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网络流行文化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网络流行音乐的发展背景及问题

网络流行音乐之所以具有拯救绝望的作用,是因为它展示了一种现实尚无,但被期待着出现的幻想图式,使人类真实的理性在作品中得到实现。就像《大学自习室》中展示的一样,心中美好的大学生活被现实的不良图景所取代;《回家吃饭》倾唱的是现代都市里童年记忆的消失,传统儿时村头玩耍、大院游戏时被亲人呼唤的图景已被异化的城市社区取代。面对异化的现实,通过网络歌曲的传唱,某种程度上挽回了逝去的记忆和失去的希望。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流行音乐的发展都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反映了某个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 网络流行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互联网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崛起

“网络是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互相联系的沟通途径。网络的存在可以促成自助,交换信息,改变社会,提高生产力和工作环境的质量,并且分享资源。”[18]互联网络发展至今,完全证明了它作为交流和传播工具的天生特质。“媒体同时承担着流行资讯的生产和传播任务。”[19]一方面,作为一种狭义的小范围的、人际之间的媒介,互联网是人际和群体之间极好的传播工具。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广义的、宽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互联网通过大量的、每天至少有几千人乃至几十万人访问的网站,实现了真正的大众传媒的作用。例如,《江南style》是韩国音乐人PSY(我国网民亲切地称为鸟叔)的一首K-Pop单曲。2012年12月21日UTC15:50左右,《江南style》成为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点击量超过10亿次的视频。截至2013年5月1日,这支音乐录像带在YouTube网站的点击量为15.78亿次,超越贾斯汀·比伯的单曲《Baby》成为该网站历史上观看次数最多的视频。一方面是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传播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网络不可比拟的双向、互动、个性的传播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流行音乐传播上的垄断权。

网络音乐就是在互联网这种强大的媒介传播作用下,迅速发展传播开来的。在我国,经济发展飞速提高,公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富有,使网络成为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和补充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市场历经了港台、内陆、欧美、韩日等主流音乐交替和变换式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而今的网络音乐融汇了民歌、流行音乐、摇滚等歌曲的样式与风格,较之它们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其轻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都在很大程度上打动和感染着受众,即使没有任何文化欣赏和鉴赏能力的听众也会为之情动,这是任何音乐形式都难以匹敌的。

互联网可以比任何一种媒介传播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种思想或一个信息传播开来。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为当代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工具。[20]网络音乐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使音乐的流通空间得到空前的扩大,网络歌曲表达自我和满足自我的功效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通过互联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与流行,真正实现了音乐的快速流通,网络音乐愈发成为人们生活中便捷的消遣娱乐方式。

(二)草根文化的狂欢

草根文化其实是社会民众的一种诉求表达,折射出社会民众的一种生活和消费需求,以及存在的心理需求。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媒介文化也在悄然地发生改变。自由、快速、互动、个性等成为网络时代传播的核心特征,受众文化的草根性也越来越凸显。

网络社会兴起以来,草根文化风起云涌,成为网络歌曲得以滋生和蔓延的理想社会土壤。草根文化生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对于占社会大多数的草根阶层而言,网络音乐无疑给他们打造了一个宣扬草根精神的阵地。他们用最通俗的语言、最简单的曲调,攻占了精英们的视听感官,一个“全民歌唱”的时代也由此发展起来。从一定意义看,网络流行歌曲丰富了网民们的文化生活,补充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对主流音乐进行了辅助和补充,但实际上对一些主流文化的普及和弘扬也是一种挑战。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曾部分点出了“娱乐”的品格——“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人都需加入的亲昵的交际”,是精神自由自主的、无等级的、全民共享的。这种狂欢品格使人从压抑中解放出来,对僵化的秩序有着解构的作用,体现了人们对自由自主的追求。在娱乐大众化的今天,网络音乐依托迅速发展的网络平台,势如破竹的“攻占”了人们的听觉神经。但每个人都有明星梦,即使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也有发声的权利。网络给了这些人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用歌曲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世界。如在网络歌曲《回家吃饭》(词:邢天卓、于清涌、庞龙;曲:刘卓;演唱:庞龙)在网络上迅速流行,受到歌迷的广泛欢迎:

