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省与越南西北四省边境贸易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边境贸易的特征及作用

一 边境贸易的特征

(一)边境贸易具有一般国际贸易的共性

边境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具有一般国际贸易的共性,主要体现为:边境贸易是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具有涉外性质,需要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前提和基本原则;应该遵循互惠互利、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原则;在边境贸易过程中除了商品交换之外,还会发生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在边境地区的国际转移;属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受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二)边境贸易具有传统性

我国有漫长的陆地边界,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外国边境地区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并且边境民族地区有些民族是跨国民族,同一个民族跨境而居。因此两国毗邻的边境地区一般语言文字相通、有相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许多生产和生活习惯也非常相似,许多边民还有跨境姻亲关系,长期以来保持友好关系和密切的交往,具有传统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交易习惯,所交易的商品品种也切合地方民俗。

(三)边境贸易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边境贸易是一国与某一特定邻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因长期历史、地理因素以及传统习惯而形成的,交易的主体以及交易的区域范围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交易主体方面,边民互市贸易的主体限于边境居民(以下简称边民)。各国对于边民的界定有所不同,我国将距边界线20公里以内的居民称为边民;越南则将有边界线的乡的居民称为边民。边境小额贸易的经营主体则限于“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旗)、边境城市辖区内(以下简称边境地区)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主体,则限于我国边境地区经批准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的企业,只有这些企业,才能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开展边贸合作。同时,《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规定,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均享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开展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均享有边境小额贸易权。

交易区域范围方面,边民互市要在指定的互市贸易区(点)进行,互市贸易区(点)应设在陆路、界河边境线附近,有明确的界线,并需由边境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各地不能随意设立互市贸易区(点)。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下经有关规定许可进出境的物资、商品,需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进行。

(四)边境贸易具有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

边境贸易的三种主要形式为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边境贸易由于在商品品种和贸易金额等方面具有规模小的特征,所以比起一般国际贸易而言具有手续简便、方式灵活的特点。例如,互市贸易的商品随行就市、随产随销,交易双方当场成交,运输距离近、费用低,受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边境贸易结算方式也多样灵活,我国边贸企业或个人与境外贸易机构进行边境贸易时,可以自由兑换货币、毗邻国家货币或者人民币计价结算,也可以用易货的方式进行结算。

(五)边境贸易享受特殊的优惠待遇

边境贸易一般享受减免关税和简化海关手续等优惠待遇。各国规定和实施情况各有不同,我国相关规定中,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仅限生活用品),每人每日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超过人民币3000元的,对超出部分按法定税率照章征税[14];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通过指定边境口岸进口原产于毗邻国家的商品(除有关规定商品外),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下换回物资的进口,执行边境小额贸易的进口税收政策。此外,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都专门规定了要给予边境贸易优惠和便利政策。自2008年11 月1日起我国将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的办法替代现行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税收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的政策,到目前落实转移支付。

(六)边境贸易具有双向性

边境贸易能够实现开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战略设想,因而能够扩大市场规模,不仅可以增加国内产品的出口渠道,拓展了境外市场,刺激了国内经济,而且可以进口短缺或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工农业原材料和产品,引进邻国生产要素并向内地市场输送。可见边境贸易具有双向性,同时受到国内和邻国市场的影响。边境贸易与一般的国际大额贸易相比有限额、品种和区域的限制,但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与国内贸易相比则由于具有涉外性质而增大了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15]

(七)边境贸易市场具有依赖性和滞后性

边境地区一般地处边疆落后贫困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受特定条件限制,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发展滞后,边境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品种比较单一、数量有限,使得边境市场发展要依托、依赖于内地经济和市场。所以边境贸易市场与内地中心市场比较,依赖于内地市场并且发展程度滞后于内地市场。此外,边境贸易市场的发展还依赖于国家特殊优惠政策,一旦政策发生变化,边境贸易将受到较大影响。[16]

(八)边境贸易与一般对外贸易具有互补性

边境贸易与一般对外贸易有不同的范畴和概念,贸易特点和贸易管理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二者相互补充,如通过边境贸易进口原料,经过加工后的商品又通过对外贸易从沿海出口。另外由于边境两侧国家之间的经济结构大多具有互补性,沿海发达地区、国内市场需求饱和的商品或者通过一般对外贸易难以出口的商品,可以通过边境贸易推向周边市场。[17]

正是基于上述特征,边境贸易可以大大地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正规的国际贸易规范、统一、大额、周期长,不具有上述特征和优点。

二 边境贸易的作用

边境贸易最初的目的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和方便边民生产与生活需要。但是发展至今,边境贸易对毗邻的两国而言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边境贸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边境贸易对政治方面的积极作用

