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东北亚封贡体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沃沮与魏西晋王朝的封贡关系

人,为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土著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可追溯至周武王公元前11世纪中参与会盟,贡献前儿。[92]沃沮,作为东北亚古族,“言语、食饮、居处、衣服有似句骊”[93]。汉代沃沮和中原建立了封贡关系。

与秦汉王朝的封贡关系

《逸周书·王会解》:“人,前儿。前儿若猕猴,立行,声似小儿。”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先生认为人居住在东北东部和朝鲜半岛,周武王举行会盟的时候,人参与了会盟。[94]杨军先生认为,汉代的夫余、沃沮、高句丽、韩、貊等族的居住区都是古人的分布区,也就是我国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他根据《太平御览》卷九三九引《魏略》称“秽国出班鱼”和《说文解字》称鱼“出邪头国”以及段玉裁注,认为人曾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邪头”可能是东夷人本族语言的国名,中原人简称之为国;邪头国的主要居民是东夷人,后来才将国名引伸为族名。人也就是没有迁往海岱留在东北的一部分东夷人。由于这个民族与貊人的融合,形成了夫余、高句丽等民族,只有单单大岭以东的人,没有改变称谓。人还建立过临屯、沃沮两个国家,这几个国家都曾经臣服于古朝鲜,箕子的八条之教曾经实行于此。汉代人的位置可能在今天朝鲜的江原道。[95]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说人:“无大君长,自汉已来,其官有侯邑君、三老,统主下户。其耆老旧自谓与句丽同种。其人性愿慤,少嗜欲,有廉耻,不请(句丽)〔匄〕。言语法俗大抵与句丽同,衣服有异。男女皆衣曲领……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分,不得妄相涉入。同姓不婚。多忌讳,疾病死亡辄捐弃旧宅,更作新居。有麻布,蚕桑作绵。晓候星宿,豫知年岁丰约。不以珠玉为宝。常用十月节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名之为‘舞天’。又祭虎以为神。其邑落相侵犯,辄相罚责生口牛马,名之为‘责祸’。杀人者偿死。少寇盗。作矛长三丈,或数人共持之,能步战。”[96]其官制有侯邑君、三老,则说明人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汉朝基层政权类似,其基层组织是邑落。程妮娜师《东北史》根据人各部以山川为界,认为人各邑落之间不相统属。由于他们在形成部落联盟之前就被古朝鲜统治,导致来自宗主国的高一级权力抑制了人最高权力机构的形成。[97]民风淳朴,多所忌讳,不准杀人、寇盗,可见箕子八条之教的影响。喜好饮酒歌舞,则是貊族系各民族的共同特点。这一民族的文明程度比东北同时期东胡族系、肃慎族系各民族要高得多。

人长期对古朝鲜称臣,起初没有和秦汉王朝建立关系。《史记·朝鲜列传》云:朝鲜“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98]。可见人在汉武帝时期产生了与中原直接交往的愿望,但是,由于他们首先是卫氏朝鲜的藩属,卫氏朝鲜担心如果为他们的朝贡放行,他们或许会脱离自己的控制,因此封锁了他们对中原王朝的贡道。然而,人进行了更激烈的斗争。元朔元年(前128),“君南闾等畔右渠,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数年乃罢”。[99]人的这次反叛极大地削弱了卫氏朝鲜的国力。

至元封三年(前108)“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至昭帝始元五年(前82),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骊。自单单大岭已东,沃沮、貊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100]汉朝灭掉卫氏朝鲜以后,曾在人的聚居区设置郡县,“自领以东七县,都尉主之,皆以为民”。[101]初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后转为羁縻县统治,由乐浪东部都尉管辖。

王莽时期,人反叛。“建武之初,复来朝贡。”建武六年(30),“省都尉官,遂弃领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贺。无大君长,其官有侯、邑君、三老。”[102]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汉朝对人的统治由郡县制改为封贡体制,每年要朝贡,而人仍然保持着中原的官制,其职官有邑君、三老等。《三国志》东夷传云:“乐浪檀弓出其地。其海出班鱼皮,土地饶文豹,又出果下马,汉桓时献之。臣松之案: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故谓之果下。见《博物志》、《魏都赋》。”人在汉桓帝时进贡过乐浪檀弓、班鱼皮、文豹、果下马。[103]《后汉书》条则曰:“乐浪檀弓出其地。又多文豹,有果下马,海出班鱼,使来皆献之。”[104]人贡品除檀弓、文豹、果下马之外是班鱼。

东汉光武帝建武初年(25—35),人“朝献”。章和二帝建初—元兴(76—105)时,“使聘流通”。[105]汉桓帝建和—永康时(147—167),人“贡班鱼皮、果下马、文豹”。曹魏齐王正始八年(247),“不耐侯诣阙朝贡”。[106]曹魏陈留王景元二年(261)七月,“与韩人一起朝贡”。[107]

