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随笔》作者考
《读红楼梦随笔》,四川巴蜀书社1984年9月影印出版,署“清佚名氏撰”。其底本是四川省图书馆所藏的一个抄本,共八册,工楷精抄于墨栏十行纸上,字数约为十五万字,未署作者之名,亦无作者印章。首册为《红楼梦》总评,其他七册系分回评语,止于第六十九回,以下不存,疑是残本。此书评《红楼梦》,有不少精辟之见,是红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
影印本前面有周汝昌《〈读红楼梦随笔〉影印本绪言》及该社“出版说明”。“出版说明”共有五节,长达三十五页。其中第三节关于《〈读红楼梦随笔〉的思想认识意义》、第四节《〈读红楼梦随笔〉对〈红楼梦〉艺术价值的分析》及第五节《〈读红楼梦随笔〉中其他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写得较好。只是第一节《关于〈读红楼梦随笔〉的概况》发掘甚浅;第二节《关于〈读红楼梦随笔〉与〈红楼梦抉隐〉》颇多舛误,以致使得此书的作者失考,这是很可惋惜的。
如果是有关作者生平的材料太少,无迹可寻,考不出来,因而存疑,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未可厚非。但也有另外的情况,即材料具在而未能深入分析,误入歧途而不自省,反而越走越远。“出版说明”则是属于后面这种情况。
一
要研究《读红楼梦随笔》(以下简称《随笔》)的作者问题及对此书做出评价,不能不涉及1925年上海出版的《红楼梦抉隐》一书,因为《随笔》的绝大部分评语均被采入《红楼梦抉隐》,只是词句稍有异处。“出版说明”为此设立专节论述。
《红楼梦抉隐》(以下简称《抉隐》)为铅印本,十六卷,八册,共有一百二十回的评语,署“著作者:武林洪秋蕃。校正者:铁沙徐行素”,并题“海上漱石生鉴定”,1925年11月由上海印书馆出版。书前载有两序,首为海上漱石生序,末署“癸丑(1913)孟冬月海上漱石生序于沪北退醒庐”,次为李兆员序,末署“昭潭李兆员顿首拜撰”。1935年1月上海印书馆再版印行,改题书名为《红楼梦考证》,书前两序,一仍旧观,称此书为《红楼梦抉隐》。
“出版说明”云:“我们进一步对两书的内容、文字、格调诸方面作了认真而严肃的比较分析,随后,我们又将两书的引文作了一番比勘稽考,我们的初步看法是:第一,这两部书不是同一部书。第二,如果说是,则是《抉隐》抄袭《随笔》。”又云:“洪秋蕃可能因某种机遇见到过《随笔》,并将其大部分内容抄录下来,篡改拼凑补缀而成《抉隐》。”
事情的真相果然如此吗?
且看“出版说明”所举出的三大理由。
第一条理由是说《随笔》和《抉隐》两书评论所涉及的引文差异很大。如是同一作者,就不可能在修订旧稿时随意更换其原据的版本和引文。而且,《随笔》的引文是一种“珍贵而奇罕之版本”,怎能轻率将其换成程高系统的本子?
