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界定

历史和实践证明,若一个国家、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善于创新,就能增强国力;反之,如果故步自封,就会落后衰败。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永葆生机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同时,它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 文化创新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概念,并强调文化创新是先进文化发展壮大的根本依据,是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极为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1]文化创新是指以前人的文化精华为前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进行的文化上的创造和超越,即旨在更新知识和开拓价值的精神创造活动。文化创新包括思想领域和精神领域内的一切创新,具体涉及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学术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艺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引导着社会的发展,它是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的唯一手段,因此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每次思想解放都少不了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带来新的内容,并将新的知识装进劳动者的头脑,所以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想推动文化的发展,就必须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就必须推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另外,文化创新还应该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其涵盖了学术创新、思维创新和观念创新,这将大大有利于繁荣学术,活跃思维,更新观念。

文化创新只有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目标之下,新问题、新情况会不断出现,新经验、新认识也会相应产生,文化创新只有致力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坚持文化创新,还要使继承和创新统一,不能割断历史,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如此,文化创新还要以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参照,要善于从其他文化中吸收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营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另外,坚持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二 文化创新的意义

正是由于理论创新增添新的理论,知识创新增加新的知识,学术创新产生新的学术成果,思维创新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观念创新滋生新的观念,艺术创新开拓新的艺术境界,科技创新拓展新的科技领域,文化才得以发展,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得以不断增强。综上所述,文化新质的增加对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中华民族以其丰富的创新精神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创新带动发展、发展促进繁荣。坚持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先进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一个国家、民族具有足够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先进文化;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文化一旦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将成为人们精神上的负担。一切文化都是以先进文化为榜样和标杆,而创新则是先进文化的生命,是保持文化先进性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式。坚持文化创新有利于实现文化繁荣,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文化成就,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此,若要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就必须坚持文化创新。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持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独立、繁荣和发展,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力量展开与效力作用,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和引人入胜的特点,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超越性。正是文化的这种特点,使文化软实力在国家软实力战略中获得了基础性地位,具备了整合的动力功能。”[2]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民族之间有了更多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但也无法避免非西方文化被“西化”的现象,这就给民族文化带来了隐患。中华文化要想不被西方文化所“征服”,就必须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特色,不断创新。一方面,文化创新可以给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不仅能够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能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文化更具魅力及影响力。

三 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

回顾我国文化建设的历程,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若要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必须进行文化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文化理论创新渗透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中,使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文化理论创新引领着文化实践不断前进,文化实践又给文化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化建设的新思想,这些新概念被写进党和国家的文件中,如“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经济”等。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把文化产业发展定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目标,将文化单位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两种,对其予以区别对待,这是我们党在文化产业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突出表现在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上。党的十六大认识到文化之于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十六届三中全会突出了文化建设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地位。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明了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实践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文化所有制结构的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文化单位运行机制和文化产品经营机制的创新上。毫无疑问,文化创新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和体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文化管理模式、文化发展机制、文化发展格局。

四 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摩擦、碰撞在所难免,这就导致了文化碰撞和文化融合。一方面,文化碰撞的主观原因来源于文化霸权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灌输其文化以配合其全球战略需要,由此带来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矛盾。另一方面,各民族文化之间普遍存在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就是“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文化现代化,同时在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融合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文化的碰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内部发生了包含保守与激进、中国化与“西化”以及传统与现代在内的多个向度的碰撞,这引发了理论界对文化如何发展的热烈讨论。以“西体中用”论、“彻底重建”论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在这场讨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各种文化内涵之间尤其是中西文化内涵之间发生了巨大的碰撞。针对这一碰撞,一些人支持民族文化的独立,强调弘扬中华文明;另一些人则主张学习西方文明,强调西方文化中许多先进的要素是人类的共性。与此同时,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信仰,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等,这无疑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动摇,同时还要借鉴西方文明成果中的积极因素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充分认识后现代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负面影响。

1.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碰撞

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与其进行碰撞的过程中得到繁荣和发展的。这些消极因素具体表现如下:①保守性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信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这是一种反进步性的普遍心态,它导致了国民盲目排外的心理。中国传统文化对修身养性的过分注重和对物质利益的忽视,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宗法性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独裁制度,造成了个人专制集权,扼杀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有悖于人人平等的现代民主制度。③非理性因素。中国传统哲学重感悟、经验,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比较重视感性,而轻视理性。

