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
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是落实“全球国家共同体”战略构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布局设计,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升级版的现实需要,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落实“全球国家共同体”的战略构想
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崭新形势,2011年11月17日,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了主题为“在全球国家共同体中的东盟共同体”的第十九届峰会,共同签署了《在全球国家共同体中的东盟共同体巴厘宣言》(又称《巴厘第三协约宣言》),首次提出“全球国家共同体概念”。宣言指出,增强东盟与全球国家共同体的融合互动,发挥东盟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作用,对东盟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东盟领导人在宣言中承诺,推进东盟理念,在全球国家共同体中打造东盟作为可信赖区域组织的形象,到2022年力争把东盟打造成关注全球性事务的合作平台。宣言提到,当前在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更为复杂,更加严峻,东盟要做出更加协调一致的反应和努力。东盟将在共同关心和具有共同利益的国际问题上,在更大范围内,采取协同一致的立场,加强与外部世界互联互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更加积极地参与建设一个和平、公正、民主和繁荣的世界。
《在全球国家共同体中的东盟共同体巴厘宣言》,是对《巴厘第一协约宣言》《巴厘第二协约宣言》的继承和发展。1976年,东南亚各国在巴厘岛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又称《巴厘第一协约宣言》)。迄今为止,相继有包括非东盟国家在内的29个国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3年,《巴厘第二协约宣言》又在巴厘岛问世。东盟正式提出建设以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支柱构成的东盟共同体。《巴厘第三协约宣言》,其主旨就是使东盟更加积极地参与建设一个和平、公正、民主和繁荣的世界,并为此做出更大贡献。东盟号召各成员国要采取切实措施加速共同体建设进程,保证东盟共同体三大支柱平衡发展,相关行动计划全部按时在2015年实现。
伴随历届东盟峰会的举办,东盟离实现“一个目标、一个身份、一个声音”的愿景越来越近。当前,恐怖主义、移民危机、南海问题等给东盟发展带来冲击,东盟各成员国经济的民族主义、政治或意识形态的部分冲突对立,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多元化和相对脆弱,是共同体未来面临的挑战,但也为东盟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应对挑战提供了动力。挑战与机遇并存,东盟内联外合,加强与地区外大国和世界的融合已是必然。随着组织不断壮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话语权切实增强,东盟必将成为“全球国家共同体”中一个更大的合作平台,而巴厘岛将成为东盟下一个10年发展的新起点。
2015年11月23日,东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在吉隆坡批准了一份未来10年发展“路线图”,即“成立东盟共同体吉隆坡宣言”的《东盟2025:携手前行》声明。提出确保政治稳定与安全、建立强大的经济体、发展社会文化领域三大目标。东盟自1967年成立,成员国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10个国家,从东盟到东盟共同体历经48年。整合后的东盟共同体,将是以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发展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为基础的共同体,涵盖6.4亿人口,GDP总额高达2.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4%,贸易额大约占世界总贸易额的7%,体量上相当于世界的第七大经济体,是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经济力量。东盟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第一个亚洲版“共同体”的诞生,届时10个东盟国家将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将形成一致声音。未来“钻石十年”,东盟在坚持包容性、尊重各自差异原则基础上,学习借鉴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南美国家共同体、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等建设经验,协商一致,团结合作,继续遵循大国平衡外交政策,协调中日韩自贸区发展、美国主导的TPP谈判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协定CAFTA,到2025年必将如期建立共同体。建设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也是建设东盟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全球国家共同体战略构想的重大举措。建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将可在该区域国家内,在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领域,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共同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区、相互认可的学位资格和学分转换,推进跨境课程开发、项目合作、人员流动,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建设东盟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支点战略”的对接,打造亚洲知识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知识贡献。
(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源远流长,向上可追溯至2000多年以前。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借助季风的力量不断探索,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在此过程中,通过往来于南海之上的经贸活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逐渐结成深厚友谊,而东南亚也因此天然地成为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枢纽。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时表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友好交流。中国愿向东盟派出更多志愿者,支持东盟国家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事业发展,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2]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
2013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在参观中国—东盟博览会展馆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2013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3],进一步明确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对外开放的重点内容之一。
2014年11月10—1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会议通过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重点议题达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共识。[4]宣言提出,“鼓励各经济体采取更加便利的移民政策,基于利益共享和互利,切实促进区域内包括商务人员、游客、科研人员、学生、劳务人员的流动”。支持“旨在通过进一步增加学生、研究人员和教育提供者三方面人员流动性,促进亚太经合组织跨境教育的倡议和活动”。“鼓励人员交流,利用网上资源和创新学习实践,推进虚拟学术交流卡。”[5]
2015年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围绕“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年会主题做主旨演讲,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愿同所有周边国家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双边关系发展和地区繁荣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015年3月28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6]该文件指出,“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根据文件精神,中国政府每年将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以扩大相互间的留学生规模,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中国与东盟通过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以相互尊重与信任为基础,秉持开放与包容的理念,不断促进双边文化认同与互鉴,实现中国与东盟全方位的共生共荣的共同发展。同时,中国将与东盟各国更加积极地协调与推进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在内的各项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各国海上互联互通建设,使海洋成为连接沿线各国利益的纽带,从而打造亚洲海洋合作新篇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衷共济、共同努力,坚持以合作促共赢,必将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现辉煌,惠及各国人民。2015年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中国—东盟合作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耀眼的里程碑,这对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关系是否长久,关键在得不得民心,而大力推进人文交流,可以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走得更近更亲。而且,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是相通的,传统也很相近。中国应继续加强与东盟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大力推进区域内学生与教师流动、学术研讨与项目合作、各国人民多重交流,发挥好“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支持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建设,从而共同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和人文基础。所以,开展并深化与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具有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实施的重要作用。