可惜“出版说明”的作者未曾好好细读《随笔》一书。其卷首总评已有多处提及一百二十回本中八十回以后的情节,如评钗黛优劣云:“黛玉虽失嘉耦,遽赴夜台,而设帨则表其冥升,易篑则迎以天乐。……宝钗虽能络玉,卒不利金,伉俪仅及期年,鱼水只邀一度,染指尝鼎;异味无多,代李僵桃,苦心枉费,而且玉郎频加白眼,视之轻若鸿毛,金锁莫锢缁衣,弃之等于鸡跖。”(《随笔》第17—18页)又评晴袭优劣云:“晴雯忠于事主,为怡红不叛不二之臣,尝言:‘撵我出门,便一头碰死’,后果斥逐而死。袭人则屡自言去,迨王夫人加以月例,有留在宝玉房里之说。宝玉笑道:‘这回看你家去不去,就算我不好,回了太太要去,你也没意思。’袭人道:‘有什么没意思,难道强盗贼我也跟着罢。’忍哉!猪狗不发此恶声。是其平日已无从一而终之意,后果改嫁琪官而去。两人之贤不肖为何如?”(《随笔》第31—32页)第二十一回的评语中还明确点出:“红楼一百二十回中未尝称人以贤,惟五十六回篇目曰贤宝钗,此回篇目曰贤袭人。”(《随笔》第139页)又第十六回的评语云:“凤姐宿在里间,宝玉、秦钟睡在外间。秦钟与智能云雨,宝玉与秦钟算账,水月庵掀翻风月案,即此已是,何待九十三回。”(《随笔》第113页)而程高本第九十三回的回目恰是《甄家仆投靠贾家门,水月庵掀翻风月案》。凡此都可以证明,《随笔》所评的本子确是程高系统的一百二十回本。
然则为何《随笔》和《抉隐》在引文上仍有一些差异呢?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随笔》和《抉隐》是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书稿,《随笔》在前而《抉隐》在后,《抉隐》一书在整理《随笔》的基础上产生,对《随笔》作了修正及大量的补充,并且校订了引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抉隐》在铅印刊行前,还经过一位“铁沙徐行素”的校正。这位徐行素先生,根据一种“程乙本”校过全书的引文,故显得与“程乙本”相接近了。为了适应20世纪20年代一般读者的接受水平,徐行素甚至把评语中的某些词句改得略为浅显一些,也是可能的。
两书的引文,差异是有,但要说是很大,就未必然了。“出版说明”引了三例,多是《随笔》原有脱漏之处,而《抉隐》将其补正。其中有一例,至关重要,不能不辨。
“出版说明”指出第二十三回有一段引文,《随笔》作:“宝玉戏黛玉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听了,指着宝玉怒道:‘好好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账话来欺负我。’”而《抉隐》作:“宝玉谓黛玉道:‘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听了,不觉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账话欺负我。’”“出版说明”指出《随笔》的这段引言,完全没有“不觉桃腮带怒,薄面含嗔”两句,而且把“指着宝玉道”一句变作“指着宝玉怒道”,字句语意出入也大;《抉隐》与程乙本相核对,基本相合,而《随笔》又明显不一样,如是云云。
细加查考,原来“出版说明”竟把《随笔》及《抉隐》作者对《红楼梦》中情节及描写的转述,全部当作了正式的“引文”,而来一一推敲。众所周知,“转述”本来可详可略,不必拘泥于原文,述其大意即可。古人即或是引书,也常有删略之处。这些都是时代的风气使然。如果根据“出版说明”的标准来查对,那么《抉隐》所引又何尝能与程乙本“基本相合”?在“桃腮带怒,薄面含嗔”的前面不是还脱漏了“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这三十二个字吗!
尤为奇怪的是“出版说明”把《随笔》一书在转述上与原书的某些字句的差异,竟视为其所根据的乃是一个珍贵而罕见的《红楼梦》本子,并说由此入手,索隐探微,可能找到一些线索,使流传在四川或其他地方的另一种有价值的《红楼梦》版本得以发现。我们当然欢迎任何《红楼梦》新抄本的发现,也要为此而努力。试图用这样的方法考证出一种珍贵而罕见的《红楼梦》本子,那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如果像这样校勘古书中的转述及引文,那么,岂止《红楼梦》一书,连《老子》《吕氏春秋》《史记》《汉书》都有大量尚未发现的珍贵而罕见的版本,这岂非海市蜃楼吗?
