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青海的地理位置——特色鲜明的地域性
青海省地处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在中国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东西长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总面积722000平方公里,分别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四省区接壤,是祖国内地联结西藏、新疆和甘川藏区的纽带,在地理上占有特殊位置。境内地貌复杂多样,4/5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相对海拔较低,河湟流域以农为主,自日月山以西、黄河以南,地势高寒,为辽阔草原,以牧为主。省境内山脉纵横,湖泊众多,峡谷、盆地遍布。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境内。东部多山,海拔较低,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3%;3000米—5000米的地区占67%;5000米以上的地区占5%。水域面积占1.7%。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脉和谷地大都终年积雪,广布冰川。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谷地。境内的山脉,有东西向、南北向两组,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西部极为高峻,自西向东倾斜降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山系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架。其地形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个自然区域,有“世界屋脊”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域单元、地理位置、地势结构、气候特征及独特的资源,使它在人类生存环境和中华民族未来发展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1]
从中国地貌和地理的角度来看,青藏高原是中国大地上三个台阶的最高一级高地,而青藏高原东麓就是三个阶梯中两个高台阶的过渡,是最高台阶的前沿和第二级台阶的后座。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三个巨大的流域覆盖了中国疆域的大片土地,分别构成我国南北不同的文化区系。然而,黄河、长江两大河在上游的关系可谓是非常亲近的,特别是在源头,关系更是密切,几乎可以说是在地域文化上密不可分。青海省即位于“三江之源”。
图1 青海省地理区划图
青海省湟水流域地区在史前农业的萌芽时期,就已经积淀了代表这个时代特征的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特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孕育、产生一种特殊的地理文化和社会人文景观。钱穆在他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中说:“中国文化发生,精密言之,并不赖藉黄河自身,它所凭依的是黄河的各条支流。每一支流之两岸和其流进黄河时两水相交的那一个角里,都是古代中国文化之摇篮地。”河湟地区,不但成为中原与青藏边地的屏障,而且也成为青海早期城市定位的地理基础。既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也是民族交融的走廊,而青海正处于这种交流的最有利的地理位置。特别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流域的文化,在上游地区形成了颇为明显的共性,或者说是交融性,这是文化传播和交流融合的真实反映。
青海是一个地貌复杂的多山、多水、江湖广布之地,青海先民正是在这山水相连的自然环境中,与山水休戚与共。青海地理位置独特,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与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四省区相毗邻。南北向相对封闭,东西向相对开放,境内50%地区为海拔4000米至5000米以上的山地,降水少,植物覆盖率低,气候干燥,多风缺氧。地势西高东低,东部河湟谷地地势相对平坦,土地比较肥沃,适宜农耕畜牧,在这样一个自然空间里,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不同民族发挥各自的生存智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其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相适应的青海文化。青海因此既是一个地理空间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空间。青海高原不仅为各民族提供了适合他们的自然环境,也为他们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地理环境。各民族共同生活期间,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汇就成为必然,长期的发展和融合,使河湟文化既有了共性,又具有了多样性,呈现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特点,也表现出特色鲜明的地域性。
青海高原大气寒冷、空气干燥,多重山旷野,山石的形象轮廓,多严明刚劲,色彩也比较单纯强烈,所以形成了青海的金碧辉映与古朴苍劲的石刻艺术。可以说,地理环境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特质在客观上有助于青海石刻文化独立性和稳定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