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社会情趣的养成所
情趣(Taste)或鉴赏力是在教育(或环境)道德观念和感情的作用力下形成的,有高雅(High brow)、低俗(Low brow)和中庸(Middle brow)之别,而且有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以美国为例,有人把美国社会情趣的演进划为三个阶段:公共情趣(Public taste)、私人情趣(Private taste)和公司情趣(Corporate taste)[24]。在每一个阶段,博物馆对于情趣的养成都发生过重要影响。
公共情趣阶段始于19世纪初期,是以安德鲁•杰克逊•邓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15—1852)非宫廷式的庭园设计哥特式建筑的复兴(40年代),科里尔与艾维斯(Currier & Ives)公司印行的手绘彩色石版画,普尔曼普式火车车厢(Pullman's Car),富丽豪华的皇宫旅馆(Palace Hotel)和P.T.巴纳姆(Barnum,1801—1891)创办的美国博物馆为标志。由于阶级关系尚处于流动状态,在生产机械化的影响下,美国公众普遍接受了千篇一律很少变化的艺术款式。巴纳姆出于赢利的目的,把马戏团、杂耍、长胡子女人、卷毛马、畸形人和藏有奇珍异宝、动植物标本的博物馆拼凑一起,用耸人听闻的广告加以宣扬,把艺术欣赏商品化了。这当然是下里巴人而不是阳春白雪。在这个阶段里,艺术品的价格有高低之分,社会情趣尚无严格的雅俗之别。19世纪70年代在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地建立的大型艺术博物馆旨在提高公共情趣的水平,但在当时条件下奏效甚微。
19世纪末美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阶级分野固定化了,贫富悬殊的现象到处可见。社会情趣的分化也随之越来越明显。财富的聚敛促进了艺术品的聚敛,追求艺术精品的嗜好逐渐形成,公共情趣阶段退场,私人情趣阶段登台。
私人情趣的标志包括理查德•摩理斯•亨特(Richard Morris Hunt,1827—1895)从法国移植来的城堡式的豪华私人住宅,《妇女家庭杂志》主编爱德华•薄克(Edward Bok)所倡导的美观实用造价低廉的小型家庭住房,以及现代画派开始流行。这是艺术爱好个性化和分层化的时期,室内陈设、建筑造型、艺术收藏,千差万别,不拘一格。1913年在纽约市26街69团的军械库举行首次国际现代艺术流派大型绘画雕塑展览,向居于统治地位的画院派提出了挑战。军械库画展(Armory show)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美国造型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派过渡的转折点。也是美国观众接受现代派作品的开端。1929年建立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1936年建成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有助于公众的艺术癖好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大公司控制美国经济生活始于20世纪初,随着电影事业的繁荣,七大电影制片厂逐渐控制了美国影片生产,开始了“公司情趣阶段”。好莱坞制作的西部片、滑稽片、社会批评片和科学幻想片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与此同时,一些大型艺术博物馆也开始发挥出它们的魅力。先是由摩根家族赞助,而后又得到洛克菲勒家族支持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也是西半球最壮观的艺术殿堂。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藏品,广泛的社会联系,适应不同年龄集团需要的多种多样活动,影响着美国社会情趣和风尚。它多次举办规模宏大的国际借展。古埃及图坦哈姆的墓葬、亚历山大的再发现、中国的青铜器、梵蒂冈收藏的艺术精品,美国观众都能一饱眼福。每一项展出都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观众,震撼了西方艺坛。余波所及使服装式样也为之一变。在大公司主宰一切的时代里,大公司不仅是艺术和博物馆事业的赞助者、捐赠者,其成员还是艺术品的顾客和博物馆的重要观众。就连艺术教育事业也只有在大公司的赞助下才能得到发展。大公司则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出对社会情趣施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