小时候多么熟悉的声音\夕阳下妈妈焦急的脸\喊破了多少风和雨\在召唤一个玩耍的童年人间亲情的一句话\长大后成了感恩的起点\它陪着我美丽的乡愁\带着祝福梦回关山回家吃饭回家吃饭\不管你离家多么远\回家吃饭回家吃饭\妈妈捧着碗回家吃饭回家吃饭\这是妈妈真挚的呼唤\回家吃饭回家吃饭\一年又一年

歌曲将每位游子对家的依恋和眷恋用儿时“晓虹,回家吃饭”、“胖墩儿,回家吃饭”、“铁蛋儿,回家吃饭”倾诉出来……在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部分,这些活生生的名字,唤起了我们对童年、母亲的记忆和对温暖家庭的依恋,其实反映的就是每一位草根民众心底对儿时、对母亲的一种情感依恋情节,一种对家的情感认同。当前主流社会文化也倡导多元社会和多元文化,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各种网络歌曲,这也使网络娱乐、恶搞、夸张、讽刺等各种各样形态的网络文化频现,助长了网络草根文化的兴起。如2011年4月末横空出世便引来网络疯狂转载,号称“扫尽一切伤不起”的《甩饼歌》(见图2-2),在酷6、土豆、百度和微博上出现就热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视频播放就达197万余次,转载57万余次,而新浪微博相关条目也达近两万条。

图2-2 《甩饼歌》视频

这年头活着不容易/天灾人祸不断在升级/日本地震噩耗还没过去/悲催的利比亚又遭空袭/卡斯特罗了半个世纪/新任书记换成他小弟/美国记者的提问真给力/奥巴马被搞得发脾气/国内物价像坐飞机/可是工资却在爬楼梯/某某委的政策天天变/限价举措成了涨价的序曲/车祸太多咱别怪司机/汽油喝多了茅台难免昏迷/诱人的水果蔬菜不便宜/幸好染色馒头还能再充充饥/瘦肉精单位说对不起/相关的监管部门却扯皮/是谁执法时在玩“养鱼”/说到底幕后数不尽利益关系/硼砂猪肉的营养很离奇/吃了它的孩子爱问啥是真滴/吃着沈阳豆芽锻炼身体/再强的辐射也不过毛毛雨/有人高调地办婚礼/有人重口味埋汰自己/梁宽哥被大麻送进局里/穿越剧火了姑娘她叫杨幂/马匪团队步伐很整齐/获奖感言说得真够可以/听说《rou蒲团》全新升级/剩男剩女组团去看3D/是谁看守所里唱《传奇》/是谁审判前听证局部民意/我用咆哮体质问尼玛法律/你有木有起码的正义/激情杀人说法要是能成立/即兴犯罪从此前赴后继/坑爹现实太滑稽/你懂滴你懂你懂你懂懂懂懂

忧国忧民的温总理/三令五申说道德问题/黑心商家只想着人民币/良知已被他们全放弃/俺又联想到义务教育/赞助费里面藏着猫腻/如果是人民当家作主/所有费用都应该被取缔/注定不平凡的2011/还有无数等待上演的杯具/提醒各位要好好地活下去/因为天价墓地你也买不起/不管世界变成神马样/伤不起的日子都要继续/感谢各位观众的爱心传递/让吐槽的神曲绵延万里/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

《甩饼歌》的视频画面剪切周星驰的电影《功夫》画面,沿用《甩葱歌》的曲调,歌词一句说一事,简洁经典。视频的歌词和剪辑的画面夸张讽刺,与歌词配合得很搞怪,歌唱者的唱腔很“萌”,男人“说唱”的声音却用电脑变成“萌女声”,视听效果却是非常的娱乐化,在讽刺和恶搞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同时,也迎合和反映了当前网络大众社会的“狂欢”心理。

