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方法、技术线路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在撰写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文本与文献分析方法的优点,搜集和掌握大量有关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有关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掌握国内外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研究的发展动态,寻找该研究领域新的突破点。
案例剖析法。以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为大样本,基于长株潭三个子区域,与武汉东湖区域、中关村区域、苏南示范区的五个子区域(南京市、镇江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通过相关数据,对教育资源、财力资源、人才资源进行案例剖析,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体制机制路径与致因。
定量分析法。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证测评,分析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动态演化趋势,进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障碍因素诊断。
比较分析法。与武汉东湖、中关村、苏南三个示范区域相比较,运用相对效率评价法,研究这些区域自主创新绩效水平,分析制约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深层体制机制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体制优化与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二 技术线路
沿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的整体思路,以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现象为研究对象,对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与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综合效用、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优化对策进行系统研究。
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区域自主创新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内涵、本质与特征进行界定,运用技术创新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政策分析理论、知识演化博弈理论等,研究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一般理论。其次,以长株潭区域为大样本,运用案例分析、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等,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创新支撑等维度,对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要素进行经验式研究,总结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的典型、独特成功做法。在此基础上,从自主创新内部技术过程,包括创新主体互动关系、产学研一体化、创新要素流动以及外部经济过程,包括产业科技联合体、政策体系供给、软环境优化等视角,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成长的体制基础与机制性因素。最后,基于比较的视角,选择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合芜蚌等区域,运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复合DEA模型,分析制约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深层体制机制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优化与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技术路线图
三 创新点
近年来,长株潭区域在区位优势、科研投入等资源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取得了多项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涌现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带动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快速提升,催生出广受瞩目的“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究竟是什么体制要素促成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横向联合体?是什么机制激励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背后的体制活力与机制推力是否具有独特性、典型性、规律性?本成果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背景,以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与行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三个问题:①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育与成长,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创新支撑等维度对创新能力进行总体测量;②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从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激励、重点产业创新联盟搭建、企业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科研改革、湖湘创新文化培育等视角,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要素,从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条件系统、过程系统、调控系统及其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实现机理;③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合芜蚌区域比较,运用相对效率评价法分析制约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深层体制机制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优化与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具体的观点创新如下:
一是突破目前国内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的拘囿,着眼于中观区域层面,以长株潭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生成的独特性、典型性、综合性因素,总结区域自主创新绩效的内在体制机制性条件,从而概括形成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规律。
二是将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过程,界定为技术子过程和经济子过程两个维度,超越传统研究仅仅停留于技术创新过程,注重将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放在经济过程中考察,更有助于发现现行体制条件下制约区域自主创新的因素,推进产业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谋求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三是对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指标设计不仅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能力、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创新服务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创新环境支撑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1] Abernathy W.J.,Clark K.B.,“Innovation:Mapping the Wind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Research Policy,Vol.14,No.1,1985,pp.3-22. Dosi G.,Freeman C.,Nelson R.,etal,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Theory,London:Pinter Publishers,1988. Utterback J.M.,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How Companies can Seize Opportunities in the Fa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Cambridge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Klepper S.,Entry,Exit,“Growth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6,No.3,1996,pp.562-583. Fagerberg J.,Mowery D.C.,Nelson R.R.,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Hall B.H.,Rosenberg N.,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Amsterdam:Elsevier,2010.
[2] Linsu Kim,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Cambridge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Lall S.,Learning to Industrialize:The Acquisi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by India,Macmillan Press,1987. Hobday M.,East Versus Southeast Asian Innovation Systems:Comparing OEM and TNC-LED Growth in Electronics,Technology,Learning and Innovation:Experiences of Newly Industrializing,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日]山崎正胜:《日本科技政策的特征》,《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4期。Pawan Sikka,“Analysis of In-House R&D Center of Innovative Firms in India”,Research Policy,Vol.27,1998,pp.79-90.
[3] Naushad Forbes,David Wield,“Managing R&D in Technology Followers”,Research Policy,Vol.29,2000,pp.47-53.
[4] 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Geoforum,Vol.23,No.3,1992,pp.365-382. Wiig H.,Wood M.,“What Comprises a Regional System?An Empirical Study”,Regional Association Conference:Regional Futures:Past and Present,East and West,Gothenburg,1995(5). Cookp,Hans-Joachim,Braczyk,Hjand,Heidenreichm.(ed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d World,London:UCL Press,1996.
[5] 傅家骥、程源:《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该抓什么?——再论技术创新》,《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7期。刘凤朝、潘雄峰、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1期。
[6] 安同良、皮建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选择研究》,《当代财经》2014年第3期。洪银兴:《自主创新投入的动力和协调机制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8期。
[7] 米建华:《基于创业投资的长三角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第8期。林文杰、孙继凤:《基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第4期。
[8] 胡志坚、苏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中国科技论坛》1999年第6期。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经济地理》2001年第5期。
[9] 林迎星:《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5期。
[10] 涂成林:《关于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期。
[11] Arrowk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Vol.29,1962,pp.155-173.
[12] Todtung Franze,Alexander Kaufmann,“How Effective is Innovation Support for Smes?An Analysis of The Region of Upper Austria”,Technovation,Vol.22,2002,pp.147-159.
[13] Feldman M.P.,Florida R.,“The Geographic Source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nnals of American Geographer,Vol.84,No.2,1994,pp.210-229.Anselin L.,Varga A.,Acs Z.,“Local Geograghic Spillpovers be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High Technology Innovations”,Journal of Urben Economics,Vol.42,1997,pp.422-448.
