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戏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选择经典小说《红楼梦》中的故事为素材改编而成的戏曲、话剧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近30多年来,《红楼梦》改编研究,受到了学者的较多关注,出版了相关的戏曲、曲艺与话剧集,但系统整理并研究这些作品的专著还没有出现。二是《红楼梦》的改编作品独立于《红楼梦》小说,具有自己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因此,有必要从文本的角度研究这些作品的改编与演出艺术,探讨其在主题选择、人物塑造、思想内涵、语言与舞台表演等方面的特点与变化,以及意识形态、城市文化等因素对改编与演出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红楼梦》的编演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二)选题意义

1.拓宽《红楼梦》研究的范围,深入比较研究《红楼梦》舞台艺术作品与原著的差距。

2.对《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作系统化的整体观照,探讨影响《红楼梦》改编的主要因素。

3.总结《红楼梦》戏曲、话剧改编作品成功与失败的规律,为《红楼梦》及其他经典作品的改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4.利用现有资料尽可能地梳理、评介《红楼梦》戏曲与话剧作品,为学者从事《红楼梦》改编作品研究提供较全面的资料。

二 国内研究状况

《红楼梦》的戏曲、话剧改编本几乎是与程甲本《红楼梦》同时产生,程甲本于1791年问世,次年,即1792年,仲振奎便据其中的内容改编成传奇《葬花》。曲艺说唱红楼故事,略晚于戏曲。据范锴《汉口丛谈》(卷五)记载,1808年,汉口即有民间艺人说唱《黛玉葬花》。得舆《草珠一串》载,大约在1814年,子弟书《黛玉悲秋》在北京说唱。1913年,话剧这一戏剧形式甫被引进中国,春柳社等社团便将《红楼梦》搬上话剧的舞台。21世纪,新编红楼戏、红楼说唱、《红楼梦》话剧、影视剧不绝如缕,而伴随着《红楼梦》戏曲、曲艺与话剧的演出,学术界对此亦高度关注,进行理论的总结与引导。

(一)《红楼梦》戏曲研究状况

第一阶段(1792—1911),清代红楼戏的研究状况。这一时期红楼戏的研究形式有两种:一是红楼戏作者的亲友对红楼戏创作背景的交代与对曲本的品评,主要通过题词、序、跋等形式;二是一些戏曲研究者对红楼戏改编与演出的简要评论,这些论述也为我们提供了早期红楼戏的相关资料。

1.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剧本之前有曾燠、蒋知让、黄郁、郭堃、詹肇堂、俞国鑑、祝庆泰、徐鸣珂、袁镛、陈燮、邹浟宁、张彭年、姜凤喈、黄钰、吴会、仲振履等16人的题词,对这部戏的批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红楼梦》小说人生如梦的主旨、宝黛爱情悲剧及高超艺术手法的感叹,兼及对仲振奎妙笔剪裁与改编的赞扬,这部分内容占题词的十之八九,如“各样聪明各种痴,一人情态一花枝。亏他五色生花笔,写到尖叉合拍时”(蒋知让)。“不是先生无梦后,争教此曲到人间”(吴会)。二是对仲振奎的情节设置委婉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如“小凤雌凰合一群,怜香底事逼香焚。填词若准《春秋》例,首恶先诛史太君。何必重生乞玉鱼,神瑛原是列仙儒。一家眷属生天去,小妇芙蓉妇绛珠”(詹肇堂)。对仲振奎将宝黛爱情悲剧的首恶视为宝钗、凤姐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悲剧的制造者应该是贾母;对《别兄》中黛玉之兄为黛玉从道士处乞得金鱼一对的情节设置及黛玉重生的结局提出了批评。仲振奎之弟仲振履亦擅长戏曲创作,他对其兄的《红楼梦传奇》中借助神仙《仙合》《玉圆》的大团圆结局不甚满意:“公子佳人总太痴,痴情何必仗仙慈?一声玉笛高吹起,即是红楼梦醒时。”三是对《红楼梦传奇》演出的感人场景作了描述:“歌喉一串泪珠成,关马清辞此继声。唱出相思满南国,故应红豆擅村名。”(黄郁章)“水弦檀板度新歌,只赚痴儿揜泪波。一样骚人心事苦,当场难得解人多。”(郭堃)“吴霜点鬓奈愁何,拍板新词子夜歌。剪烛更翻红豆谱,与君一样泪痕多。”(徐鸣珂)“半枕红楼残梦,一编红豆新歌。酒阑灯灺泪如河,直把唾壶敲破。”(袁镛)从这些描述可以得知,仲振奎《红楼梦传奇》写成后在小范围演出时,受到文人热捧,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2.万荣恩《潇湘怨》的曲本前有车秋舲的《醒石缘·序》,《题词》有李菼【貂裘换酒】,朱兰【满江红】,刘嵚【两同心】,陈佩兰【蝶恋花】,吴自新【減字木兰花】等五只曲子,其妹丈俞用济用【黄钟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四门子】,【古水仙子】,【者刺古】,【神丈儿】,【节节高】,【尾声】十只曲子作为《潇湘怨传奇·跋》。这些评论对《潇湘怨》多褒奖之语,如“见其中引商刻羽,滴粉搓酥,虽置之古传作中,几无复辨”(秋舲主人《叙》)。“唤醒红楼多少梦,恰是慈航普渡,也省却死生情苦。”(李菼)从音律、辞藻、主题等多方面肯定剧本的改编。俞用济预测了此剧演出时的动人场景:“艸嘱梨园须着意,休得等闲视。还恐那年少优伶儿,也唱到泪珠挥。”但从之后文人的记载看,《潇湘怨》并未流行于场上。

