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1931年3月

美国亚洲分舰队遭到强大的日本舰队袭击——大部分美国舰艇被毁——日本准备侵略菲律宾——美国准备应战

 

从里布雷少将死后公开的私人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很清楚如果自己的中队要迎战日本舰队,他们将面临怎样绝望的境地。在一封日期为1931年3月3日的信件中,他写道:“上级传来命令,要我将军力集中在马尼拉,协助陆上防御体系抵抗不久之后即将发生的日本侵略。从昨天开始,我们就没有收到任何来自祖国的消息。所有传来的无线电信息都是断断续续的,分辨不出内容。昨晚,电缆也失效了。因此,我们不知道是否已经宣战了。但除了通讯被切断——这肯定是日本的杰作——我们还能感觉到战斗即将打响。当然,我们的老旧舰艇是敌不过日本的无畏舰的,但我们会拼死抵抗。我并不认为自己收到的命令是要我死守马尼拉湾,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会重犯1898年西班牙人犯过的致命错误。所以,整个中队必须在装煤完毕后立即离开。我估计明天中午就能完成这项工作。之后我们要离开海岸,观察事态发展。我们的飞机应该能在敌人接近时提前预警。如果敌方有运兵船,我们将在自己被击沉之前,尽可能地摧毁那些运兵船。但我担心,在将我们歼灭之前,敌方并不会派来运兵船。如果我们能有几艘行动快捷、武装到位的舰艇,我们或许还能打一场硬仗,但我们的情况太不理想。但是不论如何,我们都会让国旗飘扬到最后一刻。”

在过去的海战中,勇敢的海军官兵在面对极其不利的局面时或许还有胜算,但在现代海战里,以弱胜强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舰队装备有最先进的船只和最重型的大炮,只要它的官兵拥有一般水准的作战效率,那这支舰队便更有可能获胜。

无所畏惧的勇气、不屈不挠的决心和无可比拟的航海技术——这些品质在面对压倒性的实力差距时并无多大帮助。因此,海军作战局局长莫里森上将很清楚,下令让亚洲分舰队留在菲律宾,无疑是将它送上了绝路。

如我们所知,此时的华盛顿和1904年的仁川(Chemulpo)一样,人们都相信日本将对这些岛屿发动海军和陆军的联合进攻,因此日本必然会派出大量的船只。如果真是如此,那美国的亚洲分舰队即便规模不大,也能对敌方造成一定的伤害,让自己牺牲得更有价值。但除非日本出现战略失误,否则他们并不会发动这种联合进攻。而根据日本在以往战役中的表现,他们其实很清楚这套战略,这次也必然不会出现失误。如果他们真的尝试在美国分舰队被歼灭之前将军队送往菲律宾,那只能是因为他们担心美国会派来增援,于是想赶在增援抵达之前控制菲律宾。但事实上,他们没必要如此匆忙行事。受缓慢的供油船和其他主要辅助船只的拖累,一支大型美国舰队即便开足马力且一路平安无事,至少也要花上三周时间才能穿越太平洋。

但即便日本并不确定美国是否会派战斗舰队前往亚洲海域,他们还是做足了应对准备,并且自信能拖住对方,直到拿下菲律宾。所以当平贺中将南下攻击美国的亚洲舰队时,他并没有带来运兵船。他的舰艇包括:三艘巡洋战舰——旗舰“金刚号”(Kongo)、“比睿号”(Hiyei)和“雾岛号”(Kirishima),六艘轻型巡洋舰,二十四艘驱逐舰和航母“凤翔号”(Hosho)。舰队里最慢的船速度都可达到25节。美国分舰队与该舰队的差距可谓悬殊。里布雷少将的两艘装甲巡洋舰额定航速有22节,但只要舰队集结在一起,它们的速度就会受到最慢的船只的拖累,而三艘丹佛级老旧巡洋舰的速度还不到15节。在火力方面,日本的优势更是压倒性的。只看重型武器,日本就有二十四门14英寸火炮,射程达24000码。与之相比,美国只有10英寸和8英寸的火炮各四门,最远射程为15000码。由于三艘丹佛级老旧巡洋舰无法参与战斗,其他能派上用场的舰艇包括十艘驱逐舰、三艘轻型布雷艇和十二艘潜水艇。还有航母“寇蒂斯号”,航速22节,搭载有十四架飞机,其中六架配备有鱼雷轰炸设备。

