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网络流行文化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网络流行文化的社会传播意义

从整体观察,一部传播媒介的发展史明白地告诉我们,传播媒介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传播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语言文字的产生使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印刷媒介的产生使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产生消除了大众传播的时空差异;网络媒介的产生使整个世界的大众文化不分国家、民族和疆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大众文化传播时代。

随着我国大众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多元发展,文化在新媒体、新技术等,尤其是网络传媒的影响和推动下不断产生新的变化。“文化传播通过媒介的表述而成为人们学习行为方式的源泉,人们可以采用媒体发展行为方式作为应付各自环境的手段,媒介对社会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它对具体受众的即时效果,而在于它对人类文化的社会活动组织所产生的间接的、微妙的和长期的影响。”[52]摇滚音乐、影视剧、流行歌曲、现代舞蹈、畅销的网络小说与杂志等不但成为时尚的都市文化,而且在郊区、甚至边远的乡镇农村也有着一定的市场。网络流行歌曲、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使全社会的大众文化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得以提升。

数年前,互联网作为一种新鲜玩意出现在公众视野,人们去网吧仅仅是浏览一下网页,注册一个邮箱和发一个E-mail等就已经觉得很潮流了,网络文化是无从谈起的。而如今,网络流行文化已经深深渗透到文学影视文化、流行音乐、休闲文化、快餐文化、服饰文化等多个文化领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网络流行文化同当代商业和媒体技术的高度结合,使网络流行文化同时具有文化、商业和意识形态的三重性质,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中介,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改造和更新着社会的基本结构以及人们的基本心态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群也不断地受到网络流行文化的轰炸,从广播电视综艺节目到城市沿街的广告,从茶余饭后的话题到大街小巷传唱的歌曲,无不透射着网络流行文化的元素。[53]网络流行文化不仅仅在网民群体中进行传播,更多的是在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其巨大的影响力。

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看,网络流行文化消除了传统社会人际交往中的年龄、身份、地位、性格、爱好等各种个人差异,能淡化交往对象的身份意识,使各种思想、观点与情感的交流更具有真实性和直接性。在缓解现实社会心理压力,加强人际沟通交流等方面更能显示其巨大优越性,缩小了现实人与人之间陌生的交往鸿沟。如近些年国际城市流行开来的“快闪”行动(见图1-2),在现实社会或媒体中被视为一种嬉皮行为,或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简单地说就是:许多利用网络联系的人,通过短信或BBS约定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同时做一个指定的不犯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然后赶快走人。有研究者认为,现代社会虽然通讯发达,但人们之间的内心交流却在减少,“快闪族”[54]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通过“无厘头”的行为动作或游戏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张扬自我,实际上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因此,无论是现实社会环境还是网络虚拟空间,无论是制造网络流行文化也好还是参与网络流行文化的流通也罢,这些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社会文化的流行,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社会心理交往需求。

图1-2 流行于城市街头和校园的“快闪”一族——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群体

其实就传播意义而言,网络文化的流行意味着官方话语、精英话语实现了向平民阶层话语和大众话语的转移。后现代的话语分析认为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权威的挑战,其实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只有嘲讽才有进步,只有挑战才有发展,只有颠覆才有重建,这对于当前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退守和再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西方社会的朋克、摇滚乐等具有反社会、反传统、反权威的流行音乐出现的时候,不也是饱受指责和非议的么?但后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以及一些批评人士、社会学者等对其研究的介入,后来它们不也都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被社会所接受了吗?问题是在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是否愿意抛去高傲的姿态,是否愿意包容和接纳那些世俗的东西?孤芳自赏,还是多元文化共存共荣,这也是当前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

网络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网络流行文化的多元化、大众化等对社会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文化成果为大多数人所分享,加速了文化的繁荣,有利于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网络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传播中也掩藏着其无法避免的社会文化弊端,隐含着当代社会严重的文化价值和道德危机,在世俗大众的广泛参与下,网络文化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它可能影响个人的文化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甚至发展到影响社会整体的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影响到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网络流行文化的积极意义表现为推进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核心内涵应是社会价值多元语境下的一种独特表达。网络流行文化的出现从体制上打破了文化垄断现象,有利于多元文化竞争格局的形成,并有可能催生更多、更好的不同形式的文化作品。因此,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正视网络语言、网络音乐、网络小说、网络恶搞、山寨文化、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系列网络非主流文化,既要肯定其合理成分,引导其积极发展,又要客观评判其非理性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1] 胡晓明、肖春晔:《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2] Hall,Stuart & Tony Jefferson.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Hutchinson,1976:10。

[3] 罗伯特·F.莫菲:《文化和社会人类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2页。

[4] 陈秉才译注:《韩非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5页。

[5] 沙莲香:《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9页。

[6] 蒋原伦:《网络聊天的语用和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67页。

[7] 沙莲香:《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210页。

[8] 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9] 夏中华:《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48—650页。

[10] 杨帆:《网络环境下流行文化的媒介特性探析》,《电影评介》2007年第20期,第81页。

[11] 陈刚:《大众文化与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3页。

[12]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8页。

[13] 王凤娟:《网络流行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浅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40页。

[14] 杭之:《一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1页。

[15] 章浩:《流行文化的快感生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129页。

[16] 杨东、胡孝红:《网络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第142页。

[17]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 冯鹏志:《伸延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9] 赵静:《网络流行文化透视下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第64页。

[20] 刘柳:《网络流行文化发展视野中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第2页。

[21] 《流行何以产生》,网易:沃顿知识在线中文版。

[22] 刘怀光,王艳玲:《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中的群体认同》,《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02页。

[23] [美]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46页。

[24] 戴元光:《传播道德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3页。

[25] Lyotard,J.-F.La:Condition Postmoderne ,Paris:Minuit,1979.

[26] Robins,K.,Times of The TechnocultureFrom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o the Virtual Life,London:Rout Ledge,1999.

[27] 杨东、胡孝红:《网络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第143页。

[28] 戴元光:《传播道德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29] 戴元光:《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30] 陈刚:《大众文化与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页。

[31] 夏中华:《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50页。

[32] 沙莲香:《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页。

[33] 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34] 周宪:《审美文化的历史形态及其变异》,《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第101页。

[35] [美]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陈永国译,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241页。

[36] 李世成:《论大众文化与广播电视传媒引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3期,第15—19页。

[37] 余翠娥:《个性消费与自我认同》,《社会》2003年第10期,第47—49页。

[38] 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5页。

[39] 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5页。

[40] 刘怀光、王艳玲:《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中的群体认同》,《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02—104页。

[41] 陆扬:《文化研究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2页。

[42]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43] Hall,Stuart & Tony Jefferson.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London:Hutchinson,1976:13。

[44] 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外国文学》2008年第6期,第93—101页。

[45]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46] A.K.Conhen,Delinquent Boys,The Subculture of the Gang,London:Collier Macmillan,1955.

[47] 陆扬:《文化研究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页。

[48] [英]伯尼斯·马丁:《当代社会文化流变》,李中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49] 陈龙、曾一果:《仪式抵抗——青年亚文化与“新人类文学”品格》,载《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09页。

[50] 陆扬:《文化研究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页。

[51] 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56页。

[52] [美]梅尔文·德弗勒:《大众传播学绪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53] 杨东、胡孝红:《网络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第143页。

[54] “快闪族”是指一群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但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聚集后,在同一时间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然后迅速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