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辞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环境敏感度

“环境敏感度”(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是美国学者詹姆斯·罗伯兹在对环境进行现状评价时,提出的概念以及创立的一整套分析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环境要素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都要产生一定的反应,而且不同的环境要素对于不同的人类活动形式具有不同的忍受力。忍受能力强的,则表明该环境要素对此种活动形式反应不敏感。反之,若环境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忍受力弱,则表明该要素对此种活动形式反应敏感。詹姆斯·罗伯兹把环境因素对人类活动反应的这种敏感性的强弱,称为“环境敏感度”。他在给出敏感度的定义以后,又进一步划分出敏感度等级,并相应地赋分,以计量任何已知环境参数的敏感度。其敏感度共分为六级,即“极端敏感”、“非常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微弱敏感”及“毫不敏感”等,并按上述等级顺序,分别赋予5—0分,以作为比较、评价与概括自然环境的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作出环境敏感度矩阵、环境因素影响矩阵,并计算出“权重”和“敏感度综合值”,进而对各环境区域进行评价。主要指区域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变化(退化或改善)的潜在可能性及其程度。它是综合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人口负荷、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及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是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