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建构: 纪录片传播理论探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文库》第一批5部作品,即将付梓印刷。同事们邀我来为文库写一个总的序论,心中的忐忑油然而生。原因很简单:将主题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学术价值不同的5部学术著作,抽象、归纳、评价在一篇文字当中,恐有挂一漏万的疏忽和曲解文意的偏颇。

对于民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突出的学术特征和研究范畴,指向了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媒介生态和受众的媒介素养;指向了千百年逐步生成的民族历史、民族心理、生活方式、文化意识、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指向了地理、地域、地貌、地方的自然环境,并即刻涉入了精神交往的深层结构之中,显现出各民族文化在交互时的边界和关系问题。

在人们感知世界之前,世界是混沌的;而文化的传播和精神的交往则降低了世界的混沌性质。一个民族或族群在共同的历史背景的长期浸润之下,必然创造着共同的文化精神和生活习俗,形成了内部、外部相互交往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一个民族或族群在向另一个民族或族群学习的时候,目的不是成为其他的民族或族群;而是在与历史文化的对话中、在与其他民族或族群的对话中,解释自己,丰富自己,并由此凝聚成民族或族群进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1]生产力水平,劳动分工的结构,精神交往的程度和层次,决定了一个民族或族群在与其他民族或族群交往时的能力。

西部是一片神奇、充满纷繁文化气质的广阔土地。以甘肃为例: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聚居的自然地理区域。现今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6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其中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撒马尔汗等地被迫东迁的色目人和蒙古人,驻扎在了甘肃临夏河州的东乡地区。以此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成分逐渐形成的东乡族,近年开始西迁新疆伊犁地区和青海省,越出了甘肃辖区。在甘肃狭长的地理区域中,现有甘南、临夏2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达到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全省常住的少数民族人口为239.9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26%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面对这样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凸显了对西北、对西部进行媒介传播现状研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多元化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惯性,有力地构筑了一个民族或族群与另一个民族或族群之间交流、交往的差异,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缓慢悠长。在与内地高校传播学者们的交流、交往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生存人群的过往历史和现今状况的浓厚兴趣。因为这里是实施民族志、田野调查的乐土;是思想与思想交锋的前沿。这里完全不同于源自西方传播学理论体系的特定场域,它鲜活地折射出了社会变迁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不可否认,伴随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现代性,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形式、内容发生变迁、趋同的走向无法避免;但变迁的速度、范围和程度未必一致。

朱杰副教授撰写的《徘徊与踌躇中的抉择——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一书,研究和阐述了两个主要层面:一是对西北民族地区辖属的民族社区展开田野调查,民族社区的概念以县乡村为轴线,以村落为最终个案对象;然后将研究对象回归于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二是选择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保安族、东乡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7个少数民族,展开个案研究。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厘清研究对象与大众传播的关系,并对客观的社会状况进行定性研究。书中对部分极具典型意义的少数民族社区,以田野调查手记的方式做了呈现,提供了证据,说明了语境;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叙述和见解。他在2011年7月的田野调查中写下了3万多字的《藏乡迭部访谈日记》,流露了引人入胜的研究风格。

7月20号是行程的第一天。作者在日记中写道:“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白龙江上游的川、陇两省结合部。全县有11个乡(镇),人口5.55万人,总面积5108.3平方公里。迭部古称‘叠州’,藏语的意思是‘大拇指’,是山神‘摁’开的地方。1925年,美籍奥地利裔学者约瑟夫·洛克来到迭部,绘制了迭部的部分地图。1928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迭部做了图文并茂的报道,使迭部为世界所知晓。进入了甘南草原腹地。这是一片与四川阿坝松潘草原连接在一起的中国西部藏区原生态草原。漫山遍野的绿草和矮小的灌木,让我们兴奋异常。草原和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居所,这种兴奋来自生命的本能。天色阴暗了起来,很快大雨滂沱。草原的天气正如小孩子的脸,时晴时阴。大雨在道路上升腾起浓密的雾霭,过往的车辆都开启了防雾灯和安全灯,寒意阵阵袭来。牦牛如黑珍珠般散落在绿色的草甸上,帐房前牛粪燃起的炊烟袅袅升起。这种景致让人陶醉,甚至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当看到四川省的界碑时,我们知道离目的地迭部已经不远了。迭部虽属甘肃,但地处川、陇两省的交界之处,需要先穿过四川阿坝若尔盖的部分区域才能到达迭部。曾几何时,这里是世上最为边缘,最为野性的居所。进入迭部沟后,草原被苍松翠柏、江流湍急的森林地貌所代替。漫山的参天大树,湍急的白龙江,使我们意识到迭部是名副其实的林区。感受着空气中树木散发出的久违的气息,眷恋起这里曾经‘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场景。如今,禁止伐木已有多年,环境保护的效果已经显现。”作者对场域的描摹清新自然,信手拈来的文字充满了对调研对象的熟谙。也许,这并不是学者们追寻或赞赏的学术风格,但让别人读懂终归才是著述的目的。