3.吴兰征《绛蘅秋》前有万荣恩、许兆桂和其丈夫俞用济的序文,这三篇序文对《绛蘅秋》的批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剧作整体风格的评价:“观其寓意写生,笔力之所到,直有牢笼百态之度,卓越一世之规。虽游戏之作,亦必有一种幽娴澹远之致,溢乎行间,不少留脂粉香奁气。”(许兆桂)这段评论虽有溢美之处,但对吴兰征剧作行文大气、语言精当的评价是公允的。二是对剧中经典折子的评价。从三人的评价可以看出他们关注的折子有《情原》《护玉》《哭祠》《珠联》《幻现》《巧缘》《设局》《娇箴》《词警》《醉侠》《湿帕》《埋香》《金盏》《醋屈》《呆调》《试玉》《演恒》《林殉》《村游》《魔魇》等20多折。他们对这些折子戏的评价有四个方面价值:一则反映出吴兰征同时代文人近似的审美趣味;二则了解到《绛蘅秋》中未留存下来的出数的大致内容;三则了解到作者优良的闺阁人品,这一内容主要集中在万荣恩的序文中;四则对吴兰征才华的一致赞扬,这在三人的文字中都有充分的肯定。

4.吴镐《红楼梦散套》前有听涛居士的序文,璞山老人的题词。听涛居士的序文对《红楼梦散套》的创作风格、音律特点等作了简要而恰当的评价:“今此制选辞造语,悉从清远道人打勘出来,益复谐音协律,窈眇铿锵,故得案头俊俏,场上当行,兼而有之。”璞山老人从16折中选了8折,分别为《归省》《葬花》《惊曲》《听秋》《痴诔》《颦诞》《寄情》《觉梦》,每一折用一首七言绝句鉴赏故事情节。

5.石韫玉的《红楼梦》,文前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蘋庵退叟吴云的《吴叙》,认为石韫玉的《红楼梦》“淘汰淫哇,雅俗共赏”,对《幻圆》一出评价甚高:“《幻圆》一出,挽情澜而归诸性海,可云顶上圆光,而主人之深于禅理,于斯可见矣。”对陈钟麟的《红楼梦传奇》有否定性评语:“已而高兰墅偕陈某足成之,间多点窜原文,不免续貂之诮。”(文中误认为高鹗与陈钟麟合著《红楼梦传奇》)另有忏摩居士、了一山人、清闻居士、谥箫的题词,亦多为感叹世事如梦,情缘难了之类。

6.陈钟麟的《红楼梦传奇》,最早刻本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广州汗青斋刻本四册,有俞思谦的《红楼梦集古题辞》一篇,正文有红楼梦传奇,次题元和陈厚甫填词,道光乙未夏汪卿题。这一刻本有66出的尾部有评语,每一出的部分曲子有眉评,评点涉及曲子中的关键语句,用圆圈做了圈点,刻本中未说明评点者的姓名。据一粟《红楼梦书录》载陈钟麟《红楼梦传奇》云:除广州汗青斋刻本外,还有“长沙重刊本,作海宁俞思谦评点,题词末云:‘牧堂愚弟海宁俞思谦拜撰’”。这一刻本有评点,并明确题写是广州汗青斋刻本,可见不是长沙重刻本,那么评点者是谁?未见前辈学者考证,有待进一步研究。评点内容涉及人物语言、形象、心理描写,故事情节设置及佛法思想的传播等诸多方面,评点多动情之语,为剧作中人物命运扼腕叹息。