1.对内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繁荣和稳定边疆地区

江泽民在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朱镕基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加强边境地区的民族工作,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为富民、兴边、强国、睦邻做出贡献,巩固祖国的万里边境。”国家民委达成统一认识:边疆的稳定和发展,事关国家的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实现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关键是抓住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集中精力把边境地区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因为,边疆工作重点在边境,难点在边境,最大的潜力也在边境,边境兴则边疆兴,边境治则边疆治,边民富则边防固。[18]可见边境地区的经济建设是民族团结、边疆繁荣发展、国家统一与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边境地区的经济建设必须从现实出发。我国边境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域、落后贫困地区,经济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缺乏市场经济和开放意识。边境贸易有利于增加边境地区就业、财政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边民安居乐业、脱贫致富,成为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因此,边境贸易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巩固边防。

2.对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按照“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政策,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首要任务,加快边境地区开放、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中国同周边邻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有利于稳定双边和平友好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边境贸易可以使毗邻国家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改善边民生活水平,经济上交往越是加深,越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边境地区稳定、和平、安宁的程度就越高。边境贸易不仅可以增强两国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树立国际地位,还可以促进相互之间更广泛的经济交往。[19]

(二)边境贸易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促进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合作

边境地区一般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但是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明显的涉外区位优势,通过边境地区开放可以促进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快中国陆路开放通道建设,促进内陆边疆省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推动边境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边境贸易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边境省区,边境贸易发挥了先导作用并占有相当的比重,与一般贸易优势互补,使沿边开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例如,西藏1987年上半年仅对尼泊尔的边境贸易出口就占全区外贸出口的51.5%,2013年所占比重为56.5%;云南省1988年、1989年、1992年、1993年对缅、老、越的贸易中,边境小额贸易分别占全省进出口额的34.25%、31.74%、30.54%、30.25%,2010年云南省边境小额贸易累积进出口额17.36亿美元,占全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额的38%,在开拓周边市场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近几年来,新疆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区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都在50%以上。边境贸易出口的商品大多数是国内市场疲软、销售有难度甚至是一般大贸无法出口的商品,进口的则是国内紧缺的资源、矿产类等工农业生产所需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商品。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与有关国家地区积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以及与毗邻国家的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积极拓展各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边境贸易可以为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示范与动力。目前,有些边境地方正在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如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的中哈经贸合作中心;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与缅甸木姐市共建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是全国唯一实行“境内关外边境贸易区”特殊监管模式的边境贸易区,由过去简单的物资“中转站”、“集散地”向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中心转变,由从事简单的易货贸易向开展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多种贸易方式并举的方向转变,由边境贸易区向完全的自由贸易区、外向型经济区方向转变。[21]这些新形式的边境贸易区是边境地区积极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尝试和探索,促进边境经济技术合作。

另外,边境贸易还能够及时、灵敏地捕捉到国际市场、经济形势变化的信息。通过东北、西北和西南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可以及时透视南亚、东南亚、西亚、独联体以及东欧地区的经济变化,了解日、韩及其他发达国家在我国周边国家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情况,并及时掌握周边国家市场动态。这些都有助于我国及时发布生产、消费及贸易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及贸易结构,改进贸易方式和贸易政策,降低国际贸易的风险,促进对外开放、贸易与经济合作。

2.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财政收入和加快地方产业结构升级

边境地区开放加快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区域化的步伐,边境贸易扩大

目前国外的特殊经济区,最典型的特征是“境内关外”经营模式,即在设区国的政治管辖之下、处在关境之外、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地区。它对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和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特殊经济区在国外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按各类开发区和特殊经济区归纳划分,它属于中等规模,大都以出口加工为主,辅之以国际贸易。目前,亚洲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均有10个以上的特殊经济区,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印尼等国家和地区亦都兴办了各自的特殊经济区,且主要从事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了市场规模,因此能够带动边境地区的生产、投资和消费,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增长,例如广西8个边境县市过去是中国有名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但从1990年至1994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9%,同比高出广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越南方面发展也很快,1996年仅广宁省海宁县的财政收入就达到了1800亿越南盾(约美元1600万或人民币1.4亿元),是越南财政收入最多的县。[22]

边境贸易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有助于边境地区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在周边国家市场我国原来非常有优势的产品面临来自日本、韩国、泰国以及欧美部分国家的激烈竞争,这促使我国企业加强管理、引进技术、降低成本,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求在周边市场上赢得竞争。例如黑龙江省的一些生产厂家就根据边境市场的需要,改革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的土木机械、灯饰产品等在俄罗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23]

边境贸易增加了财政收入。一方面,通过边境贸易发展,国家可以获得有关关税收入,地方政府可以从边贸口岸征收营业税、所得税和调节税,边境小额贸易已成为边境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例如,广西边境区县(市)长期以来靠财政补贴,补贴占总支出一半以上,自从开展边境贸易以后补贴比例减少,边贸税费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的40%以上。[24]绥芬河2001年起连续几年,边境小额贸易带来的税收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重均在50%左右,在云南省的一些边境口岸县(市)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60%。[25]另一方面,边境贸易的繁荣还推动了诸多行业的繁荣,壮大了地方财政收入。

