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学习、工作、感情而感到焦虑时,以下哪种应对焦虑的方法是正确的?
A.通过娱乐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忘记令自己焦虑的人或事。
B.发泄自己的焦虑情绪,然后做喜欢的事让自己不再焦虑。
C.不理会焦虑的情绪,该做什么做什么,等待焦虑情绪的自行消解。
D.利用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别再焦虑”,并假装自己已不再焦虑。
测一测你应对消极情绪的方式对吗
扫码获取“湛庐阅读”APP,
搜索“消极情绪的力量”查看测试题完整答案。
在16世纪的丹麦,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那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一样出名。布拉赫的鼻子曾在一次决斗中被割下,然后他装了一个金属的假鼻子;他还常带着非常爱喝酒的宠物驼鹿参加派对。但是真正让布拉赫名留青史的是他对天文学的贡献。布拉赫没有直接接受那些传统的天文学或者神学观点,而是非常仔细地观察了夜空中所能看到的星星,并把它们一一记录了下来。他的笔记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包括恒星的诞生与死亡,这一发现推翻了恒星不灭的传统观点。抛开假鼻子和醉鬼驼鹿不论,布拉赫的工作确实为之后的天文学家,包括他的助手约翰内斯·开普勒,奠定了研究的基础,布拉赫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天文学之父”。
当代心理学也到了呼唤“布拉赫式革新”的时候了。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凭直觉相信那些能够让自己过得更快乐的理论,比如相信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必须先满足基本的温饱和安全的需求,才能追求自尊和自我实现。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如何变得更快乐的建议”也并不少见:要善良、常怀感恩之心、减少通勤时间、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要节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分寸。这些都是很好的建议,但是它们真的适用于所有情况或者永远正确吗?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心理学高度发达的时代:复杂的神经科学和精密的统计学,给心理学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智能设备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活动便于记录、分析,新的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可以说,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正是“布拉赫式革新”到来的时候。在心理学领域,特别是在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上,新的理论提供了两种变革性的观点:第一,我们之前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方式是错误的;第二,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纠正这些错误。
为什么追求了数千年,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
人类在野外狩猎、采集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现在很少为住所、食物或者猎物担忧,于是自然也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对幸福的追求上。有一项研究涵盖了来自48个国家的数万名参与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艾德·迪纳(ED Diener)和弗吉尼亚大学的日裔心理学家大石茂弘博士(Shigehiro Oishi)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幸福看作最重要的事情,远远超过其他常见的个人追求,比如过有意义的人生、变得富有、死后进入天堂等。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人们鼓励这种冲向幸福的行为,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幸福不仅看起来很好,而且它确实大有好处。幸福研究员们把积极感受与利益联系在了一起,这些利益包括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免疫系统功能,以及更和谐的环境等。人们不仅把各种追求与幸福挂钩,还找到了证据来证明积极情绪能带来这些结果。有一些研究者,比如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kson)甚至声称幸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还有一种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幸福可以帮助人们创造个人和社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人类生存以及取得成功的前提。