“出版说明”论证《随笔》和《抉隐》并非同一部书及同一个作者,所举出的第二条理由是说两书的成书时间相隔太长。据其考定,《随笔》成书于光绪癸未(1883)之后,《抉隐》成书于1913年之前,两者相距约三十年。
古人有著作等身,也有一辈子皓首穷经写成一部书,盖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律。《抉隐》的作者在卷首总评前的小序里是这样说的:“仆自束发受书以来,即读《红楼》,即有心得,辄叹天下传奇小说,有此一副异样笔墨。然自少至壮,足迹半天下,抵掌谈《红楼》,迄无意见相合者,且有抵牾而加姗笑者。乃舍斯人而求诸书肆,凡批本及图赞图咏,悉取览焉。甫数行,即与意迕。窃自讶鄙见果有偏耶?抑斯人之目光不炯耶?因再取全传潜玩之,审乎所见不谬,遂随笔而记之。嗣以一行作吏,此事遂废,束置高阁者三十年。罢官后,为小儿昌言迎养粤西之苍梧、富川等县署,课孙暇,一无事事,爰将前所笔记,增足而手录之。虽不足当大雅一粲,而作者惨淡经营之苦心,或不致泯灭焉。呜呼,生平所读何书,不能羽翼圣经贤传,顾于传奇小说阐发其奥义,斯亦陋矣。虽然,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仆为世人所弃,其不贤甚矣,小者之识,不亦宜乎!”序中颇有牢骚,他因做官,才耽搁了此书的写作。“一行作吏,此事遂废”本是古人的典故,用在这里有慨叹之意。
“三十年”是指“一行作吏”之后的三十年,并非指《随笔》与《抉隐》相隔的时间,作者所做的“笔记”也不等于是《随笔》一书,其意甚明。
“出版说明”判断《随笔》成书在光绪九年(1883)之后,其根据是第六十一回的批语:“某甲署湘抚,措施乖谬,秽德彰闻,庸劣列之剡章,阳城居以下考,语言嗥然,无一中窾,湘人呼为庞吠而不名,以其为庞德之后也。有大令,才德俱优,廉明称最,矫矫鹓鹭,垂三十年。……光绪癸未(1883),再权巨邑,惩一巨痞,构怨于甲之嬖佞;诬以事而谮之。……甲由进士科至方伯,其无是非之心,与凤姐等。……甲后究以此召物议沸腾,授巡抚不果,调粤蕃不果,卒以远窜云南,婴恶疾而死。人亦何乐而为是无是非之人哉!”(《随笔》第565—567页)又据第二十三回评语,此“某甲”即做过湖南巡抚的庞际云。
其实《随笔》的成书时间还可向后推迟多年,“出版说明”盖未细考。据《国朝进士题名碑录》、钱实甫所编《清代职官年表》及罗尔纲《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等材料,庞际云号省三,直隶宁津人,咸丰二年(1852)壬子恩科进士,第二甲第三十名。他曾在曾国藩家中教读,同治三年(1864)三月入曾国藩幕,六月受曾委派,参与审讯被俘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光绪六年(1880)二月,由淮阳海道迁湖北按察使;七年(1881)八月改迁湖南布政使;十年(1884)二月署湖南巡抚;十一年(1885)二月被劾卸署,降五级留任,三月调任广东布政使,四月调任云南布政使;十二年(1886)九月去职,由广东按察使于荫霖接任。《随笔》既已写到庞际云“卒以远窜云南,婴恶疾而死”,则其成书必在光绪十二年(1886)九月之后,盖无疑义(附带在此说一句,《随笔》作者在书中对庞际云有多处揭露,实是难得的珍贵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位曾审讯过忠王李秀成的清朝官僚)。