2.和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西文化的碰撞一直存在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经济全球化不仅给中国引进了文化精华,也带来了文化糟粕。毫无疑问,西方腐朽文化不利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消极文化思想,对中国的民族精神造成了极其恶劣的侵蚀。②改革开放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从知识分子阶层蔓延到了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严重挑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发达的信息媒体向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也给我国思想领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造成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同时,外国文化产品的大量涌入占据了我国很大的市场份额,严重冲击了我国文化产业,直接威胁到我国文化安全。

(二)文化的融合

文化融合是指两种或多种基本稳定的文化形态经过持续接触,各自采纳对方的文化特质以修正自身的文化,互相融入,使不同的文化要素重新建构成一个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整体。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中的合理内核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合精神、伦理道德等,有利于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有助于解放思想,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文化融合的基本趋势是“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需要正确处理好“古今”与“中西”的关系。

1.古为今用

首先,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儒家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主张“知和日常”;墨家提倡“非攻”“兼爱”。到了现在,“和”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元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其次,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举不断呈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础,爱国主义精神滋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最后,以民为本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孔子强调“仁学”“爱人”。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荀子指出民众是国家之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升华。在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的群众观始终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列宁强调合理地继承传统文化中进步的成分并抛弃落后的成分。毛泽东曾经提出研究党史的“古今中外法”,强调应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化,抛弃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是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批判地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江泽民同样强调取中华文化之精华、去中华文化之糟粕。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同样强调了这一点。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文化的创新需要文化的继承和批判,需要以前人的文化遗产为前提。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辩证地对待。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国粹主义,即对传统文化盲目崇拜,食古不化;二是历史虚无主义,即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当前,只有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创造性整合,才能实现“古为今用”。

2.洋为中用

每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都需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以发展自身。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中国必须借鉴西方文化中先进的东西,以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的先进性,提升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5]这充分表明,民族片面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毛泽东提出,要“洋为中用”,结合中国国情来吸收外来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洋为中用”的思想,认为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行为,强调向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益的文化,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别、批判。[6]

五 文化的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事业的兴旺、文化内容的体系化、文化形式的多样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是加快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1978年到1992年,我们党深刻意识到原有文化体制的缺陷,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1988年2月,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概念。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概念。2001年,中共中央批转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五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至此,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理论准备基本完成。以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正式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9个综合性试点省、市、地区和35家试点单位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积极探索,顺利推进。2006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等经营性事业单位整体转制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断增长,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逐步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建设和整合速度逐年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显现出了令人欣慰的增长趋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兴旺

文化体制的创新,使文化事业呈现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繁荣景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面积扩大,国家兴办的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并得到资金、政策支持。例如,广东省首创“流动博物馆”等新模式盘活文化资源,湖南省推出“新华汽车书店”等新形式把书送到田间地头。另外,人性化服务方式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第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等国家重大文化项目相继投入建设,县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甚至一些海外文化设施也陆续开工,并呈现出了建设速度快、面积增幅大、资金投入多的特点。

第三,农村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了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等工程的步伐,利用政策扶持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工程,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科技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第四,民间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创造了大量高质量的民间文艺成果。与此同时,我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也十分活跃。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已超过5000家,涵盖戏剧、曲艺、歌舞、杂技、皮影等众多艺术门类,年均演出200场以上。

第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有了巨大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了深入发展,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不断拓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体系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的发展。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都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这是由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所引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最基本的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思想道德建设包括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纪律教育;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兴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着重阐述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就思想建设而言,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全党和人民,加强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就道德建设而言,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人人平等、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奉献社会、尊老爱幼的道德,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道德风尚。就文化建设而言,要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要积极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改革文化体制。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01年,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2004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胡锦涛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又编制了《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概括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不断向前发展。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举措。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式的多样化

事物的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反映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当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式也会不断丰富发展。

第一,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例如,舞狮腾龙、秧歌比赛、花会、游园、灯会、地方戏曲、风筝比赛以及群众自编自演的大家画、大家讲、大家唱、大家演、大家跳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各地风俗民情为背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自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新的文化形式不断涌现,促进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的建设。例如,有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在重要活动中举行的升国旗、唱国歌、入党宣誓等活动;有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由社会各界组织的“幸福工程”“志愿者”“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等。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被用于表现当今时代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传统音乐、戏曲、舞蹈、武术、医学以及中国绘画、书法篆刻、雕塑、儒家学说、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形式大部分都被保存延续下来,在时代科学精神的改造下转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式。

第四,融入西方元素的高雅文化艺术形式开始走向普通百姓。高雅文化艺术形式包括民族音乐、合唱、交响乐、芭蕾舞、京剧、话剧、歌剧、昆曲以及非商业性的艺术影片。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的强力推动,普通百姓对高雅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不难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式融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高雅与通俗等于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良好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