清代文人对《红楼梦》戏曲作品的赞誉多于批评,一些赞誉有夸饰之嫌,甚至有过当之处,但对于研究者了解作者改编红楼戏的动机、情节取舍的缘由及比较当时文人与当下文人对《红楼梦》这一著作的态度与评价,是难得的文献资料。此外,这些评论还呈现出一个特点,即将评点剧本与评点《红楼梦》小说夹杂在一起,大部分“题词”借评赞剧本,抒发对小说《红楼梦》中爱情悲剧、人生悲剧的感悟。孔昭虔《葬花》、朱凤森《十二钗传奇》、许鸿磐《三钗梦北曲》、周宜《红楼佳话》等,其剧本前没有亲友的品评。

这一时期,有关红楼戏的批评还散见于文人著作与笔记中,多是言简意赅的评说,没有展开研究,但大都能给人启发,成为后代学者研究红楼戏的珍贵资料。梁廷柟《藤花亭曲话》中有对仲振奎《红楼梦传奇》、吴镐《红楼梦散套》的评价;姚燮《今乐考证》“著录四”,有林亦构《画蔷》、严保庸《红楼新曲》;“著录十”有仲云涧的《红楼梦传奇》、吴镐的《红楼梦散套》、万荣恩的《红楼梦传奇》,并录入文人对这些作品的批评。杨掌生《长安看花记》对仲振奎、吴镐、陈钟麟的剧本有评论,并记载了“葬花”的演出情景及黛玉扮演者眉仙的表演。杨恩寿《词余丛话》中对陈钟麟的《红楼梦传奇》提出了批评,同时说“近日梨园多演之者”,并记录了道光末盐商搬演这部戏时的一件趣事。

第二阶段(1911—1949),民国时期红楼戏研究初步展开。民国时期开始有专文研究红楼戏,含凉的《红楼梦与旗人》、王小隐的《关于红楼梦剧中一段话》、哀梨的《红楼梦戏》、傅惜华的《关于红楼梦之戏曲》、蒹葭簃主的《谈红楼梦剧》、严敦易的《红楼梦与怜春阁》、方君逸的《关于红楼梦的改编——红楼梦剧本序》等。一些著作中涉及《红楼梦》戏曲的研究,如吴克歧的《忏玉楼丛书提要》、张冥飞的《古今小说评林》。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红楼戏。

一是考证清嘉庆、道光年间红楼戏的剧目、内容、作者,比较改编本的优劣。其中以傅惜华的《关于红楼梦之戏曲》为代表,该文是第一篇系统研究红楼戏的文章。如作者所言“关于《红楼梦》故事之戏曲,至今日尚未见有人为一综合之介绍或研究,贡献于文坛也”。文章考证并介绍了清代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陈钟麟的《红楼梦传奇》、吴镐(傅惜华文中误以为作者是黄兆魁)的《红楼梦散套》、严保庸的《红楼新曲》,并比较了诸剧作的优长与不足。严敦易《红楼梦与怜春阁》,考证了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及其另一部剧作《怜春阁》。张冥飞的《古今小说评林》中从情节剪裁、写作手法、音律等三个方面全盘否定了陈钟麟《红楼梦传奇》。

二是对民国时期改编的《红楼梦》京剧作归纳总结,认识到改编、演出的难度。代表性文章有傅惜华的《关于红楼梦之戏曲》、哀梨《红楼梦戏》、蒹葭簃主《谈红楼梦剧》。傅文紧承清代红楼戏的考证,对民国时期齐如山、梅兰芳、张冥飞、杨尘因、欧阳予倩改编的12部《红楼梦》京剧折子戏作了介绍,是同时期文章中较为全面的归纳。从这些文章可知民国时期红楼京戏的改编与演出以折子戏为主,改编的初衷多为改良社会与为妇女争取社会地位。

