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理论、路径与和田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精准扶贫战略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现阶段贫困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特色扶贫体系的特征提出的。集中社会各界力量和各种资源,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与贫困问题正面交锋,逐步建立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确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消除极端贫困,各级党政机关积极探索,科学制定扶贫举措,创新扶贫方式,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且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扶贫领域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扶贫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发展过程中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固有的问题,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要解决也必然能解决这些问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为扶贫开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目标导向,而扶贫开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奠定基础、提供支撑。[3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制度自信,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扶贫精准化,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坚持团结协作,举全社会之力补齐短板,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谋划、群策群力。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政府拥有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最大政治优势。[37]

社会主义制度中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沛动力,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激发企业和个人的自主创新活力,扩展更大空间创造财富。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职能,进一步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力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的核心。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因此党政部门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发展活力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社会发展进步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过程中,发自内心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万众一心、和衷共济,为早日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二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政党执政的“合法性”的认同与支持。彻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边疆巩固、民族团结、凝聚民心的现实选择。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把“三严三实”贯穿于脱贫攻坚始终。强化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的职能。抓好贫困地区基层组织领导队伍配套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中整顿村党组织,提高贫困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县级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利于激发个体活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强化贫困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市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38]

边疆各族人民的扶贫开发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将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扶贫开发纳入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级责任,制定和完善符合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扶贫开发实际的特殊优惠政策。加强对部门扶贫工作的督查,确保扶贫项目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建立包含政策引导、项目规划、技术指导、资金管理、效果评估、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动态服务管理机制,同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扶贫开发工作良好发展,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三 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

在扶贫脱贫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推动贫困地区整体脱贫,促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精准扶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任务,《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始终维护和促进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人权中的重要性。建立扶贫对象瞄准机制,在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情况,找准致贫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减贫事业,基本解决农村居民温饱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一个不丢、一户不落,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09年,国家将扶贫标准从865元提高至1196元,扶贫开发工作对象从1004万增加至4007万,更多贫困人口享受国家政策的扶持。[39]各级部门深入落实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工作,完善金融资金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力度。

集中力量解决制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对革命老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贫困村实行整村推进规划,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组织开展“雨露计划”改革试点,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务工技能培训,促使其转移就业;对贫困家庭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给予直接补助等举措。结合连片开发与科技扶贫,鼓励适合片区功能定位的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建设产业化基地。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以“对口帮扶”形式,支持科研院所开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合作。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开发规模化、专业化,为贫困地区培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采取超常规举措,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特困群体扶贫开发体制。在扶贫开发中制定使妇女直接受益的政策措施,促进贫困妇女公平参与。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制定专项康复扶贫资金和优惠政策,扶持缺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攻坚克难。

拓展社会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促进社会帮扶资源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举全社会之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进民生,缩小发展差距,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 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重大历史任务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和精准考核,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建立起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稳定收入差距缩小、公共服务均等的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所建构的精准扶贫思想体系及对扶贫攻坚的实践指导,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补齐扶贫攻坚的短板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强化总体部署,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集中力量攻关深度贫穷地区,加快深度贫困群体迈入小康社会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上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并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瞄准深度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体,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效的工作,以确保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40]

精准扶贫还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随着精准扶贫不断推进,贫困人口收入增幅可观,贫困人口收入的增长会刺激消费,增加内需,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全面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让贫困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不仅能增强党对基层号召力,还能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行标准下的任何一个贫困人口,是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例证。努力把全体人民群众提升至高于扶贫标准线的生活水平,确保新阶段扶贫取得切实的精准成效,增加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和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五 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借鉴经验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脱贫攻坚成绩、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的贡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国际社会坚信中国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赞赏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基层落地经验。2016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高度评价中国的扶贫工作,认为通过有针对性的多维减贫和精准扶贫,中国使6.6亿人脱贫,特别是对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发展扶持,为人类的包容性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贺信中所说的,“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这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尽管社会物质财富丰富,贫困问题依然还是当今世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贫困人口,尤其是无法保障维持生存基本条件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贫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经济增长乏力,难以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有些发展中国家尽管整体经济效益良好,但由于没有实施相应的配套民生改善政策,贫困人口难以共享发展成果,始终无法缩小贫富差距;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专项扶贫计划缺乏从国家治理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政策系统结构单一,连续性较差,难以集中力量整体推进等。

我国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形成的做法经验,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治理贫困提供参考。首先,加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阐发、宣传力度,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国际化话语体系,有效开展国际传播,为中国扶贫经验奠定思想认识基础。其次,积极搭建中国减贫经验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建设海外减贫交流基地、举办论坛,充分考虑不同国家贫困治理的历史、程度、特征、原因,帮助它们在借鉴中国扶贫政策措施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本土化的实现路径。现有援助项目设计应立足于扶贫,覆盖更多贫困人口。同时推进对外减贫合作与“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有机结合,实现互助共赢。

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精准扶贫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基础经验。中国与各国开展减贫合作,除了吸取发达国家对贫困开展斗争的经验教训,加大自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际价值总结提炼的同时,引导合作国坚持实事求是,理解和反思精准扶贫提供的价值参考,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经验模式本土化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