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与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以云南省多民族聚居地的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为研究样本。其理由是: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一个省,是我国民族种类、民族自治地方和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是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第二的省份。云南的民族状况和民族关系极富特色,多年来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效显著,不仅可以向全国示范,也完全可以向全世界示范。[65]2006年,云南省确立了434所中小学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示范学校。[66]2008年以来,云南省共有1221所中小学被确立为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67]云南的民族关系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个缩影,云南10多年来持续在中小学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典型。

样本来源地为: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级市抽取了86所中小学校的小学五年级至高二年级234个班级,共10967名学生及1270名教师为研究样本。

图1-1用点标出了11个样本来源地。

图1-1 样本来源地

抽样方法:

学生样本的抽取方法: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因此在抽取学生样本时,选择性地使用下面两种抽样方法:

方法一: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见表1-1),按照学校属性(村级小学、乡级小学、市级小学)×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七、八、九年级,高一、二年级)×学校学生的民族构成情况(即当地某种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汉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多民族混合学校。本书将汉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简称为汉族学校、当地某种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简称为少民学校、多民族学生混合的学校,简称为混合学校),在各地州选取中小学10所左右。每所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学生,对班级的抽取要求是随机抽取。每个年级保证有1—2个班级,抽样人数为100—150人。

方法二: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地州中随机抽取1个县级市,然后在此县级市中,选取学校和学生。其余步骤与方法一相同。

表1-1 抽样标准

教师样本的抽取方法:要求每所被调查的学校中,完成学生问卷的班级的班主任、担任《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教师、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学校认为与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有关的其他教师、工作人员、领导等完成教师问卷。

分别在11个地州抽取了中学47 所,小学 39所,高一年级24个班,高二年级23个班,初一44个班,初二48个班,初三5个班(来自保山、德宏、文山),小学五年级47个班,小学六年级48个班,共239个班级。共发放问卷14063份,回收问卷12142份。剔除无效问卷(无效问卷情况有:部分问卷装订失误,数据无法使用;问卷缺失项目多;规律性做答问卷等),有效问卷数量为10967份。问卷有效率为90.3%。具体情况见表1-2。

表1-2 11个地州抽取的学校及各年级的班级数目

学生所属的地州:10967名学生中,楚雄学生1094人,占10%;红河1168人,占10.7%;文山225人,占2.1%;西双版纳940人,占8.6%;大理782人,占7.1%;德宏775人,占7.1%;怒江823人,占7.5%;迪庆1301人,占11.9%;普洱742人,占6.8%;保山1703人,占15.5%;临沧1414人,占12.9%。见图1-2。

图1-2 学生所属地州情况

学校类别:来自村小的学生1247人,占11.4%;乡小1611人,占14.7%;县小1634人,占15%;乡中2411人,占22.1%;县中3939人,占36.1%;民办中学84人,占0.8%;未填写学校类别的人数为41人,占0.4%。见图1-3。

图1-3 学生所属的学校类别

性别情况:男生4881,占45.6%;女生5827人,占54.4%;性别缺失值为259人,占2.4%。

年级情况:小学五年级学生2222人,占20.3%;六年级2116人,占19.3%;初一2267人,20.7%;初二2023人,占18.4%;初三265人,占2.4%;高一1104人,占10.1%;高二961人,占8.8%;缺失值9人,占0.1%。见图1-4。

图1-4 学生的年级情况

民族类别:汉族学生4419人,占40.3%;彝族,884人,占8.1%;藏族824人,占7.5%;佤族830人,占7.6%;傈僳族780人,占7.1%;白族765人,占7.0%;傣族658人,占6.0%;壮族381人,占3.5%;哈尼族345人,占3.1%;苗族245人,占2.2%;纳西族178人,占1.6%;回族135人,占1.2%;瑶族100人,占0.9%。其他民族(包括景颇族69人、阿昌族60人、布朗族、布依族、基诺族、拉祜族等)423人,占3.9%。见图1-5。

