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领导干部应当关注的16个重大问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改革航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引来了全世界目光的聚集。在改革之路上奋进了30多年的中国,将开启新的进发,续写光荣和梦想。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为世界和中国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这份答卷展示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见解、新思路、新措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纲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

当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当前和未来3—5年中,我们唯有坚定不移地落实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才能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才能胜利完成党的十八大所确定的“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1.《决定》指引改革方向,引领突破改革难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这次全会深刻剖析了我国在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主攻方向、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全面深化”定调改革蓝图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其中包括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包括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体制,更包括了党的建设制度,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均为历史空前。全会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决定》内容共16部分60条,在框架结构上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纲,紧紧围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突出改革新举措,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2020年的时间设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所指出的,《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2)“顶层设计”突破改革难局

正如人们所预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改革目标上使改革的广度与深度有了全面的突破;在改革总体部署上,六个领域的改革均有顶层设计的具体任务和改革措施;在改革的时间表上,提出了“到二○二○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要求。除此之外,这次全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就给全社会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顶层设计使得全面深化改革有了中央领导的机制保障,使得以往难以突破的体制格局和改革难局得到根本性转变。这将成为未来5—10年中国改革最大的红利。

(3)“啃硬骨头”昭示改革决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到了重要关头,要有“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决心和勇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既要看到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要警惕“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危险。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能在探索中“排雷”、清除“荆棘”,改革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到李克强总理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简政放权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都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为我们勾勒出明确的改革方向标、路线图、时间表,改革的力度势不可遏,攻坚的勇气势如破竹,改革的决心势不可挡。我们相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励精图治的改革蓝图,必将凝聚起党心民心,集合起中国力量,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巨轮稳中求进,开创出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创造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新辉煌。

2.新一轮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它打破了计划经济的藩篱,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并结出了累累硕果;它使中国从一个贫困落后和封闭的国家成长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今天,全党和全国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正满怀信心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实现中国梦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辈的理想和夙愿,也承载着今日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和愿景。作为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30多年来的改革与建设历程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就无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所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新一轮改革的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梦的活力之源。“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只有坚定改革开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在现代化新航程中乘风破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新一轮改革事业的新征程,十八大鲜明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2012年12月31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指出,改革,过去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未来也将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着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因此,我们面临的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继承历次重要文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制定了新的改革蓝图。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全面深化新一轮的改革,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解决发展中的新课题的战略性举措。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失衡的状况和重组的态势日益明显,美国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都面临诸多新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加以解决。因此,新一轮的改革为解决发展中的复杂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未来改革最大红利的重大突破。改革是中国未来最大的红利,还因为只有改革才能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红利的取得绝非轻而易举,红利的释放关键在于改革的突破。未来5至10年是改革的关键时期。解放思想,把握方向,勇于突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地释放出新的红利,是决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司法不公、环境污染和贪污腐败等问题。只有深化改革、破除垄断、矫正收入分配机制,才能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只有深化改革,制约权力,建立法治社会,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深化改革,回应期待,凝聚改革共识,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正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党的新的领导集体坚持正确的改革道路的鲜明体现。因此,我们只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才能为实现“两个百年”的战略目标和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3.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巨大的勇气与智慧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但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现实问题的复杂与艰巨,要求今天的改革,需要更自觉地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撬动改革大局,用制度活力推动改革进程。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向全党、全国人民所宣示的,党中央所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战略、新部署、新方案,正在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和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我们应当看到,尽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很多领域的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并没有完成,很多改革措施还没有落到实处。政府部门对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干预仍然较多,行政性审批方式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占据很大地位,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收入分配体制等重要改革环节,依然与预期的改革目标有较远的距离。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配套性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6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提出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因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今天面临的改革,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过去任何时期、任何阶段所无法相比的,改革事业已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一鼓作气,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推进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具有更大的政治勇气。中国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要继续向前推进,必须迎难而上打硬仗。尤其是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就有很多必啃的“硬骨头”。比如,政府机构改革,由于带有一定的革命性,会损害部分人的既得权益,因此是一个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再比如,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强化民权,限制公权,无疑这“一增一减”之间会产生很多新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也是个难啃的“硬骨头”。还比如,土地制度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资源产权和价格改革等,都会因为冲击了既得利益者,改革中无疑会引起利益的冲突和激烈的抵抗。

正因为如此,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改革部署,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主要表现在: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难度加大;改革越来越多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阻力较大;社会各方面利益意识明显增强,分享改革成果的愿望强烈;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涉及更深层次重大问题,需要更加稳妥地推进。因此,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攻坚克难,敢啃“硬骨头”。只有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具有更大的智慧。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各领域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绪多、任务重、时间紧,因此,需要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动态发展中,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对体制有支柱性意义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它们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务求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前要充分论证,不仅要充分论证其必要性,还要充分论证其可行性和可能的风险,做好应对预案,使决策更加审慎,步伐更加稳健,措施更加周密,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一项改革要取得成功,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十分重要,条件不具备就急于出台,有可能使改革遇到挫折、欲速不达,要积极抓紧创造条件,基本条件具备后再推进改革;一旦条件具备,要果断决策,不失时机推进改革,避免因犹豫不决错过改革的最好时机。时机就是机遇,错过时机,就丧失了机遇。

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更为严苛的审视,承载着更加厚重的期盼。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民众诉求水涨船高,改革的时间和空间约束将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挑战日益增多、难度日益加大。但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改革没有退路、不改不行。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结合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要与转型期的风险赛跑,与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赛跑。只有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才能牢牢把握改革主导权,始终掌握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