[14] 冯飞:《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影响R&D行为的几个基本因素》,《中国软科学》1995年第10期。
[15] 魏后凯:《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技术创新能力》,《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唐要家、唐春晖:《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闫冰、冯根福:《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6期。
[16] 安同良、王文翌、王磊:《中国自主创新研究文献综述》,《学海》2012年第2期。
[17] 丁明磊、张换兆、陈志:《从自主创新战略高度重视产业技术体系的顶层设计》,《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第3期。
[18] 施敏、李小燕、黄丽萍:《基于自主创新战略的广西企业创新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19] Ridde L.M.,Schwer R.K.,“Regional in 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Vol.33,No.1,2003,pp.73-84.
[20] Stern S.,M.E.Porter,J.L.Furman,“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Cambridge MA,2000.
[21] Michael Fritsch,Grit Franke,“Innovation,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Research Policy,Vol.33,2004,pp.245-255.
[22] Ridde L.M.,Schwer R.K.,“Regional in 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Vol.33,No.1,2003,pp.73-84.
[23] Mikel Buesa,Joost Heijs,Mo-Nica Marti-Nez Pellitero,Thomas Baumert,“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The Spanish Case”,Technovation,Vol.26,2006,pp.463-472.
[24] Rinaldo Evangelista,Simona Iammarino,Valeria Mastrostefano,Alberto Silvani,“Measuring the Regional Dimension of Innovation,Lessons from the Italian Innovation Survey”,Technovation,Vol.21,2001,pp.733-745. Hagedoorn J.,Cloodt M.,“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Research Policy,Vol.32,2003,pp.1365-1379. Archibugi D.,A.Coco,“Is Europe Becoming the Most Dynamic Knowledge Economy in the World?”,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Vol.43,2005,pp.433-459.
[25] 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5期。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科研管理》2004年第3期。邵云飞、唐小我:《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份实证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第3期。崔晓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8期。
[26] 倪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5期。江兵、潘洁琴、方军:《基于证据推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管理学报》2009年第4期。张目、周宗放:《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行业动态评价研究》,《软科学》2010年第6期。郭旅昊、陈福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研究》,《科技与经济》2011年第2期。毕克新、王筱、高巍:《基于VIKOR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期。
[27] Carlsson Bo,Jacobsson,Staffan A.,Holmén,Magnus,Rickne,Annika,“Innovation Systems: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Paper for DRUID’s Innovation Systems Conference,June 1999. Cassiolato,José Eduardo and Lastres,Helena M.M.,Local,“National and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in the Mercosur”,Paper for DRUID’s Innovation Systems Conference,June 1999.
[28] 刘曙光、徐树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国际进展综述》,《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5期。李微微:《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页。Asheim B.T.,Isaksen A.,Location,“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Towa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Norway?”,Europe Planning Studies,Vol.5,No.3,1997,pp.299-330.Cassiolato J.E.,Lastres H.M.M.,Local,National and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in The Mercosur,Rio De Janeiro:Feg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1999.
[29] Michael Peneder,“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Vol.14,2003,pp.427-448.
[30] L.Greunz,“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European Regions”,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Vol.5,2004,pp.936-937.
[31] Kevin Z.Z.,Caroline B.L.,“How Does Strategic Orientation Matter In Chinese Firm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Vol.24,No.4,2007,pp.447-466.
[32] Tilman Altenburg,Hubert Schmitz,Andreas Stamm,“Breakthrough?China’s and India’s Transition from Production to Innovation”,World Development,Vol.36,No.2,2008,pp.325-344.
[33] 江小涓:《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
[34] 邬义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和效益评价方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5] Arrow 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Vol.29,1962,pp.155-173.
[36] Bernstein J.,“The Effect of Direct and Indirect Tax Incentives on Canadian Industrial R&D Expenditures”,Canadian Public Policy-Analyse De Politiques,Vol.12,1986,pp.438-448. Estache A.,V.Gaspar,“Why Tax Incentives Do Not Promote Investment in Brail”,in A.SHAH ed,Fiscal Incentives for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1995,pp.309-340. Hall B.,Van Reenen J.,“How Effective Are Fiscal Incentives for R&D?A New Review of the Evidence”,Research Policy,Vol.9,2002,pp.449-469. Lach S.,“Do R&D Subsidies Stimulate or Displace Private R&D,Evidence from Israel”,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Vol.4,2002,pp.369-390.
[37] 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赵更申、雷巧玲、陈金贤、李垣:《不同战略导向对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2期。
[38] 赵晓庆:《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探析“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的体制根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9] 孔令友:《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健全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魏杰、谭伟:《企业自主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4期。张景安:《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第8期。
[40] 李丽青:《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5页。孙彩虹、于辉、齐建国:《企业合作R&D中资源投入的机会主义行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41] 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42] 胡卫:《产业层面技术创新的系统失效及其政策含义》,《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
[43] 徐冠华、梅永红、尤建新、吴霁虹、朱岩梅:《全球化竞争下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挑战和对策》,《科学发展》2010年第1期。
[44] 尚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3期。肖智润:《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研究》,《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9期。赵金龙:《面向自主创新的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学术交流》2012年第6期。
[45] 朱跃龙、丁长青:《区域科技创新何以自主?——当代中国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软环境政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