图1-5 学生的民族类别情况

来自三类民族环境的学生情况:来自汉族学校的学生为3565人,占32.6%;少民学校的学生为3784人,占34.6%;混合学校学生3576人,占32.7%;缺失值42人,占0.4%。见图1-6。

图1-6 来自三类民族环境的学生情况

共有1271名教师参与了此次调查。所属地州情况:楚雄教师96人,占7.6%;红河415人,占32.7%;文山41人,占3.2%;西双版纳39人,占3.1%;大理81人,占6.4%;德宏134人,占10.5%;怒江38人,占3.0%;迪庆190人,占14.9%;保山94人,占7.4%;临沧143人,占11.3%。任教学校类别:来自村小的教师178人,占14.0%;乡小260人,占20.5%;县小165人,占13.0%;乡中214人,占16.8%;县级初中197人,占15.5%;县级高中254人,占20.0%。[68]任教年级情况:任教年级中,部分教师同时教授2个年级,统计时采取任选其中一个年级的方式。小学五年级教师304人,占23.9%;六年级252人,占19.8%;初一160人,12.6%;初二162人,占12.7%;初三119人,占9.4%;高一149人,占11.7%;高二101人,占7.9%。

性别情况:男教师436人,占36.4%;女教师788人,占62%。女教师占大多数。

20—29岁341人,占26.8%;30—39岁539人,占42.4%;40—49岁328人,占25.8%;50—59岁55人,占4.3%。30—39岁教师占多数,50—59岁教师很少。

教师的民族类别:参与调查的教师有汉、彝、藏族、哈尼、白、壮、傣、纳西、苗、傈僳、佤、回、景颇、瑶、其他(阿昌族6人、德昂族1人、普米族2人、拉祜4人、布朗族1人、布依1人、基诺1人)共有21种民族。汉族教师占多数。彝族、藏族、哈尼、白族教师也相对多。汉族教师占多数的情况与实情相符,但少数民族教师所占比例可能与抽样有关,也与某种少数民族总人口数量及担任教师的人数多寡有关。

教师的学科方向中,汉语言文学的最多,389人,占30.6%;其次是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学科的教师,323人,占25.4%;第三为数学,272人,占21.4%。理化科(包括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91人,占7.2%;英语83人,占6.5%;艺术38人,占3%;体育22人,占1.7%;生物11人,占0.9%。有42名教师未填写自己的学科方向。

担任课程及班主任情况:1271名教师中,只有169名承担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占13.3%;1102人未承担此课程,占86.5%。

担任班主任的有676人,占53.2%;未担任的594人,占46.7%。

来自三类民族环境的教师情况:来自汉族学校的教师242人,占19.0%;少民学校教师642人,占50.5%;混合学校教师383人,占30.1%。

(二)研究工具

本书使用到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心理历史法、故事测试法、观察法等。其中,以问卷调查方法为主。涉及的测量工具是:

(1)学生问卷。包括民族团结教育知识记忆问卷(自编)、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问卷(自编)、青少年民族社会化问卷(修订)、青少年民族认同问卷(修订)、青少年民族交往行为问卷(自编)、青少年民族间冲突行为问卷(自编)6个问卷。

(2)教师问卷。问卷包括学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措施及功能评估、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考核方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困难五方面内容。

3.统计处理

用SPSS 16.0进行数据管理和各项统计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统计软件AMOS 16.0。


[1] 李善凯:《民族的群体心理》,载张世富《民族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2—333页。

[2] 尹可丽、尹绍清:《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 肖宪:《从民族团结走向民族融合——对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几点思考》,《思想战线》2012年第4期。

[4] 徐杰舜:《民族团结论》,《中国民族报》2005年8月12日第6版。

[5]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

[6]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http://www.seac.gov.cn/art/2012/11/18/art_3_170857.html。

[7] 卢贵子、金炳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国民族教育》2008年第7—8期。

[8] 赵学先:《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特征新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9] 王希恩:《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完善民族政策的和谐取向》,《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

[10] 赵野春、马太江:《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实现条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1] 巴玉玺:《不断深化对和谐民族关系价值的认识》,《光明日报》2008年6月4日理论版。

[12] 廖业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内涵之论说》,《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3] 李善凯:《民族的群体心理》,载张世富《民族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2—338页。

[14] 尹可丽、尹绍清:《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5] 本课题组指尹可丽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09BM2006)。

[16]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08年完成的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青少年民族团结观的研究》结题报告,项目批准号:07Y20933。

[17]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09年完成的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与教育》结题报告,项目批准号:云宣通2008[29]号。

[18] 万明钢、高承海、吕超、侯玲:《近年来国内民族认同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8期。

[19] Carla J.,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Vol.26,No.1,1998.

