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涵和依据分析
《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定位为“一心四区”,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努力把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
一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双创”首次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的高度。同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指出,要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使创新资源配置更灵活、更精准,凝聚大众智慧,形成内脑与外脑结合、企业与个人协同的创新格局。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世界大势所趋,形势发展所迫。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与此同时,国家更是先后颁发《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在土地、税收、融资、人才等方面给予创新创业重点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一)创新创业是河南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一直是全省努力的方向。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希望河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拓展更大更广发展空间的同时,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河南紧紧围绕习总书记的指示,全面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让创业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支撑河南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和启示。
近年来,河南省全力支持创新创业,积极打造制造业提质增效新引擎,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双创平台,营造鼓励员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技术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的优化。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到河南调研,曾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项目的洛阳矿山机械厂(中信重工)以创客空间模式建立了5个大工匠工作室和16个工人创客群体,直接参与者达到500多人,并带动4000多名一线工人成长成才。李克强总理对国有大企业的大工匠给予赞扬,并勉励工人创客努力攻克重大装备技术和工艺难题,创出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同时,李克强总理还明确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企业和经济发展新动能,让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互促共进。随着我省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贸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河南更需要将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创新体系。
(二)创新创业是河南经济转型的主抓手,是跨越发展的主战场
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河南经济要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做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十三五”时期,我省进入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但是河南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遇,更是河南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率先发展,建设有河南特色、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和重大探索。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撑,要发挥示范区制度创新的作用,强调示范区要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意图,揭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方向。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中关村的目标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光电子产业特色突出,东湖高新区的目标是打造以“世界光谷”享誉全球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可以看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是基于所在城市或区域的发展特色,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各自代表一种发展模式,并且有特定的示范价值。因此,河南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示范区先行先试的试点框架内,要有独具特色的试点内容,做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的顶层设计。
秉承这一历史使命,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可以充分突出河南特色,深挖河南潜力,推动河南在自主创新上力争走在世界前列,示范引领全国类似地区的发展。在“十三五”期间,自创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加速驱动创新创业为重点,以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为切入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为河南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要把握开放创新发展新趋势,坚持市场导向,以全球视野、开放眼光,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突破科技创新壁垒,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和服务链融合对接,构筑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积极营造有序市场竞争氛围,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做强“众创空间”,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20年,自创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队伍强大、开放创新体系完善。
(三)河南创新创业发展特色突出,基础扎实
近年来,河南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引领中原”行动,全省创新创业活动愈加活跃,规模不断增大,效益显著提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一大批自主创新产品得到全国乃至世界认可,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的创新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增强,河南特色、河南品牌已逐渐享誉全球。因此,扎实的创新创业基础,有助于自创区建成世界级别的创新创业中心,进而引进更多创新创业人才进入河南,在河南发展,推动河南创新创业跨越发展的同时,更大幅度地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来豫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装备制造业领域自主创新产品。中信重工6米以上大型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1%,一拖集团大轮拖市场占有率30.9%,郑煤机液压支架占中国市场份额约为22.6%,平原滤清器是中国汽车零部件滤清器行业龙头企业,全球占有率达23%,豫新空调热交换技术世界领先、国内首位,新航集团汽车转向系统居行业前三位;卫华集团桥门式起重机、豫飞重工军用起重机全国第一。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自主创新产品。洛阳市规划建设机器及智能装备产业园,设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重点围绕高精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伺服和执行部件等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突破。目前,中信重工消防机器人年销量超过1000台,瑞恒智能成功研发国内首台重型桁架机器人并实现量产。新乡市重点围绕轴承装备、印刷装备等进行智能创新,目前日升公司是轴承装备(数控机床)行业第一;新机公司创新位居数字印刷设备行业前三名。
——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产品。郑州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和“超硬材料及制品区域特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链”建设基地的核心区域,拥有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磨料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省复合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耐火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硅高科多晶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其中:郑州三磨所、郑州华晶超硬材料检验设备市场占有90%以上,国内人造金刚石三大生产企业之一。洛阳双瑞钛合金铸件产品占国内船用钛合金的70%以上,钛合金高尔夫球头占全球高尔夫球头市场三分之一以上。中硅高科国内率先实现千吨级多晶硅生产规模,产量居全国首位。中钢洛耐院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耐火材料专业领域唯一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
——生物医药领域自主创新产品。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华兰生物、普莱柯、佐今明、凤凰制药、拓新生化、新乡双鹭、华隆生物、华星药厂、驼人集团等龙头企业,其中华兰生物血液制品、拓新生化生物核苷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华隆生物公司干细胞分离存储技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驼人集团麻醉包、镇痛泵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普莱柯动物疫苗产品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自主创新产品。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宇通客车、新能电动、中航锂电、科隆集团、河南环宇、中科科技、河南锂动等多家龙头企业,其中宇通客车是世界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基地,中国客车行业最先进、世界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客车基地,新能源客车占国内市场30%以上,同时拥有全球领先的整车阴极电泳生产线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底盘车间。中航锂电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车型使用率第一,科隆集团锂电材料年销量国内前三,中科科技锂电池隔膜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电子信息领域自主创新产品。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洛阳中科科技园、洛阳国家863软件孵化器、新乡中电22所等龙头企业,区域内富士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全球最大苹果手机生产基地,汉威电子是中国一卡通领域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新开普是国内最早从事气体传感器研究、生产的厂家之一,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和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企业,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占有率60%以上;中航光电、洛阳金诺光电子是国内最大的军民用光电连接器生产企业,占据全国75%的3G市场份额;中部蓝宝石单晶片生产基地、超大规格蓝宝石晶体工艺品填补了多项国内、国际技术空白(见表2-3)。
