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研究意义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背景下,本书以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战略合作为主线,探究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框架,全方位审视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战略构想,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在深化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对于促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快速提速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参考作用。
(一)理论意义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国家期间,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议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打造海上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平台联系发展。三年多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深化,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全面推进,中国、东盟相互间合作日益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日益提升。中国—东盟合作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关系,打造中国—东盟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教育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有利于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全面、深入、持续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推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提升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影响力,加快建立国际新秩序,共同应对各种新挑战;有利于推进东盟在国际事务中不断提高地位,努力发挥平衡协调各方关系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本地区整体竞争力,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复苏乏力,国际安全局势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海上争夺与对抗凸显,全球性两极分化加剧,大国合作竞争关系复杂化,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全面落实“一带一路”构想,巩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成果,强化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深化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开拓高等教育合作的新领域,探索高等教育合作新模式,以教育合作为优先方向,将人文交流合作打造成中国—东盟关系的新支柱;如何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对接,积极推进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强化高等教育动力站、辐射源、人才库独特功能,夯实中国—东盟深化合作,坚实民意根基和人文基础,搭建民心相通桥梁,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造福东盟各国人民,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最大限度求同化异,增信释疑,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叠加点,推进合作交流提档升级,永续发展;如何以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为抓手,加强中国、东盟不同文明对话,尊重彼此差异,化解东盟经济结构单一、政治体制多元、民族宗教信仰差异大、成员国内部政局不稳、宗主国影响深重等障碍,推动彼此文化认同,价值认知,继而推进财富、资源以及人员的流动,促进不同文明交织交融、交合互鉴和交汇共享等,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回答,需要新的理论进行指导。因此对于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和比较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要奋力推进现代化发展,在切实创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迫切需要科学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学习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范式、新模式。开展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建设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需要,更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东盟各国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有助于认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丰富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的区域化发展理论;有助于通过签署合约,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构建开放、合作、分享、互助、创造的高等教育合作体制机制,促进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实现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妥善处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国际之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以及做强区域高等教育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系,以多维视角把握高等教育区域化、国际化发展。开展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继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是对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的深化和细化。区域发展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增长极,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增长源,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国际之间如何合作互动,便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应有之义。
(二)实践意义
从实践角度来说,对于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并通过中国、东盟比较研究,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与东盟国家是近邻,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文化习俗相通相近,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中国、东盟不仅是一个“关系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中国和东盟于1991年开启对话进程,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1997年中国与东盟确定了建设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准则和政策目标。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中国分别同所有东盟国家签署了面向21世纪的合作框架文件。2003年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国、东盟双方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对话合作机制,搭建了领导人会议、9个部长级会议、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平台。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截至2016年,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6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双方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互访超过2300万人次,互派留学生逾19万人。目前,中国在东盟国家建立了31所孔子学院和32个孔子课堂,并在泰国、新加坡、老挝和柬埔寨设立了文化中心。在东盟诸多对话伙伴关系中,中国—东盟关系是最富内涵、最具活力的关系之一。
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8月1日,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暨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在贵阳开幕。活动期间举办了中国—东盟百名校长牵手未来、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以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博览会等30余项活动。9月在老挝万象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上,李克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推动中国—东盟合作提质升级。2017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和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致力于深化互信,聚焦合作,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合作关系全面深化。中国、东盟双方关系迎来提质升级新机遇。中国愿同东盟一道,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战略对接和务实合作,以教育合作为优先方向,深化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全方位合作,落实好第三份五年行动计划,将人文交流合作打造成中国—东盟关系的新支柱,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新动力,创造新机遇。
当前,推动中国和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深化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都将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化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认识,有助于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立足双方优势特色,强化高等教育区域合作,通过选择、改造、整合与调适,使各自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先次序与建设领域得以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和倍增作用,极大地增进中国—东盟对东亚、东南亚、南亚甚至整个亚洲这块土地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增进各类人员的区域流动,增强我国和东盟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提高我国与东盟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当前,亚太经济文化圈逐渐发展壮大,华人社会得到广泛尊崇,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周边国家和地区基于地域和相近文化的影响,逐渐趋向区域化、一体化发展。因此,本书通过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探讨,在尊重东盟各国、各地区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加强与亚洲特别是东北亚、东亚、南亚等周边地区的合作,探索“南—南”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范例,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确定的“扩大教育开放”目标,全面启动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努力推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1] 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10月4日第1版。
[2] 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10月4日第1版。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4] 习近平:《倡导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2日第1版。
[5] 《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2日第3版。
[6]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
[7] Knight J.(2006a).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New Directions,New Challenges.2005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Global Survey Report.Pari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9] Eastman J.,Lang D.Mergers in Higher Education:Lessons from Theory and Experience[M].Universify. of Toronto Press,2001,15.
