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旅游产业效率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 系统论

(一)基本观点

国内对系统公认的定义是1990年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提出的“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他认为,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与开放性,不能单一地看待系统,必须依赖宏观观察,追求解决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就是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各要素间循环和转化的运动规律,合理管理和控制物质及能量的流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它包括一般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合作理论等,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分析等领域。对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例如按照系统和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按照系统的状态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系统和复杂系统;按照目标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单目标、单功能系统和多目标、多功能系统。

甘恩(Gunn)认为,旅游地系统是由吸引物省份群、服务社区、对外联系通道和对内联结通道所组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同时又从属于上级的旅游系统和区域系统。因此,旅游系统应该具有整体性、层次性、自组织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1.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旅游系统是由多种不同的元素组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且虽然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组合之后系统效果大于单一元素效果之和,将具有这些组成元素所不具有的新的功能。对旅游系统要素的组成按照划分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构成,但是,不管哪种划分方法,某一单一要素的完善并不意味着旅游系统的最优,要从整体来看待。

2.层次性

层次性特点是指按照系统要素在成分上的差异和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系统可以在等级秩序上进行划分,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子系统。同理,区域旅游系统又从属于上一级更大的系统,从而形成等级系统。

3.自组织性

旅游系统的自组织性是指由于旅游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渐增强,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导致内部相关性越来越强,使旅游系统产生自发组织,在级别上由低级向高级演变,在状态上由无序向有序演变。

4.开放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完全封闭的,同样,旅游系统在性质与功能上,表现为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旅游系统自身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和所需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提供。

本书从产业角度出发对旅游效率问题进行探讨,因此,旅游产业系统的构成是核心。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旅游乘数效应高,涉及的行业非常广,具体如图2-1所示,其中,景区、酒店和旅行社是旅游产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本书主要以此三大行业为主要关注点。

(二)系统论的作用

将旅游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是学术界的共识。在旅游效率的研究中,要将系统论思想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为旅游效率研究提供了系统论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具体而言,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系统内综合的视角

旅游系统不是单一的系统,作为区域系统的组成部分,区域旅游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整体系统。区域旅游效率的高低要受到地区整体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旅游效率的分析要放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层面去理解,着重分析旅游产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正确理解旅游产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提高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的策略。

图2-1 旅游产业系统构成

2.旅游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依赖的视角

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旅游产业效率而言,酒店、旅行社、景区等各行业的旅游效率也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有必要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侧重了解各行业旅游效率变化间的关系,效率变化各自受哪些因素影响,是否具有共向性;等等。因此,对旅游效率的研究要从整体考虑而不是强调单一要素最优。

3.不同等级旅游空间的相互依存视角

重点分析我国旅游产业效率不同空间尺度的特征,除以省域为基本单元外,还将考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更高尺度的特征,具体分析高一级区域变化对省域的影响。

二 经济增长理论

(一)基本观点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大致分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四个阶段。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哈德罗—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它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考察一个国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稳定均衡增长所需条件的理论模型。他们认为,经济的增长率等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的乘积,当实现实际增长率、有保证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等时,则经济将会处于长期稳定增长的状态;而资本积累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决定性因素。该模型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现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是对凯恩斯主义的重要补充和完善。然而,该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如经济增长模型的不稳定性与不现实性的问题,所以该模型又被称为“刀刃式”的途径。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罗伯特·索洛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一个新的增长模型,他所提出的这个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模型又被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自动调整生产中的资本与劳动的比例关系,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状态下的经济增长,长期均衡增长率就是由劳动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决定的自然增长率。斯旺等也提出了基本一致的增长模型,都强调新古典经济学充分就业的必然趋势。

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的可能。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率,但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肯定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对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做进一步理论分析。根据假设和生产函数不同,又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外部性、收益递增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线性技术内生增长模型、新产品品质与质量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开放经济中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在引进技术创新、专业化分工和人力资本之后,内生增长理论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4.新制度学派经济增长理论