如果里布雷少将选择留在马尼拉湾,那他们现在可能还安然无恙,因为日本人知道克雷吉多尔岛(Corregidor)上有12英寸的大炮保卫入口,所以他们不一定会派出大型舰艇进攻。但如果舰队留在马尼拉,它可能就再也走不了了,因为敌方一定会用潜水艇布雷,封锁整个通道,同时在附近布下重兵。而且如果美国分舰队被困在马尼拉,那就没人能阻止日本将兵力运输到海上了。1904年旅顺港被日军封锁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敌方可能会选择在吕宋岛(Luzon)登陆,远离马尼拉的火炮,之后朝马尼拉进军,用大炮炮轰整个海湾,将美国舰艇困死在里面。加上当地的兵力,吕宋岛的驻防兵力还不足17000人,而日本至少会派来80000人,他们连拖延日军的脚步都做不到。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里布雷少将在马尼拉外的海域迎战似乎是当时局势下最明智的做法。只要他的船尚未被击沉,他们就还是一支舰队,一道抵抗侵略的屏障——即便力量微弱。

3月5日黄昏时分,一架美国飞机发现在甲多角(Cape Bogeador)正西方200英里处出现了大型舰队的烟雾。飞行员想靠近侦察,但被三架带有日本国徽的飞机追击,最后依靠速度优势才得以逃脱。于是,战争的第一枪就这样在云端打响。飞行员立即通过无线电通知里布雷少将有敌人靠近。其他的美国飞机在6日破晓前起飞,很快就发现了日本舰队。

清晨5点,日本舰队抵达林加延湾(Lingayen Bay),朝东南偏南方向航行。三艘巡洋战舰打头阵,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四周掩护它们,抵挡潜水艇的进攻。巡洋战舰之后是航母“凤翔号”,数架驱逐机飞在舰队之前。为了保存飞机实力以供防御,美国飞行员们都接到了避免多余行动的命令。他们也这样做了,只是从远处观察敌方动向。现在,里布雷少将已做好部署。早上8点,他来到了卢邦岛(Lubang Island)西北10英里处。他的舰队里,巡洋舰“克利夫兰号”因为引擎问题速度只能开到10节,于是这艘巡洋舰被送回了甲米地,其他船只都在工作中。六艘潜水艇已于前一天夜间派出,目前正在吕宋岛西南部海岸附近独立巡逻,一旦时机降临便会对敌方的大型舰艇发动进攻。另外六艘潜水艇在苏比克湾(Subig Bay)和佛得岛(Verde Island)之间巡逻。

9点15分的时候,侦察机传回报告称,日本舰队正朝着某个看不见的目标开火,可能是一艘潜水艇。美国舰艇都能清楚地听到炮轰声,船上的人们紧张地等待着敌人的出现。现在,两架日本飞机正高速靠近,其中一架在飞越美国舰艇的时候投下了一枚炸弹。炸弹落在了旗舰后方200码的海水中。一直在8000英尺处巡逻的“寇蒂斯号”上的飞机拦截并击落了一架敌机。10点20分的时候,从“米苏拉号”的控制塔上可以看到敌方的烟雾,几分钟后日本巡洋战舰模糊的轮廓便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美国分舰队的幸存者们在开战后公开了对这场战役的描述。下面是埃尔金斯上尉(Lieut. Elkins)的描述节选。他是里布雷少将的副官,当时就身在旗舰“米苏拉号”上。

 

我们带领着整支队伍,如果两艘船也能算是“队伍”的话——除了我们的船,就只有“弗雷德里克号”了。“加尔维斯顿号”“丹佛号”和“寇蒂斯号”并没有战斗能力,所以跟在我们左舷正横方向4000码处。我们觉得这个距离能让它们即不受“远弹”的威胁,同时又足够近,正如上将所说:“如果我们的船被击沉,它们就能从水中救起我们。”驱逐舰分为两队,行驶在我们左舷和右舷的前方,防备日军的鱼雷攻击。

