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发展报告·2011—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提出新的要求

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际环境,这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更为重要和凸显,所承担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随着中国各方面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出现,同时国际政治环境风云变幻、错综复杂,这些都要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挥资政议政功能,分析各类矛盾和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预判各类风险和挑战,为提高政府部门的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献策献计,同时对国际局势的走向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构建中国未来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提供指导思路和理论方法。

其次,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国际经济环境日趋严峻,要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围绕如何贯彻落实新经济发展理念,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展开研究,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充分发挥研究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

最后,随着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国际国内各类思潮交融交锋、风起云涌,这要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挥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既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要根据新时期的新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形象不断提升,也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要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总之,在目前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应对激烈的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在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同时增强中国的文化创造力、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3]

(二)落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走出去”的相关规划和文件要求

进入“十二五”以后,国家有关部门接连发布相关规划、决定和报告文件等,大力提倡和积极推动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要求。2012年,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仅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的重大战略选择。

在高等教育方面,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11〕31号),要求提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以及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为了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教育部于当年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指出未来十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有: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教育部还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计划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实现目标: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能力大幅提升,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中国学术海外影响明显扩大。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其中提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化同步”新要求,聚焦国家急需,明确建设目标,立足高校特点,以学者为核心,以机构建设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品牌。

无论是“十二五”规划、十八大报告,还是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有关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文件,都对于“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对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案要落实执行。目前,已进入“十三五”时期,需要对“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验和总结。这就需要大量翔实的数据作为检验目标达成与否的标尺,而且数据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会为检验提供更加客观和更具科学性的视角。

(三)国际竞争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提出的新挑战

目前,随着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内容与重要领域。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试图从文化中借力、在文化上发力,对于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推崇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无论是文化创新、理论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是基石和保障,更是推动力和助动器。因此,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竞争。目前,诸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突出。中国虽然是人文社会科学大国,无论是研究成果数量还是研究人员数量以及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能力较弱,国际影响力较低,这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太相称。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影响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必须加快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在学术导向、学术思想、学术标准、学术表达上与国际学术界接轨,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社会科学要开展创新性研究:首先是理论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其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研究中国社会、探讨中国问题、把握中国道路和经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其次是方法创新。要坚持继承和发扬、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之与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相融合。要在坚持批判精神的原则之上,主动吸纳和融通国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资源,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后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要完善学科体系,突出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交流、评价和管理体系,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表达。

(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走向国际学术界的新机遇

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国际认可度和接纳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正面临着全面走向国际学术界的新的历史机遇。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发展报告(2006—20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2006—2010)》)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研究能力,在研究成果的国际输出与国际表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学术壁垒的逐渐瓦解,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刻板印象也开始有了转变,在国际知名检索系统中不乏一些有较高影响力的中国学者论文出现。此外,由于近年来中国高校大力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措施,一些国外知名学者应邀进入中国高校访学、交流,并与中国学者开展了学术合作,创作出一些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学术论文。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逐渐走出国门,进入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和深造,一方面产出了高质量高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也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力。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表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良好的国际发展基础和环境,经过“引进”“复制”和“接轨”前三个阶段的发展,正处于全面走向世界的第四阶段。[4]

从国内方面来说,进入“十二五”时期,党和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价值高度重视,多次在各种规划、报告中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台了多项支持性、推动性和鼓励性的政策与措施。此外,国家社科基金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项目批准数量不断提升、科研条件持续改善、科研人员待遇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些都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和良好的研究环境。“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这是学者们立足中国实践、面对中国问题、坚持学术研究服务现实、尝试创建中国研究范式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中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从这个经验看,关键是时机和决断。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在当前新的历史机遇下,要想进一步推动和繁荣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就要求全面回顾和总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经验与深刻教训,在此基础上砥砺前行,才能有更夯实的前进动力和更高的发展前景。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书在《报告(2006—2010)》的基础上,继续对“十二五”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水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 目的、意义

本书以数据为坐标,围绕期刊论文、著作、期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学科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其结果与结论可以为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及学者提供实际的参考借鉴和帮助;本书以数据为事实,既可以帮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建立学术自信,又可以向国际学术界证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实力。

(一)以数据为坐标,提供视角、思路和参考

首先,为人文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建立科学的学术管理体系提供宏观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体系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是基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身发展需要构建而成的。随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繁荣发展和“走出去”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体系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和变革,将“适应性”的管理体系改变为“促进性”的管理体系,将“后发性”的管理体系改变为“前瞻性”的管理体系,将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纳入管理体系的构建中,这样的调整和变革亟须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进行宏观性的检视。本书在《报告(2006—2010)》的基础上,继续对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状况进行观察,主要围绕期刊论文、著作、期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学科五大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关的数据和结论以及展现出的发展变化趋势无疑可以为相关的管理部门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为其建立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学科建设评估和学科体系发展战略调整,以及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进而推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和“走出去”。

其次,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的长远定位和发展提供思路。

目前,高校、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军事院校、党政机关研究部门等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聚集地。通过对本书中有关发表论文机构、核心作者以及学科影响力报告等相关数据的客观分析,可以使这些机构准确了解自身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与优势劣势,相应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包括确定重点发展的优势学科领域,开展跨国、跨机构、跨学科合作来做大做强优势学科;扶持有潜力的学科领域,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使不同学科的资源协调配置和合理流动等,进而确定自身的学科定位和社会定位,制定本机构的长期发展规划。

最后,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国际学术视野、调整学术方向提供参考。

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乃至文化、思想、艺术等领域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必须看到,虽然我们已经解决了“挨打”和“挨饿”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挨骂”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5]因此,作为学术研究的主体,作为学术表达的主体,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发声、为人文社会科学代言的角色。本书中重点研究的著作和论文等都是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产出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收录的优秀作品,可以为其他研究人员树立国际化的学术视野、调整顺应国际发展需求的研究方向,以及学习最先进的学术观点和规范表达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以数据为事实,建立学术自信、证明学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指出了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此,有学者提出:“学术自信是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基础、构建能力及未来前景的积极心理状态,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6]学术自信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矫正学术崇洋心理,而且有利于学界凝聚共识,敢于在国际上发声,敢于提供中国思路和中国解决方案。本书从期刊论文、著作、期刊和学科等方面全面展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表现:不断发出中国声音,发表中国观点,传播中国理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而且通过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相关数据的统计,展现出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这些无疑会增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对于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本书所展示的各类数据对于国际学术界来说,也是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展现。

虽然目前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迅速,成果突出,但在国际学术界仍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仍由少部分发达国家占据着话语权,这既有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因素,又与少部分国家有意识抢占话语权、弱化和排挤其他国家有关。因此,本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国际学术界展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和水平。“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无论是数量的大步跨越,还是质量的稳步提升,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力证明,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和深入,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整体上是开放性的、国际化的,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国际研究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升,参与国际性研究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