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口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领导讲话之正向引导力

——激励、鼓励、亲和力

下属能否努力工作,取决于团队的士气,而团队的士气离不开领导者的激励。作为领导者,身负管理和激励下属的责任,言语得当会鼓舞人心、提高效率;反之,则会适得其反,令自己陷入管理的尴尬境地。一个善于管理的领导者,言语间总能体现出正向引导力,让下属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来自上司的激励,从而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正向激励,员工都渴望被领导认可

英国女演员和诗人乔吉特·勒布朗说:“人类所有的仁慈、善良、魅力和尽善尽美只属于那些懂得鉴赏它们的人。”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得到上级的认可。

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史密斯指出,每名员工再不显眼的良好表现,若能得到领导的认可,都能对他产生激励作用。

但是,现实工作中有很多员工竭尽全力地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却从未得到过哪怕是一声“谢谢”,绝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想当然地认为将事情做得出色是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

关于激励,保罗·莫任在他的管理职业生涯中曾感慨地说:“过去,我常常忽略了对我团队成员的成就(以及我自己的成就)予以表扬,因为我个人对于这方面从来没有重视过,因此,我就往往忘记了对别人的成就给予表扬。相反,我认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只不过是他们规定工作中的一部分,而规定的工作是不需要被特别认可的。”

但是,当莫任到太平洋贝尔公司工作之后,他对给予他人认可及对成功给予表扬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发现,这对于其他人来讲是蛮重要的,因此他决定改变自己的领导习惯。为了提醒自己公开认可的重要性,他编制了一张认可他人的优先性列表。每当他的团队取得一个关键成就的时候,他都会亲自走到项目组的每个人面前,和他们握手。他会挑选出几个重要的团队成员,带他们出去吃午饭,他会亲自打电话给每一个团队成员,感谢他们在项目中付出的努力。他会邀请大家共同参加一个小型的办公室聚会,一起享用蛋糕和咖啡。

在采用这些富有激励性的领导方法之后,莫任很快就看到生产率上升了,缺勤率降低了,同事之间正在形成更亲密的人际纽带。更加合作的工作氛围带来了更好的沟通,员工之间的冲突减少了。

有句话说,激励就是管理。激励使员工的激情高涨,激励使团队更加精诚团结。事实证明,善于激励员工的管理者更能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

一、只需说声“谢谢你”

一项又一项的研究表明,这一点非常重要。针对员工流动的调查发现,人们选择离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得到了“很有限的表扬和认可”。当问到他们认为他们的管理者应该发展哪项技能以使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时候,员工将“对他人的贡献给予认可和感谢的能力”放在了首位。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被领导认可,最希望得到的精神奖励是“谢谢你”。我们可以从欣赏、致谢、表扬以及一些简单的传达中注入“我关心你和你在做的事情”的手势和语言开始。不管形式上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你”,还是精心准备的庆祝,激励就是反馈——正反馈,是传递“你选对道路了”“你确实做得很好”“谢谢你”等诸如此类的信息。

二、懂得为员工鼓掌

某王爷手下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王府里的人喜爱,尤其是王爷,对其更是倍加赏识。不过这个王爷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

有一天,王爷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贵宾,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贵宾最喜爱吃的烤鸭,厨师奉命行事。然而,当王爷挟了一条鸭腿给客人后,却找不到另一条鸭腿,他便问身后的厨师说:“另一条腿到哪里去了?”

厨师说:“禀王爷,我们府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王爷感到诧异,但碍于客人在场,不便问个究竟。

饭后,王爷便跟着厨师到鸭笼去查个究竟。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条腿。

厨师指着鸭子说:“王爷你看,我们府里的鸭子不全都是只有一条腿吗?”

王爷听后,便大力拍掌,吵醒鸭子,鸭子当场被惊醒,都站了起来。

王爷说:“鸭子不全是两条腿吗?”

厨师说:“对!对!不过,只有拍手鼓掌,才会有两条腿呀!”

