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 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野史笔记中的零星记载

明前期,在血腥、高压的政策之下,无人敢涉足建文史事,但民间的口耳相传却是禁绝不了的。文人士大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将耳闻笔录于书,在他们的文集中,零星地出现了记载建文君臣事迹的文字。李贤的《天顺日录》就是其中较早和较多地记述这方面内容的一部书。

李贤,宣德八年(1433)进士,为官三朝,尤其受英宗信任,为英宗朝重臣。他的《天顺日录》,主要记录英宗年间作者所亲见亲闻的一些事情。

该书对周是修之死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新说法。谓:

文庙过江时,胡广、金幼孜、黄淮、胡俨、解缙、杨士奇、周是修辈俱在朝。惟是修具衣冠诣应天府学拜宣圣遗像毕,自为赞系于衣冠,自缢于东庑下,可谓从容就死者矣。诸公初亦有约同死,已而俱负约,真有愧于死者。后缙为志,士奇为传,且谓其子曰:“当时吾亦同死,谁与尔父作传?”识者笑之。[40]

此处载周是修与胡靖、解缙、金幼孜诸公相约同死,而诸公爽约,只有周是修一人赴死。此一说后世流传极广,人们在指责诸公背约的同时,对周是修的从容赴死的忠义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江西泰和人尹直著有《謇斋琐缀录》。尹直,字正言,泰和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成化初,充经筵讲官,参与修撰《英宗实录》,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直力持不可。明敏博学,有一定行政能力,议事每有可采处。然躁于进取,交接宦官,颇受后世诟病。累官至翰林学士、兵部尚书。《謇斋琐缀录》一书属于野史笔记性质。该书将周是修之死说进一步演化,谓:“太宗渡江时,解、胡、金三先生与杨文贞、周是修相约自尽于应天府学。既而解先生使人觇胡动静,因得胡先生庸如厕,回问家人曾饲猪否?解先生笑曰:‘一猪尚不肯舍,岂肯舍性命?’盖初皆无意于死也,惟是修竟行其志。”[41]尹直赞扬周是修殉节,而对迎戴朱棣、后虽有辅佐之功的诸臣则颇有微词,称“大节已亏”。此处所记的胡靖(永乐时改名胡广)“饲猪”说后世流传极广,清乾隆朝修成《明史纲目三编》后,清高宗作序并赋一长诗,曾讽刺道:“独笑吉安胡侍中,一猪不忍太痴情。”[42]

朱棣对建文忠臣的杀戮,野史笔记中也有所记载。

如记方孝孺被族诛,谓:“文庙过江之日,初即位,欲诏示天下,问姚广孝举代草者,曰:‘必须方孝孺。’召之数次,不来。以势逼之,不得已,孝孺持斩衰而行见。文庙即命草诏,乃举哀大哭曰:‘将何为辞?’敕左右禁其哭,授以笔,既投之地,曰:‘有死而已,诏不可草。’文庙大怒,以凌迟之刑刑之,遂夷其族。”可见记载上比较简单,只笼统地说“夷其族”,还未有“诛十族”的说法。

如记铁铉事迹,谓:“山东参政铁铉,初为五军断事,奏对详明,高庙喜之,字之曰:‘鼎石。’凡法司有疑狱未决者,必属铉而成。文庙潜邸时,有诉违法状者,召至,属法司问之。数日狱未成,高庙怒,属铉鞫之,片时而成,以此益爱之。未几,擢山东参政。文庙兵至城下,围之月余不得下。时城有攻破者随完之,以计诈开门,降用板,候其入下之,几中其计。后复出战,文庙被其窘甚,知不能克,乃弃去。及过江登位,用计擒至,正言不屈,令其一顾,终不可得。去其耳鼻亦不顾,碎分其体,至死訾声方已。后思忠烈不可挠者,惟铉一人而已,平氏有愧焉。”[43]记铁铉死之英烈,但无及于其家属,故事还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