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基本结论
未来10-20年,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规模、开放和发展的阶段特征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都是这一期间最为重要的方面。就具体的政策而言,转变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纠正长期以来经济非均衡赶超的增长模式,应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以潜在增长率为基准,稳速增效,均衡发展;(2)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提高城市化的空间集聚度;(3)技术创新,制度激励,推进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现代化;(4)扩大就业,鼓励创业,提高劳动者报酬和消费能力;(5)推进绿色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2.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Garnaut,R.(2006)“The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in Garnau and Song (eds.),The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Asia Pacific Press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Canberra.
4.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5.吴敬琏:《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
6.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十一五”中国经济重大问题跟踪分析》子课题十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问题”中期报告。
8.李毅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求是》2008年第20期。
9.李善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3月22日上午学术峰会)。
10.彭人哲:《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人民论坛》2009年9月11日第4版。
11.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2.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3.张永军:《经济景气计量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4.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7-2011)。
15.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8-2011)。
16.何海峰:《中国“迷失的货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7.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经济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变化及减排约束下的中国潜在增长水平研究》(内部报告),2011年6月。
18.张平、刘霞辉、王宏淼:《中国经济增长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9.袁富华:《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20.张车伟:《中国初次分配问题研究——对中国劳动份额波动的考察》(工作论文),2009年。
[1] 这里不再区分“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
[2]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性投资的增加并不必然引致通货膨胀。
[3] 这里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房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