身为管理者,要懂得为员工鼓掌,鼓励和奖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你的员工感悟到工作的意义,得到尊重感的满足。管理者的鼓励并不要求太多,可以是一句肯定的话、一句真诚的赞美,也可以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束期待的目光,只要是真诚地发自管理者的内心,员工一定会干劲儿十足。

员工需要精神激励,渴望被认可,当你真诚地表扬和感谢员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精神也被鼓舞、被振奋了。而员工则感到受到了领导的欣赏,得到了应该得到的荣誉。

平和有力量,领导金口才必备原则

作为一名领导,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在说话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说话要平和而有力量,掷地有声,并且语言要力求生动、丰富,富有知识含量。具体来讲,领导讲话必备原则有如下几点。

一、紧扣目的

坚持话由旨遣的原则,首先要明确当众讲话的目的。目的明确了,你的谈话、你的社交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明确了,你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话题和资料,采取何种说话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临场应变。因此,领导在每次说话之前,不妨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说?”“人家为什么要拥护我?”预想可能产生的效果,并把预期的效果当作目标。

人类的言语交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当领导按照预期目的发出话语信息,因措辞不当或对听众缺乏了解,引起对方的误解或反感时,就要加以控制、调节,换一种说法,使对方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有时交谈的开始阶段是按原定目的进行的,可是说到中途,因对方及周围情况的反应变化或因兴之所至跑了题,偏离了原定目的时,同样需要讲话者自觉控制,调节说话行为,以便回到原定话题上来。这是实现讲话目的的最优化控制手段。

除以上调换要法之外,常见的言随旨遣的方式还有步步引导、投其所好、将计就计、委婉含蓄等。

二、生动活泼

没有谁会对一成不变、呆板、枯燥的发言保持浓厚的兴趣,领导在当众讲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遣词灵活、生动形象,不断给听者以新颖的刺激,这样才能达到讲话的目的。

三、善于现场调控

古往今来,很多国家的元首都具有极强的现场调控能力。那么,如何获得调控能力呢?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不论人们如何仇视我,只要他们肯给我一个略说几句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们说服。”这是何等自信!但凡历史上的领袖人物都具有这种强烈的自信意识,很多革命领袖尤其如此。“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来自于他们对自己军队的坚定的信任。有了这种坚定的信任才会对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表述目的坚信不疑,表述时才会神态自若、思维敏捷、记忆精确,兴奋与抑制过程才会处于最佳状态,表述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会毫无做作、真切动人,从而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表述目的得到最佳实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伟人和名人谈吐睿智、幽默,都是以学识渊博和阅历丰富为基础的。所以,领导想要有好的口才,必须多读书、多储备知识,这样说话时才有材料可供调遣。

总之,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可帮助你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当众讲话,听众能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表述者也可以从容不迫,挥洒自如。

四、紧扣听众身份

在当众讲话时,有时听众的身份很复杂,这就要求讲话者具有强烈的对象意识,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讲话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古烟和孝说得十分中肯:“即或是最有效的发送者传播最有效的信息内容,如果不考虑接受者方面的态度及其条件,也不能指望获得最大效果。”

虽然人们的心情很难捕捉,但只要善于透过言语表象与非语言举动,由表及里地探求、洞察听众的需要、目的、心情,就能把握目的,一击中的。洞察、预测对方的心理,只是为最佳说话形式的选择作准备,而绝不是为了将他人的情感秘密一一暴露,因此言语交际的策略应当是察而不扰。可见,掌握了人们内心的变化规律,并对症下药,就能切中要害,一语中的,从而产生良好的讲话效果。

五、端正自己的身份

任何领导者在当众讲话时,都是以自己的物主身份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要想使讲话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要有对象意识外,还要有自我身份意识,就是说话要得体,言语形式的选择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说自己该说的话”。如与同辈亲友交谈,则以亲切、自然为宜,不宜过于“一本正经”,否则便有疏远之感,甚至引起反感。

当众发言要符合自我角色身份,首先就要做到称谓、口气适合。其次,要注意针对不同环境,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使表达与自身思想情感表达相符。常言说,“言为心声”,一个人用什么身份说话,很容易反映他的思想境界、处世方式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如何把握好交谈双方特定的关系而作语言的修饰、调整,以便更好地传情达意,这正是提高说话水平要研究的课题。最后,话虽是说给听众听的,但话说得好不好、能否为听众所接受,还要看发言人是否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是否是自然流露,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

亲和有魅力,好口才造就好团队

大量事实证明,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语言的华丽、讲话的流畅,而在于你是否倾注了感情,表达了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了。

当众讲话也是同样道理。背得很熟,讲得最顺畅的演讲未必是最好的演讲。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演讲虽然流畅优美,但是如果缺少诚意,那就失去了吸引力,如同一束没有生命力的绢花,虽然美丽但不鲜活动人,缺少魅力。因此,发言者首先应想到的是如何把你的真诚注入讲话之中,如何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只有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打开心扉,接收你讲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共鸣。