[10] 朱剑:《美国的五校联盟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3期。
[11] Griffin G. E. University Center of Northwestern Michigan College(UCNMC)Partnership:A Leadership Model for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 Viability[D]. United States-Michigan: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2003.
[12] 吕颖:《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性分析》,《学术交流》2004年第5期。
[13]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1期。
[14] 樊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15] [美]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58页。
[16] 陶爱珠:《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17]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18] Bluestone Barry,“UMASS/Boston:A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1993,pp.12-15.
[19] Caffry J.,Isaacs H. H.Estimating the Impacts of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on the Local Economy[M] .Washington,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71.
[20] 张阳:《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问题研究及其发展简述》,《江苏高教》2002年第3期。
[21] 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江苏高教》2000年第5期。
[22] 周江林:《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基础述评》,《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第5期。
[23]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34—36页。
[24] 夏鲁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25] 吴岩:《高等教育强国梦——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15页。
[26] 张铭钟:《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144页。
[27] 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28] 湛俊三:《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第12—17页。
[29] 胡艳婷:《高校战略联盟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
[30] Griffin G. E. University Center of Northwestern Michigan College(UCNMC)Partnership:A Leadership Model for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 Viability[D].United States-Michigan: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2003.
[31] 张建新:《21世纪初东盟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展望》,《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2] 张建新:《21世纪初东盟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展望》,《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3] 张成霞:《东盟大学联盟在促进东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2期。
[34] 李枭鹰等:《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37—164页。
[35] Ching-Mei Hsiao.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Postsecondary Program Success in Asia:Experiences in Singapore,Hong Kong,and Mainland China[D].The 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USA,2003.
[36] Deni Friawan.Recent Development to Higher Education in Indonesia:Issues and Challenges[M].ASAIH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Sukhothai Thammathirat Open University on April.2008:8-9.
[37] Corbeil A.The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Singapore[D].University of Toronto,2006.
[38] 张建新:《东盟大学联盟质量保障的经验》,《学园》2008年第4期。
[39] 张成霞:《构建高等教育合作关系:东盟大学联盟在东南亚的实践经验》,《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11期。
[40] 王喜娟、李枭鹰:《东盟著名大学办学特色探析》,《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第1期。
[41] 王兰:《东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研究——以老挝、越南、泰国为例》,《前沿》2013年第18期。
[42] 覃玉荣:《东盟高等教育政策:价值目标、局限与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43] 覃玉荣:《东盟高等教育政策:价值目标、局限与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44] 刘稚:《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思想战线》2010年第4期。
[45] 唐晓萍:《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预期、方式及规则分析》,《高教论坛》2008年第1期。
[46] 陆利香:《“南—南”型高等教育合作的形式、绩效与方向》,《商业时代》2011年第25期。
[47] 彭文平:《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孔子学院》,《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1期。
[48] 毛仕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我国跨境教育政策研究》,《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年第10期。
[49] 王勇辉、管一凡:《中国对东盟教育服务贸易:优势、问题与对策——以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为视角》,《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5期。
[50] 刘庆:《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思考》,《大众科技》2009年第5期。
[51] 陆利香:《“南—南”型高等教育合作的形式、绩效与方向》,《商业时代》2011年第25期。
[52] 王勇辉、管一凡:《中国对东盟教育服务贸易:优势、问题与对策——以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为视角》,《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5期。
[53] 李玫姬:《关于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战略思考》,《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36期。
[54] 孙维克:《从四种服务贸易形式来看广西—东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法制与经济》2011年第6期。
[55] 陈秀琼:《广西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的战略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6] 黄勇荣、丁丽丽、何亨瑜:《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广西高校发展战略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57] 李怀宇:《云南—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考》,《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8期。
[58] 刘稚:《全球化区域化下的云南—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略》,《学术探索》2009年第3期。
[59]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概况》,http://www.asean-china-center.org/zxgk/#,2015-01-01.
[60] 王鲜萍:《关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江苏高教》2012年第3期。
[6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62]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