(三)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升级版
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是山水相依、陆海相连的邻居,同属于亚洲区域圈。无论是古代的儒家文化圈,还是当今的经济贸易圈,中国和东盟各国一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相似性与经贸合作的紧密性,中国—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才得以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总量连年攀升,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升级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东盟成员,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变动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而产生的。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展开对话,经过近10年的共同努力,2002年11月4日,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框架协议》是未来自贸区建设的法律基础,共有16个条款,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根据《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其中,货物贸易是自贸区的核心内容,除涉及国家安全、人类健康、公共道德、文化艺术保护等WTO允许例外的产品以及少数敏感产品外,其他全部产品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都应逐步取消。在经济合作方面,双方商定将以农业、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促进和湄公河流域开发为重点,并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框架协议》规定,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将建成自贸区,2015年和东盟新成员,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建成自贸区,届时,中国与东盟的绝大多数产品将实行“零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双方的贸易将实现自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将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4年11月,在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东盟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两份重要文件,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双方对相互间的7000多种产品开始全面降税,促进了双边贸易额的大幅度增长。2005年12月,在第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东盟宣布中国成为其东部增长区的发展伙伴。2005年,中国—东盟双方贸易额达到1303.7亿美元。东盟对华实际投资总额达到31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成员国投资为1.58亿美元。《框架协议》取得积极成效。
2006年10月30日,即“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会聚中国南宁,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签署联合声明《致力于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决心按时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包括2010年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2015年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鼓励中国与东盟在支持次区域开发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包括在以下地区开发经济合作区:中国西南地区、东盟东部增长区、三河流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包括建成泛亚铁路(新加坡—昆明)和其他地区在内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全面建成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通过的《东亚合作联合声明》提出“深化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基础”的目标和目的,11月20日东盟与中、日、韩制定《2007—2017年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工作计划》,使东盟与中、日、韩在未来10年的关系和合作得到全面和共赢的发展。工作计划要求继续努力促进和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支持于2015年前建成东盟共同体。
2009年10月24日,第十五届东盟峰会发表主席声明,提出促进东盟连通重点在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峰会对用于基础设施开发的100亿美元东盟—中国投资合作基金项目表示欢迎。2010年11月15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2011年11月18日,第十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就纪念对话关系20周年发表联合声明,将致力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互利经济合作,充分、有效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相关协定,通过支持落实《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和中国—东盟互联互通项目,加强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加强“10+3”框架下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合作,防止东南亚地区再次发生金融和货币危机。
201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10周年和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36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9月底,双方贸易额已达2888.9亿美元。5月17日,《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合作协议的补充协议》签署。9月21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和自贸区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行。
2013年10月9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领导人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市发表《纪念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联合声明》,赞赏中国在东盟对话伙伴中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率先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率先与东盟建成自贸区。高度评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提升双方经贸关系发挥的积极作用,欢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倡议,包括改善市场条件和双方贸易差额,以及扩大《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范围和覆盖面。赞赏中国持续支持《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的落实,根据《中国—东盟航空运输协议》,加强民用航空合作,以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支持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支持为发展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所作的努力,包括用好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共同努力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
