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本书章节安排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这一章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接着提出了具体的研究问题,然后回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文献,最后对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样本的选取、资料收集和处理等研究方法问题做了说明。

第二章是公共性概念解析与考察视角。这一章主要是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察公共性问题的整合性视角与可操作之考察框架。先是对阿伦特、哈贝马斯的公共性/公共领域理论做了回顾,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思想可以概括为“对话的公共性”的思想;再接着回顾了汤普森对哈贝马斯的公共性/公共领域思想的反思和发展,汤普森提出的“可见度的公共性”概念可以说是公共性理论的发展。本章的最后在前人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了考察公共性问题的整合性视角和维度:一个视角和维度是可见度的公共性,它对应于公民的知情权,其公共性在规范上被界定在彰显社会可见度;另一个视角和维度是对话的公共性,它对应于公民的话语权,其公共性从规范上被界定在营造公共话语空间、提升公民话语权等方面,最后还提出了这两个视角和维度的具体考察框架。

第三、四章主要从“可见度的公共性”和“对话的公共性”两个维度与视角考察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之公共性。由于本研究选择了《南方周末》的“消费广场”版作为研究个案,所以在这两章中主要对该报纸版面运营七年来(即自1996年到2002年)的新闻生产实践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发现,大众传媒在“可见度的公共性”和“对话的公共性”两个层面上都有良好表现,同时还推动了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彰显。

第五章对公共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本章认为,国家、市场、公众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共同推动了传媒公共性的发生,其中市场是关键动因。此外,本章还对限制公共性发展的因素做了分析。

第六章是研究结论、讨论与局限。主要提出了本项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公共性发展的建议,最后还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几点设想。


[1] 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3] 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4]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5页。

[5]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雷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6] [美]大卫·克罗图:《运营媒体:在商业媒体与公共利益之间》,董关鹏、金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7] [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段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8] 李丁赞:《公共领域在台湾——困境与契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49页。

[9] 李良荣:《新闻改革的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49页。

[10] 孟建:《中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与社会民主化进程》,《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

[11] Chan,J.M. & Qiu,J.L. (2001),China: Media liberalization under authoritarianism,In M.E. Price,B. Rozumilowicz & S.G. Verhulst (eds) ,Media Reform: Democratizing the mediademocratizing the state,London: Routledge,pp.27-46.

[12] 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13] 曹秉:《新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诞生记》,《上海电视》1999年第5期。

[14] 胡鞍钢、张晓群:《中国大众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15] 中国新闻年鉴社:《中国新闻年鉴》2000年卷,中国新闻出版社2000年版。

[16] 朱剑敏:《我国报纸期刊种类丰富》,http://news3.xinhuanet.com/photo/2003-05/19/content_875698.htm。

[17] 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解密中国一流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8] 喻国明:《传媒发展:从“增量改革”到“语法改革”》,《青年记者》2007年第11期。

[19] 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20] 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新闻改革的再起步》,《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8年第6期。

[21] 吴治文:《我国新闻媒体公共性之新解》,《青年记者》2009年1月。

[22] 李蕉:《博客:收复公共失地——兼论公共领域的实现》,《学术界》2007年第3期。

[23] 肖生福:《“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背景与动因》,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1期。

[24] 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5] 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6] 张金海、李小曼:《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7] 孙玮:《论都市报的公共性:以上海的都市报为例》,《新闻大学》2001年冬季号。

[28] 卢迎安:《论电视媒介的公共性》,《新闻界》2007年第6期。

[29] 刘宏:《和谐社会与媒介的公共性》,《青年记者》2007年第19期。

[30] 王满满:《传播技术变革对媒介公共性的限制》,《新闻记者》2004年第4期。

[31] Daniel Lynch(1999),After the Propaganda State:Media,Politics and “Thought Work”,Stanford University,Standford,California,pp.4-17.

[32] [美]麦康勉(Barrett McCormick):《中国媒体商业化与公共领域变迁》,蒋狄青译,《二十一世纪》(香港)第77期,2003年6月。

[33] 李艳红:《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34] 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108页。

[35] 邵春霞:《局部性大众传媒公共领域的呈现——以报纸的批评性报道为分析对象》,《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06年第3期。

[36] 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37] 苏晋京:《网络革命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发育》,《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8] 赵瑞华:《网络论坛浅水区算不算公共领域:以“强国论坛”为例》,《新闻界》2004年第5期。

[39] 齐力强:《短期内中国公共领域不会形成》,参见展江、白贵主编《中国舆论监督年度报告(2003—2004)》(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23—731页。

[40] 静恩英、杨励轩:《网络公共领域的现实考察——以BBS论坛为例》,《新闻界》2007年第1期。

[41] 安志放:《论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2] 施晓红、易宪容:《论房地产市场的公共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43] 陶国根:《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看我国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44] 刘东杰:《政策公共性缺失的原因分析》,《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45] 徐庆利:《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缺失》,《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6] 黄月琴:《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年卷。

[47] 一般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两种取向,其中实证研究又包含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这两种类型。

[48] 牛美丽:《公共行政学观照下的定性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9] 牛美丽:《中国地方政府的零基预算改革——理性与现实的冲突和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47页。

[50] 牛美丽:《公共行政学观照下的定性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1] [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李永贤、李虔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52]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和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53]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54] 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解密中国一流报业大众传媒集团》,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55] 来自于对南方周末报社领导的访谈资料。

[56] 来自于对南方周末报社领导的访谈资料。

[57] 参见杨晓凌《构建和谐社会与舆论监督的建设性立场——以〈焦点访谈〉为例》,《新闻界》2006年第1期;张健《新闻生产社会学视野中的〈法治在线〉》,《中国电视》2006年第10期;等等。

[58] 参见刘晓莲《互动让媒体与读者零距离——〈大河健康报〉心灵空间版面探讨》,《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2期。

[59] “消费广场”版停办后,《南方周末》开辟了“民生版”。

[60] [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李永贤、李虔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61] 牛美丽:《中国地方政府的零基预算改革——理性与现实的冲突和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57—58页。

[6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