[20] Phinney J.S.,Alipuria L.L.,“Ethnic identity in college students from four ethnic groups”,Journal of Adolescence,Vol.13,No.2,1990.

[21] Laroche M.,Kim C.,Tomiuk M.,“A test of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acculturation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Vol.29,No.3,1998.

[22] 何叔涛:《汉语“民族”概念的特点与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兼谈“中华民族”“中华各民族”与当前流行的“族群”概念》,《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23]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4]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

[25] 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学报》2004年第1期。

[26]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27] 佐斌、秦向荣:《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8] Kwan K.K.,Sodowsky G.R.,“Internal and external ethnic identity and their correlates:A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 immigrants”,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Vol.25,No.1,1997.

[29] Bennett M.,Lyons E.,Sani F.,Barrett M.,“Children's subjectiv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group and ingroup favoritism”,Developmental Psychology,Vol.34,No.5,1998.

[30] Phinney J.S.,Anthony D.O.,“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thnic identit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Vol.54,No.3,2007.

[31]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

[32] 张庆林、史慧颖、范丰慧、张劲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3] 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4] 高承海、安洁、万明钢:《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3期。

[35] 万明钢、高承海、吕超、侯玲:《近年来国内民族认同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8期。

[36]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37]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38] Berry J.W.,Phinney J.S.,Sam D.L.,Vedder P.,Invernizzi F.,“Immigrant youth:Acculturation,identity,and adaptation”,Applied Psychology,Vol.55,No.3,2006.

[39] 梁进龙、高承海、万明钢:《回族、汉族高中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自尊的影响》,《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第6期。

[40] 王嘉毅、常宝宁:《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3期。

[41] 《云南省434所“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挂牌》,《今日民族》2006年第12期。

[42] 居来提·多来提:《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

[43] 卢守亭:《新世纪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87篇学术论文的文献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44] 尹绍清、尹可丽:《云南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45] 尹绍清:《楚雄州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46] 龙肖毅、尹可丽、杨光:《大理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47] 尹康平、尚兴民、田国伟:《保山市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第6期。

[48] 赵科、尹可丽、吕静、杨发达:《德宏州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49] 陈春莲:《临沧市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

[50] 樊洁、李恋:《红河州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红河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51] 卢守亭:《新世纪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87篇学术论文的文献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52] 黄旗萍:《浅谈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回族”单元的设计与实施为例》,《中国民族教育》2012年第5期。

[53]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来源于教育部网站,2008年12月16日。

[54] 徐杰舜:《社会科学视野中的民族团结概念》,《中国民族》2004年第6期。

[55] 尹可丽、尹绍清:《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6] 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57]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58] 高承海、安洁、万明钢:《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3期。

[59] 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0] 张庆林、史慧颖、范丰慧、张劲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1] 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62] 数据来源于作者2009年完成的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与教育》结题报告,项目批准号:云宣通2008[29]号。

[63] 摘自课题组在2010年1月30日对宁洱县民宗局局长、普洱市组织部部长的访谈录(人名略)。

[64] 尹可丽、尹绍清:《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5] 肖宪:《从民族团结走向民族融合——对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几点思考》,《思想战线》2012年第4期。

[66] 今日民族编辑部:《云南省434所“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挂牌》,《今日民族》2006年第1期。

[67] 罗嘉福:《在云南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http://www.ynjy.cn/chn201004051544082/article.jsp?articleId=37292809.2012.12.28)。

[68] 教师人口学资料报告的数据不含缺失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