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话时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人是感情动物,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外,还有感情信息。这种感情信息,内涵十分丰富。其功能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更要打动人的情感。

大诗人白居易说得好:“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这里的“推心置腹”就是指话语真诚。所谓真,是指不矫揉造作,不言词虚浮,能够保持说话人的自我本色。所谓诚,就是真心真意,不掩盖,真情流露。

林肯和美国上议院议员道格拉斯是竞选中的对手。他们曾在伊里诺斯州进行过一场轰动美国的著名辩论。在这场辩论中,林肯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获得了誉满全美的“诚恳的亚伯”的称号,道格拉斯却被听众戏称为“小伟人”。道格拉斯是个阔佬,他为了推销自己,特地租用漂亮的专列,车后安放一尊大炮,每到一站就鸣30响,配以乐队的喧闹,声势之大,为历史之最。他还口出狂言:“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贵族的气味。”林肯则买票乘车,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们为他预先准备好的马拉车。面对道格拉斯的强大挑战,他以退为进,沉着应战。在一次演讲中,他说道:“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办公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林肯之真诚首先是不讲排场,拉近与选民的距离;其次在内容上,贴近常人之心。谁没有妻室儿女?他却称他们是无价之宝,这是情感认同。租用的办公室家具少,书架大,投合选民们理想中的总统形象:廉洁,勤奋,富有学识。这样的自我介绍,不无幽默,这是形象的心理认同。最后,不把自己当作选民的救星,而把选民当作自己唯一的依靠,予以得体恭维,从而获得选民心理上的亲近认同。通过这些推心置腹的讲话,林肯获得了选民的普遍认同,从而一举获胜。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要在话语交际过程中,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到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作家王潜先生论所谓“零度风格”时告诫我们:“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丝的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发生兴趣并感动人、说服人呢?”有人说得好:“只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才最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

正当希腊面临马其顿王国的入侵,恐有遭受亡国和失去自由的危机时刻,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曾经做过一次著名的演说,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着发自内心的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热情洋溢地说:“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为自由而战斗。”从这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词句中,人们看到了一颗真挚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希腊人从聆听演说的广场直接奔赴战场,连向家人道一声别也认为是耗费了时光。他们的敌人,马其顿的国王腓力见到这篇演说词,也不由感慨地说:“如果我自己听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连我也要投票赞成他当我的反对者领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让对手击节赞叹,这其中蕴含了多么真挚、奔涌的情感,这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心底的火山喷发,从而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审时度势,领导讲话善用背景情境

背景情境,是指社会场合,包括时间、地点、场合、气氛、事件背景、人事关系等。文化环境,指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与传统。讲话时要善于运用这种社会大环境。

还有一些虽然不属于大的社会环境,诸如地点、实物,但它们一旦附属于某种社会力量所能施加影响的范围时,它就成了社会环境。例如,在国家级的外交谈判中,地点的选择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谈判双方的领土上轮换举行,或者选择第三国作为谈判地点。为什么这个问题会成为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朋友家里说话,总有一种客人心态,说话也总是显得拘谨一些,可在自己家里接待朋友,就无拘无束了。这种主人心态,自然形成了一种优势,人们把它叫作“居家优势”。

以上是小地点形成社会大环境,有时地点的改变也可形成不同的小环境,从而有利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讲话。例如,有些领导者发现问题,往往请下属到自己办公室谈话。办公室是上级办公的地方,下属来到这里,很容易联想到上下级关系,于是便产生了一种“必须服从”的心态。这样,本来是对等的谈话,因为地点这一特殊社会环境的参与,就使对等的双方变成主动与被动的两方,主动一方便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势头(当然这只是一种心理差异,绝不是“以势压人”)。以此类推,如果顾客与营业员发生纠纷,经理应巧妙地把顾客诱导进自己势力所能影响的范围——经理办公室。这样既可以避免事态的扩大,也可以使这位顾客与围观者隔绝,避免接受人群中一些不良信息而增强其不满情绪。所以,经理办公室实际上成了一个有利于处理问题的小社会环境。反之,如果为了加强联络,增进信任和友谊,领导人员则应走出“领导效应区”,到职工宿舍、食堂、俱乐部等地方去,便于放开话题,无拘无束。这类非语言因素,有时正像看不见的磁场,有着极其强大的特殊效应。

由此可见,利用合适的社会背景发表讲话,可明显提高说话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具有穿透力的眼光,去洞悉社会大背景,并善于利用眼前的实物、身处的地点,营造有利于自己当众讲话的环境。