表2-3 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业龙头企业情况一览
续表
二 建设开放创新先导区
乔布斯说: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有创意的人只是看到了一些联系,然后总能看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再整合形成新的东西,这就是创新。在《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中提出将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开放创新先导区。这就要求自创区要对内引领国内创新,对外参与全球创新竞争,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创新资源聚集高地,成为全国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平台,为中西部地区探索依靠开放合作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做出示范。
(一)区位交通优越,为建设开放创新先导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省位于天下之中,承东启西,望北向南,贯通全国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电信主干线在此交汇,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区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临空经济、郑欧班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等快速崛起,河南成为集全球信息、交通、物流、高端制造、结算等一体的新的基地型、枢纽型省份,是中部崛起的领跑者,在推动中部崛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节点作用。而自创区更是位于河南省的核心位置,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客货航线143条,覆盖了除非洲、南美洲以外全球主要经济体,1.5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进入国内大型枢纽机场行列,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货运航线已通达全球主要货运集散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随着郑欧班列常态化运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的加快实施,肉类、药品、汽车等各类口岸及国际陆港功能的不断完善,郑州的交通物流优势更加凸显。同时,米字形高铁建设加速,郑州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三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形成,周边城市缩小到两小时。预计到2020年河南与周边省份的高速省界出口将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40个以上,高速公路里程全国第一。以铁路为基础的米字形高铁,以航空经济为代表的郑州航空港和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陆路出口为河南对外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河南全面推进开放,将实现由交通大省到开放强省的转变。独特的交通优势为自创区资金、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建设发展不仅会对自创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还会对周边市级地区、整个中部地区、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打造“开放创新先导区”,河南优势突出。
(二)创新实力雄厚,有利于示范带动全国开展创新创业
近年来,河南经济始终以一条昂扬向上的轨迹发展着,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五位。良好的经济基础有利于集全省之力,为自创区开展创新示范提供强劲的财力保障,加大自创区国家层面政策的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和政策创新。与此同时,郑州、洛阳、新乡属于老牌的创新示范城市,是国家级创新区的“优等生”,在加快推动创新创业上积累了深厚的经验,“用世界眼光打造开放创新先导区”,突出了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郑州市。郑州是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行区、核心区,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较强的科技实力,是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特别是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推进郑州市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发挥创新资源优势,聚集产业领军人才,引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具有优势;龙子湖高校园区在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方面具有发展优势,拥有信息安全创新创业综合体、金融智谷创新创业综合体、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综合体、医药研发创新创业综合体、物联网创新创业综合体,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洛阳市。洛阳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硅材料及光伏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先后荣膺中国制造业名城、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等称号。洛阳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有13家省部级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万余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洛阳市高新区为1992年获批的国家级高新区,其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和示范带动效应。洛阳国家高新区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洛阳涧西区是军民结合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新乡市。新乡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新型电池及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制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起重机械特色产业基地。新乡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国家新能源材料及电池材料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新乡国家经开区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是装备制造(起重机械)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乡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物理与化学电源产业园,涌现出华兰、金龙、科隆等一大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新乡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以绿色环保家电、生物新医药和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导产业。
(三)开放活力突显,有利于领跑全国创新创业发展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立足发展大局和长远谋划推动科技创新,把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作为“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主体、平台、载体、机制、专项、人才等关键环节,河南省现代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局部领域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整体创新水平实现跨越发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活力日益增强。
——在推动政策创新上。“十三五”时期,河南更是将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明确提出:以推进双创强化活力根基,以推进全面创新培育动力源泉,抓好主体、平台、载体、机制、专项、人才等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迈进创新型省份。自创区在围绕破除束缚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制度新机制,加大政策先行先试力度。在落实和完善股权激励、收益分配等政策,让创新主体自主决定科研经费使用、成果转移转化,强化政策的配套细化,加大已出台政策的落实和对试点政策的总体评估等“共性”政策试点推广的同时,还在积极探索更多对本区域适用性更强的“个性”政策。鼓励本土企业与大型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合作,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创新能力。
——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上。积极推进开放式创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挥后发优势,为中西部科教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探索依靠开放合作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做出示范。“十三五”期间,河南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积极吸引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在推进开放式创新上,先后出台了一批有针对性的鼓励技术转移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大力推动省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和人才向河南转移。在推动自创区加快承接技术转移转化,大力开展科技开放合作时,抓住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带来的技术、人才流动性增强的机遇,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技术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出去”布局创新网络,增强优势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吸引国际学术组织、产业组织等在郑洛新示范区搭建各类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创造条件吸引国际知名高等学校在郑洛新示范区创办中外合作的高水平院校,建立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支持郑洛新示范区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创新网络,鼓励示范区高校、研发机构及企业开展跨国产业技术研究、高端人才培养以及知识产权共享。依托郑州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在推进城市群创新发展上。加快推进了郑州、洛阳、新乡三市交通体系、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一体化进程,继续推进半小时经济圈,构筑郑洛新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基础。鼓励引导郑州、洛阳、新乡间加强创新要素互通流动,推动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基地,探索跨行政区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调,部门协作”的协调推进机制。依托郑州、洛阳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郑洛新示范区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北斗云谷、电子商务产业园,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与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积极融入“网上丝路”。