但是这里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幸福提供了一种进化优势,而且我们对幸福如此重视,拥有数千年追求幸福的经验,那为什么幸福还是没有普及到每一个人身上呢?为什么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幸福有多么流行,而是抑郁和焦虑人群在飞速增长呢?埃默里大学的研究员科里·凯斯(Corey Keyes)调查了一个多样化的样本:超过3000名不同年龄段的美国人。他惊讶地发现,其中只有70%的人达到了心理殷盛(psychologically flourishing)的标准。
心理殷盛情况测量表
下面列出了8种表述,你要根据自己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打分,来评估自己。1~7分代表了不同的指标。
7 非常同意
6 同意
5 有一点同意
4 不同意也不反对
3 有一点不同意
2 不同意
1 特别不同意
□我过着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
□我的社会关系能够支持我的生活,对我是有益的。
□我对日常活动很感兴趣,而且非常投入。
□我积极帮助他人追求幸福。
□我有能力而且满足于完成那些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是一个好人,我生活得很好。
□我对未来非常乐观。
□人们尊重我。
得分说明:把以上这8种表述的得分加起来,总分最高为56分,最低为8分,较高的分数反映你拥有较多的心理资源和优势。
这个测试反映了什么呢?这个测试的结果显示,尽管人们非常关注幸福,但是他们在寻找幸福的道路上并不擅长做选择。我们并不是说你参加健身活动、进行冥想训练、去度假,或者把孩子送到4个不同的课外兴趣班都是在白费功夫,而是说对于人们无法达到幸福指标的要求这一问题,我们和你一样愧疚。一些新的研究显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达不到这些指标的要求。
让我们先看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芭芭拉·梅勒什(Barbara Mellers)和她的同事蒂姆·威尔逊(Tim Wilson)、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所做的调查。她们这“三剑客”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将其取名为:情感预测错误。就像训练有素的气象学家也会犯一些影响天气预报的小错误一样,人们在预测某件事情在将来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感觉时往往也会犯错。比如,我们会对自己支持的政治家赢得选举过于自信,或者过高地估计本地球队赢得比赛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还会过度担心一些困难的事情,比如搬去一个陌生城市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情感预测错误
梅勒什和同事们对有计划地采取避孕措施的妇女进行了调查。参与这项研究的所有妇女事先都没有怀孕的打算。研究者将这些参加妊娠测试的妇女分为两组,一组是害怕自己会怀孕的,她们希望妊娠结果是否定的;另一组是希望自己怀孕的,她们希望妊娠结果是肯定的。研究人员要求这些妇女预测一下如果她们期待的结果出现时自己会有多高兴。那些期待否定结果的妇女们认为,如果她们得知自己没有怀孕,她们会很庆幸,而那些期待怀孕的妇女们觉得,如果她们知道自己怀孕了的话,肯定会欢欣鼓舞。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妊娠测试结束时,既没有人狂喜也没有人苦恼。实际上,研究人员甚至没有在这些妇女的身上发现一点情绪波动。那些想要孩子的妇女们在得知自己没怀孕的时候并没有垂头丧气,她们只是有一点儿失望,然后就迅速回到了正常的情绪中。当然如果她们已经为怀孕尝试了数月或者数年,那么情况可能又会有所不同。然而,对于那些不想要孩子的妇女们来说,如果她们意外地有了一个小生命,她们也不会像自己预想的那么恐惧,她们的反应会更温和一些,甚至有一小部分人反而会感到开心。
这样看来,我们在预测幸福感时之所以会出现错误,其实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自己有能力去容忍,甚至适应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事情。当然,对于新工作也是一样。第一周你会感觉战战兢兢,但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也能像老手一样游刃有余了。