领导讲话时也要注意对何时何地等自然情景的运用。自然情景语境专指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何时,小言之是指年月,大言之是指时代;何地,小言之是指大庭广众、居家密室,大言之是指城镇、乡村、野外;具体场景则指由一定的时空因素以及交际情景有机组合而成的言语交际场合。例如,人家办喜事,你不能谈令人丧气的话题;人家悲痛时,应忌谈逗乐的话题;大庭广众中演讲、报告,应谈与主题有关的话。

讲话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时令、地理环境、自然景物往往因人的主观感受之不同而附上不同的情绪色彩。若能结合自然情景来组织话语,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领导讲话还必须注意言语行为的特定场合。不同的交际场合有不同的言语表达,不可将言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变成僵死的程式。人,总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讲话,在不同场合,面对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并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讲话效果。

在特定场合讲话可利用以下几种技巧和原则,以达到理想的当众讲话的效果。

有时候某些场合的变化是出人意料的,如果应对不好,会使自己陷于某种困境。这就要求说话者必须善于变换切入角度,灵活地应对和驾驭各种局面和场合。

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加拿大,时值加拿大正举行反美示威游行。一次,里根总统的演说被反美示威游行的人群打断。只见里根总统面带笑容对陪同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是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双眉紧锁的特鲁多眉开眼笑了。里根自己高超的说话水平,故作曲解、否解,既解了主人的窘迫,又体现了一位大国总统的胸襟与气度。

利用情境的微妙关系,言此意彼,使双方心领神会,从而实现交际目的,这也是领导者讲话常用的技巧。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到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同美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物质援助。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白宫。一天早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最爱抽的特大号雪茄。突然,美国总统罗斯福推门进来,丘吉尔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面,这两个世界大国的领导人在此刻会面,确实非常尴尬。而丘吉尔扔掉烟头,利用这种特殊的情境以幽默的口吻说:“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没有一点隐瞒。”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丘吉尔正是用言此意彼的手法,既解除了当时的窘态,又借此向罗斯福袒露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诚意,增进了会谈时双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了这次谈判的成功。

人们说话多数时候都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如说服、劝解、抚慰、交心、解释等。作为一名领导说话更具分量。因此,很多领导者在说话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了达到说话目的,他们常用的有效手段就是以情理服人。

古人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情感是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只有情相通、心相近,所说的话才能在对方的心灵上产生共鸣,发挥作用。因此要向对方说理,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与对方在思想感情上接近、沟通,才能产生“自己人效应”,说理才能奏效。

当然,以情说理,重要的是找准对方情感上的“突破口”。先前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曾经说过:“仁人轻货(财物),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拒危;智者达(知晓)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之以道理,可使立功。”就是说要抓住对方心理与情感上最易打动人之处,将“情理”和对方的个性、处境、心思等因素紧密相连,申明利害,满足其最高情感价值的需求,使之心动。而且在说理过程中,还要善于适应对方情绪思路的变化,因势利导,如顺着对方具有的种种疑虑,层层排除之;顺着其合理的见解,适时赞许之;根据其两难的处境谋划协助之;根据他憎恶的地方献策对付之。这种揣摩情意的说理方法通常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开口有度,领导讲话不触别人的痛点

我们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还应当注意到每个人身上也都有几片“逆鳞”存在,唯有小心观察,不触及对方的“逆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才能保持圆融的人际关系。身为领导者,在讲话时尤其应该注意,因为很可能因一句无意的话而给别人带来很深的积怨。

英国作家托马斯·富勒曾经写道:“失足引起的伤痛很快就可以恢复,然而失言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却可能使你终生遗憾。”

一个领导若想在上司、同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记住:保持适当距离,做事公私分明,尤其要注意言谈之间不要说到别人的痛处。

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件不愉快的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去触碰别人的痛处,不但是待人处事应有的礼仪,更是在都市丛林中左右逢源的关键。

有修养的人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不会扩散愤怒的波纹。但是涵养不够的人,其一旦被激怒,往往就会面露凶貌,口出恶言,甚至随手拿起手边的东西往地上摔。某些人暴跳如雷的时候,常常口不择言,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别人最敏感的隐私,这是相当不明智的行为。