第三阶段(1949—1980),红楼戏剧目的辑录、整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红楼戏的改编与演出呈现出新的气象,编演了多种剧目的红楼戏,产生较大影响的有越剧《红楼梦》、京剧《红楼二尤》《尤三姐》、粤剧《红楼梦》、川剧《王熙凤》等。1963年纪念曹雪芹诞辰200周年之际,越剧《红楼梦》的编创与上演是一个显著的标志。这一时期红楼戏突出阶级斗争,在剧情设置与人物塑造上表现阶级矛盾。相比较红楼戏改编、演出的热潮,红楼戏的研究文章偏少,以考证作者、剧目为主,如萧爽《红楼梦剧本溯古》、吴晓铃《红楼戏漫谈——古本戏曲丛刊编余偶得之二》等,前文是对红楼戏剧目、作者的考证;后文对清代十种红楼戏的作者、版本、名称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一些错误,比如考证《红楼梦散套》的作者是吴镐,而非黄兆魁,是继傅惜华的文章之后对清代红楼戏最为全面细致的考证。阿英《论红楼二尤》《晴雯的悲剧说明了什么》、戴不凡《谈〈红楼梦〉的改编》对红楼戏改编中人物塑造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但还是以加强人物的阶级性为主。这一时期的红楼戏研究虽然滞后,但红楼戏剧目辑录及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1957年,一粟《红楼梦书录》出版,“戏曲”部分以1954年10月以前为界,录有昆曲剧目20余部、各种地方戏(秦腔、滩簧、越剧、川剧、滇戏、桂剧、粤剧、京剧、评剧)剧目80余种(多为折子戏),成为后人研究红楼戏的重要参考资料。1965年阿英《红楼梦戏曲集》编成,1978年出版,使得清代10部以刻本、抄本形式在少数人之间流传的《红楼梦》戏曲剧本,得以广泛传播,为研究者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第四阶段(1980—2010),红楼戏研究深入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戏曲的改编虽然没有出现清代与民国时期那种盛况,但红楼戏在前人改编与演出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的戏曲观念的影响下,越剧、昆剧、黄梅戏、龙江剧等剧种纷纷以精致的制作、强大的演艺阵容,重新改编、排演《红楼梦》,并产生了较大影响。伴随着红楼戏的改编、红学研究的深入与新的戏剧观念的介入,有关红楼戏的研究得到了学者多角度的关注。进入21世纪,红楼戏的研究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系统化的特点,诸多中青年学者在爬梳红楼戏剧本的前提下,努力发现不同时期红楼戏改编的特点与不足,为当代红楼戏及影视改编寻找着最恰当的传承方式。

徐扶明在《红楼梦研究集刊》上陆续发表的《红楼梦》与戏曲的论文引人关注,结集出版后题名为《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这一著作至今仍然是红楼戏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徐氏指出《红楼梦》戏曲研究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小说《红楼梦》中的戏曲研究,另一层是小说《红楼梦》戏曲曲本的改编与演出情况研究。全书设有13个专章,最后一章《〈红楼梦〉与〈红楼〉戏》,对《红楼梦》戏曲的创作、流行、成就和缺陷作了详尽研究,将剧本研究、场上研究与文学思潮、文学史相结合,为以后的研究者开了一个好头,此后的研究多在此基础上展开,但至今较少突破性的成果。

20世纪80年代初,郑公盾《漫谈〈红楼梦〉的戏曲改编》、陈祖美《论清代〈红楼梦〉戏曲》、清芬《谭光祜谱〈红楼梦〉剧》等文章对前人尚未发现的红楼戏剧本作了补充研究与考证,如郑文著录了刘熙堂的《游仙梦》。1984年胡文彬《红楼梦叙录》的出版,是对一粟《红楼梦书录》的补充与延伸,补录了吴兰征《绛蘅秋》、谭光祜《风月宝鉴》和诸龙祥《红楼梦传奇》等清代红楼戏剧目,纠正了一粟书录中的错误。进入90年代,研究红楼戏的文章不断涌现,理论色彩较以前有所提高,论述视角亦多元化,具体地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清代红楼戏改编的研究。2000年以来,这类研究论文大量出现,研究深入展开。代表性论文有近20篇,刘凤玲《清代红楼戏的改编模式》(《戏剧》2004年第3期),打破以前学者将清代红楼戏改编归纳为以事件为中心和以人物为中心两种模式的惯论,提出“意图忠实再现原著全貌或部分情节故事,侧重展现原著丰富内容”和“着力于传达原著精神内涵”两种类型。这一论点符合红楼戏的改编特点,是红楼戏改编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徐文凯《论红楼梦的戏曲改编》(《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2辑),细致归纳了清代红楼戏在情节关目选择上的相似之处及具体处理方式上的不同,如各戏均在第一出交代故事缘起,设置有《原情》《情旨》《情原》《先声》《仙引》等。王琳《清代红楼戏的特征》(《戏曲艺术》2002年第4期),从主题选择、结构安排、人物刻画、辞藻特征及演出与影响来分析清代红楼戏的特征。刘淑丽《从〈游仙梦〉看红楼戏曲的改编、演出》(《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3辑)一文介绍了学界并不熟知的刘熙堂的《游仙梦》,认为这部戏在情节剪裁与取舍上较为出色,曲辞宾白自然本色、毫不晦涩,对角色、砌末、装扮、布景交代比较清楚,对曲律孜孜以求。金凡平《红楼梦小说与戏曲文本叙事方式比较》(《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4辑),指出红楼戏对“原著内涵的诠释和再创作上的失之肤浅和表面化”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问题,作者这一观点值得当代红学专家、戏曲专家深思。

