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允常都埤中浅解
莫艳梅[123]
摘要:越王允常是春秋晚期的越国君王。允常的都城,史载在埤中。埤中的地望,至今尚无定论。《吴越春秋》说埤中在诸暨北界。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说诸暨为允常之都。孟文镛《越国史稿》说在今诸暨东北的店口、阮市一带。笔者综合冯普仁《吴越文化》的观点以及考古资料,认为埤中在今萧山南部的临浦镇一带,这里既有天险可守,又适合当时越王允常迅速北上乘虚袭吴(前505),摆脱对吴国的附属关系,称王兴霸的情形。
关键词:越国;允常;都城
越王允常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君王。允常即位的时间,无确切的记载。据《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夫谭生元常,常立,当吴王寿梦、诸樊、阖闾之时,越之兴霸自元常矣。”[124]如果从吴王寿梦的最后一年(前561)算起,到允常逝世(前497),允常在位的时间有60余年。
越王允常的都城,史载在埤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水注》记载:“《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北界。”[125]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二》越州“诸暨县”条目记载:“秦旧县也,界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越王允常所居。”[126]《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诸暨为“汉县,属会稽郡。越王允常所都”。北宋罗泌《路史·国名记》记载:“越,季杼国,姒姓,罕也。一曰于越,处埤中,号无余,今会稽越州治,谓之勾践城,与南越异。”“诸暨,秦县,界有诸山、暨浦,允常之都。”[127]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绍兴府》记载:“诸暨县,在府西南一百四十二里。《晏公类要》云:本越王允常所都。《西汉志》及《晋志》:会稽郡下俱有诸暨县。《元和郡县志》云:越王允常所居。秦旧县也。《国语》:南至于句无是也。《东汉志》注:《越绝》曰:兴平二年分立吴宁县。沈约《宋志》以为汉旧县,不同《会稽志》。或言西有槠山,北有槩浦,诸文省,暨声近,因山浦以名县也。或言无诸旧封,夫槩故邑,上取诸,下取暨,因封邑以为名也。《国朝会要》云:乾道八年以诸暨之枫桥镇置义安县,□废焉。”[128]上述是越王都埤中、埤中在诸暨北界、诸暨为越王允常所都(居)的较早文献记载。
关于越王允常都埤中之地望,至今仍然存有异议。
埤中,在众多的越国古地名中已经失传,明清两代即以“古地名”载入地方志。“埤中”,以字义解释为低洼潮湿的地方,或解释为盆地之中、矮墙之内。估计是泛指某一地区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而言。[129]冯普仁在《吴越文化》中记载:自无余之后,世系失载,越王允常曾建都埤中,埤中的地望,一说在诸暨北界,一说在萧山通济乡一带(通济乡,今临浦镇。冯普仁称通济乡,估计他以1987年《萧山县志》为据,时称通济乡,笔者注),另一说在浙江绍兴会稽秦望山南面的故越城,城址至今尚未发现。[130]孟文镛在《越国史稿》中记载:根据《水经注》《会稽记》和《法苑珠林》等文献所载,其地望当在今诸暨东北方向与绍兴交界处的店口、阮市一带。[131]
笔者则认为,埤中在越国的余暨,具体位于浦阳江的下游,今杭州市萧山区南部的临浦镇一带。
理由之一:临浦地理形势与“埤中”相符。临浦一带在距今2500年前已形成临湖(临浦湖)、临河(浦阳江)聚落。地势南高北低。南端有郭墓峰,中有牛头山和峙山,北端与西北有戴家山、苧(苎)萝山、塔山、大头山、花皮山、柏家山、元宝山,以及位于义桥镇的虎爪山(又名傅家山),西有碛堰山。镇域南部为浦阳江、永兴河流域,北部主要为西小江水系。临浦地处平原与山区的连接地,地理形势与“埤中”相符。
