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问题皇帝” 研究:一项基于社会类群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梁启超曾言,“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1]。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权力核心,皇帝及与其相伴相生的皇权专制主义制度,备受古今学人的关注。无论是微观的皇帝个案研究,还是宏观的皇帝制度、皇权主义研究,成果都很丰硕。历朝历代的皇帝统治,既呈现出相似的兴亡发展历程,又呈现出各自时代、阶段与个性特色。秦朝秦始皇的统一建制、二世而亡的悲剧命运,与隋朝隋文帝的大一统繁荣盛况、隋炀帝杨广暴政导致王朝倾颓,颇有相似之处。而汉朝、唐朝与明朝的宦官专政、党锢之争在导致王朝灭亡中又呈现惊人的相似。然而,深入比较、剖析这些王朝,不难发现彼此之间的鲜明差异。

之所以关注明代皇帝,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一是明代是统一的中央王朝,统治时间近三百年之久,充分体现了一个王朝由兴建、发展、繁荣、衰弱、中兴、败亡的发展演进历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二是明代十六帝[2]既有少年天子,又有长寿皇帝。皇帝个体生命形态、个性特征与王朝政治、兴衰存亡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个类群当为深入认识和理解明代政治与社会问题的有效视点。

三是明代作为汉族皇帝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处于皇权高度集中、官僚制度发展成熟的阶段,又处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其间包含着大量传统与现代性的问题。

四是明代的皇帝颇具群体特征,多数皇帝在出身经历、成长过程、个性心理、执政状态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历代王朝中独具特性,何以如此?其中涉及的问题颇具学术意义。

与以前传记形式的成果以及政治制度史研究不同,本书对皇帝的研究既关注皇帝个体间的差异,又注重皇帝与文官集团、宦官集团、士绅阶层、普通民众的交往互动;既关注皇帝的政治作为,又注重皇帝对社会风气、大众舆论、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笔者怀着对明代“问题皇帝”及围绕“问题皇帝”浮现的一系列问题与现象的浓厚兴趣,在接触大量原始史料的基础上,真切地勾勒明代皇帝群像图。希望借“角色理论”和“互动理论”,通过对“皇帝”角色的解构与剖析,着重分析明代中后期的“问题皇帝”,找出导致皇帝“自我”与“本我”脱节、皇帝角色冲突与失败的原因,深入认识皇帝对王朝政治、官员士人与普通民众造成的影响,从而把握皇帝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明代皇帝的群体性考察,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对于中国皇帝尤其是明代皇帝,有不少问题值得深思:在明代社会变动的背景下,明代皇帝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哪些特征?为什么明中后期皇帝都不称职?为什么在皇帝出现“角色失范”的情况下,明代社会反而出现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繁荣、江南地区的盛世景观?明代中后期的皇帝所体现出的个体对自身角色的叛离,是否与当时社会盛极一时的纵欲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运动、思潮遥相呼应?“问题皇帝”在明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与社会变迁(尤其是士人变化)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学者所谓的“高度发达的文官体制”?如何评价皇帝个人的感性认识与制度规范的理性制约?到底是权力统制理性,还是理性约束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