硕士学位论文中也有以红楼戏为研究对象,一些文章亦有新意,值得肯定。许萍萍《红楼戏的改编艺术》(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分析了红楼戏改编模式、叙事形式的变化,此文与其他文章不同之处在于,辟专章论述了宝钗、宝玉形象的变化,从人物的形象嬗变来纵观红楼戏改编不失为方法之一,但该文只选了两个人物来阐述红楼戏的改编艺术,论据欠充分。龚琼《清代〈红楼梦〉戏曲艺术创造》(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一文的第三章,分析了《红楼梦》从小说到戏曲在艺术上发生的变化。李文瑶的《〈红楼梦〉戏曲研究》中有专章论述清代《红楼梦》戏曲的剧目、改编、传播与评价。钱成的《仲振奎及其红楼第一戏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主要研究仲振奎《红楼梦》传奇的民本思想,并探讨了仲作的改编模式、人物角色定位和情感倾向对后世红楼戏产生的重要影响。赵青在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论清代红楼戏创作中新旧文学观念的交织》(《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论清代红楼戏对原著情节内容的取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葬花吟在清代红楼戏中的化用》(《四川戏剧》2009年第5期)等,从具体创作实践出发,论述清代红楼戏的改编。

二是对《红楼梦》地方戏的改编研究。这类研究以对越剧红楼戏的评论为多。其中,傅谨《越剧〈红楼梦〉的文本形成》(《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3辑),对徐进《红楼梦》剧本的修改至最终成型的不同稿本进行比较,追溯了稿本变化的原因,认为有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也有陈钟麟《红楼梦传奇》、韩小窗《露泪缘》的影响。王慧《苏青的“芳华”的岁月——以〈宝玉与黛玉〉为中心》(《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5辑)、董文桃《越剧〈红楼梦〉三个版本的主题差异探源》(《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1辑),从主题出发,关注了不同时期红楼越剧的变化:1962年版的政治批判立场、新版的富贵豪华、戏曲电视剧版的日常琐事等。刘桢《越剧〈红楼梦〉:从文学名著到戏曲经典》(《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6辑),简洁明了地点明越剧《红楼梦》剧本成功的关键:紧紧抓住了宝玉的爱情主线,重视人物性格刻画、戏曲冲突设置、情节选择等。吴新雷《昆曲折子戏〈黛玉葬花〉的改订本》(《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4辑),是继周汝昌、王昆仑等红学专家参与《红楼梦》戏曲、曲艺改编后的又一典型例子。优秀红楼戏诞生的前提是优秀剧本的诞生,而既精熟《红楼梦》小说,又懂曲律的学者介入红楼戏的创作是思想与艺术并佳的戏曲剧本诞生的重要途径。

三是关于清代、民国时期红楼戏剧目的考证研究。吴小如《根据〈红楼梦〉编写的京剧》(《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2辑),列出根据《红楼梦》改编的京剧故事20多种,补充、纠正了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关于红楼戏的遗漏与错误。钮骠《京剧“红楼戏”摭遗——致吴小如先生的公开信》(《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又补充了京剧红楼戏若干。饶道庆、裘宁宁的《京剧“红楼戏”叙录》(2010年第2辑)叙录了京剧《红楼梦》80余种,可谓全面。杜春耕、吕启祥《二三十年代红楼戏一瞥》(《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4辑),虽然题名“一瞥”,但对这一时期红楼戏改编、演出的状况作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包括红楼戏的上演率、演员的知名度,演出的剧目,发现《黛玉葬花》演出次数最多,最受人关注。同时也指出这一时期红楼戏的剧本与原著差距很大,有浅俗化、平庸化、简单化等缺陷,并分析了原因。邓丹博士学位论文《明清女剧作家研究》,依据新发现的资料对吴兰征及其剧作《绛蘅秋》的研究有新突破。郑志良《清代红楼戏〈鸳鸯剑〉考述》(《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2辑)考证出《鸳鸯剑》作者为徐绣山,得知其名为徐子冀,浙江海盐人,将《鸳鸯剑》与小说原著、荀慧生《红楼二尤》比较,揭示其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改编、曲律方面的优点及对后世尤三姐形象塑造的影响。钱成《清代红楼戏四考》(《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考证清代红楼戏剧作品总数约有22种,但实际上留存有剧本的仅13种左右。钱成《清代首部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五考》(《辽东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对首部红楼戏剧和红楼曲艺作品作了考证,比较了郝生居士《红楼梦滩黄》与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的异同,是当代较早研究《红楼梦》戏曲与曲艺关系的文章。