每当你要做一个决定,你几乎都会考虑这个决定对自己未来情绪的影响,这也是你需要重视情感预测错误这一问题的关键。比如,你梦想买一栋乡村别墅,里面有5间卧室,外面有宽阔的草坪。尽管住在这里会让你去上班、探亲访友的通勤时间增加30分钟,但是当你想象自己在宽阔的阳台上喝咖啡的画面时,还是会把这些不便之处抛诸脑后;再比如,为了工作晋升,你牺牲了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又或是当你选择人生伴侣,决定要不要孩子,什么时候要孩子,挑选想要定居的城市时,你都会因为难以准确预测自己的感受,而草率做出决定。这样的状况并不只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人们往往会高估自身对于积极事件的感受,而低估自己忍受烦恼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揣测自己未来的感受时,常常会猜错。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丽斯·莫斯(Iris Mauss)所做的研究显示,全力追求幸福其实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莫斯有点像第谷·布拉赫,她并没有接受“我们应该追求幸福”这样的大众观点。莫斯更愿意通过调查研究,真正了解人类的“情感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她甚至提出了一些很小众的问题,比如“人们需要追求幸福吗”。在一次研究中,莫斯和她的同事们发现那些非常重视追求幸福的人,反而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感觉寂寞。在这个研究中,有一半的参与者阅读了一篇赞美幸福的诸多好处的假文章。通过参与者们的自述发现,这些读文章的人比没有读文章的人感觉更寂寞,甚至他们的孕酮值也更低,而孕酮是一种当我们与他人关系亲密时,其水平就会升高的激素。这一研究结果显示,过度重视幸福,也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简单来说,我们人类在预测未来的情绪方面实在是太差劲儿了,而且要命的是,我们往往会把生活中的重大抉择都寄托在不准确的预测上。我们购买电视、计划退休、答应约会等都是因为那些不完美的预测,我们总以为这些事情会让自己开心幸福。难怪我们常常在追求幸福时遭遇挫折,而那些宣扬幸福哲学的作者、教练和咨询师们却格外生意兴隆。
人们常常依据普世的价值观艰难地追求幸福,有的人甚至还遵循一些据说很有帮助的建议和步骤,但其实这都是没用的。这种情况其实和布拉赫的假鼻子有点像,它看起来非常逼真,但是它仍然不能帮助你闻到味道。所以关于幸福这件事,我们所有人不仅需要一套新理念,还要更完整地理解和认识幸福。
错误常识一:100%的积极才会开心幸福
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着被拒绝的人、失败的人、自我怀疑的人、虚伪的人、失落的人、无聊的人和惹人厌的人,所以我们两位作者都反对把所谓的积极情绪当作人生的唯一追求,也不认为健康的标准就是人生的痛苦越少越好。
事实上,只有当我们不愿意去正视生命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比如不愿正视父母去世、夫妻离婚、晋升无望时,这种痛苦才会使我们受煎熬。然而当我们试图回避情绪、身体或者社交方面的不适感时,这份痛苦就会变得更加难熬。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努力获得更多的幸福,而是应该想办法接纳自己所有的心理状态,包括积极方面的和消极方面的,并且合理应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简单来说,我们要接受的是全部的自己。
在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挑战时,如果我们不去尝试对那些消极想法和感受做一些无效且无意义的控制的话,我们的状况可能会好得多。
当一个人在做他觉得非常重要的事情时,有时候是需要从消极情绪中汲取力量的。科学研究显示,那些通常被定义为消极的事情往往比那些积极的东西更有益:
◎ 在学习中有疑惑,并且通过努力解决困惑的学生,往往比那些“一听就懂”的学生成绩更好。
◎ 活过100岁的世纪老人们都觉得消极的感受更能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让他们更有活力。
◎ 如果警察自己也曾是个受害者,那么他在处理民众的案件时,往往能够表现出更坚韧的精神和更强烈的工作热情。
◎ 在遇到家暴时,如果你选择容忍对方的身体侵犯和语言暴力,你往往会再次沦为受害者。然而那些拒绝原谅施暴者的人,则很可能不会再受到同样的侵害。
◎ 那些早上心情不好,却能在下午调整过来的工人,往往比一整天都开开心心的人更能投入地工作。