10点30分,控制塔表示敌军已距离我们24000码远。此时,上将和我正站在船尾桥楼里。能见度很好,敌军舰艇的轮廓很清晰。通过望远镜,我们甚至能看清巡洋战舰上正朝我们瞄准的大炮。我们得到的情报显示,他们的14英寸炮最远射程达到23000码,但这肯定是保守估算。因为当我们的仪表显示他们还在24000码开外时,炮弹就已经打过来了,落在了不远处的海里。我们观察着领头的舰艇,认为那可能是“金刚号”,这时我们看见它的前炮塔闪过一阵火光。大约45秒之后,空中传来类似于特快列车的声音,我们右舷600码的地方被激起了一阵巨大的水花。之后,敌人安静了几分钟,我们趁机向左舷移动,尽可能地拉开距离,同时我们的驱逐舰也用烟雾为我们竖起了一道屏障。

10点45分的时候,“金刚号”齐发了四枚炮弹,接着另外两艘巡洋战舰也加入了战斗。一枚枚1400磅的炮弹在空中呼啸着飞过,但没有击中我们,不过一枚炮弹落在了不远的地方,激起的水花甚至弄湿了我们的后甲板。前往指挥塔的时候,我回身望了一眼“弗雷德里克号”,就在这时,我看见它的侧面窜出了火花,应该是船身中部的6英寸炮被烈性炸药炮弹击中了,炮弹又正好在脆弱的炮身里爆炸了。就在我回望的时候,又有两枚炮弹迎面击中了它,但我没时间观察它遭受了多大的损伤。我们的船还没被击中,因为敌方似乎将火力集中在“弗雷德里克号”上。他们可能误以为它才是旗舰。现在,我们和敌人相隔21000码,对于我们落后的大炮来说,这个距离还是太远了。但面对敌人的猛攻,我们却无还手之力,这种感觉太折磨人了,于是上将下令用后方的10英寸炮台尝试开炮,他说:“这只是为了安抚士兵而已。”意料之中,观察员报告说没有一发击中目标。但我方终于开炮了,也确实对士兵起到了一定的安抚作用。

10点53分,我们首次被击中。一枚炮弹从距离船艏几英尺的方向斜着飞来,却没有落在水中,而是在我们的前甲板上炸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顶上塔楼传来报告称,“弗雷德里克号”正处于危急之中,两根烟囱已被炸毁,船尾还起了大火。船身虽然平稳,但已开始下沉,一定是受损严重,或者是装甲带之下的部位被击中了。

敌人的速度远比我们快,只要他们想,他们就能拉近距离歼灭我们。所以很显然,他们只是将这场战役当作一次炮手的远距离实战射击训练。但上将不愿如此。如果我们不想带着没击中敌人的羞耻死去,就只能朝着敌人前进,直到他们位于我们的射程之内。而这么做,我们也有可能在途中就被击毁。于是我们向右转舵,将速度提至最高的21节。我不知道这一做法是否出乎敌人的意料,又或者他们只是想任由我们冲向毁灭。但在我们将距离拉到15000码以内之前,我们的船都没有受到严重的损伤。我们的两个炮台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开火,就连右舷的6英寸炮也加入了战局,但即便这样也只是在浪费弹药。至少有一枚炮弹击中了“金刚号”,因为我看到它的第二根烟囱底部发生了大爆炸,船身似乎也有些倾斜。但这已是我们能取得的最大成绩了。日本上将肯定认为我们已经足够暴露在他们的火力之下了,于是决定速战速决。

接下来发生的事我已无力描述了。周围水花四溅,海水就像沸腾了一样。几秒钟的时间里,我们的船就发生了五六次可怕的爆炸。我听到一声令人心惊胆战的巨响,就好像一棵巨大的红杉横着倒在了我们的甲板上。之后我看到一阵火光,听到另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然后我就失去了意识。醒来时,我正被拖上驱逐舰“赫尔伯特号”(Hulbert)的小船。他们告诉我,旗舰已在11点30分沉没,只剩下片片残骸。除我之外,只有六名幸存者。少将和旗舰一同沉入了海中,可能是被击晕我的炮弹杀死了。应该是有人把我拖出了指挥塔,但我不知道是谁。

坐在船中,我们能看到日军正清理着我们舰队剩余的船只。旗舰被击沉后不久,“弗雷德里克号”也和全体船员一起葬身大海。“丹佛号”已经倾倒,整个船身都被火焰覆盖。不远处,“加尔维斯顿号”正与数艘日军轻型巡洋舰对抗,承受着后者的炮弹。就在我们观望的时候,它的船艏沉入水中,之后船尾翘起,被海水吞没。