——在拓展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自创区构建中部区域创新协作体系,强化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昌高新区、合肥高新区、太原高新区的战略合作,促进区域间产业联盟、关键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实现创新资源互通共享。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托郑州、洛阳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郑洛新自创区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与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积极融入“网上丝绸之路”。
三 建设技术转移集聚区
《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提出建设技术转移集聚区。即建立健全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充分发挥郑洛新的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形成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的技术流通新格局。建设技术转移集聚区,需要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抢先布局,以载体建设为引领推动园区集聚创新发展。
——建立健全技术转移体系。建立郑洛新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定期发布科技成果包,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库,推广各地方、各部门科技成果在线登记汇交。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支持产学研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及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开发、成果应用等,通过协议定价、挂牌交易等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鼓励企业探索“研发众包”等技术合作新模式,集社会众智实现开放式创新。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多元投入机制。设立郑洛新示范区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用于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机构运营经费资助等,引导信贷资金、创业投资资金以及各类社会资金支持郑洛新示范区内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科技奖励政策的产业化目标导向,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主要标准的科技奖励评审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奖励评审中产业化绩效权重系数和成果转化类项目的奖励比例,优先奖励在郑洛新示范区内率先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大科技项目。
四 建设转型升级引领区
《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提出建设转型升级引领区。即通过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创新驱动主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一)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2015年起,我国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出台,指出要加速智能制造渗透,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郑洛新自创区战略布局,从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出发,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链创新链快速发展,加速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新兴产业集群。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眼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品牌质量提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提升郑洛新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等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创新转型。依托自创区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硬材料模具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突破传统产业关键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放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
实施郑洛新自创区三年服务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创意、商务咨询、法律会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定制化转变。到2020年服务业占示范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优做大农业品牌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全国第二,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河南省粮食转化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食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河南的支柱产业。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富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既是基础性产业,也是战略性产业,既是稳增长的基石,也是潜力大、前景好的产业。河南身担中华大粮仓的使命,其农业品牌是我国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示范与标杆。因此,我省农业创新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保持大局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粮食核心区战略的实施,河南农业及上下游相关的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迅速,正在加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种植(养殖)农业向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转变。加快推动农业创新发展,有利于为全国农业转型发展提供示范,进而带动全国类似地区的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打造开放创新先导区,通过结合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重点聚焦、重点谋划、重点推进,盯住深加工、盯住效益、盯住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做深价值链,做优品牌产品,提高综合效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五)“互联网+”优先,创新发展互联网经济
持续扩容郑州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省际出口和国际出口,建设阿里巴巴云计算中心、IBM郑州数据中心,为郑洛新自创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与传统产业结合,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郑洛新自创区新的产业增长点。依托“互联网+”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五 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区
《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提出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区。即通过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努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载体丰富、创业服务专业、创新资源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载体丰富、创业服务专业、创新资源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一)打造创新创业服务链
通过运营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流动性资源,推动高端创新创业要素向郑洛新自创区聚集,培育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创业服务链,为不同业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高效、专业、全面的服务。
(二)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在郑洛新自创区内积极引进创新工场、创客咖啡等新型孵化器,鼓励支持各类线上虚拟众创空间发展。鼓励示范区内企业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开展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生活服务等众包,最大限度集聚社会智慧与力量,开拓集智创新、便捷创业、灵活就业的新途径。在自创区内积极推动社会公共众扶、企业分享众扶与公众互助众扶,共同帮助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成长。积极稳妥推进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拓展创新创业投融资新渠道。
(三)强化人才支撑
着眼郑洛新示范区发展需求,以“高精尖”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建设。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郑洛新示范区内有序自由流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建立技术、专利等多种要素参与的收入分配方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期权、分红激励,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