研究显示,在创造力方面,经历过积极和消极情绪的人们提供的点子,比只有积极体验的人提出的点子要更好一些。工作中各种挑战带来的压力往往会激励人们去更好地完成任务。罗纳德·巴罗(Ronald Bedlow)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完成了上述的最后一项关于工人们工作状态的研究,他们是这样描述研究结果的:“我们认为,能够忍受消极情绪并努力调整自身状态是一种很强的适应力。相反,如果回避消极影响,或者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对于提高工作热情和个人成长都没什么好处。”
巴罗的研究团队特别强调了一个极为重要,却又常被忽视的事实:所有的情绪都是暂时的。人们在谈及快乐或者沮丧时,往往有一个预设,就是这些感受是稳定不变的。在现代积极心理学运动中,“持续的幸福”这一观点越来越流行,就好像只要打开幸福的开关,微笑即成永恒一样。事实上,我们的心理状态是经常转换的,有的时候积极,有的时候消极。真正圆满的人可以在不同的情绪之间自由切换,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所以他们往往是最健康的人、最成功的人、最善于学习的人,他们能感受到最深层次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倾向于认可“二八定律”:一个圆满的人差不多80%的时间是积极的,20%的时间是消极的,并且他能从消极状态中获益。我们并不是说这个比例就是确定的数值,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经验总结,帮助大家了解圆满的人生体验。
错误常识二:越舒适,越快乐
10多年来,让大众焦虑的事件一直都是新闻报道的头条:战争、恐怖主义、体制僵化、次贷危机、儿童肥胖症。这些都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大事件,但是社会焦虑也因此在潜滋暗长。无论人们处在哪个社会阶层、智商有多高、从事什么职业,压力都像病毒一样到处蔓延。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的资料,有20%的美国成年人每年都会受到焦虑症的困扰。这个比例在青少年中更高,每年有25%的青少年深受焦虑症的折磨。当我们把时间尺度放宽时,焦虑人群的比例甚至更高:有1/3的美国成年人在一生中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焦虑症的影响。这些数据仅仅列出了那些被确诊患有焦虑症的人。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比如害怕乘坐飞机、惧怕在公众场合演讲、担忧财务状况也算上的话,几乎每个人都是焦虑的。
然而吊诡的是,我们精神压力的增长其实来源于对舒适的追求。比如我们现在拥有空气净化器、自动加热座椅、偏光太阳镜、泡泡浴、防水夹克、电热毯,甚至还有完美贴合身体曲线的记忆床垫。我们身处一个特殊的时代:人们对于快乐的热切追求和对于痛苦的极端排斥都史无前例。谁都想过得开心,这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不只在享受舒适的生活,而且早已沉迷其中。
为什么追求舒适反而会成为一个问题呢?想想在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抗菌香皂你就明白了。这些香皂让我们处于一个比较卫生的环境中,但是我们对细菌的免疫力也因此下降了。所以,虽然古代的生活更为粗糙、原始,麻烦不断,但也正是这样的生活使我们的祖先更加坚韧、强健。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1939年英国的战时公益广告里:保持冷静,继续前进(Keep clam and carry on)。这句广告可以这样理解:炸弹是可能会落下来,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不用慌张,该干吗干吗去吧。想想当代的美国公益广告“保护环境,拒绝污染”,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虽然我们有很多富余的生活物品可以扔,但是要扔你也得扔到垃圾箱里啊!实际上,当人们开始浪费东西的时候,恰恰说明这个社会已经达到了一个物质丰富、生活舒适的状态。
现代生活如此舒适便捷,我们自然也就倾向于回避所有的痛苦了。当我们一个人待着时,只要拿出智能手机,无聊立刻烟消云散!当我们在高速路上奔驰时,讨厌的红绿灯都不见踪影了!当我们下班回家打开电视时,什么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大多数人没想到的是,这种看似自然的舒适选择,其实都是为了逃避痛苦。那些害怕被拒绝的人往往不愿与人交流,那些害怕失败的人往往不愿冒险,那些讨厌亲密感的人下班回家就会与电视和聊天工具为伴。回避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题。
有两种回避行为会带来麻烦:回避快乐和回避痛苦。
你可能很难相信人们有时竟然会回避快乐,但是有些人确实不能享受快乐,因为他们认为应该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你可能也这么认为。人们有时还会担心,庆祝开心的事情会不会带来厄运。比如,我们害怕在庆祝一些好事,比如庆祝生日、职务晋升或者很棒的搏击课时,会招来太多的关注,怕这样反而会使他人疏远我们。心理学家把这种行为称为否定正面思考。然而,当我们否定正面思考后,这些闪光的时刻就不再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了。如果我们拒绝与别人分享快乐的时刻,那么我们与别人的社会关系反而会渐渐疏远。如果我们不能享受积极事件带来的感觉,那么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很难调动积极资源来改变自身的状态。
