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 动词重叠的研究意义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现象之一。它丰富的表达功能体现了汉语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众所周知,和印欧语言相比,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在形态变化如此不发达的语言中,动词重叠这样一种形态变化的语言现象,就显得弥足珍贵,也当引起我们研究的兴趣和足够的重视。因为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过几十年的讨论,语言学界对动词重叠的范围、意义、条件等问题的认识取得了相当的共识,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各位学者先贤在汉语动词重叠问题上的不断探索精神,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运用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新的语法理论在汉语动词重叠问题上所作出的与以往不同的尝试。但长期以来,最基本的问题即对动词重叠的性质认识上,一直是众说不一,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20世纪60年代起,语法学界便一直有“短语说”、“形态说”、“构形说”、“构词说”等纷争和议论。
我们认为已有研究在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性质等问题上之所以争议很大,关键在于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失衡。
现在一般认为动词重叠式产生于唐宋时期,元明期间重叠现象日趋增多,且构造方式也多于现代。但是动词重叠各种形式之间的语源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VV和“V一V”究竟哪种形式先出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V一VN”(见一见他)与“VN一V”(见他一见)到底哪种用法在前,哪种用法在后,还是同时并现,也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动词重叠的多种语法意义和形式之间究竟有无对应关系?尤其是动词重叠时长量大和时短量小这两种语法意义之间有无必然的联系,抑或只是平行发展的两个方向?这些问题,都是以往研究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的,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搞清楚。因此,对历史语言材料的观察与描写工作可以揭示动词重叠式在历时层面上的某些表现,让我们找到共时平面很多动词重叠现象的历史原型和发展轨迹,从而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动词重叠丰富的共时现象,推进动词重叠式共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重视汉语动词重叠的历史和方言研究,对现代汉语中的某些现象也可以作出解释。如现代某些作家笔下有时出现“问你一问”、“看他一看”这样的“VN一V”句式,如鲁迅《孔乙己》中的“我便考你一考”,有人以为这是“V一V”式使用中的某些“修辞特例”。实际上近代汉语中“VN一V”式运用很多。同时鲁迅是吴方言区的作家,吴方言中至今仍有“吓他一吓”、“帮她一帮”、“扶她一扶”这样的说法。
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相结合,可以对语言现象作出全面深入地描述认定。我们的研究旨在从历时角度对动词重叠式及其功能作一个比较完整的考察,以期有利于历史地、全面地把握动词重叠这一语言现象,可以为正确认识汉语体标记系统的建立提供坚实的佐证,并进一步强化对该现象的科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