边境贸易还促进边境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边境贸易能够促进我国轻纺工业、日用品工业、食品工业的发展,并为“以贸补农”、“以工补出”创造物质基础,促使粗放经营的农业、畜牧业等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产业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并向产业高级化迈进。[26]同时通过产业的前后向关联,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许多边境地区第三产业诸如旅游、酒店餐饮业、商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3.促进边境地区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脱贫致富

边境贸易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一方面通过对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的出口、对原材料等的进口,边境地区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由边境贸易带动如工、农、牧、商、运输、金融、保险、旅游、餐饮、宾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增加;此外,边境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劳务输出也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

边境贸易发展增加了边民的经济收人,以广西为例,2008年中越边境农村的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1000-2000元。收入增加、生活消费品多样化,提高了边民生活水平。在黑龙江王常县,有些村民还买了轿车、在城市购买房地产。

边境贸易使边疆民族和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道路,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占半数以上的县通过边境贸易一举脱贫。

4.边境贸易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

我国边境贸易的形式主要是边境小额贸易,特点是流量大、存量小、以现钞为主,边境贸易主要以美元结算。由于周边国家外汇长期短缺,近几年来人民币也逐渐成为结算的工具,并受到周边国家的欢迎。[27]据统计,边境贸易成交额中90%以上均采用人民币结算,2011年中国边贸总额更是达到了202亿美元。云南、广西与越南、缅甸、老挝等三国接壤,这些地区边境贸易十分活跃,每天都有大量人民币现金流通。[28]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与边贸发展相辅相成,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利于促进边贸的发展,边贸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边贸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等各领域的合作、联系和发展,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边境贸易、服务贸易和跨境投资等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而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乃至亚洲更多国家的存量和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在东南亚国家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5.有利于协调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具有有利的对外开放基础,但缺乏发展工业和现代化的自然资源,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矿产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在梯度发展理论指导下,想通过地区倾斜政策、以先富带动后富。于是实施沿海开放、以内地支持沿海、以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沿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进发达地区,与内地包括边疆省份地区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根据有关统计,1949-1979年之间东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之比是6.81∶7.25,西部还略高于东部,而1980-1994年则变为19.88∶17.58,2006-2010年为13.95∶11.55;东部地区11省占全国GDP的比重从“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到“十五”时期(2001-2005 )分别是49.8%、50.5%、54.5%、59.1%和61.7%;而西部地区12省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只是18%、17.6%、16.8%、18.5%和17.7%;[29]2010年所占比重也仅为18.6%,东-西部GDP之比在几个时期分别为2.77、2.87、3.24、3.19、3.49,2010年东西部GDP之比为2.85倍,东西部差距明显。而且这种差距进一步导致大规模资金、人力、资源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制约西部、边疆内陆省份的发展,改革也陷入困难。

尤其我国的边境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因素,多数属于“老、少、边、穷”地区,一些边境地区还曾经饱受战争之苦,例如,云南、广西的部分边境地区曾经是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前沿阵地,边境地区及其人民承担了相应的历史责任,战争带来的不利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因此,妥善处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既有利于全国、地区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民族团结。事实证明“以先富带动后富”、边境内陆省区的发展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发展边境贸易可以改变边境地区过去舍近求远、忽视邻国市场和资源的做法,充分利用边境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国家有关边境贸易和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组织边境地区建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效加快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沿海与内陆沿边的差距。

此外,边境贸易是促进沿边与沿海联系的重要途径,[30]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这种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沿海通过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原料紧缺、成本上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同时沿边地区资源丰富、加工及制造水平落后,难以满足周边市场需求。因此以开放内地资源与边境贸易为导向,吸引沿海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沿海工业向西部转移扩散,能够从共同利益上把东部沿海与西部边境地区联系在一起。可见边境贸易作为东西部的联系纽带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边境贸易对双边交流、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等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边境贸易发展带动了经济、技术、教育文化事业方面的合作,由此带动边境两侧人员流动性增强,通过亲自听、闻、望、说加强交流;各种合作形式还搭建了定期或不定期、官方或民间的交流平台,方便进行磋商、信息交流;另外,跨境旅游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

边境贸易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各项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公路、铁路、港口、码头、边境口岸及相关物流等是发展边境贸易与口岸必不可少的配套基础设施,为此,从国家、省(区)到边境地区自上而下都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许多边境地区已经完成一部分的建设,比起开展边境贸易之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过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仍然是目前制约边境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边境地区仍然在为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而努力,在云南、广西等省区已经提出并开始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城市建设也使得一些边境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二连浩特和满洲里目前正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国际商城,黑河市成为一座具有活力的北方城市,被称为“北方的深圳”。