理由之二:临浦周围有天险可守,对越都形成了保护圈。临浦周围有众多的越国遗迹,其中西北10公里左右有著名的固陵城(今萧山越王城),东部2公里左右有进化城山(位于今萧山进化镇城山村),东北7公里左右有越王峥(位于今萧山区所前镇越王村、越山村与绍兴县夏履镇北坞村交界处),东北13公里左右有山阴越王城(古城岭,今绍兴县湖塘街道古城村)。这些地方,均是越王允常、勾践父子的栖身处,也是越都埤中的军事保护圈。
其中:固陵城,史载为越大夫范蠡所筑。《越绝书·记地传》记载:“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敦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所以然者,以其大船军所置也。”越王勾践曾保此以拒吴,后人称之为越王城。南宋嘉泰《会稽志·古城》记载:“萧山越王城,在县西九里。夏侯曾先《地志》云:‘吴王伐越,次查浦。越立城以守查。吴作城于浦东以守越,以越在山绝水,乃赠之以盐。越山顶有井,深不可测,广二丈余,中多鱼。乃取鲤一双以报吴。吴知城中有水,遂解军而去。其山四旁皆高隐然。有城堑遗址,其中坦平,井泉湛然。'”据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林华东等考证,越国固陵城非今日萧山湘湖城山的越王城莫属。
进化城山,又名汤家大山,海拔187米。汉以前属余暨(今萧山),隋唐以后因永兴县的废并(复置)划归会稽县,新中国成立后又划归萧山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绍兴县志资料·天乐志·山脉》记载:“城山,峰顶如城,故名。旧有资教寺,今废。”[132]
山阴越王城(古城岭),史载为越王允常所筑。南宋嘉泰《会稽志·古城》载:“越王城,《旧经》云:在县西南四十七里。《旧经》:越王墓在古城村,今城虽不可考,然地名犹曰古城也。”[133]明嘉靖《山阴县志·山川》记载:“古城岭,去县西六十里,于越允常筑城于此。”[134]明万历《绍兴府志·城池·古城》称之为山阴越王城:“山阴越王城,《旧经》云:在县西南四十七里。《旧经》:越王墓在古城村,今城虽不可考,然地名犹曰古城也。”[135]清康熙《山阴县志·山川》与明嘉靖《山阴县志·山川》的记载相同。清嘉庆《山阴县志·土地志·山》改去县六十里为五十里:“古城岭,在山阴县西五十里,越王允常筑城处。《一统志》案旧志作六十里。”[136]说明古城岭(山阴越王城)是越王允常的城址之一,或许是副城。
越王峥,位于今萧山区所前镇东端与绍兴县交界处,主峰海拔354米,是越王勾践与吴战败、退居会稽途中栖居的地方。明嘉靖《山阴县志·山川》云:“越王山,即越王峥,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昔越王勾践栖兵于此,又名栖山。上有走马岗、伏兵路、洗马池、支更楼故址。”[137]清乾隆《绍兴府志·地理》载:“越王山,一名越王峥,又名栖山。《一统志》:在山阴县西南一百二十里。相近为清化山,俗传浮丘公炼丹于此,顶有丹井,故名浮丘山。《山阴县旧志》: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昔越王勾践栖兵于此,又名栖山。上有走马岗、伏兵路、洗马池、支更楼故址。”[138]据《越绝书·记地传》载:“会稽山上城者,勾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鱼池,其利不租。会稽山北城者,子胥浮兵以守城是也。”以此推说,吴越夫椒之战,越军甲楯五千可能自西向东,由萧山越王城(固陵城)—越王峥(越王山)—古城岭(山阴越王城)—会稽山上城,与吴军对峙。