(三)网络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构建

拉尔(Lull,1992)认为:“从历史上看,许多亚文化音乐都是来自被压制的群体的。”迪克·赫布迪奇(Hebdige,1979)也指出:“亚文化通常会抵抗宰制性的社会秩序——尽管这种抵抗是通过间接和象征性的方式来进行的。”[21]不可否认,音乐是青年人表达自我的最为激烈的行为模式之一。而网络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网络交往与文化实践的社会“亚文化”形式之一,往往是与青年文化和对主流社会的抵抗联系在一起的。

网络流行音乐对主流文化形式的抵抗有时是通过流行音乐中文化身份与认同的构建来完成的。如随身听让个人选择的音乐成为可以携带的听觉环境,让人——尤其是青少年——得以建立一道音墙,阻绝外在世界。[22]无论现实世界的耳机,还是虚拟网络里的耳麦,均是看见青少年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他们可以肆意的、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自己喜欢的歌曲。由于新传播科技聚焦于多样化的专业信息,大众社会逐渐演变为“片段化社会”(Segmented Society),因此阅听大众日渐因意识形态、价值、品位与生活风格的不同而分化。[23]那么,我们认为网络流行音乐因其自身的特性,也在构建着一个片段化、虚拟化的社会,网络音乐中由歌词、曲调和音乐意蕴等多构成的虚拟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情感、价值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这种虚拟的环境就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他们喜欢许嵩的柔软、冷色系、简洁,有时还带点叛逆,他们可以喜欢东来东往的爱情道白、情感宣泄等。因为这些网络歌曲本身就迎合了某些青少年群体叛逆、玩世不恭、个性放纵的青春特征。

流行音乐对于在物质文明或社会经济方面的身份认同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一些“打工歌曲”或具有一定批判意味的歌曲当中。另外,当下十分流行的“网络歌曲”的提法,亦是这种建构的其中一种重要表现。[24]“打工歌曲”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早期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外来妹》主题曲《我不想说》、李春波的《小芳》和《一封家书》、陈红的《常回家看看》等曾风行于打工者群体当中。如今,汪峰的《春天里》应当算是较有代表性的打工歌曲了,当中沧桑的嗓音里透露着生活的磨砺,十分生动地反映出打工者的心态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现状,从而建构起打工者强烈的身份认同。同样,当前网络热捧的“旭日阳刚”组合翻唱的“网络歌曲”以及大量的“彩铃歌曲”等,也是显示当下所谓网络歌曲的盛行特征,更显其对于不同网络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意义。

例如2011年10月17日网友“方可成”在其新浪微博中上传了一段由北京大学校长、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作词,北京大学中乐学社演出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歌曲视频。该视频随之迅速在微博上走红,不到一天就被转发了两万多次。很多网友推崇其为网络“神曲”,听起来感觉是“天雷滚滚”。虽然受到一些批评和指责,但该歌还是受到较多网络不同受众群体的认同:

化学就是你,化学就是我;

父母生下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

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

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化学过程来描述,

就是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无非化学物质的神出鬼没……

虽然歌词是大白话,不是说学术就一定要严肃正经,用旧的思想体系和知识结构去表达对于新事物的喜爱,只要能传播开,都是科普的有益尝试。其歌曲视频在网络上的热传本身就说明了网络群体对其描述化学属性的内容与形式的文化建构认同。由于媒介的多样性,以及有可能锁定特殊观众群,我们可以说在新媒体系统里,信息即媒介,亦即信息的特性会塑造媒介的特质。那么,网络歌曲作为一种媒介,其实也是青少年群体的一种社会生活、心理与心态的表达、反映和认同。

(四)网络歌曲的产业化

流行音乐诞生于商业大都市,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各种电子乐器的发明而出现的。商业社会为流行音乐的创作及传播提供了沃土,“当代的中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制约,音乐商品对现实社会音乐生活的介入,已是一种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与客观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置身于这个庞大的社会音乐文化市场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庞大的音乐商品群的包围之中。多种音乐听众类型,只不过是这个市场中多种类型的音乐商品消费者”。[25]