四是红楼戏的传播研究。李根亮博士学位论文《〈红楼梦〉的传播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有专章论述《红楼梦》戏曲传播,但论述尚显粗疏。钱成的《清代首部红楼戏创作与流传考》(《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红楼梦传奇在红楼戏曲改编与传播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两篇文章重在研究仲振奎《红楼梦传奇》的改编与传播。

五是对演员表演的研究。早在杨掌生的《长安看花记》中既有关于优伶扮演宝玉、黛玉优劣的评论,这是目前所知较早关注红楼戏演员表演的资料。民国时期,伴随着梅兰芳、欧阳予倩京剧红楼戏的改编与上演,关于演员表演的文章时有出现,《戏考》中有专文评论梅兰芳《黛玉葬花》的诗文,夸赞梅兰芳扮演林黛玉的成功。20世纪60年代,姜妙香怀念梅兰芳的文章《谈梅兰芳的〈黛玉葬花〉》(见《说梅兰芳》,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回忆了梅兰芳塑造林黛玉的微妙之处。《尹桂芳的深情》一文则记载尹桂芳扮演贾宝玉时的忘我与投入(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戏曲组编写的《戏曲演员印象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这些从演员表演的角度谈红楼人物塑造的文章虽然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但在演出实践上为年轻演员刻画红楼人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些年,总结、评价老艺术家排演红楼戏的文章时有出现,以评论荀慧生、欧阳予倩红楼戏表演的居多。王琳《论荀慧生〈红楼梦〉戏》(《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在分析《红楼二尤》《晴雯》的剧本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同时,赞赏荀慧生在红楼人物塑造方面的创造性表演。胡胜、赵毓龙《试论荀慧生先生的“红楼”戏》(《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3辑),以《红楼二尤》为个案,审视京剧红楼戏乃至整个戏曲舞台红楼戏改编与演出的得失成败,是一篇颇有深度的文章。陈珂《欧阳予倩与他的红楼戏——兼谈其戏曲剧本创作和演剧艺术特色》(《戏曲艺术》2008年第4期),针对学界对欧阳予倩红楼戏的否定,从上座率与艺术美出发,认为欧阳予倩的改编及演出具有现代演剧艺术形态,肯定欧阳予倩的红楼戏自有其时代特点与艺术探索价值。该文回避了欧阳予倩红楼戏改编的不足,即对《红楼梦》思想精髓表现得不够。由于越剧《红楼梦》的不断改编与上演,关于越剧红楼戏表演的研究十分热火。如包巍岳《我的红楼情绪——管窥浙百红楼戏》,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红楼戏演出的情况为例,比较演员表演的优点与不足,从唱腔、身段、眼神、情感等多方面对茅威涛、何赛飞、陶慧敏扮演的宝黛进行了评点,指出要想在越剧红楼戏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红楼新戏,走出“徐王”的光环,需在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对浙百的《大观园》中宝钗形象的塑造给予了肯定,如《藏忧》一出原著中没有,却符合宝钗的身份和性格。这些论析从侧面反映出宝黛钗的舞台形象在现有的高度上再提高是非常有难度的。此外,还有杨真真《一部戏折射一个时代——评经典越剧〈红楼梦〉》、徐林正《陶慧敏故事——花开花飞花满天》、傅骏《演不尽的越剧〈红楼梦〉》、毛时安《我对青春版〈红楼梦〉的一点感想》、童玲《银幕再续〈红楼梦〉——记2007民乐版越剧电影〈红楼梦〉》等文,从演员成长、音乐创新、剧本改编等多个方面回顾了越剧在红楼戏舞台表演上所作出的努力。孙惠柱《戏曲折子戏的新范式——观〈红楼人物秀〉有感》,报道了浙江艺术学院戏剧系学生编演的四折红楼戏:《紫菱絮》(迎春悲剧命运)、《葬花梦》《幽江梦》(探春别母远嫁)、《笞宝玉》,从报道知这类演出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朱小珍《〈红楼梦〉演出史稿》(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以红楼戏的舞台演出为研究对象,梳理、追溯了清末至当下红楼戏演出的情况,可以看出几代演员为红楼戏的场上传播所作出的努力。

