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集·可持续发展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区域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人总结出了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20]。笔者认为,“需求”作为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和“限制”一样不应成为基本原则;相反,应该补充“区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

(1)公平性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需求”基本概念要求遵循的要素维原则,也可称为平等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发展,满足当代全体人民的需求,求得空间维的同代人的公平;而且要求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求得时间维的代际之间的公平[21]。公平的内容主要是经济政治权利的平等和资源分配利用的公平。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被描述为“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22]。但笔者认为,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只是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表现形式,不能相提并论,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应该是“代内关系公平、代际关系公平、人地关系公平三者的统一”。“需求”的需者是“人”,供者为“地”,可持续发展系统要求人类成为自然的朋友和保护者,而不是自然的主宰和破坏者;人类应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人类不能不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和过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人类只有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持续性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限制”基本概念要求遵循的时间维原则。可持续发展“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23]。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需求,同时也要求人类保护与加强资源基础的负荷能力,即在满足需求时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不超出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而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资源基础最终总是有限度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绝不要突破这样的限度,而且在达到最终限度之前的长时期里,保证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资源和调整技术上的努力方向[24]。因此,持续性原则体现了代际关系的协调与公平。

(3)区域性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系统本质特性要求遵循的空间维原则。时间总是一定空间上的历史,空间总是一定时间里的范围。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犹如时间和空间,既不可分割又不可替代。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均衡的地球表层建立良好的区际关系,促进共同的利益,缩小区域的差异。如果不消除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权利不平等和资源分配利用不公平,如果不妥善解决跨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公共领域的资源环境管理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核心”的和平与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最终将成为泡影[25]。前已论及,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是人类集团代内关系的表现,在此意义上,区域性原则体现了代内关系的公平和协调。

(4)协调性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系统功能优化要求遵循的关系维原则。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组成的协同系统,为使该系统达到整体功能最优,必须使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原则就是系统内在关系的协调,包括人地关系协调、区际(代内)关系协调、代际关系协调。平常我们所说的生态恶化与环境压力主要是人地关系不协调,贫富分化与地区冲突主要是区际(代内)关系不协调,滥用、浪费“从后代那里借用的环境资本”主要是代际关系不协调。所有这些不协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大敌,必须在协调性原则下加以解决。

(5)共同性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性要求遵循的综合维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原则的共同性。无论何种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等基本原则。世界各国或者国家内部由于地理、历史和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模式可以不一,但“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以确定……必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上的共同认识出发”[26]。二是总体目标的共同性。世界各国为了当代和后代的利益必须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进步道路是人类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目标,而且也是工业化国家的目标”[27]。三是利益与责任的共同性。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区域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区域内部,而且可能影响到全球范围,“由各国组成的人类大家庭将因热带雨林的消失、植物和动物物种的灭绝,以及降雨模式的改变而遭受痛苦”[28]。因此,尽管人类是在不同的区域里和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以不同的措施和途径满足不同的需求,但人类面临的危机是共同的,迎接的挑战是共同的,维护的利益是共同的,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承担共同的责任。

2.区域性原则的地位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时间维的持续性原则、空间维的区域性原则、要素维的公平性原则、关系维的协调性原则和综合维的共同性原则。这些原则相互联系,构成了如图6—1所示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关系模式。在该模式中,区域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区域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系统就失去了空间的支持,失去了区际的联系和代内的交流;而失去这一切,任何发展系统都将不可持续。从模式中还可以看出,区域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是一种由部分组成整体的包容关系,与持续性原则是一种时空整合的关系,与公平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是一种中介相关的关系。区际(代内)关系是区域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的中介,区际关系公平与协调是公平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的必要组成部分。总之,区域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系统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基本原则。前文已指出,区际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起支配作用的“序参数”,区际关系不协调或不公平,首先是直接影响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公平,表现出“区际关系的人地关系效应”;其次是间接影响区域间各代人之间的代际关系,这种后续影响就像父辈之间的恩怨对后辈子孙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出“区际关系的代际关系效应”。在此,笔者愿再次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系统里,以时间维为参照物的代际关系虽是重点考虑的问题,但以空间维为参照物的区际(代内)关系实是解决代际关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区际(代内)关系处理不好,必然影响代际关系的协调与公平,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指出:“虽然狭义的自然持续性意味着对各代人之间社会公正的关注,但必须合理地将其延伸到对每一代人内部的公正的关注。”[29]

图6—1 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关系模式


[1] 本文原刊于《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1期。

[2]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2页。

[3]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4] 刘传祥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第2期,第5页。

[5] 郑度:《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载《地理学报》1994年第6期,第484页。

[6]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7]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8] 章家恩、徐琪:《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之思考》,载《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1期,第50页。

[9] 杨开忠:《一般持续发展论》,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第1期,第11—15页;第2期,第7—12页。

[10]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11]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12]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13] “过多、过快地开采已过量开采的环境资源,使其被耗竭而不能持续到遥远的未来。这种努力,对我们这一代也许是有益的,但会让我们的子孙承受损失。我们从我们的后代那里借用环境资本,没打算也没有可能偿还;后代人可能会责怪我们挥霍浪费,但他们却无法向我们讨债。我们可为所欲为,因为我们毫无顾虑:后代人不参加选举,他们没有政治财力和财政权力,对我们做出的决定不能提出反对。”见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14]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169页。

[15]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页。

[16]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17] 龚胜生:《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关系协调》,载《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3期,第3页。

[18]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83页。

[19]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59页。

[20]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通向未来的新发展观》,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第4期。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3页。

[21] 郭廷彬、赵楚年、宋长青等:《基础性研究中的地理科学》,载《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第1期,第73页。

[22]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23]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24]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25]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页。

[26]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56页。

[27]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0页。

[28]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5页。

[29] 世界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