流行音乐具有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现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音乐工业的确是大量工业的复杂综合体——广播、电视、录音、出版、宣传——它们的结合方式很难通过概念或理论的途径说明清楚。音乐产业的趋势就是,在音乐文本的生产中将会采用多种手段,如标准化,来自发地调动主导性原则的作用。对于这些手段的能量,一些作家近来还不够重视,虽然他们非常关注流行音乐的为人接受,因而容易在语义上夸大这种消费型亚文化的创造性。[26]因此,西蒙·弗瑞茨(Frith,1992)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商品”的概念对流行音乐产业进行了批判:“流行音乐是马克思称之为‘异化’的一个经典案例:某种属于人类的东西被从我们身上抽出,又以商品的形式还给我们。流行歌曲和歌手被变得神乎其神,被‘物化’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而我们只能通过市场上的现金交易把它们占为己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拥有它们。”[27]

网络流行音乐自它诞生的那天开始,其即处于这种商业链条的完整推销模式之中。伴随网络音乐流行的同时,网络歌曲也成为了越来越多网站和唱片公司眼中的亮点。同时,手机彩铃下载业务的兴起,既满足了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追求个性和新鲜感的要求,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网络歌曲的流行速度。2004年郑源的一曲《一万个理由》,网络上被下载一亿两千万次,创造了华语乐坛无人能及的“彩铃神话”。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愿意把手机铃音设成最流行的网络歌曲,用来展示和表现个性化,是一种休闲和娱乐的生活样式,也用以表明自己紧跟时代潮流。而今,一些音乐网站的业务已经不仅仅是“彩铃下载”了,网络歌曲成了它们另一个发展重点,很多网友的自创作品都会集中在这些网站,然后再从这里传播开来。[28]一些唱片公司会与时下最受欢迎的网络歌手签约,为他们的网络歌曲制作专辑,发行唱片。不仅使唱片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也扩大了众多网络流行歌曲的知名度、传唱度,实现了公司与歌手的双赢。

就网络流行音乐而言,更多时候下载音乐是免费的,由此带来的广告效益、演出收益等同样可以使唱片公司获得丰厚的回报。与此同时,网络运营商以及移动通信公司等相关行业也可以从中获取利润,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网络运营商也会抓住机遇,利用下载,视听等服务获取利润。由此可见,网络音乐以其制作成本低、投资回报高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很多公司、网站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

二 网络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问题

(一)网络流行音乐庸俗化趋势

由于国内网络音乐的起步晚,其创作和表演及其网络运行模式等存在着自发自为的特征,窃用与拷贝旋律或节奏的现象普遍,原创精神缺失、歌词内容品位不高,理论研究依然薄弱。在网络传媒推动下流行音乐创作泛化,大多数网络歌手、网络词曲作者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演唱技能和词曲创作基本功,加之制作设备简陋,在歌词、曲调以及音乐制作、录音合成上都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在内容上泛化和平面化,对音乐的艺术内涵缺乏进一步挖掘,有些作品甚至带有明显的低俗倾向,歌词庸俗、曲调怪异。如《伤不起》(Hold住版,歌手:王麟):

你的眉头又是那么一皱

我就知道我又犯了很多错

虽然每天像只哈巴狗

但我愿意一直跟在你的身后

你的四周帅哥有那么多

但是只有我把你放在心窝

你别冷落我给你快乐

只有你是我的幸福传说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我想你想你想你和我永远在一起

男人虽然多只有我最心疼你

我爱你爱你爱的死心塌地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我想你想你想的昏天黑地

女人虽然多我却只爱一个你

我爱你爱你爱到下个世纪

……

这首歌内容虽然表达的是对爱情忠贞和坚守,语言表达还是很庸俗的,有些靡靡之格调更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在诸多场合都在被传唱,其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连一些传统流行音乐都相形见绌。再如,曾经流行较广的网络歌曲《猪之歌》(歌手:香香),虽然有时朋友之间可以用来互相揶揄,讽刺或开个玩笑,但实际上歌词是在夸大猪的动物特性,拿来揶揄人,就显得俗不可耐:

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

猪!你有着黑漆漆的眼,望呀望呀望也看不到边

猪!你的耳朵是那么大,呼扇呼扇也听不到我在骂你傻

猪!你的尾巴是卷又卷,原来跑跑跳跳还离不开它

哦~~~

猪头猪脑猪身猪尾(yi)巴

从来不挑食的乖娃娃

每天睡到日晒三杆后

从不刷牙从不打架

猪!你的肚子是那么鼓,一看就知道受不了生活的苦

猪!你的皮肤是那么白,上辈子一定投在那富贵人家

哦~~~

歌词内容毫无任何美感,甚至是邋遢庸俗,直接就是一种调侃、恶搞的语言描写,表面上唱的是猪的特征,实际上比喻的是某一类人。毫无美感可言,更不要说什么思想意义了。

再如2006年曾经风靡一时的《老婆老婆我爱你》(词曲:火风),以通俗口语入歌,词曲中不乏对女性的献媚,满足了大多数女性被关爱、被呵护的小家女人心理:

我的爱,就是你,你知道我爱你。

虽然你身体不好,怕我着急,

我对你说:有我,你就没问题。

家,是不富裕,可是我,有力气!

我会让你笑,让你欢喜。

只要你愿意,我陪你.

老婆老婆我爱你,阿弥陀佛保佑你,

愿你有一个好身体,健康又美丽。

老婆老婆我爱你,阿弥陀佛保佑你。

愿你事事都如意,我们不分离。

老婆!下辈子我还爱你!

虽然这首歌有表达忠贞不渝的爱情之意,但其也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式精神快餐。即使此歌简单易唱,容易被人接受,但歌词本身没有韵味,没有思想,没有美感,因而没有生命力,网络上流行只是昙花一现,但实际上在一些文艺娱乐场合,其被传唱频率还是很高的。夫妻恩爱、夫妻感情可以山盟海誓地久天长,亦可以平淡一生相伴到老,但其内容的献媚与肉麻,远不如《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那种夫妻真挚纯真的恩爱之美感。甚至有评价说,如果《猪之歌》俗得像白开水,那《老婆老婆我爱你》简直就俗得像不曾煮开的自来水。

较之其他形式的音乐,网络音乐既有一般音乐的艺术特征,也有网络音乐的自身特点,无论其是专业人士创作,还是网民创作,必须以风格独特,贴近生活,饱含新意,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来取胜。其在创作、表演、流传等方面都有规律可循。只有对网络音乐的创作、表演、流传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提高网络音乐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才能促进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流行音乐的娱乐至上

当今社会,接触大众传媒已成为社会公众日常行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与传播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不可隔断的联系,传播媒介文化与当今大众文化传播发展有着一脉相承、荣辱与共的牵连,当然成熟的传播媒介文化是形成于大众传播阶段以后的。那么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文化是与传播媒介文化有着一种流行音乐文化的媒介化关系的。流行音乐文化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其传播渠道,成功融入受众群体的现实生活空间。

所谓媒介的通俗化,是指伴随着媒介的市场化,媒介日益走向大众、贴近大众、关注世俗生活的过程。[29]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大众已经不再具有与精英相对的阶层含义,大众被看作是都市人的平均状态,它们对文化的态度具有明显的崇尚世俗的消费主义的特点。因此,大众文化被定义为: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生产的文化产品。[30]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通俗易懂、缺乏理解的深度,所以相对于高雅的音乐,它更加适合大众对娱乐型文化消费的需求,而且受众在听的时候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获得消费目的。如花儿乐队的《嘻唰唰》,本是KTV中猜拳的一种形式,猜拳结果的不确定容易将情绪发挥的酣畅淋漓:

嘻唰唰嘻唰唰嘻唰唰嘻唰唰 kiss

嘻唰唰嘻唰唰嘻唰唰嘻唰唰123 go

嗯嘛冷啊冷…嗯嘛疼啊疼…嗯嘛哼啊哼 我的心哦

嗯嘛等啊等…嗯嘛梦啊梦…嗯嘛疯啊疯

请你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闪闪红星里面的记载变成此时对白

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 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

