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中的学术与政治:中国经济学界的争鸣(1932—193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列强经济侵略之痛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列强与中国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也因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上,列强取得了在华设厂权和关税特权,对华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大多数研究表明,列强对华投资和贸易,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国共两党的宣传努力与民族主义情绪感染下,“帝国主义”一词在大江南北流行,“打倒帝国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重要口号。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正常的外交方式取代了“反帝”宣传,政府与英美等国的关税谈判也顺利进行,但列强在华经济、政治影响并未减弱,日本侵华日益呈现咄咄逼人的态势,国人不得不严阵以待,民族主义情绪弥漫于整个社会中。

当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日本侵占东北之后,人们对列强侵华有何新的反应?本章试图从当时经济学人关于列强侵略的专题研究入手,回到历史语境之中,对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与思潮变动予以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