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秦汉时期
宗教概况
秦朝自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历二世而亡,仅享国运15年。汉朝自高祖于公元前206年建国,至公元220年,即东汉献帝延康元年,共享国运426年。秦朝的宗教基本上是对商、周时期各种古代宗教的传承,汉朝则是中国宗教史上的转型期。这个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先秦的各种古代宗教;另一方面,佛教自印度输入,道教在本土诞生,儒学也开始向儒教转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教”,在汉朝都出现了。
秦朝继续了商、周以来的各种官方宗教,设置奉常之职,以掌管祭祀天(即象征五行的“五帝”)地、山川、祖灵等礼仪。秦始皇即位后第三年,即率儒生赴泰山封禅。“封”,就是在泰山之颠祭祀天帝;“禅”,就是在泰山之南的梁父山上祭祀地神。秦始皇还迷信神仙方术,自号“真人”,多次派人率童男童女入海寻找神仙和不死之药。此外,鬼灵崇拜、占卜,前兆迷信等仍在朝野广泛传承。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就利用了鬼灵崇拜所产生的威慑力量。
刘汉立国之后,仿秦制设奉常,后改曰太常,以掌管皇家祭祀礼仪。其官方宗教一方面继承前朝遗制,祭祀天(五帝)地、山川、祖灵;另一方面,汉武帝又在“五帝”之上增设一位至上神——太一,以象征刘汉皇权之大一统。天上的太一,实乃人间的汉武帝在天国的化身,同时,鬼灵崇拜、占卜、前兆迷信(包括谶纬、星占、望气、风角等)和神仙方术等,仍在朝野广泛流传。汉武帝亦如秦始皇迷信方仙道,派人入海寻找蓬莱仙山,并烧炼金丹。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儒、释、道三教在汉朝的出现,以及儒教成为汉朝制定国策的思想基础。
汉武帝时,号称大儒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中,将孔子神化,将儒学转化为儒教,即所谓“今文经学”。他继承商、周以来的“天命”神学思想,以及邹衍、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创“天人感应论”,并据此将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神学化。他说:“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王道通三》)。“仁”与“天”在《论语》中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前者属于伦理学范畴,后者属于神学范畴。但是,在董仲舒的儒教理论中,“仁”与“天”合二为一了。董又声称:“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因此,人与天不但在生理上,而且在伦理上处于同构状态: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枧乍暝,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人副天数》)
所谓“行有伦理,副天地也”,就是把儒家的五伦规范与天命画上等号。天尊地卑,因而在五伦之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反过来,“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这样一来,儒学便转化为神学了。
不但如此,董仲舒还把阴阳五行说和谶纬之学融入儒学而创天人感应论。何谓谶纬?谶,就是谶语,亦即“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前兆迷信。纬,就是纬书,它按照天人感应论以灾异瑞应观点曲解儒家经书,相对于经书来说,故谓之纬。灾异瑞应等现象被纬书视作预示吉凶的前兆,所以纬书就是宣扬前兆迷信的书。董仲舒在《灾异对》里说:“人君妒贤嫉能,臣下谋上,则日食。既先雨雹,杀走兽”;又说:“臣行刑罚,执法不得其中,怨气盛,并及良善,则月食”。这些说法,将儒家的君臣伦理和仁政学说通通与天象挂上钩,以天象解释人事,正是其“天,仁也”的儒教精神的具体化。汉武帝因此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设立太学太置五经博士,以儒教取士。
到了西汉、东汉之交,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许多学者认为:东汉永平元年(公元58年),明帝遣使西域求法,取回《四十二章经》。永平八年,明帝赐楚王英诏中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这证明当时中国的确已有佛教,而且皇室贵族首先成了佛教信徒。不过,那时的中国人对佛教并不真正了解,而是以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眼光去看佛教,将黄老道与佛陀(即浮屠)等量齐观,把佛教视同神仙方术。
东汉前期,在中国流传的佛典只有口授的《浮屠经》和佚名译《四十二章经》。桓帝、灵帝时期,汉译佛典工程正式启动了。安息国弃位出家的太子安世高来到洛阳,在20多年中译出小乘佛典34部;同时的月氏国僧侣支娄迦谶也来到洛阳,5年内译出大乘佛典14部。稍后,另一安息居士安玄来到洛阳,与汉族沙门严佛调合译大乘佛典《法镜经》。严佛调是汉族中的第一个僧侣。他写的《沙弥十慧章句》是第一部汉僧佛教论著。以上事实表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是同时输入中国的。所谓“乘”,是运载工具车、船的意思。大乘佛教声称能运载无量众生到达菩提涅槃(无上智慧)之彼岸,即普度众生,故自称“大乘”;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因为后者只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把本人“灰身灭智”和证得阿罗汉作为修习之最高目标。
东汉灵帝时,作为原始道教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民间出现了。
灵帝期间,张角以《太平清领书》(又称《太平经》)中的“太平”、“平均”为口号,并吸取其中的巫术思想,创立太平道,自号“大贤良师”,“以善道教化天下”,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太平道在平民中传播,教徒多达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利用其太平道的严密组织,发动农民起义;起义者以头戴黄巾为标志,史称“黄巾之乱”。但由于起义队伍中出现叛徒告密,致使张角仓促提前举事,又由于其他原因,黄巾起义终于被朝廷镇压。太平道从此一蹶不振,不过,道教意识却在民间播下了种子。
与太平道活动的同时,张修奉《老子》为经典,作“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书,在汉中创五斗米道。他一如太平道,以符水治病,教人叩头思过,令病愈者纳米五斗,故号称五斗米道。灵帝中平元年2月,太平道师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七月,巴郡张修反,冠郡县”,与张角互相呼应(《后汉书·灵帝纪》)。后来张鲁袭杀张修,“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三国志·张鲁传》)。张鲁从张修手中夺取教权后,在巴蜀实行政教合一制度,长达30余年。他是汉中的无冕之王,东汉朝廷国势日衰,鞭长莫及,只得听之任之;同时他又是教主“师君”。张鲁为了扩大门庭,并隐瞒其篡夺教权的丑史,便制造了祖父张陵、父亲张衡和他本人的“三张”创教传说和天师崇拜意识。从此以后,信史长期湮没无闻,传说转化为历史,张陵被道教界和史学界奉为五斗米道的创始者(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
道教在汉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对先秦以来各种古代宗教诸如鬼灵崇拜、人格化自然崇拜、祈禳巫术、占卜、方仙道、黄老道、谶纬之学(前兆迷信)等的一次综合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