“出版说明”判断《抉隐》成书是在《随笔》成书的三十年后,既然《随笔》成书据其考定在光绪九年(1883)之后,加上三十年,就是1913年(即海上漱石生序末所署的“癸丑”那一年)之后。但这实际是不可能的,因为《抉隐》卷前的李兆员序业已明确讲过:“岁庚寅(1890)、辛卯(1891),员馆于洪明府小蕃君处。其封翁秋蕃先生手一编示员,题其签曰《红楼梦抉隐》披诵一过。……《红楼》盖画工也,亦化工也,微先生亦孰知是书之妙者。”此处“庚寅”是光绪十六年(1890),“辛卯”是光绪十七年(1891),可知《抉隐》成书是在光绪十六七年之间。前面我们业已考定《随笔》成书是在光绪十二年(1886)九月之后,则《抉隐》成书与其相距至多有四五年,绝非如《〈读红楼梦随笔〉影印本绪言》所云:“《随笔》是旧稿,《抉隐》是‘三十年’后的增订定本”,“三十年”之说大误。
一部大的著作由于种种原因而迁延多年才得出版,过去是常有的事。如沈复的《浮生六记》于嘉庆十三年(1808)写成,以活字版首次刊行于光绪三年(1877),已在成书七十年后。《抉隐》在成书三十多年之后,于1925年铅印出版,不足为奇。至于1935年再版印行,更改书名为《红楼梦考证》,显然是因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风行一时,书商为了牟利,也采用了这个名字。此事实与《抉隐》的作者洪秋蕃无关,其时他早已不在人世了。
“出版说明”提出了一大串质疑:“什么书须得十年前写序,十年后出版,十年后再版时又改名换记?什么书须得三十年时间装神弄鬼,招摇过市?如此‘潜玩’,倒真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抉隐》作者不因为掩饰抄袭剽窃,有什么必要这样煞费苦心,玩弄花招?”将这一切都归罪于作者洪秋蕃,乃是极其不公正的。
“出版说明”论证《随笔》和《抉隐》并非同一部书及同一个作者,所举出的第三条理由是说两书尽管许多文字相同,但整个精神、整个格调却相去甚远,许多关键地方甚至有根本的抵牾。
具体例子是两书的开头。
《随笔》开头作:“《红楼梦》是天下传奇第一书,立意新,布局巧,词句美,头绪清,起结奇,穿插妙,描摹肖,铺序工,见事真,言情挚,命名切,用笔周,妙处殆不可枚举,而且讥讽得诗人之厚,褒贬有史笔之严……宜其脍炙人口,不胫而走天下也。”
《抉隐》开头作:“言情之书盈签满架,《红楼》独得其正,盖出乎节义也。……《红楼梦》是天下古今有一无二之书,立意新,布局巧,词藻美,头绪清,起结奇,穿插妙,描摹肖,铺叙工,见事真,言情挚,命名切,用笔周,妙处殆不可枚举,而且讥讽得诗人之厚,褒贬有史笔之严……斯诚空前绝后,戛戛独造之书也,宜登四库,增富百城。”
我们把这两段文字作一比较,只要不带任何偏见,都可看出它们大致相同,其中许多词句是一样的,稍有异处,是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异文。所谓“《红楼》独得其正,盖出乎节义也”,虽然表现了评者观点的局限性,但确乎是他的一个指导观点,绝非外加的和后人篡改的。《随笔》中的总评也说过:“甚至笃盟守义,黛玉则之死靡他;始篡终嫌,宝钗则临行迫悔,此尤关乎志节,绝不予以含糊。”(《随笔》第17页)又说:“黛玉笃于守义,为闺阁至节至烈之人。”(《随笔》第32页)都是明证。
可是,“出版说明”却做出了奇怪的分析:“把《红楼梦》在言情书中‘独得其正’归诸‘出乎节义’,是《随笔》中所没有的,把‘天下传奇第一书’改为‘天下古今有一无二之书’,可说是改得不伦不类,把‘不胫而走天下’改成‘宜登四库,增富百城’,则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思想的具体表现。说《红楼梦》‘不胫而走天下’,正表现了在反动统治的恶毒诽谤与严厉禁毁之下,它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热爱;说《红楼梦》‘宜登四库,增富百城’,则只能表现出评说者思想的庸俗与腐朽。试问,具有强烈反封建倾向的《红楼梦》如何能与封建统治者钦定的四库全书扯到一起?为封建统治诽谤禁毁的《红楼梦》如何能‘登四库’?终生穷愁潦倒的曹雪芹又如何能与‘增富百城’扯到一起呢?《抉隐》作者为掩盖其剽窃之行,不仅篡改了《随笔》的文字,歪曲了《随笔》的观点,而且也表现了自己手段的拙劣,思想的低下、庸俗与腐朽。”