六是红楼戏研究综述文章。伴随着红楼戏研究的热潮,红楼戏研究综述性文章陆续出现,这些文章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把握红楼戏研究的历史与近况。光祖《“红楼”戏曲概述》(《四川戏剧》1998年第6期,1999年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分三个时间段对清代、民国、共和国的红楼戏曲进行回顾,从清代红楼戏对原著情节的取舍、整体布局、人物描写,民国红楼京剧、闽剧、粤剧的改编与演出,到当代锡剧《红楼梦》、越剧《红楼梦》、龙江剧《荒唐宝玉》、黄梅戏《红楼梦》、新版越剧《红楼梦》的成功上演,对《红楼梦》戏曲的改编与演出作了全景式扫描与评介。支涛《红楼戏的前世今生》(《中国戏剧》2010年第8期),将红楼戏的传播分为四个阶段,不同于光祖的是将新中国成立后的红楼戏以1980年为界分作两段,这一分法更符合大陆红楼戏的特点,文章分析了每一阶段红楼戏的改编、演出特点。胡淳艳《八十年来红楼戏研究述评》(《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4辑),梳理了红楼戏的研究历程,以具体文章为例,指出红楼戏研究深化的具体表现。但该文略过了清代红楼戏诞生之时文人的评点、题词、序、跋研究阶段,这些文字虽然不是有意识的研究,但对剧作的评价至今仍是我们研究红楼戏的重要基础,而且一些文人的评论颇有见地。吴家荣《论阿英的红楼梦研究》(《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4辑)、戴霞《阿英曾拟撰〈红楼梦传奇十种述评〉》(《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5辑)、傅骏《赏尽天下红楼戏 有利博闻知戏理——读光祖的〈红楼戏曲概述〉》(《四川戏剧》1999年第6期)等文章,评介了一些学者研究《红楼梦》戏曲的成就,如从戴霞的文章可知,阿英的《红楼梦传奇十种述评》虽然没有得以完成、出版,但是留存的研究大纲,对我们从事清代红楼戏研究还是颇有启发的。

(二)《红楼梦》话剧研究状况

《红楼梦》话剧伴随着话剧登上中国舞台就开始改编、演出。20世纪初期,“红楼”文明戏曾一度兴盛,出现了《鸳鸯剑》《风月宝鉴》《夏金桂自焚记》《刘姥姥进大观园》《晴雯》《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等。这些《红楼梦》话剧改编的重点放在家庭伦理方面,视角较为狭窄,情节选择以商业效应为主,《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悲剧内涵未进入编导的视野,且多为幕表戏,剧本较少留存。这一时期的《红楼梦》话剧虽然没有能够充分传达《红楼梦》的精髓,却伴随着那个时代的风潮。二三十年代《红楼梦》话剧作品不多,但白薇的《访雯》、陈梦韶的《绛洞花主》烙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40年代是《红楼梦》话剧的黄金时期,赵清阁、端木蕻良、顾仲彝、吴天、朱雷、朱彤等参与了《红楼梦》话剧的创作。

较早关注《红楼梦》话剧改编的学者是鲁迅。1927年,鲁迅为陈梦韶《绛洞花主》写了《小引》。鲁迅给予这部剧本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与《红楼梦散套》等其他红楼戏相比,“此本最后出,销镕一切,铸入十四幕中,百余回的一部大书,一览可尽,而神情依然具在;如果排演,当然会更可观。我不知道剧本的做法,但深佩服作者的熟于情节,妙于剪裁”[《绛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79页]鲁迅所谓的《红楼梦》的“神情”,值得不同艺术形式的《红楼梦》改编者思考,这或许是《红楼梦》改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方君逸的《关于红楼梦的改编——红楼梦剧本序》(《朝雾》文艺春秋丛刊之四1945年第4期,上海永祥印书馆刊),谈到改编全本《红楼梦》话剧的难度,并介绍了他的改编设想,他的《红楼梦》话剧出版时署名吴天。20世纪80年代陈梦韶之子陈元胜的《〈绛洞花主〉话剧本与〈红楼梦〉主题及其他》(《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绛洞花主〉重见记略》(《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从不同角度研究陈梦韶的《绛洞花主》,但由于该剧本当时还没有公开出版,这些评论影响并不大。

新中国成立后,《红楼梦》话剧的改编与演出比较冷清。20世纪50年代,在顾颉刚先生的建议下,赵清阁对40年代创作的《冷月诗魂》作了修改,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易名为《贾宝玉与林黛玉》。1962年沈阳话剧团连续演出达两月之久,可见观众对这部剧的喜爱。20世纪80年代,赵清阁还创作了《鬼蜮花殃》,后易名《晴雯赞》,同40年代创作的《贾宝玉与林黛玉》《雪剑鸳鸯》《流水飞花》一起结集出版,题名《红楼梦话剧》(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2005年,陈梦韶的《绛洞花主》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他《红楼梦》话剧作品有的散落于民国时期的杂志中,有的当时出版过,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再版,普通读者已经难以看到。

