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方法

马克思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核,对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正确把握对于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基础性意义。本书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后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了广泛的考察、梳理和归纳,本着马克思本人的建构体系的方法来构建马克思学说体系,这决定了对于本书的研究来说任何一种单一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都不能有效地涵盖研究的所有要求。由此,本项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以期达到科学建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目的。

1.文本解读法

本项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对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梳理以及对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建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文献材料进行收集、解读、阐释、评议成为建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基础工作。笔者在写作过程中认真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大部分原著,精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著作,对西方有代表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国内有代表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均作了深刻研读。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后学者关于体系建构的相关理论,笔者在写作过程中作了最全面的阅读,清晰地把握了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论述及其发展动向。

2.学术梳理法

本书在构建马克思学说体系之前首先对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建构原则作了学术梳理,正是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建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基本思路。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马克思学说文本展开的历史与马克思学说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正是按照这种一致性我们才能对马克思学说体系作建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既是马克思学说体系构成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研读马克思文本的方法,研读马克思的文本不过是要找到马克思学说逻辑体系建构的方法并按照这个方法逻辑地再现马克思学说的体系结构。“观照内在逻辑”涉及逻辑起点、逻辑依据、逻辑演进(逻辑展开、逻辑进路)逻辑结构、逻辑关系和逻辑归宿等,体现逻辑自觉,从而体现“历史与逻辑的一致”的张力。

4.辩证法思维方法

辩证法既然是马克思学说理论体系的构筑方法,那么也是我们研究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学说就是揭示整个世界——包括自然和历史的世界的辩证运动,马克思学说本身就是这种辩证运动的意识形势,因此,马克思学说本身就是一种辩证运动。对于马克思学说的理解只能通过辩证法才能把握马克思学说的本质,辩证法成为本项研究的根本方法。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44—34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71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5页。

[4] 同上书,第121页。

[5] 同上书,第124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727—729页。

[7] 同上书,第400—404页。

[8]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页。

[9] 同上书,第418页。

[10] 同上书,第413页。

[11] 同上书,第418页。

[12] 同上。

[13] 同上书,第309页。

[14]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8页。

[15] 《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3—88页。

[16] 同上书,第83页。

[17] 蒋锡金主编:《文史哲学习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894页。

[18] 印进室主编:《党建八十年 中华擎天柱: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建设的历程与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19] 王虹生、邓仲华等主编:《工青妇大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582页。

[20] 张宪文、方庆秋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35页。

[21] 衣俊卿著:《国外马克思主义论丛——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22] 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23] 同上书,第274页。

[24] 同上。

[25] 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26] 熊春兰主编:《观点 哲学 2005》,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27] 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28] 同上。

[29] 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 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31] 同上。

[32] 同上。

[33] 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34] 何中华:《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再答我的两位批评者》,《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3页。

[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1页。

[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6页。

[3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33页。

[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9页。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9页。

[4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页。

[4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1页。

[43] 同上书,第500页。

[44] 同上书,第590页。

[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63页。

[46]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47] 同上书,第305页。

[48]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49]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4页。

[50] 同上书,第95页。

[51] 衣俊卿:《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52] 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方法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53] 孙世明:《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周向军教授》,http://www.sdass.net.cn/sdass/webpublish/block.254.view.detail.newsdetail?key=304。

[54] 同上。

[55]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56] 徐国民:《论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出发点》,《求实》2007年第4期。

[57] 杨耕:《如何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58] 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从抽象认识论到生存论本体论》,《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59] 叶昌友:《论马克是、恩格斯“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想的逻辑起点》,《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60] 徐国民:《论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出发点》,《求实》2007年第4期。

[61] 戴景平:《人的需要:马克思人性论的逻辑起点》,《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

[62] 赵绥生:《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综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63] 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6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65]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66]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222页。

[67]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6页。

[68] 同上书,第77页。

[69] 同上书,第76—77页。

[70] 逄锦聚:《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四个角度》,《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71] 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72] 仰海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3] 仰海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4] 叶险明:《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75] 同上。

[76] 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77] 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78] 张云芳:《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的表现》,《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7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80]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81] 王彦深、吴鹏:《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82] 同上。

[83] 同上。

[8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09页。

[8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78页。

[86] 同上。

[87] 同上。

[88] 同上书,第179页。

[89] 同上书,第180页。

[90] 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91] 同上书,第13页。

[92] 同上。

[93] 同上。

[94] 同上书,第14页。

[95] 同上。

[96] 南普照:《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97] 同上。

[98] 陈必辉:《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结构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99] 陈必辉:《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结构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00] 唐昌黎:《论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探索》2004年第2期。

[101]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