你我好像划拳般恋爱 每次都是猜……

嘻唰唰 嘻唰唰 嘻唰唰 huhu

嘻唰唰 嘻唰唰123 go

嗯嘛伤啊伤…嗯嘛晃啊晃…嗯嘛装啊

近似孩童过家家、剪刀石头布的游戏里,没有任何深刻文化内容,没有任何思想深度,更无从谈优美的抒情曲调,甚至人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哼上几句的《嘻唰唰》,就是一种典型的、纯粹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消费快餐,听众在聆听这些网络体系中生产出来的音乐产品时,只能产生出一种“肤浅和虚假的”娱乐快感。

随着媒介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发展,以及大众文化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媒介接受、传播并且制造大众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唯一途径。在互联网新媒介环境下,大众可以自主创作、传播具有自身个性的网络音乐,所以从文化传播意义上来说,网络流行音乐文化,它也体现着时代的潮流,反映着大众的心声,是一个社会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风向标。而新媒介作为网络流行音乐文化传播的途径载体,使这种流行音乐文化更加趋向大众,大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大众传播媒介追求轰动的职业本能,有时会造成连当事人也无法预料的“流行共振”。大众传播媒介在流行文化时尚的传播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在网络流行音乐的制作与发展传播上应该是通俗而不媚俗。

(三)网络流行音乐孕育了不良文化价值观念

作为提供大众文化传播发展载体和途径的新媒介,在受到市场化受众对文化消费产品娱乐快感式的消费需求影响下,关键是商业利益的驱使,为迎合现实市场需求,制作传播了越来越多庸俗、低俗、哗众取宠的音乐产品,使在娱乐至上观念影响下的人群的大众审美情趣也变得越来越低下。

当下流行音乐里面有相当一些歌曲的歌词,歌词表现的不但低俗、低级、恶俗,更甚至充满了情色暴力等违法不健康的内容。如网络流行歌曲《我是流氓我怕谁》中:“我想爱谁就爱谁,我想要谁就要谁,没有爱不到的谁,没有追不到的美。”渲染流氓痞子习气,反映了作者赤裸裸的个人主义,明显地带有侵犯他人主观意愿的诱导,丝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在网络歌曲《钞票代表我的心》里,直接就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有着更加赤裸的拜金主义——“你问我钞票有多少,我背景好不好,钱我有不少,背景也不小,存折代表我的心;你说我钱包有多深,就爱我有几分。”这部分网络音乐实属当下倡导的先进文化的公敌,是精神文化建设里面的垃圾和文化的糟粕,更为严重的是这部分低俗、恶俗的流行音乐容易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与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本身就是形成自己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刻,不良的模仿对象很容易混淆青少年的思想和视觉,不知道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不辨是非不分真假,对行为、观念和心理上的影响极其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后果。[31]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各种终端媒介和网络的普及,大街小巷周围随处都可以听到那些所谓的网络流行音乐,那些随口哼来的流行音乐充斥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在听力上无法拒绝,更甚至连小孩子都时不时地哼唱着这些歌曲。如“男人好色,满嘴跑火车,漂亮的女孩他们都不放过,我不放心让你一个人走,这个世界,诱惑实在太多”——《伤不起》;“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擦掉一切陪你睡”——《香水有毒》;“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那一夜我提出分手”——《那一夜》等等,虽然很多内容含有不正确的价值观,但还是反映了某些现实的社会心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影响了现在很多未知名的音乐人的心态,也有知名的音乐人全然不顾歌曲对于社会的影响,总是挖空心思使出浑身解数,故意走低俗、大众化路线,以赚取更多人的廉价喝彩,达到自己走红出位的目的。

虽然音乐歌曲的创作与演唱不能要求每一件作品都像革命红歌那样正气昂扬、经久不衰,始终弘扬主旋律。但网络流行音乐的基准应该是内容健康、节奏简单、语言优美,有一定的审美与教育意义。当今很多网络歌曲过分地直白人性欲望,完全不考虑语言文字,只一味依赖感官的刺激,这种音乐的传播是非常不合适与有害的。所以从这一点考虑,流行歌曲的媒介与媒体就更应该承担起来传播中把关的责任,力争从源头上遏制和抵制部分低俗庸俗的网络歌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