2014年11月13日,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在缅甸内比都举行。会议发表《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积极评价中国—东盟关系取得的进展,并对进一步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做出规划。东盟国家领导人欢迎中方支持东盟倡议制定“东盟共同体后2015年规划”。东盟国家领导人注意到并赞赏中方提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肯定东盟—香港自贸区谈判取得的进展,期待谈判早日完成。注意到在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内的“东盟+1”自贸协定的基础上开展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取得的进展。同意积极加快RCEP谈判进程,推动东亚经济进一步融合。同意密切合作,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入运营。
2015年11月20日至23日,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十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峰会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实质性谈判。11月22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期间,签署了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成果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议定书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金融等领域,体现了双方深化和拓展经贸关系、全面提升经济技术合作水平的共同愿望和现实需求。议定书的签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十国进一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又一成果,也必将对构建中国—东盟共同体新未来起到关键性作用。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立,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往来,增大了熟悉各国语言、法律、经贸、外交等专业人才需求,对推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建设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提出了现实需要。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自贸区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必将极大促进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为中国—东盟共同体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科技支撑、智力支持。自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1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8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96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0%。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向高等教育普及化方向奋力推进。中国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而在东盟各国中,既有像新加坡、泰国这样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也有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境况相近的马来西亚等国,更有老挝、越南、柬埔寨等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国家。无论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还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有规律,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提高对外合作开放程度,积极推动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的转变,努力寻求“量”与“质”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战略。当前,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机制的不断成熟,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因此,在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进程中,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开放高等教育领域服务市场,增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往来,进一步为教育领域的服务贸易提供更加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为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方式和贸易规模创造条件,必将有力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梯度合作、结构互补,全面加强中国—东盟人力资源开发,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四)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国际化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世界,而全球化正在改变国际化的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伴随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全球经贸一体化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关联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势不可当。在信息与知识经济占主体的21世纪,旨在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通过加强交流与深化合作从而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知识普适性的内在作用与政治经济等外在推动力,使高等教育的各要素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联系不断加强,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进程日益加快,共同的利益诉求与教育价值观也逐步渗透全世界。在国际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超越国家地域限制,不断碰撞与交融,兼容多种特质。高等教育各要素(人口、知识、项目、教育提供者、课程等)的跨国自由流动与各国高等教育特色的不断凸显与融合,不仅扩大了各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也有效提升了高等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率,更丰富和繁荣了国际教育市场。同时,在商业资本的推动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融合理念也得以形成和发展,跨境合作发展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和商业活动广泛开展,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化融合发展时代。[7]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提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8]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指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关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谋求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崭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法治中国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分层分类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宏观背景下,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广泛开展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开拓国际教育市场,从而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机遇。走开放发展道路,坚持公平发展、互利共赢原则,主动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共同体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吸纳借鉴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探索建立高校校校协同、校科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海内外合作的“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构建具有广泛利益的高等教育共同体,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办学效益水平,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路径选择。
从东盟看,东盟各国处于东南亚地区,各自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继承西方列强“嫁接”在本地区高等教育的“遗产”基础之上,模仿与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模式,物质和精神上的依附性,使东盟各国形成了发展各异、水平不一的高等教育。东盟与中国同属于亚洲经济圈,地缘紧密,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与人文传统,双边高等教育的合作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冲击的必然,也是建设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的现实所需。中国与东盟各国只有互相吸收各自优势,并形成互补,才能更好地去调整与改革本国高等教育,使之更加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