另一种更为普遍的回避行为就是对所谓消极心理状态的回避,比如对愤怒和焦虑的回避。这有点像古希腊的享乐主义者,他们与提倡禁欲的斯多葛学派完全针锋相对,宣称最好的生活就是快乐的生活。但是这种快乐哲学的问题在于,人们可能会对消极事件过分在意。这种问题在现代社会尤其突出,我们常常会给朋友们这样的建议:“要抱有希望”“别再皱眉啦”“振作起来”。更不用提弗里茨·斯特拉克(Fritz Strack)那项著名的“因为嘴巴微笑,所以就会快乐”的研究了。这项研究发现,那些用牙齿咬住铅笔来无意识地创造出微笑表情的人,比用嘴唇夹住铅笔来无意识地创造出沮丧表情的人,有着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自我描述。成功学讲师们在那些令人尴尬的表演中,常常把这一研究作为强有力的证据,以告诉人们“要想真的成功,先要装得成功”。事实上,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在告诉人们怎样摆脱消极情绪。然而不幸的是,回避问题往往就意味着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难道美国以前的民权斗士们在争取种族平等或者性别平权的过程中一丝愤怒都没有吗?难道一点遗憾都没有的人生就是完美的人生吗?难道你指望去陌生国度旅行时一切都能按照计划进行吗?难道你希望一生都不用做出放弃目标的痛苦抉择,而是一条路走到底,哪怕成功的希望渺茫?人们往往对消极状态抱有成见,但是回避消极状态的行为却阻碍了我们成长、成熟,影响了我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求。
我们应追求圆满心境而非满足于积极感受
现在也许是时候解释一下,真实生活中的“圆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我们寻求了一些科学家的支持,他们认为不同的个人经历就像在各种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幸福标准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经历和故事就像血液检查或者照X光一样,能够检测出其生活质量的高低。比如车爆胎了、开会迟到了、遇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看到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日落等,这些经历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成果、败绩、态度、渴望和向往,能让我们更加确定自己是谁、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以及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本着这种精神,我们接下来会简要地讲述三个人的故事,他们的经历诠释了“圆满”的方方面面。
超越自我怀疑
尽管詹妮弗已经是美国太平洋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的三年级研究生了,但是每当她打开邮箱时,都会担心收到一封终止自己学业的邮件。在她的想象中,这封邮件可能是这样的:“詹妮弗,我们很遗憾地告知你,我们在录取你的时候犯了个巨大的错误,你的入学申请本来是不能通过的。”詹妮弗和许多人一样,常常怀疑自身的能力,这种感觉被称为“骗子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当人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工作得到晋升、改变了职业、升学时,这种情况尤为普遍。这种自我怀疑的感觉往往会让人很不舒服,甚至感觉很痛苦。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这种不安感尤为强烈,甚至让人们想拒绝改变的机会。
然而,许多人没能意识到的一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怀疑是有益的。怀疑的心理状态会促使我们评估自己的能力,改善自身的不足。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卡尔·惠特利(Karl Wheatley)认为,至少对于学校老师而言,怀疑是有好处的。他指出,老师们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会促使他们与其他同事合作,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自省和成长,还能让他们勇于面对变化。
在詹妮弗后来的故事中,作为一个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心理治疗师,她可以用她的怀疑来甄别来访者,把自己目前无法处理的问题转介给其他有经验的治疗师,而留下那些她可以治疗的来访者。等她自己的能力提升后,她还可以通过怀疑来激励自己提升能力水平,监督治疗成果。詹妮弗没有压制或者抗拒自我怀疑,而是将它视为一种个人提升的方法,因而成功地取得了一级心理治疗师的资格,并且目前还在不断进步。
