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民主生成的历史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对象的确定

研究对象的确定,隐含着作者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性预设和前提,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东亚政治发展研究”大课题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选取这“五国一区”,主要是参照于中国政治发展的问题意识和“五国一区”相似的经济现代化阶段和政治发展进程。特别是其中相似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一发展核心主题,以及由现代化发展所促发和要求的政治发展和民主转型。本书的研究则在以上“五国一区”以外再加上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研究范围上稍微有所扩大,是为了使问题范围和比较的基础更为广阔。

在东亚,包括从东北亚到东南亚的广阔地域中,有众多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地区,其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宗教信念多种多样、意识形态也有明显分歧。[2]为什么我们选择了以上的“七国一区”作为研究对象?“七国一区”中有哪些相似性和共同性因素可以作为研究和比较的基础?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相似的半殖民化或殖民化危机和挑战所激起的现代化起航,相似的遭遇促发成相似的命运。相似的遭遇引发的策略不同的应对和制度变革,决定了现代化启动之后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结果,反映了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传统政治制度及其应变能力。

第二,现代民族国家独立之后,“七国一区”有着相似的政治制度三大发展阶段,即竞争性体制、非竞争性体制、再到竞争性体制。虽然各国(地区)的政治发展进程和民主成熟程度互有差异,从稳定民主政体的日本,到新兴民主政体的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地区,再到半民主政体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各国(地区)在政治制度的竞争性和民主性程度上有所差别,但三大阶段政治制度发展路径的相似和差异,同样反映了各国(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政治力量博弈对比情况。

第三,对应于三大阶段政治制度发展路径,各国有着相似的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发展路径,同样存在竞争性政党制度、非竞争性政党制度、再到竞争性政党制度三个相似而互有差异的阶段。政党力量的博弈及其互动规则和制度,构成了政治发展和民主进程的动力机制和核心特征,对政党及其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地区)政治运作的组织化和稳定化程度以及政党在组织体系、资源集聚和民众动员等方面的相似或差异。

第四,“七国一区”从其半殖民化或殖民化,到现代化、民主化的整个过程中,都实行资本主义的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这是进行比较分析的大背景中的基础性制度相似点,这也决定了“七国一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与西方大国的亲资本主义关系和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疏远或敌对关系。所以“七国一区”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程度上,都受到国际上西方列强直接或间接的制度性影响。

以上的考虑基点,说明我们的研究是以“政党及其制度变迁”为分析核心的比较研究,而不是以文化或宗教因素为基点来选择研究对象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架构,也排除了把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还有,研究对象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样可以反映出问题,相似性中可能因为有共同的原因,差异性中可能反映出共同原因的存在与否及程度大小,差异性与相似性是互为映照和对比的。所以,差异性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关注,它同样能够反映出政治制度变迁和政党力量博弈的不同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