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行政区划中,陕、甘、宁、青、新被称为西北五省。因为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属于欠发达地区。同时,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国家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时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是西北的主体。本书研究范畴界定为:甘、青、宁、新西北四省,而未将陕西省纳入研究视野,是因为本书的研究视野为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事业,而陕西虽属西北,但不属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强调区域均衡发展,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也基本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后,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日渐扩大。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北民族地区迎来了发展机遇,1979—1992年,西北民族地区新闻媒体进行了计划经济背景下的试验。1992年党的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业也进入了市场化发展时期。
西北民族地区进入市场化发展后,亟须对其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意识,从而实现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繁荣稳定的多重目标。本书考察大众传媒与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一门独立新兴学科,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传播学,历经漫长岁月征程,至20世纪50年代臻于成熟。至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至今近40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进入21世纪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长期以来运用人类学和传播学双重视野和交叉研究方法对大众传媒进行研究的,则十分少见。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研究西北民族地区传播及其相关联的各种社会现象,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方法,或可为丰富我国西北民族传媒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本书针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状况,从传播者、传播工具、受传者、传播效果、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中国西北民族地区传播的现状特点,研究媒介在现代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从业人员职业满意度,多种传播渠道对西北民族地区受众不同领域的影响,揭示其传播功能规律及其互动关系。梳理和验证这些地区大众传播效果及其作用,认知和了解不同类型民族受众的信息需求、媒介接触偏好以及信息行为习惯。提出发展西北民族地区媒介,培养新型从业人员和对受众媒介素养教育诸方面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西北民族地区传媒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虽然国人对于传播活动十分关注,对于政治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发展关系、媒介与民族文化等方面多有表述,但研究我国传媒目标受众多以都市人群为主,大众传媒在针对西北民族地区受众传播时,较少考虑其信息需求,有关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变迁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
从现有的西北民族传媒研究成果来看,一些研究和调查侧重于新闻传播学领域,而对一向注重乡村及民族地区田野调查的人类学方面则往往被忽略,因此用传播人类学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的出版不仅是西北民族大学师生多年从事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科研成果,也是进一步认识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业并推动其发展的实践之果,期待它能在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书共分11章。本书对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业进行全方位较系统的实证研究,由于成书仓促,以及调查地区随机抽样的样本有限,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可能还值得商榷。但作者本着客观和务实的精神,审慎地分析调查对象,以期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感谢实施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所有同学以及接受调查的所有人员,尤其感谢杨志宏老师在资料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有益建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