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与景气动态的调研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报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及其竞争优势研究”(71332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中小企业动态数据库建设研究”(12&ZD19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方向选择和运作推进机制研究”(12&ZD098)和一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CJY037、13CGL020、13CJY065、14CSH071、14BJY084、14CRK002、14CGL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浙江工业大学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与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本报告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是服务国家经济战略转型的重大需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转型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据国务院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的数据,目前我国各类中小微企业达52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格局已基本形成“56789”,即中小微企业占50%以上的税收,占60%以上的GDP和技术创新,占70%以上的产品创新,占80%以上的城镇就业,占90%以上的企业数量。由此可见,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企业群体,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高度战略地位。

但近几年来,受国际市场低迷和国内宏观调控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转型升级难度加大。特别是小微企业,总体面临“用工贵、用料贵、融资贵、费用贵”与“订单难、转型难、生存难”这“四贵三难”的发展困境(林汉川、池仁勇等,2012)。从沿海到内地,因担保链、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连环倒闭”及中小企业主的“跑路潮”有多发趋势。可以说,当前这些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这对我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既是挑战,也是倒逼中小微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战略机遇。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壮大中小微企业竞争实力已成为我国企业转型期的一大重要任务。本报告深入研究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这是对接当前我国国家经济转型战略需求的重要现实课题。

第二,研究中小微企业景气动态为科学评价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系统数据支持。在经济发达国家,客观地判断企业发展的景气动态主要是通过企业景气指数分析来实现的。在企业景气指数编制方面,世界上自1949年德国先行实施以来已有60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历史,而我国起步较晚,自1998年起才正式将企业景气调查纳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虽然在经济景气预警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政府和学术界对企业景气指数研究和应用,受长期以来“抓大放小”的影响,迄今主要以特定行业为对象,而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景气波动过程少有系统研究,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发展景气预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

在中小企业管理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五龙治水”,即工信部负责中小企业政策制定与落实,商务部负责企业国际化,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负责乡镇企业发展,工商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工商登记,统计局主要负责统计规模以上企业,而占企业总数97%以上的小微企业总体被排除在政府统计跟踪范围之外。这样,各部门数据统计指标不统一,数据不共享,统计方法各异,经常存在数据不全及数据交叉的混乱状况,缺乏统一的数据口径。这使得现行数据既不能客观地反映中小微企业景气现状,也难以用来做科学预测预警,这影响到制定政策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及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也会影响到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缺乏科学的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是当前政产学研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课题。本报告及时跟踪研究中小微企业景气动态,可以为及时客观判断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提供系统的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系统。

第三,组织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新思路。2013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高校要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多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努力做改革发展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本报告承载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7项一般项目,都是聚焦中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与景气动态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而开展的现实针对性很强的研究。课题组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深入实际,求真务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和实证研究报告,力争为中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动态景气战略决策提供高端智力支持。颇感欣慰的是,本报告中的一些调研咨询报告已经得到国家领导人和浙江省领导人的批示及相关政府部门采用,为政府决策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我国,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的著述很多,但以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动态景气度对策研究为重点,基于中小微企业动态景气数据的采集与评价,通过一系列调研咨询报告、调查报告及实证研究报告展开系统深入分析,同时提供全方位参考价值的论著并不多见。本报告景气指数研究部分内容,正式发布后被国内外40多家著名媒体广泛报道,实证研究部分内容被国内著名一级期刊采用。这也是本报告独特创新之处。

本报告由前言和四篇共三十二章内容组成。

第一篇是中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若干综合问题调研报告,内容包括:“稳定匹配”理论原理及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启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发展策略调研报告;浙江海宁综合要素改革经验与借鉴的调研报告;新形势下浙江县域经济治理及风险防范模式的调研报告;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调研报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调研报告;发展小微养老机构促进中国养老社会化的调研报告;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的调研报告等。

第二篇是中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若干专题调研报告,内容包括:中小企业减负调研报告;外资侵蚀中国品牌加剧的调研报告;浙江省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机遇与运作风险的调研报告;完善小微企业种子基金的调研报告;中国中小企业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调研报告;构建转贷引导基金破解中小微企业连环倒闭难题调研报告;浙江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调研报告;建立中小企业经营安全互助基金的调研报告;建构知识产权产业化转化与交易流转综合平台的调研报告。

第三篇是中国中小微企业景气动态数据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中小微企业动态景气指数理论与方法;2013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景气指数评价研究;2014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景气指数评价研究;2013年中国主要城市中小微企业景气指数评价研究;2014年中国主要城市中小微企业景气指数测评;浙江省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测评;浙江省主要行业景气指数测评。

第四篇是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政策前沿与实证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国内外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前沿的调研报告;浙江和台湾中小企业发展与创业环境的调研报告;中小企业渐进式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调研报告;浙江产业集群科技中介功能与集群绩效实证研究报告;浙江高技术企业技术获取模式与创新绩效实证研究报告;中小企业集聚模式变迁诱因与成长性实证研究报告;中小企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报告;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报告。

本报告由池仁勇、林汉川、蓝庆新、刘道学等负责全书的设计、组织与统撰工作。具体参加课题研究的成员有(以章节为序):前言池仁勇、林汉川;第一章蓝庆新;第二章蓝庆新;第三章吴宝;第四章吴宝;第五章程宣梅、陈侃翔;第六章陈侃翔、程宣梅、刘淑春、池仁勇、林汉川;第七章李鸽翎;第八章陈胜勇、陈衍泰、王扬渝;第九章尚会永、林汉川;第十章蓝庆新、韩晶;第十一章程宣梅、谢洪明;第十二章张万军;第十三章李安渝、王璐;第十四章池仁勇、吴宝;第十五章程宣梅;第十六章刘道学;第十七章俞锋、池仁勇;第十八章刘道学、池仁勇;第十九章池仁勇、刘道学;第二十章池仁勇、刘道学;第二十一章刘道学、池仁勇;第二十二章刘道学、池仁勇;第二十三章刘道学、王泽丹;第二十四章刘道学、黄萍萍;第二十五章汤临佳、池仁勇;第二十六章池仁勇、张宓之,第二十七章程聪、曹烈冰、张颖、谢洪明;第二十八章郭元源、池仁勇、段姗;第二十九章严焰、池仁勇;第三十章池仁勇、张宓之;第三十一章池仁勇、金陈飞;第三十二章程聪、谢洪明、陈盈、程宣梅。池仁勇、林汉川、刘道学、吴宝、汤临佳等对本报告初稿进行了编纂,黄萍萍参与了部分初稿校对工作。

本报告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有幸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基金处、教育部社科司、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杭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工业与技术研究组织协会(WAITRO)、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国内外有关组织机构、部门与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使得本报告内容充实,数据准确,资料丰富,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时,还要由衷地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中心主任卢小生编审及其专业团队为本报告出版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努力,他们精心、细致、高效的工作保证了本报告的顺利出版。

尽管参加本报告撰写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部门的工作者都对自己撰写的内容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但由于面临众多新问题,加之时间紧迫,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本报告中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