李克副教授撰写的《冲击碰撞下的交流与融合——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书,研究视野和研究区域定性为甘、宁、青、新4省区,研究样本的选择颇为广泛并具代表性。比如在甘肃所辖的5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中选择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张掖市。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的7县1市中选择了舟曲、碌曲、迭部、夏河4县和合作市;在张掖市所辖的1区5县中选择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书中抽样调查的44个样本,分布涉及西北4省的11个市、22个县、68个乡、151个行政村。共派出283名学生调查员,赴各地完成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新闻媒体(1.新闻媒体发展情况; 2.栏目设置与运营情况: A.报纸现状; B.广播电台现状; C.电视台现状)、从业者(1.媒体专业负责人业务专长; 2.媒体专业人员培训方式; 3.引进媒体专业人才情况; 4.媒体人员对创新研究的态度; 5.媒体专业人员流失的情况; 6.媒体专业人员对自身的评价; 7.媒体专业人员对职业满意度评价; 8.受众对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看法)、受众(1.受众基本情况; 2.传播工具普及程度; 3.阅读报纸杂志情况; 4.传播对受众影响; 5.看电视情况; 6.听广播情况; 7.对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看法; 8.制约新闻发展因素)。后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进而完成策略研究。全书量化研究的特色非常突出,表现了作者严谨、认真、客观的科研态度。样本的选择精细准确,问卷内容的设计也较为全面。书中对西北甘、宁、青、新4省区大众传播现状的呈现,富有着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卢毅刚副教授撰写的《认识、互动与趋同——公众舆论心理解读》一书,让我感兴趣的部分是“民族心理对公众舆论意见的影响”这一章节。因为它高度契合了西部地区媒介生态的基本特征,关注了舆论机制和公众舆论建立在社会制度、传播制度、民众平等权利等基础上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正如作者所说:“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和阶段之后形成的。作为依托历史与社会的基点,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它是构成人们的社会共同体,是特定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并据此形成了特殊的民族心理认同。在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公众舆论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意识范式内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留下的印记。对于公众舆论民族性的认可,将深深地植入到民族的性格当中。”

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认为: 1.舆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舆论在依托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的主客观环境完成传递的时候,所有的编码信息必须与受众的解码意识协调一致或无限接近;否则,对立的解码意识就会出现。这是由同质化的民族心理和精神意识决定的,这种心理和意识成为舆论引入发生变迁消解的渊源。2.一个民族或族群与另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对话和交流是永恒的,对话中的矛盾和隔膜是必然的。然而,对话形成的碰撞、交流、协调、整合、创新以及交互后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有助于社会的平衡与和谐,这就是对话的精神和本质。用以上认知建立起来的舆论环境,应该充满着理解和尊重的暖意。3.大众媒体传播的舆论信息,由于媒介样式、功能、速度、数量的数字化,信息环境转化为现实环境的过程加快了。在研究“虚拟环境”理论时发现:“虚拟环境”的塑造,并不能对事物、事件的客观真实,建构出物理镜像般的反馈和基因技术般的克隆。媒体的立场,媒体工作人员的社会素养,媒体当下面临的诸多社会因素,都会影响舆论信息无限逼近事物、事件真实面貌的程度。因此,“过犹不及”的说法描述了“拟态环境”塑造时的一种宏观尺度。4.一个人只要生存在世界上,就会受到来自家庭、族群、地域、历史、文化、信仰、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的控制,进而积淀出观察事物、判断事物的意识和经验。由于这些意识、经验具有的主观性和闭合性,显示了浓重的个体色彩和族群色彩。“框架”决定了公众舆论必须建立认识、互动与趋同的观察视野。

范文德副教授撰写的《真实与建构——纪录片传播理论探究》一书,源于对自己教授专业的热情和经验。纪录片是什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学术命题。记得2012年5月,新疆师范大学刘湘晨教授应邀来我学院讲学,展映了他拍摄的纪录片原创作品《阿希克:最后的游吟》和《太阳部族》。维吾尔族民间艺人(维语称为“阿希克”),与其说他们是流浪艺人,不如说他们是游吟者和苦行僧的混合体。他们选择不同的职业谋生,只为吟唱他们心中的信仰和对民族文化的挚爱。这部纪录片拍摄了5年时间。在帕米尔高原东部边缘的勒斯卡木村,那里只有7户人家,全部为高山塔吉克族人。为了记录塔吉克人的日常生活,拍摄者在这个村落里生活了7个月。作品充满古典风格,幽静而深邃;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人,在年年必经的“转场”过程中,与人、与动物、与草原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也许,关于纪录片的定义第一次在我的意识里萌生了:那就是真实、原创、坚守和对在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眷恋和深情。本书作者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使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纪录片的产生和形成做了一次全面的梳理。与纪录片的原创性对应,学理的高度恰好给了阅读者一个可以嫁接的学术视野。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发展脉络、传播价值、传播主体、观念与方法、美学、伦理、效果等问题,都可以在书中得到解读和呼吸。

杨志宏老师是文库作者中最年轻的撰写者,职称讲师。他编写的《网络编辑基础教程》一书,是新闻传播学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产物。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已经无法逃脱数字技术的控制,仅靠笔墨来传递信息和思想了。从1995年开始的互联网元年起,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已经如水银泻地般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信息世界。由于作者计算机专业的学历背景,针对文科学生的需要,书中重点讲解了网络编辑环节中需要具备的素质、内容管理系统的使用、网络信息的筛选和管理、新闻图片的数字化编辑和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等内容。观察国内已经出版的网络编辑相关教材,在网络编辑的互联网技术或技能方面,鲜有重点强调,对于网络编辑日常使用的CMS (内容管理系统),尚无教材涉及。《网络编辑基础教程》的出版,无疑填补了此类空缺,改变了“和者盖寡”的教材布局。

恩斯特·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2]伴随着智慧和才华,我们的老师们并没有在高校的讲台上停滞下来。也许,此次文库诸种著述的出版,仅仅意味了学习的重要性;但进步的印记会蔓延开来,就像5月的夏花一样充满生机。期待着读到来自文库其他老师们的更多作品,那是学问和积累增长的点点滴滴。

最后谨向西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和文库的责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孔继萍女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刘俭云

2013年3月27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2]转引自庄晓东主编《传播与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