勇于放弃的品质
1995年,瑞典冒险家戈蓝·克洛普(Göran Kropp)为当时因过度商业开发而膨胀的珠峰登山队伍,树立了一个新的极限运动标杆。克洛普与以往的登山者不同,他从不依靠氧气瓶、固定绳和梯子,也不请向导、背行李的脚夫,甚至不使用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从瑞典到加德满都,他一路骑行,全程1.2万多公里。随后,他又靠自己一人将全部行李背上了珠峰大本营,踏上了充满陡崖、坚冰和大雪的征程。然而在冲击山顶的那一天,就在离世界最高峰不到100米的地方,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回头下山。根据当天下午的天气状况,他判断自己有可能在继续前进时因为天暗、低温和疲劳发生意外,所以毅然放弃了登顶。
在前期投入如此之多,距离目标如此近的情况下,克洛普还能做出回头的决定,这份自控力实在惊人。在事后看来,他确实有先见之明。就在克洛普下山一周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1996年珠穆朗玛峰事故。当时有好几支登山队出于对登顶的狂热执着,错过了约定返回的时间,被恶劣的天气困在山上。这次事故最终导致8人死亡,这是珠峰登山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在这种背景下,克洛普的决定可以说是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说明了,“坚持可贵,放弃可耻”的观念并不绝对正确。
有目标是一件好事。有明确目标的人,心中自有衡量成果的标杆、评价行为的标准、步步为营的计划和指引方向的罗盘。企业通过目标管理来提高员工绩效,球队靠目标来获得胜利。对很多人来说,有目标才会有努力,若为了目标而奋斗,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拳王阿里曾说:“我讨厌训练的每一分钟,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忍受在先,此后的一生都将会是冠军。”他是在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必须加倍努力,放弃是为懦夫和弱者准备的。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我们现在就是要挑战这种蔑视放弃的观念。当然,放弃毫无疑问会带来心理层面的不适感,但是对于目标的盲目追求有时也会演变成类似于“淘金热”的愚行。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就是1859年加利福尼亚州淘金潮的故事了:淘金者们花费了大量的体力、精神和钱财,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伊娃·波梅兰茨(Eva Pomerantz)认为,对于目标的过分投入可能会导致焦虑,增加心理负担。当人们用失败可能导致的负面结果来逼迫自己不断努力的时候,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那些比较典型的、讨人厌的消极情绪,比如悲伤、沮丧、怀疑、困惑甚至愧疚,都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把我们从无法实现的目标那里拉回来。它们发出的是停止、撤退、反思以及保存体能和资源的信号。它们的作用就是在我们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已经沉没的成本而继续投入时,提醒我们果断止损。那些心境圆满的人会设置弹性的目标,在进展顺利时持续投入,在目标无望时迅速调整,转向新的方向。
幻想人生的价值
梅勒妮·鲍姆加特纳(Melanie Baumgartner)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梦想成为一名法官。但是在大学时她坠入了爱河,逐渐远离了原有的人生目标。梅勒妮没有继续在法学院深造,而是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家庭主妇。不过在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时,她偶尔还会幻想自己过上了另外一种生活,在法庭手握法槌、主持正义的样子。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作“企慕情境”(sehnsucht),它是人们对于错失的机会和无法实现的目标的一种浪漫幻想。研究表明,企慕情境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满足。不过美国人是例外。与欧洲人不同的是,美国人相信梦想是可以实现的,让梦想沦为幻想是消极的。但是幻想确实有价值。
现在梅勒妮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她可以回到法学院继续深造了。但是她发现自己想当法官的愿望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因为她已经在幻想中获得了满足。企慕情境常被心境圆满的人用来处理“另一种可能”带来的烦恼,能够有效缓解后悔和失落的感觉。