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将制度变迁引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中,试图揭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与机理是怎样的。该学派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提供具有个人激励机制的小产权制度体系。同时,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结构的变迁。此外,他们还认为,交易费用的降低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制度变迁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派从理论上解释了以往经济学中公共政策、国际贸易、市场化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些无法解释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制度因素不容易量化,对于分析基础的“交易费用”范畴也缺乏明确的规定性,这些都限制了新制度主义力图与新古典体系融合发展的趋势。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作用

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对经济效率的研究是有指导意义的。旅游效率研究问题属于经济效率研究的一个内部分支,因此,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对旅游效率的研究也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1.旅游效率研究的投入产出分析需要经济增长理论做指导

对产业效率研究而言,投入产出要素分析的准确性是关键问题。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为旅游效率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同样需要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因此,人力和物力资本成为旅游产业投入要素的根本,在效率问题研究中,自然成为投入要素的基本构成内容。

2.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需要经济增长理论做指导

旅游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是一个难点问题。由于旅游产业的复杂性和多关联性,对旅游产业效率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怎样在其中找到主导因素并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反映是较为困难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知识溢出、技术进步、制度与政策、市场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为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并且从方法上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三 空间经济学理论

(一)基本观点

对空间经济学概念理解的不同其研究领域也有所不同。吉尔斯·杜兰顿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版中将“空间经济学”总结为“研究(稀缺)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可见,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稀缺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以及经济现象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是在区域发展增长极理论以及区位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与其他经济学不同,空间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在于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问题,任何经济活动必然有其空间载体,如何选择合适的区位、经济现象如何在空间上集聚就是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传统空间经济学理论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农业地理理论和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的圈层理论。李嘉图(1821)在农业土地肥力差异研究中加入了地理因素,但还没有考虑到运输成本的不同。杜能(1826)在其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将运输成本纳入分析中,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前提,认为相较于自然条件,农场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对农作物种植品种的选择更为重要,离城市越近土地租金越高,更应种植一些获得利润更高的农产品,这样就围绕中心城市形成了著名的“杜能农业环”,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向工业区位的选择发生了偏转。韦伯(Alfred Weber)在《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中创立了工业区位论,探索最小费用前提下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背后的空间机制,试图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原因。瑞典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则试图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美国经济学家胡佛(Hoover)研究了运费结构与运输方式、送达价格与市场区域两个复杂问题,对韦伯的研究体系进行了深化。廖什(Losch)认为,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即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之点。艾萨德(Isard)提出了“输送投入”的概念,运用替代原理分析区位均衡。格林哈特在《工厂区位的理论与实践》中,对需求因子和影响区位的企业间相互依存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且分析了费用减少因子和收入增大因子的影响。

总的来看,上述各种理论都是以单一生产商的区位选择问题为立足点,使用静态局部均衡的研究分析方法,始终致力于成本费用最低化,并未涉及商品的贸易往来对生产布局产生的影响。这种基于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以单一厂家最优区位选择为主要关注点的理论研究,称为古典区位论。

2.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除对微观区位的研究之外,空间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即对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理论探讨。较早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做出贡献的是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行业常常集聚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就形成了增长极,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在区域经济中,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它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随后,瓦纳·缪尔达尔(G.Mydral)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平衡或者趋于平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且具有积累效率。卡尔多(N.Kaldor)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该因果关系的存在。他使用相对效率工资概念分析区域产出率的变化,相对效率工资越低,产出增长率越高。在发达地区,因集聚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产出率和生产力增长率上升,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进而又促进产出率上升,循环往复导致发达地区获得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除对区域本身的重视之外,英美经济学家对区域间的发展关系研究给予了同样的重视。赫希曼(A.O.Hirshman)在《不发达国家中的投资政策与“二元性”》一文中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会率先发生在某个区域,并会对其他区域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即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并且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因此,国家应出面干预经济发展,加强涓滴效应。美国学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1966年提出中心—外围理论,认为会因多种原因使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成为“中心”,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成为“外围”,中心处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布鲁克菲尔德(H.Brookfield)则认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无论是区域本身还是区域间的发展关系研究都是从空间角度来探索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大大丰富和完善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研究中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始终受到经济学家的排斥。现实生活中总是多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不可能出现均匀分布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如果不能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中解决空间维度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特征,就无法实现主流经济学分析的空间化发展。