仅仅用了“宜登四库,增富百城”八个字,就有如此严重的罪孽吗?“出版说明”的作者错把“增富百城”当成了“富裕”的同义语了。我们研究与评价古人,切忌吹毛求疵、胡牵乱扯、动辄上纲上线,搬出什么“根本对立的两种思想的具体表现”,训斥其人“思想的低下、庸俗与腐朽”。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
至于说到文人的游戏笔墨,那么《随笔》里面也有。如总评中说:“若夫床帏之际,鱼水之欢,虽伉俪百年,断无移樽就教之理。不若宝钗明遭弃掷,方且曲意求欢,玉郎无贴肉之情,金锁作迎钥之势……”(《随笔》第33页)《随笔》和《抉隐》何尝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二
《随笔》与《抉隐》乃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异文,两者的思想倾向与格调实际上是一致的。《随笔》揭露官场、针砭时弊,《抉隐》也是如此。如《抉隐》第六十五回评语说:“兴儿对尤二姐说,凤姐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一味哄着老太太两人喜欢,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又恨不得把钱省了下来,堆积如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殊不知苦了下人,他讨好儿,如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不好的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旁边拨火儿。此等尖刻伎俩,吾于典首郡者,恒见其人。”(此条不见于《随笔》)第一百〇五回评语说:“贾母正摆家宴,与凤姐等说得高兴,忽见邢夫人那边的人,一直声的嚷进来说:‘老太太,太太,不好了!多少穿靴戴帽的强盗来了,翻箱倒笼的拿东西。’自有强盗以来,未有穿靴戴帽者,写得好笑,却说得毕肖。吾弟少岩曰:‘穿靴戴帽强盗,随处皆有,但未肯以强盗自居耳。’”
《抉隐》中还有一些内证,表明此书绝非后人所能伪造。此处且举两条。
第一条内证是《抉隐》第一回评语:“余初任临武,闻邻封衙署多被窃,有戒心,循视墙壁,窥败不胜防,乃以纸裹顽石,纳饷鞘,缄置室中,葺墙补壁以为御。未竣,而贼至,窃鞘去,他物无损。踪迹之,得破鞘于城下,石散谩委地,收以归。或曰:‘贼不空过,空必复来。’余笑曰:‘贼已丧胆,恐复中计,决不来。’卒无恙。后以语客,客鼓掌曰:‘此石兄之功也,不可忘。’余因为文以祭之曰:‘伟哉石兄,磊落性成,简默厚重,洁白坚贞。光辉内敛。老气秋横,颇见棱角,不善钻营。世无知者,委之荒荆,硁硁自守,不与时争。一旦借重,丰骨琤琤,能卫胠箧,良于闬闳,能慑贼胆,贤于甲兵。不事胶扰,运以神明,窥之莫测,听之无声,妙以利导,其机自迎。安我衽席,保我金籯,夜之护法,室之干城。厥功甚伟,莫敢与京。夏瑚商琏,赵璧楚珩,为世宝贵,自负令名。闻石生事,退而失惊,乃知顽石,胜于瑶瑛。爰陈酒醴,载荐牺牲,既同米拜,更竭鄙诚。子才既逞,子伎已呈,而今而后,毋为不平。子尚有我。知卿用卿,讵无奇杰,埋没平生。长为鼎弃,不共缶鸣,滔滔天下,孰是关情。量才之尺,惟玉是衡,补天之质,弃掷转轻,以语吾子,能无凄清?”
此条评语不见于《随笔》。试问,除了同一位作者,有谁敢在添写的评语中自封为湖南临武县的知县呢?《随笔》作者曾为息柯居士杨翰戏作了一首长诗《琵琶行》(《随笔》第68—69页),如果不是他,又有谁在添写的评语中同样也附上自己所做的《祭石兄文》呢?