没有人喜欢痛苦。我们既不希望你因为梦想受挫或者爱人出轨而伤心欲绝,也不推荐你在冰水里屏住呼吸来磨炼意志。我们想说的是,一味追求快乐、回避痛苦并不能让你过得更好。我们希望你能追求圆满的心境,而不仅是满足于积极的体验。
心境圆满的人有一个核心特质,他们能处理好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他们拥有灵活的情绪掌控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恰当的反应,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反应。他们能根据需要,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有时严肃,有时诙谐;时而热情,时而冷淡;偶尔外向,偶尔内向;既能无私,亦能自私。他们很随和,但是不会随意浪费时间和精力。
心境圆满带来的强大力量
心境圆满的人不会受社会偏见的影响,对所有品质都一视同仁,并会因此而受益。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说明心境圆满者在情绪、社交、心理等方面灵活的掌控力,这样你就能理解圆满的博大壮丽和美妙之处了。
灵活的情绪掌控力
圆满意味着接纳消极情绪,而不是排斥它。这一点在成功的心理治疗案例里可以得到体现。人们一般认为,心理治疗的作用在于帮助来访者解决抑郁等问题,并找到办法强化来访者积极的一面。
接纳你的情绪
来自富兰克林欧林工程学院(Franklin W. 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的乔纳森·阿德勒(Jonathan Adler)和来自纽约大学的哈尔·赫什菲尔德(Hal Hershfield)想通过实验来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他们深入跟踪调查了47名接受心理治疗的成年人,这些人大多面临着焦虑、抑郁或者因初为父母等角色转变带来的压力问题。阿德勒和赫什菲尔德想知道,治疗究竟是怎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生活质量,并真正地接纳自己的。
调查结果很让人吃惊。这些接受治疗的人并不是消极情绪越来越少,积极情绪越来越多,然后觉得比以前开心。实际上,他们真正好起来是因为他们比之前更能接受不同情绪混在一起的感觉。这些既高兴又悲伤的情绪可能来自工作、家庭或者其他任何方面。下面这段话是一位来访者经过几次治疗以后的体会:
我最近几周都过得不太顺。我妻子刚刚做完第9周孕检,情况良好,我们都很高兴。她上一次怀孕时,在第9周的时候流产了。但是我也很忧虑,因为我还没找到工作,而且我妻子的奶奶也病危了。这种感觉有点像“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不过我同时又觉得自信和高兴。我并不是感觉不到悲伤,而是仍然对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充满感激,特别是我的婚姻。
这项研究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在于,这位丈夫,以及其他像他这样的人,能够同时体会到生活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并因此过得更好。相反,如果你只追求生活的积极面,那就无法真正地掌控情绪。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圆满、完整的人生,以平常心应对生活中的起与落,喜与悲。
灵活的社交能力
人类作为哺乳动物是一种社会性生物。我们和生物学上的近亲黑猩猩一样,具有发达的大脑,能够完成复杂的社交行为。比如说,我们很容易察觉到对方微妙的表情变化,但是狗、猪和老鹰却做不到。我们的大脑还有高度进化的语言功能,可以描述大量复杂的事物,表达各种想法和愿望。
人类是如此依赖社交,以至于研究者们认为,没有人可以完全独立地生存。来自伯克利的心理学家达切尔·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认为,慷慨、好客和仁慈是我们的天性。虽然人性也有自私、欺骗、贪婪等不好的一面,但是我们总是倾向于相信人类的良知和善意。事实上,我们也常常教育孩子们,善良是最高的美德。
善良的好处看起来有很多:善良的人活得更长,挣的钱更多,他们还是社会宣传的榜样和模范。而且善良的人善于营造良好的私人关系,不会因为童年不幸形成的性格问题而影响自身的交际。但是如果你对社交规则理解得足够深入,你会发现真实的社会并没有那么美好。不论是恋爱关系、工作关系还是朋友关系,我们都必须有选择性地保留善意。没有人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必须把它们留给真正重要的人。
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站在善良的反面。无论是作为父母、运动员、士兵还是企业家,我们都得学会拒绝。这种观念好像不太容易接受,但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即使是天下最耐心的父母,也有厌烦孩子的时候。为人父母有时候就像工作一样,也需要一定的休息时间。如果父母完全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么他们的情绪便很可能在意外的情形下爆发,这样反而对孩子很不好。
