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西亚非洲国家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结语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从人类社会发展多样性、民族差异性等多个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性思想。西亚非洲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一样,都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性的尝试,虽然该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呈现了由盛而衰的发展趋势,并在当前处于低潮阶段,但这并不能抹杀该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在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在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方面的伟大意义。通过分析西亚非洲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由盛而衰的根源,让我们认识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取得,完全有赖于中国共产党人不囿于前人,敢于道路创新、理论创新的高贵品质,以及对现实实践的科学评估。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体现,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取得的成就和西亚非洲国家遭受的挫折表明,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依靠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领导,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排除外部的干扰破坏,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才有成功的希望。

(马文琤)


[1] 本研究成果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项目资助。

[2] 刘佩弦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3] 翟泰丰主编:《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8页。

[4] 基布兹是希伯来语“集体定居点”的音译。

[5] 李光:《以色列基布兹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5月。

[6] 加纳此时虽获得形式上的独立,但直到君主制和英国总督在1960年被废除之后,社会主义制度才真正在该国得以确立。而突尼斯则是在1963年才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故,将加纳和突尼斯计算在6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参见唐大盾、张士智、赵慧杰等《非洲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77、232—234页。

[7] 胡雨:《伊拉克共产党兴衰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8] 魏雪静:《浅析基布兹的形成与演变》,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6月。

[9] 这14个国家分别是: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苏丹、索马里、加纳、马里、坦桑尼亚、肯尼亚、突尼斯、乌干达、赞比亚、塞内加尔、毛里求斯、刚果(布)。

[10] 西亚地区的3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南也门、伊拉克、叙利亚。

[11] 这7个国家分别是: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苏丹、伊拉克、叙利亚、南也门、索马里。

[12] 在20世纪70年代,除乌干达、阿富汗因政变放弃社会主义外,新增了8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分别是:马达加斯加、塞舌尔、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贝宁、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安哥拉。

[13] 程恩富、孙业霞:《以色列基布兹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示范》,《经济纵横》2015年第3期。

[14] 80年代脱离社会主义阵营的五个国家是:毛里求斯、几内亚、苏丹、莫桑比克和阿尔及利亚。

[15] 参见聂运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低潮中奋进》,《求是杂志》2013年第21期。

[16] 参见唐大盾、徐济明、陈公元主编《非洲社会主义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17] 唐大盾、徐济明、陈公元主编:《非洲社会主义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7页。转引自,乔治·帕德莫尔称泛非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民族主义,政治民主和社会主义。见其名:《泛非主义还是共产主义?》,伦敦,1956年版,第181页。

[18] 唐大盾、徐济明、陈公元主编:《非洲社会主义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158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02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6页。

[21] 《苏联与东欧资料》1985年第5期。

[22] 塔斯社罗安达1977年12月4日讯,转引自唐大盾、徐济明、陈公元主编《非洲社会主义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页。

[23] 德甘尼亚意为盛产粮食之地。

[24] 魏雪静:《浅析基布兹的形成与演变》,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6月。

[25]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页。

[26] 唐大盾、张士智、赵慧杰等:《非洲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417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31页。

[28] 王金华:《社会主义国家“超越阶段”错误发生原因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年第2期。

[29] 转引自徐济明、谈世中主编《当代非洲政治变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30]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6页。

[31] 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6页。

[32] 《本贝拉言论集》(1962年9月至1965年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192页。

[33] 徐崇温:《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4] 赵春丽:《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试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

[35] 唐大盾、张士智、赵慧杰等:《非洲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页。

[36] 唐大盾、徐济明、陈公元主编:《非洲社会主义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37] 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解读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复兴》,香港大风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38] [美]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77页。

[39]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卡扎菲和利比亚》,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5页。

[40] 金宜久:《伊斯兰与国际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3页。

[41] 本·贝拉:《本·贝拉言论集》(1962年9月—1965年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84—85页。

[42] 陈公元、唐大盾主编:《非洲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989年,第190页。

[43] 高放主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2—473页。

[44] 陈公元、唐大盾主编:《非洲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社会科学西亚非洲研究所1989年,第196—197页。

[45] 胡雨:《伊拉克共产党兴衰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46] 阎学通:《苏联对非洲政策的变化》,《世界知识》1986年第16期。

[47] 吴期扬:《苏联在非洲遭受的挫折及其根源》,《苏联东欧问题》1983年第5期。

[48] 李爱华、卢少军:《非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成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1期。

[49] 这四个国家分别是:安哥拉、塞舌尔、津巴布韦和贝宁。

[50] 这七个社会主义政权分别是:赞比亚、马达加斯加、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刚果(布)、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和南也门。

[51] 剩余的八个国家分别是:叙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埃及、伊拉克、塞内加尔、肯尼亚和坦桑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