《后汉书·三韩传》说:“灵帝末,韩、并盛,郡县不能制。”《三国志·沃沮传》记载:“夷狄更相攻伐,唯不耐侯至今犹置功曹、主簿诸曹,皆民作之。”可见中原王朝强盛时,东北亚封贡体系内的成员之间很少兼并战争,而且很少威胁中原王朝边境,一旦衰落,形势就会逆转。《后汉书·高句丽传》云:“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沃沮、东皆属焉。”说明高句丽东汉末年征服了单单大岭以东的人。

《三国志·传》云:“正始六年(245),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以领东属句丽,兴师伐之,不耐侯等举邑降。其八年,诣阙朝贡,诏更拜不耐王。”曹魏打败高句丽以后,人被重新征服,恢复了对中原的封贡关系,人首领不耐侯的爵位也晋升为王爵。《三国志·三少帝纪》又提到景元二年(261)“秋七月,乐浪外夷韩、貊各率其属来朝贡。”中央对人的管理主要途径是边郡代管。人首领的朝见也由一年一次增为“四时诣郡朝谒”。“二郡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108]这说明这时中原王朝对人的管理比以前有所加强,人和中原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 沃沮与中原的封贡关系

沃沮各部起初附属于朝鲜。《三国志·魏书·沃沮传》云:“汉初,燕亡人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灭朝鲜,“以沃沮地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于高句骊西北,更以沃沮为县,属乐浪郡东部都尉。至光武罢都尉官,后皆以封其渠帅,为沃沮侯”。[109]《三国志·魏书·沃沮传》又云:“沃沮诸邑落渠帅,皆自称三老,则故县国之制也。”根据考证,这种封贡关系大约维持到公元56年。[110]随着高句丽的强大,沃沮被征服。《三国史记》卷一三云:东明圣王十年(前28)冬十一月,“王命扶尉猒伐北沃沮,灭之。以其地为城邑”。卷一五云:(太祖大王)四年秋七月,“伐东沃沮,取其土地为城邑,拓境东至沧海,南至萨水”。[111]有学者对《三国史记》记载的北沃沮归属高句丽的时间有怀疑。丁镛先生认为:高句丽在东明在位时力量很弱小,原来只是卒本川(吉林省东南部)的小国,距离海边还很远。王莽时才占领高句丽县,光武帝时才得到西盖马,其领土不可能在开国初就扩张到千里之外的北沃沮。张博泉先生认为北沃沮归属高句丽应该在大祖大王四十六年(98)纪功前不久。李强先生认为北沃沮臣服高句丽的时间应该和东沃沮相当。《三国志》和《后汉书》的《东夷传》都记载,汉元帝时,沃沮还归乐浪东部都尉管辖。中朝史书的记载显然有出入。高句丽也许只是一度占领北沃沮,并没有达到长期占领的目的,所以长期以来沃沮仍是乐浪郡的属县。

曹魏正始六年(245),由于高句丽袭扰边境,派镇东将军毌丘俭等征之,“句丽王宫奔沃沮,遂进师击之。沃沮邑落皆破之”。[112]经过这次战争,东沃沮大概恢复了与中原的封贡关系。这种关系大概维持到西晋太康六年(285),因为它臣属夫余而结束。而北沃沮后来被挹娄所征服。


[1] 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2] 《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

[3] 杨军亦从此说,见《箕子与古朝鲜》,《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

[4] 张博泉:《箕子与朝鲜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158页。

[5] 金毓黻:《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1年版,第70页。李健才:《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古朝鲜西部边界的探讨》,《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

[6]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桓鲜卑东夷传》。

[7]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桓鲜卑东夷传》。

[8] 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9] 《逸周书汇校集注》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880页。

[10] 《史记》卷一一五《朝鲜列传》。

[11] 张博泉:《箕子与朝鲜论集》,第205、213页。

[12] 王成国:《关于古朝鲜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

[13]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桓鲜卑东夷传》。

[14]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桓鲜卑东夷传》。

[15] 《史记》卷一一五《朝鲜列传》。

[16] 金毓黻:《东北通史》,第59页。

[17] 《史记》卷一一五《朝鲜列传》。

[18] 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第55页。

[19] 《史记》卷一一五《朝鲜列传》。

[20] 《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21] 刘丹:《试论韩国在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以韩国古代史研究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延边大学,2007年,第9、35页。

[22] 金毓黻:《东北通史》,第72页。

[23] 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第9、66—68页。

[24] 《史记》卷一一五《朝鲜列传》。

[25] 程妮娜:《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初探》,《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3期。

[26] 金毓黻:《东北通史》,第19、20页。

[27] 林沄:《夫余史地再探讨》,《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

[28] 王绵厚:《东北古代夫余部的兴衰及王城变迁》,《辽海文物学刊》1999年第2期。

[29] 王亚洲:《吉林西团山子石棺墓发掘记》,《考古》1960年第4期;东北考古发掘团:《吉林西团山石棺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30]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