3.新兴空间经济学理论

新兴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是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藤田(Fujia)、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克鲁格曼打破了传统分析模型是分区域的独立虚拟空间,而是将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地理位置联系起来,使用D—S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萨缪尔森的冰山运输成本为基础,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著名的C—P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

现代空间经济学认为,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实际上只是一种现象,并不是区域间经济溢出的深层次原因,其深层次原因应该是企业之间为逐利对市场做出的各种行为。人们对聚集和扩散的原因做出了各种分析,但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只能将其视为“黑箱”进行处理。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空间经济学通过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空间聚集现象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得到了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他们以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借鉴国际贸易理论和萨缪尔森的“冰山交易成本”,认为是由“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产生的向心力与以“市场拥挤效应”产生的离散力最终形成了聚集及扩散现象,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对比决定了经济活动集聚或扩散。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工业企业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和其他费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一部分在所在区域销售,另一部分出口到市场规模较小的区域,这是企业的区域集中。价格指数效应是指在企业数量多的区域,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也较多,那么该区域消费者承担的流入当地的产品贸易成本较少,或者说,该区域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这样,该区域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就会较低,这是消费者的区域集中。市场拥挤效应是指企业由于过于集中而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小的企业会选择竞争者较少的区域,这是企业的区域扩散。

(二)空间经济学理论的作用

综上所述,空间经济学主要以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区域经济增长的规律为研究对象。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具有产业空间结构的一般特性,旅游产业效率作为衡量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空间结构对反映旅游经济增长的规律、机制等都有重要作用,并且空间经济学研究一般产业空间结构时的理论和方法对该方面的研究同样适用,具体表现为:

1.旅游产业研究满足空间经济学相关模型和方法适用的前提

空间经济学以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递增为理论基础,旅游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空间经济学理论普遍采用的垄断竞争均衡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属于垄断竞争类型的旅游市场;旅游者外出旅游动机各不相同,偏好各有侧重,但都希望得到效用最大化,这与空间经济学中很多模型均假设消费者具有多样性偏好且力求效用最大化分析的前提是吻合的。因此空间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可以适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2.旅游产业效率指标的选择需要空间经济学理论做指导

如前所述,“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是空间经济学的三大核心效应,在确定旅游产业效率指标、分析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中均需要以三大效应作指导,以此来分析区域间旅游产业效率差异性的深层次原因。根据空间经济学的观点,产业集聚是因为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劳动生产率提高,扩散是随着竞争加剧导致成本上升而生产率下降引致。在旅游产业效率的年际变化和区际变化中,三大效应可以帮助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与机制。

四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基本观点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来源于生物学领域中“生命周期”这一术语,将生物从出现到灭亡这种演变过程借用来描述类似的旅游地从兴起、发展到衰亡的变化过程。

较早使用“旅游地生命周期”这一名词的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他在对地中海沿岸旅游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中提出旅游乡村生命周期的三个过程:发现、增长和衰退过程。到20世纪70年代,普拉格(Plog)在其研究中指出,旅游地的发展都将经历一个可预想的周期循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性阐述的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他认为,一个旅游地的开发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一水平,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旅游地的发展动态可划分为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退或复苏阶段(见图2-2)。

图2-2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

资料来源:R.W.Bulter,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Canadian Geographer,Vol.24,1980。

1.探索阶段

这是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其特点是多为异向中心型的探险者,数量少且分布零散,几乎没有专门的旅游服务和接待设施,目的地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基本不受旅游产业的影响。