理由之三:古临浦为水陆交通枢纽,更利于允常主动攻吴,称王兴霸。越国建国后,长期活动于南部山区。由于山区条件的限制,长期停滞于刀耕火种的迁徙农业和狩猎阶段,山区的水土资源当然无法与河谷平原比较,使越国经济的发展十分缓慢。越国在春秋晚期允常时,拓土始大,称王兴霸。此前,越国曾是楚国、吴国的附属国。而允常是一个具有雄才伟略的人,为了摆脱对吴国、楚国的臣属关系,振兴越国,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把国都迁离山区,向河谷平原地区发展,这就是埤中。埤中的位置应该具备便于迅速出海北上应战和背山面水积极防御两大条件。而古临浦正是这样一个地方。清代著名学者毛奇龄指出古代“临浦一水,尾可从渔浦以出浙江,首可经峡口以通浦阳”。可见古临浦是一个很大的交通枢纽。当时越国的北部广大地区还是一片沼泽及季节性积水区,越国出海或北上主要是经此水路取道西北角的固陵城通往吴国。公元前505年,越王允常就是经此水路至固陵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北上乘虚袭吴,从而摆脱了对吴国的臣属关系。如果埤中在今诸暨境内或者更南部的句乘山,是不便于越王允常迅速出击袭吴的。
理由之四:夫椒之战时勾践用人不当,致使越军全线溃败,迁都越国腹地,亦是情理之中的事。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卒,子勾践继位。至公元前494年夫椒之战时,越国都城仍然在埤中(临浦一带)。显然,埤中北面,自西向东,由海港至陆上,分别有萧山越王城(固陵城)—越王峥(越王山)—古城岭(山阴越王城)—会稽山上城,加上东部邻近的进化城山,均有天险可守。可惜越王勾践用人不当,导致越军全线溃败,最终国都难以保住,勾践带领剩下的5000越军退居会稽山,吴军乘势攻陷越都埤中,接着又追逐越军到会稽山下,勾践被迫请降求和,入吴为奴。夫椒之战后,勾践将越都从埤中迁到越国腹地,一方面对吴王阿谀奉承,口蜜腹剑,麻痹吴国,另一方面暗地训练军队,伺机反击。因此,越王勾践将国都从临浦迁至越国腹地的平阳以至山阴大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平阳(即会稽山上城,今绍兴县平水镇)是勾践始建的临时国都。平阳为会稽山腹地的一个小盆地,北距今绍兴城约20公里,西有秦望山,东有化山,背山面水,形势险要。两侧山冈高高隆起,宛如天然城墙,从环境看,具备以山代城的“会稽山上城”的地理条件。清代毛奇龄《重修平阳寺大殿募疏序》云:“平阳即平原也。相传,其地在平水之北,以水北曰阳,故名平阳,越王勾践尝都之。”至公元前490年,勾践为振兴越国,把越都从盆地进一步迁向平原,在今绍兴城另建新都山阴大城,从而离开了平阳。[139]《越绝书·记地传》记载:“山阴大城者,范蠡所筑治也,今传谓之蠡城。陆门三,水门三,决西北,亦有事。到始建国时,蠡城尽。”这就是今绍兴城市的创始。
理由之五:考古资料证明,临浦周围有浙江省40%的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和印纹陶窑址,说明这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人口聚集、经济发达的区域,是越王都埤中的更有力佐证。至今在临浦镇施家渡村共发现春秋中期的石室墓1座,出土器物15件。[140]在临浦镇周围,有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茅草山遗址、眠犬山遗址、傅家山遗址,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和印纹陶窑址24处,[141]占浙江省境内已发现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窑址59处[142]的40%。此外,还有汉代至南朝的窑址6处。[143]而与之相邻的诸暨北部的阮市、店口一带[144]和绍兴西北部的秦望山一带,虽然也有原始瓷和印纹陶窑址以及新石器时期遗址,但其数量及密集程度远不如今萧山南部的临浦及其周围的进化、浦阳一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古临浦一带已经是人口聚集、经济发达的区域,为越王都埤中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越王允常都埤中在古临浦一带比较可信。
(原文刊登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