在你把本书扔出窗外或者挂上二手商品交易网站之前,我们还得向你介绍一位科学界的英雄: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埃丝特·金(Esther Kim)。她与一般学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她能走出象牙塔,在真实的生活中做研究。金对于陌生人之间的互动特别感兴趣,曾经为了研究这个乘坐公交车跑了累计几千公里。金发现人们会采用各种微妙的手段,在公交车上避免让陌生人坐在自己身边的空座上。
其实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乘坐公交车、火车或者飞机时,看到一个陌生人走过来,我们就会在心里默念“不要坐在我旁边,不要坐在我旁边”。金发现,人们用各种手段阻止陌生人靠近,并且在这方面的创造力简直惊人:有的人会戴上耳机,假装听不见陌生人询问旁边是否为空座;有的人会用自己的包占据空座;有的人满脸怒容,似乎择人欲噬;还有的人干脆躺倒,霸占相邻的座位。这些人的行为与其说是粗鄙,倒不如说是遵从人性。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和舒适,为了避免浪费精力与陌生人交流。金的研究说明了,我们都有不那么“友善”的一面。
灵活的社交能力指的就是,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往往积极主动,行为具有选择性,因此能够反过来影响自身所处的环境。他们在不同的情形下,可以很热心,讲一些无伤大雅的谎话,也可以表现得咄咄逼人。他们有时自吹自擂,和别人打情骂俏,有时也对他人恭维奉承,殷勤周到。他们甚至常常提及最近自己做的家务,以获得伴侣或室友的信任和肯定。
灵活的社交者并不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不过他们确实有一套更为包容、灵活的社交准则,而不仅仅只是“善待他人”。有趣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打破规则,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增进感情,以及实现更有意义的目标。
灵活的思维模式
最近在心理学领域,正念(mindfulness)的概念非常火爆,俨然已是心理学界的巨星。正念源自佛教禅修文化,指的是有意识地、不带评价地对当下的一种观察。一般来说,人在正念状态下更为专注,也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随便找个书店,你都能看到成排的书架上摆满了正念饮食、正念教育、正念领导力之类的书,甚至还有正念扑克。权威专家们都说这种高度专注的状态,是人类最理想的思维模式,我们应该想办法进入并永远保持这种状态。
不过基于本书一贯唱反调的立场,我们得告诉你,这种正念状态是没办法持续的。想想你早上起来昏昏沉沉地刷牙洗脸,还有开车送孩子上学时全程“自动驾驶”的情况,你就能明白无意识状态对于保存精力,以应对更有价值的事情是多么重要了。这都归功于我们的潜意识系统,它能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处理很多信息。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特别有趣的领域,就是人们很容易受到潜意识暗示的影响。荷兰心理学家雅普·狄克斯特霍伊斯(Ap Dijksterhuis)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学生们在考试前先完成一篇作文,其中一部分人拿到的题目是“成为教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而这部分学生在之后的考试中,犯一些细节性错误的概率是40%;而另外一部分拿到其他题目的学生,考试犯细节性错误的概率是50%。
我们可以通过操纵潜意识,很轻松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养成更好的习惯。比如,有研究者曾在一次实验中,让一部分参与者闻到藏在实验室角落的清洁剂等卫生用品的气味,随后再请参与者们品尝一些容易掉渣的饼干。结果发现,那些闻到气味的人,吃东西会更小心,而且用餐后也会处理好食物残渣。
潜意识还能帮助人们处理复杂的信息,比如说“考虑一晚再决定”的现象:人们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反而比殚精竭虑时做出的选择要好。虽然在“关注此刻”方面,正念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它不应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我们应该利用好自身的全部潜能,根据需要在“正念”与“无念”两种心智模式之间自由切换。这样我们才能保存宝贵的精力,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