2.参与阶段

旅游者人数的逐步增多吸引本地居民开始提供一些基本的旅游服务,但基本都是自发的,外来投资很少。具有季节性、地区性特征的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广告也开始出现。旅游活动的形成使本地居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加以适应,地方政府也开始增加公共设施和旅游机构。

3.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外来投资大量增加并占据主导地位,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观,取代了传统的简陋的餐饮住宿设施。客源市场不断扩大,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旅游者由异向中心型转变为混合中心型。

4.巩固阶段

从游客数量上看,巩固阶段的重要特点就是增长率开始下降但是总量仍然保持持续增长,并超过本地常住居民的数量。由于旅游产业对本地生态、社会环境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会引发本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的反感和不满。旅游目的地开始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精神中心型的旅游者所占比重增加。另外,为了继续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以广告为主的市场营销活动层出不穷。

5.停滞阶段

在这个阶段旅游人数已达到高峰或者接近旅游饱和容量,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地居民对旅游产业越发不满。对旅游者而言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接待设施过剩问题出现,旅游市场大多依赖重游旅游者、会议旅游者等,自然和文化的吸引物或许被“人造”设施所取代。

6.衰退或复苏阶段

在这个阶段旅游目的地有可能进入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是衰退阶段,旅游者数量开始减少,竞争力持续下降,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施所取代或者被本地居民购买,外来投资大幅度撤退,旅游目的地可能变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贫民窟”或完全失去旅游功能。另一个可能性是旅游目的地可能通过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重新获得旅游市场的认可,进入复苏阶段。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作用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的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旅游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变发展规律做出了一般性描述,在理论上填补了空白。以往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多集中于旅游产业总量研究,从效率角度出发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笔者认为,该理论对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的研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旅游产品本身具有的生命周期性,使多种旅游产品集合于一身的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更加复杂和多变,由此带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也更加复杂,特别是其中的消极影响的积累,是导致旅游者偏好发生转变和本地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态度由欢迎到憎恶的社会基础。任何一种旅游产品都需要资源和资本的投入,而产出的效益则综合反映了旅游者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和经济回报性。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做指导来寻找在某一阶段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根据该理论对目的地的发展态势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指导地方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

五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基本观点

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1962年发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用大量的事实列举了工业化革命带来的破坏,唤起了人类对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反思。到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名词,从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做出了公认的界定。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被认为是“无烟工业”的旅游产业相比于重工业等传统产业而言,因其对环境的危害较小及较高的产业附加值和乘数效应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潮也迅速兴起,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做出明确定义的是在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旅游分会上颁布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草案)》。三年后第一本以《可持续旅游》命名的期刊的正式出版,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构建和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学术前沿阵地。1995年,在西班牙兰沙罗特举办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上,制定并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为各地实际推广可持续旅游提供了行为准则和章程,提高了可操作性。

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情况下发展旅游产业,将地区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协调。从时间上看,它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即代际公平;从空间上看,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地区内部发展的可持续,地区之间也要可持续发展,即区际公平。因此,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目标,主要是增加就业与收入、改善地方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等;二是社会目标,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为前提、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并为不同背景下的人们提供理解和交流的机会;三是环境目标,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并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可持续的旅游。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可由图2-3表示。

图2-3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系统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作用

旅游效率研究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衡量旅游产业的有效性,强调对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的合理利用的价值的最大实现,是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对旅游产业的评价与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旅游产业效率研究的意义在于:

1.从效率角度丰富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通过对旅游效率的评价与研究力求对资源更合理地利用,使旅游产业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在保护地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的过程中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代际的利益共享和公平。因此,从效率角度来看,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旅游产业效率提升

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的评价及优化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一方面,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旅游开发是否可持续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效率的优化策略的提出必须以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为基本原则和总计目标,因此,区域旅游效率评价及优化在目标上均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精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效率提升问题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