大约在前方4英里处,五艘我方的驱逐舰正和十五艘敌方船只展开激烈交战,但我们看不清具体的情形。后来我们听说,和我们一同出发的十三艘驱逐舰和轻型布雷艇里,只有四艘回到了甲米地。

在我们观看战局的时候,头顶传来了飞机的轰鸣。抬起头,我们看见了四架飞机,船上有人说那是我们的飞机。它们确实是“寇蒂斯号”的鱼雷轰炸机。“寇蒂斯号”感觉自己也快受到日本巡洋舰的攻击了,便让所有飞机离开了甲板。不久之后,“寇蒂斯号”也被击沉了。与此同时,它的飞机也在进行最后一搏。我们看到它们直直朝着我们勉强能看清的日本巡洋战舰飞去。后来我们听说,其中两架飞机在抵达目标之前就被射了下来。但有一架飞机将鱼雷投到了“比睿号”上,还有一架运气更好,用鱼雷击沉了侦察巡洋舰“龙田号”(Tatsuda)。“比睿号”虽然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但还是依靠自己的燃料回到了日本。下午2点30分,日本驱逐舰“柳号”(Yanagi)将我们俘虏,当晚我们被转移到了巡洋战舰“雾岛号”上,并未受到任何不公的待遇。

这就是我所经历的卢邦岛战役。我们的分舰队被完全歼灭,2500多名勇士倒下了,但至少我们敢说,我们维护了国旗的荣誉。日军方面,只有“龙田号”和其他两艘驱逐舰被击沉。他们整个舰队只牺牲了600人。但考虑到敌我双方悬殊的实力,他们有如此损失已经是我方的非凡成就了。

 

整场战役中,美国潜水艇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进攻的机会。但当晚10点,潜水艇S18和S23位于苏比克湾西南方向30英里处,发现有数艘大型船只正朝他们靠近,于是立即潜入水中准备攻击。这些船只是再次北上的日本巡洋舰,因为“比睿号”受到了损伤,它们的速度很慢。虽然有一队驱逐舰组成了强有力的屏障,但两艘潜水艇还是发起了进攻,一共发射了六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了“雾岛号”,但造成的损伤小到可以忽略不计。S18的两枚鱼雷瞄准的是“金刚号”,却从船尾划过,击中了大型驱逐舰“浜风号”(Hamakaze),几分钟后它就沉入了海中。虽然敌方发射了数枚深水炸弹反击,但两艘潜水艇还是安然逃脱了。

里布雷少将的中队被歼灭,让日本得以侵略菲律宾。在最后一艘美国舰艇沉入海中之后,日军总司令发来无线电信息,下令之前几天停留在吴市(Kure)和其他港口的运输船队开始行动。这些船上一共有十万官兵。3月6日傍晚,在海军和空军的护送下,整支船队起航了。船队以12节的速度向南行驶,预计在四天半后抵达吕宋岛沿岸。而除了一些驱逐舰和潜水艇,最近的美国战舰还远在5000英里外的夏威夷。日本侵略军的规模至少是吕宋岛上美国驻军的六倍。在武器和其他装备方面,日本同样拥有极大的优势,日本舰队一半的舰艇还会用大炮掩护军队的登陆。如果有需要,日本船只还能以20节的速度从本土送来人员和物资补给,用时只需三天。而如果从台湾的先进基地输送物资,用时不过36小时。因此,局势完全对日本有利。后来日本也承认,在2月的第三周,他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侵略菲律宾了。那时,日本还没有正式宣战。

东京的陆军运输部门拥有至少100艘航速不低于14节的船只,任由政府调遣。但这么做的话,就会给航运业带来严重的混乱。日本忽然将最快的商船全部从正常航道上撤回,也会让他国怀疑日本可能要发动大型军事进攻。因此,日本决定不使用快船来运送菲律宾远征军,而是使用编队航速12节的船只。如此一来,耗时必然会更长,但美国亚洲分舰队已经被歼灭,日方也知道,即便美国从东太平洋调来援军,也要花数周时间才能抵达,于是日本陆军的指挥官也就欣然接受使用速度更慢的船只所造成的小小延期了。