边境贸易促进了旅游业的极大发展。由于边境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具有开展跨境旅游的巨大优势,所以许多边境经济技术合作的项目都将旅游业列为首选,而事实上边境贸易极大促进了边境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例如黑龙江黑河市利用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相隔一江的优势,于1988年8月率先开始了两市边境贸易“一日游”,之后随着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又推出“三日游”、“七日游”、“跨国游”、“疗养游”、探险游、民俗游、故地游、冷水钓鱼游、大河漂泊游、冰雪游、避暑游、江上乘船览胜游等旅游产品,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黑河也因此逐渐成为国际旅游热点城市。[31]

边境贸易还促进了边境地区人民树立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全球化意识。我国边境地区也是民族落后地区,有的地区直接就是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导,因此边境地区居民比较缺乏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全球化意识。通过边境贸易,边境地区成为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的联系纽带,边境地区居民体验了由此带来的在生产、消费、贸易、收入等方面的好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全球化意识。这对于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建设都具有好处。

参考文献:

1.杨建文、冯云飞:《我国边贸发展现状分析》,《上海经济》1997年第6期。

2.权衡:《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来自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珠江经济》2008年第7期,第47页。

3.杨清震:《中国边境贸易概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4.李海珍:《发展边境贸易加快边境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2期。

5.黄比智、蓝常高:《边境贸易及其税收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8期。

6.云南省计划委员会:《云南边境贸易的潜力和战略作用》,新华网(http:/ / www.yn.xinhuanet.com/south/ynanddny/1-2.htm)。

7.王伟、张宝竹、任烈等:《关于边境小额贸易税收政策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国财政部网站(http:/ /www.mof.gov.cn/preview/guanshuisi/zhengwuxinxi/diaochayanjiu/200806/t20080620_ 47474.html)。

8.于国政:《中国边境贸易地理》,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

9.纪庆福:《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发展边境贸易的思考》,《西伯利亚研究》2003年第3期。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5页。

11.《对外经济贸易实用大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2页。

12.《农业大辞典》,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13.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2页。

14.《经济大辞典·商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2页。

15.朱杰勤、黄邦和主编:《中外关系史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9-390页。

16.宾建成:《加入WTO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边境贸易的政策及其机制探析》,《当代财经》2004年第6期。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5页。

[2]《对外经济贸易实用大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2页。

[3]《农业大辞典》,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4]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2页。

[5]《经济大辞典·商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2页。

[6]朱杰勤、黄邦和主编:《中外关系史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9-390页。

[7]2004年7月1日起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放宽边境小额贸易的经营主体到边境内经批准、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其他执业手续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8]于国政:《中国边境贸易地理》,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9]参见杨清震《中国边境贸易概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45页。

[10]纪庆福:《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发展边境贸易的思考》,《西伯利亚研究》2003年第3期。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2001年11月10日)。

[12]宾建成:《加入WTO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边境贸易的政策及其机制探析》,《当代财经》2004年第6期。

[13]纪庆福:《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发展边境贸易的思考》,《西伯利亚研究》2003年第3期。

[14]《国务院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国函〔2008〕92号)规定,2008年11月1日起将边民互市进口的生活用品免税额度提高到每人每日人民币8000元,但不予免税的清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制定。

[15]参见于国政《中国边境贸易地理》,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6]同上。

[17]参见于国政《中国边境贸易地理》,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8]李海珍:《发展边境贸易加快边境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2期。

[19]黄比智、蓝常高:《边境贸易及其税收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8期。

[20]云南省计划委员会:《云南边境贸易的潜力和战略作用》,新华网(http:/ /www.yn.xinhuanet.com/south/ynanddny/1-2.htm)。

[21]李玫:《对“境内关外边境贸易区”法律地位的思考》,《暨南学报》2007年第2期。

[22]古小松、布莱特利·沃马克:《90年代中越边境经济合作》,《东南亚纵横(季刊)》1999年第3期,第13页。

[23]参见杨清震《中国边贸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24]同上书,第53页。

[25]王伟、张宝竹、任烈、王洪林:《关于边境小额贸易税收政策问题的调查报告》,2005年,中国财政部网站(http:/ /www.mof.gov.cn/preview/guanshuisi/zhengwuxinxi/diaochayanjiu/200806/ t20080620_ 47474.html)。

[26]参见杨清震《中国边贸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27]同上书,第344-357页。

[28]米薇、李忠斌:《我国外汇管理与边境贸易的发展》,《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9]权衡:《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来自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珠江经济》2008年第7期,第47页。

[30]参见杨清震《中国边境贸易概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31]参见杨清震《中国边境贸易概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