一旦你攻击他人的痛处,修养好的人虽不至于当场发作,与你破口对骂,但心中的疙瘩和怨恨往往难以抹平,如果不幸他是你的上司或客户的话,你就会变成被“封杀”的对象。

在公司里,“封杀”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封杀”就代表对方拒绝继续与你往来,或是冻结彼此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所谓“逆鳞”的说法,强调即使面对温驯的蛟龙,也不可掉以轻心。

传说中,龙的咽喉下方约一尺的部位,长着几片“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是逆向生长的,万一不小心触摸到这些逆鳞,必定会被暴怒的龙所吞噬。

至于龙的其他部位,不论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关系,只有这几片逆鳞,无论如何也触摸不得,即使轻轻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喜欢抬杠,只要和别人一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这类人深招别人厌烦,其中不乏某些自居自大的领导者。

即使你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忠告。你或许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不幸染上了这种习惯,朋友、同事们会渐渐离你而去了。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你的意见未必就一定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把双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有的人和你谈话,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硬作聪明,非要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绝不会乐意接受的。因此,身为领导者讲话时不可随时显出要教训别人的神气。

当你的下属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但起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如果别人真的犯了错误,而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你也不要急于求成,不妨往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再谈,否则,大家固执己见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伤害了感情。因此,领导者在讲话时要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切勿固执己见,唯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赞赏和喜爱。

鼓舞斗志,用言语激活团队的能量因子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往往只看到了那些少数成功的下属,于是,便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词全部赠送给他们。但是,对于大多数也曾经辛勤的“失败者”,往往未加以重视,甚至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这样久而久之,曾经失败过的员工也许就丧失了自信,没了斗志。如果你能适时鼓励一下或者表扬一下,他们肯定会重新恢复自信,找回自我。

古往今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似乎成了亘古不变的真理。其实,这种所谓的“真理”往往是人们自身铸就的。成功者,是因为他们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比别人要多,因此,他们理应得到鲜花和掌声,这无可非议。但是,那些失败落魄之人呢?他们一样也曾为了某个目标而艰辛地跋涉。他们付出的并不比别人少,甚至比成功者还要多。但因为这样或那样不可预知的原因,屡屡与成功失之交臂,那么他们的付出,该不该得到回报呢?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拉下帷幕,在这一天,最后一个轴心国——日本将要签署投降条约。

在太平洋上的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人们翘首以待,都想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上午9时,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出现在甲板上,预示着这个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和激动的伟大时刻即将到来。随后,日方代表登上军舰,仪式开始了。

就在麦克阿瑟将军即将代表盟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时,他却突然停止了。现场数百名的记者和摄影师对此大惑不解。他们谁也不知道麦克阿瑟将军想要干什么。只见麦克阿瑟将军转过身,招呼陆军少将乔纳森·温斯特和陆军中校亚瑟·帕西瓦尔,请他们走过来站在自己的身后。

麦克阿瑟将军的这个举动再次让现场的人们既惊讶又嫉妒。因为那两名军官占据着的是历史镜头前最显要的位置。一般来说,如此显要的位置应该属于那些战功显赫的常胜将军才对,而现在,这个巨大的荣誉却分配给了两个在战争初期就当了俘虏的人。

1942年,温斯特在菲律宾、帕西瓦尔在新加坡率部下向日军投降。两人都是刚从战俘营里获释,然后乘飞机匆匆赶来的。

后来,人们明白了麦克阿瑟将军的良苦用心。这两个人都是在率部下苦战之后,因寡不敌众,又无援兵,并且在接受上级旨意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多人的牺牲,才率部下忍辱负重放弃抵抗的。从他们瘦得像两株生病的竹子似的身体和憔悴的面容、恍惚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战俘营受尽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残酷折磨。

虽然说战争胜利结束了,但作为败军之将的温斯特和帕西瓦尔同样也是英雄,他们为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样作出了贡献。

在麦克阿瑟将军的眼里,似乎让他们站在自己身后还不够,他做出了更惊人的举动,他将签署英、日两种文本投降书所用的五支笔中的两支,分别送给了温斯特和帕西瓦尔。

麦克阿瑟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两位尽职的失败者表示尊敬和理解;向他们为保全同胞的生命而作出的个人名望的巨大牺牲和所受的苦难表示感谢。

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不能只重视那些圆满完成任务的人。你还要认真对待那些已经尽力甚至作出了巨大牺牲但出于其他无法克服的原因而未能完成任务的下属。一次失败可能使他们丧失自信、没了斗志,如果你能适时地鼓励或者表扬他们一下,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肯定会重新恢复自信、找回自我。那么,下一次他们很有可能就不再是失败者,而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