[31] 《后汉书》卷八五《夫余传》。

[32] 此处的“乐浪”,学界有观点认为是“玄菟”之误。

[33] 《后汉书》卷八五《夫余传》。

[34]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中又载:“建光元年(121)春正月,幽州刺史冯焕率二郡太守讨高句骊、秽貊,不克……夏四月,秽貊复与鲜卑寇辽东,辽东太守蔡讽追击,战殁。”

[35]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

[36] 《后汉书》卷六《顺帝纪》。

[37] 《后汉书》卷七《桓帝纪》。

[38] 《资治通鉴》卷五六,汉桓帝永康元年正月条。

[39] 《后汉书》卷八《灵帝纪》。

[40] 《后汉书》卷八五《夫余传》。

[41] 以上引文均出自《晋书》卷九七《夫余传》。

[42] 《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

[43] 《晋书》卷九七《夫余传》。

[44] 《晋书》卷九七《夫余传》。

[45] 《三国史记》卷一九《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

[46]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高句丽传》。

[47] 《三国史记》卷一三《高句丽本纪一·始祖东明圣王》。

[48] 《三国志》卷三○《魏书·高句丽传》。

[49] 《三国史记》卷一三《高句丽本纪一·琉璃明王》。

[50] 以上引文均见《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

[51] 《三国史记》卷一四《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载:九年(26),“冬十月,王亲征盖马国,杀其王”,“十二月,句茶国王闻盖马灭,惧害及己,举国来降。”

[52] 《后汉书》卷八五《高句骊传》。

[53] 《后汉书》卷八五《高句骊传》。

[54] 《后汉书》卷二〇《祭肜传》。

[55]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

[56] 《后汉书》卷八五《高句骊传》。

[57] 《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

[58] 《三国史记》卷一四《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

[59]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高句丽传》。

[60] 《三国史记》卷一四《高句丽本纪二·慕本王》。

[61] 《后汉书》卷二〇《祭肜传》。

[62] 《三国史记》卷一四《高句丽本纪二·慕本王》。

[63] 《后汉书》卷二〇《祭肜传》。

[64] 《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

[65] 《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记:56年“伐东沃沮,取其土地为城邑”、68年“曷思王孙都头以国来降”、72年“伐藻那,虏其王”、74年“伐朱那,虏其王子乙音为古邹加”,周围小国已渐次统一,不再称各部首领为王或王子,分别改称为古邹加、沛者、皂衣先人或于台等,削弱了原大加的权力,加强了王权”。

[66] 《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

[67] 《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

[68] 《后汉书》卷八五《高句骊传》。

[69] 上述史料引自《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

[70] 《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

[71] 《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

[72] 《三国史记》卷一六《高句丽本纪四·新大王》。

[73] 《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

[74]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夫余传》。

[75] 《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

[76] 《三国史记》卷一六《高句丽本纪四·山上王》。

[77]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高句丽传》。

[78]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引《吴书》。

[79]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引《吴书》。

[80] 《三国史记》卷一七《高句丽本纪五·东川王》。

[81] 《三国史记》卷一七《高句丽本纪五·东川王》。

[82] 《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

[83]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引《吴书》。

[84]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引《吴书》。

[85] 《三国史记》卷一七《高句丽本纪五·东川王》。

[86] 《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

[87] 《三国史记》卷一七《高句丽本纪五·东川王》。

[88] 《三国史记》卷一七《高句丽本纪五·东川王》。

[89] 《三国志》卷二八《魏书·毌丘俭传》。

[90] 《三国志》卷二八《魏书·毌丘俭传》。

[91] 佟冬:《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41—442页。

[92] 《逸周书·王会解》。

[93] 《后汉书》卷八五《东沃沮传》。

[94] 《逸周书汇校集注》卷七,第879页;[日]三上次男:《秽人及其民族属性》,《民族译丛》1983年第6期。

[95] 杨军:《秽与貊》,《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秽国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1期。

[96]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97] 程妮娜主编:《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以下版本同。

[98] 《史记》卷一一五《朝鲜列传》。

[99] 《后汉书》卷八五《东沃沮传》。

[100] 《后汉书》卷八五《传》。

[101]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102] 《后汉书》卷八五《传》。《三国志》卷三〇《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相同。

[103]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传》。

[104] 《后汉书》卷八五《传》。

[105] 《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

[106]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传》。

[107] 《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

[108]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传》。

[109] 《后汉书》卷八五《沃沮传》。

[110] 李强:《沃沮、东沃沮考略》,《北方文物》1986年第1期。以下所引李强及其她学者的观点皆出自该文。

[111] 分别记载于《三国史记》卷一三《高句丽本纪一·始祖东明圣王》、卷一五《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

[112] 《三国志》卷三〇《魏书·沃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