远征军由五个师组成,大约有10万名官兵。一个日本师通常由两个步兵旅、一个装甲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营、一个辎重营以及化学(毒气)部队和机关枪部队组成。此外还有四个坦克团跟随远征军远征,共有30辆轻型“热田”(Atsuta)坦克,这种坦克能以每小时12英里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进。为帮助坦克和大炮登陆,运输船上还装载了大型机动艇和驳船。最重的大炮为8英寸榴弹炮和14厘米长距离高速迫击炮。搭载有20架飞机的海军航母“松岛号”(Matsushima)也在护航队里。除此之外,还有五艘运输船也载有军用飞机。整个侵略军拥有180多架飞机。除了一些大型船只载有3000名官兵,运输船平均每艘载有2000人。由于日本陆军每年都会进行登陆敌方海岸的演练,所以官兵们对于此次行动的流程都谙熟于心。所有必需的装备——小船、汽艇、驳船和可移动登岸码头——都已提前多年备好。同样地,侵略军和协助的舰队之间的战略配合问题也早已得到彻底的解决。

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再往前十年的中日战争中,日本就已经展现了让大批军队迅速安全地登陆敌方海岸的超凡能力。这一次行动中,登陆必然会受到阻挠,但由于美国驻防军人数太少,也不知道敌人将在何处登陆,所以日本并不认为会受到多大的阻挠。在日本总参谋部眼里,菲律宾的防御一目了然。日本军官亲自调查过那里的每一寸土地,还绘制了相关地图。东京帝国参谋学院(Imperial Staff College)提供的大型地图上不但清楚地标明了那里每一座炮台的位置和火力,甚至包括新炮台可能建造的位置。

日本从未考虑在马尼拉附近登陆。克雷吉多尔岛和12英里宽的海湾入口两侧的海角上都建有强火力的炮台,配备有12英寸来复枪。这些装备能扫射方圆数英里的海域,将战舰暴露在此都是极其不明智的,更别说是载满了官兵的运输船了。用海军的迫击炮来摧毁它们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的大型水泥掩体是防炮弹的,除非能直接击中炮身或炮架。但由于它们每次只会在护墙出现几秒,要击中它们也是不可能的。这些炮台还搭建有牢固的钢筋护板以抵御空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设备威胁着企图穿越海湾的敌船。海湾入口处设置有数排水雷,只要高处炮台还在美国人的掌控之中,就没有船只能够通过这里。在苏比克湾,绵延40英里的海岸线上还配备有其他的炮台和雷区。这里是美国奥隆阿波(Olongapo)海军基地的旧址,也是日军要远离的地方。

菲律宾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建造固定的防御工事,都能进行登陆,所以日本并没有必要将自己的船只暴露在武装港口的大炮和水雷下。他们认为,主要的威胁来自美国飞机。而且事实证明,他们手头关于飞机数量的情报是错误的。根据日本特工的最新报告,岛上的服役飞机数量在2月底不超过50架。但在2月25日,一艘运输船抵达了马尼拉,送来了30架新型高性能飞机。这些飞机将为吕宋岛的防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官兵总人数超过17000人,其中8000人为美国常规部队——包括步兵、炮兵和工兵,2000人为海军,其他的是本地部队、菲律宾巡逻兵和民兵。10个野战炮兵连,每个都配备有四门大炮,此外还有三个山炮连以及十二门使用履带式炮架的6英寸可移动火炮。炮兵还配备有六门使用铁路炮架的8英寸火炮,这些火炮能在轨道上迅速移动并开火。如果敌军试图从岛屿西北海岸登陆,美方就能通过这些与海岸线平行的火炮对敌方船只发动猛烈攻击。最后,还有四艘幸存的驱逐舰和十二艘潜水艇,它们的官兵目前听命于“克利夫兰号”指挥官格纳上校(Captain Gurner),心中燃烧着为舰队战友复仇的火焰。

3月6日晚上,里布雷少将等人牺牲的噩耗传回马尼拉时,人们都清楚日本很快就会发动侵略。进攻可能随时发生,因为侵略军的运输船肯定已经在路上了。事实上,在美国分舰队被歼灭的消息传回日本后,运输船才从吴市起航。但菲律宾的防卫人员当然不知道这点。整个晚上,以及接下来的数日里,飞机和潜水艇都在吕宋岛北部通道没日没夜地守着。由于不知道侵略者可能出现在何处,潜水艇被分成了三个小分队,五艘留守在西海岸,五艘在恩加诺海角(Cape Engano)东部巡逻,剩余两艘(S11和S15)被派往北部巴林塘海峡(Balingtang Channel)侦察,因为日本运输船在南下时可能会穿过这一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