21世纪初,学者开始系统梳理《红楼梦》话剧的改编与演出。刘欣的《“红楼”话剧考》(《艺术百家》2005年第3期)梳理了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红楼梦》话剧的创作情况,考述的内容虽然还不全面,但研究白薇的《访雯》时,能从作家当时的心境与个人际遇着手,亦是一个小小的突破。胡淳艳《民国红楼梦话剧改编研究》(《红楼梦研究》2008年第3辑)补充了前辈学者遗漏的《红楼梦》话剧剧本,纠正了个别错误,共列出21部红楼话剧,但仍有疏漏。胡文认为20世纪30年代,没有《红楼梦》话剧剧本产生,这是不妥的。1936年《广播周报》第71期刊发无名氏的话剧剧本《黛玉葬花》。该剧取材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对白多用小说原话,忠实于原著,用“唱”的形式,穿插了《葬花吟》。此外,1944年《紫罗兰》第18期刊发了陈元宁的五幕话剧《红楼梦》。关于作者陈元宁的生平情况尚需进一步研究。一粟的《红楼梦书录》、胡文彬的《红楼梦书录》及刘欣、胡淳艳的文章中均未提及这部话剧作品。当代《红楼梦》话剧的改编融入了诸多时尚的戏剧元素,这从张广天、陈薪伊等人编导的《红楼梦》话剧中可以看出,曹佳的《从话剧〈红楼梦〉看张广天的“先疯戏剧”》(《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论析了张广天的话剧《红楼梦》的先锋派特征,如对《红楼梦》悲剧的喜剧解读等。陈薪伊《一场散了的宴席——谈全景话剧〈红楼梦〉演出构想》(《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3期)从导演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编导话剧《红楼梦》的创新之处,如设计了四个不同的贾宝玉,但都紧扣“反省”主题,通过刘姥姥、焦大、已成平民的贾宝玉三个人物的眼睛来看浮华和富贵,该剧从主题看未能有所突破,从舞台表现看,除了明星荟萃、场景宏大,留给观众的只有失望和遗憾。

三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1.对《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作系统化的整体观照

《红楼梦》改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刊刻,《红楼梦》戏曲、话剧等舞台艺术的改编作品便陆续出现,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目前,对这些作品的研究还处于零散的状态,缺乏一种宏观的整体观照。这些作品虽然隶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都依据小说《红楼梦》改编而成,它们是一个系统化的作品集,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作品作整体的观照,以把握它们的整体特征与原著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恰当地理解小说《红楼梦》在传播与消费过程中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2.对改编作品与原著《红楼梦》作文本细读比较

《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艺术形式不同。首先,需要从宏观上对每一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的创作状况、艺术特征、审美倾向以及作为一个整体对《红楼梦》传播的影响等作整体上的研究。在梳理过程中,从微观入手,将改编作品与原著比较,是品评《红楼梦》改编作品整体成就的基本标准。其次,即使是同一类艺术形式的作品,由于作者的思想观念、艺术水平、个人阅历及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这些作品也存在着差异,只有自觉地与原著作比较,才能更清楚地发现这些区别,较为客观地评价它们在文学史、艺术史上的地位。最后,不同艺术形式改编作品并非界限鲜明,它们之间常有互相移植、借鉴,这些作品的文本比较,更能看出改编者思想观与艺术观的不同。

(二)研究难点

1.《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的产生是一个复杂、漫长、具有动态特征的过程,不仅与原著的阅读、研究有关,还与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有关,与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文化政策、社会思想密切相关。因此,理清这些关系并形成较为恰当的认识有一定难度。

2.《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繁多,有些作品沉寂于图书馆古籍室,有些散落于民国的杂志中,整理和阅读作品是一项大工程,而要比较出改编作品与原著的异同更需要耐心与毅力。

(三)创新之处

1.在较为全面地梳理作品的基础上,对《红楼梦》舞台艺术改编作品作了整体观照。

2.客观分析了主流意识形态、都市文化、艺术发展、演员表演等因素对《红楼梦》改编的影响。

3.比较分析《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与原著的异同,总结了改编作品成功与失败的规律。

(四)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方法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在这里不是套用理论名词,而是活用其理念中对文学作品本身的重视,通过对《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的细读,一方面对作品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为比较研究《红楼梦》戏曲、话剧与小说《红楼梦》的思想与艺术品质打下基础。

2.比较分析方法

《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与小说《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在思想品质与艺术手法上对《红楼梦》既具有情同母子的依附与传承的一面,又具有独立而自成体系的一面,将这些作品与小说《红楼梦》相比较,指出哪些方面继承了《红楼梦》的精华,并探讨作者是如何形成独立的艺术风格;哪些方面是对《红楼梦》不正确的理解,进而论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

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红楼梦》戏曲、话剧作品数量较大,通过较为全面的文献资料,力图对它们做出宏观的描述,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微观研究方面,将《红楼梦》戏曲、话剧中的优秀作品作为个案,具体考察它们的改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