两大理论基石。基本原理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为核心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理论是基本原理与应用对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99]

第三,力图“对15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结构作个整体描述”[100],指出“这套科学体系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基础理论,即是马克思恩格斯学说,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第二层为应用理论,分为两大领域:一是革命学说,包括列宁主义和毛泽东革命思想;二是执政学说,包括毛泽东执政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1]

第四,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层次性划分,即,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对这一基本精神的坚持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出场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为社会批判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诊治,以及对未来社会的规划。社会批判理论同样给我们提供了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说层次性的一个视角。

在批判理论看来,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根据是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社会批判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具体体现,而未来社会构想则是对人的本质诉求的正确回应,也是社会批判的逻辑结论。由此,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是:第一层次是解释什么是人;第二层次是以人的本质为尺度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第三层次是按照人的本质要求对未来社会进行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