第二条内证是《抉隐》第八十一回的评语:“昔年因公至湘乡,署有鱼池,暇即垂钓。即用知县王实卿,需次数年,始得补保靖,小缺也,亦以公干至。见余钓,谓曰:‘子亦知钓有道乎?竿丝钩饵,固宜讲求,牵曳停顿,亦有巧妙,此仆所优为也。’因授竿钩,良久不得鱼,薄暮,始得一小尾,长才二寸许。实卿意怏怏,余因作歌以调之。今实卿蒸蒸上矣,不负其才与学,仆则焉,不禁感慨系之。因录其歌于左:‘湘南有鱼池,池中足娵隅,大者既泼泼,小者亦于于,投竿辄可得,每以供庖厨。王郎瀛洲客,曾探骊龙珠,自诩得钓术,觇之良不诬。持竿气深稳,倚栏神恬愉,垂纶水不动,投饵鱼争趋。旁观欣且羡,修尾得须臾,庖人沃釜待,奚奴酤酒须。王郎亦自负,请客属清,视如涸泽鲋,易若铜盘鲈。夫何执竿坐,坐久日渐晡,但见莲叶动,不见鱼呴濡。夫岂为灵鳄,迁徙尽其孥,又岂化神龟,曳尾于泥塗,白苹红蓼间,何处为薮逋。回首夕阳红,落照在桑榆,求几同缘木,待还类守株。忽惊竿影动,纵横相曳娄,啣钩颇跳脱,座客皆欢娱。王郎亦自喜,今番不负吾,急引出水面,见者皆胡卢。其大不盈指,其重才数铢,并真为鱼婢,有类乎蟹奴。何以脍金盘,何以馔伊蒲,何以遗故人,何以佐莼菰。王郎乃长叹,呜呼命矣夫,我钓其维何,而畀予区区。腥膻可巧致,不如大嘴乌,肥鲜可自择,不如沉水鹕,自顾增怍,对客难枝梧。我解王郎嘲,大声而疾呼,才高天忌疾,名盛鬼揶揄,所饥维贤豪,所饱皆侏儒,世事类如此,何必为瞿瞿。竿非不劲直,饵非不芳腴,钩亦曲且利,丝亦细不粗,钓更合乎道,自许原非谀。所修即在我,得失有何殊,君终不得鱼,与君何尤乎。君今终得鱼,毕竟胜于无,莫谓此鱼小,一样长鳞须。既引出池中,会纵入江湖,仰看风云生,一跃上天衢。’”
此条评语是由程高本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钧游鱼》一节而发,作者联想起他和友人王实卿在湘乡署所钓鱼之事,还附了自己所写的一首长诗。现存《随笔》止于第六十九回,故不见此条。
王实卿乃实有其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藏《庚寅(光绪十六年,1890)秋季缙绅录》载:“桂阳直隶州:知州王必名,广西临桂,进士,(光绪)十二年十月升。”此书之原藏主在王必名之名下用毛笔注明“实卿”,可见“实卿”是字而“必名”是名,“名”与“实”相关合。光绪《湖南通志》卷一二五《职官》载:“保靖县:知县王必名,广西临桂,进士,同治十二年任。”可见此人在同治十二年(1873)做过湖南保靖县的知县,与《抉隐》所记相合。他一直在湖南做官,据光绪《湖南通志》卷一二三《职官》载:“善化县:知县王必名,广西临桂,进士,光绪二年任。”善化县与长沙县同为湖南的首县。《郭嵩焘日记》光绪六年(1880)正月二十日记:“张力臣来谈,述及张子遇调署浏阳,王石卿调署湘乡,两首县并有更动。”又光绪七年(1881)六月二十日记:“陆恒斋应湘乡王石卿之召分校试卷,告辞启行。”王实卿亦作王石卿。从他由保靖知县调任善化知县及升任桂阳直隶州知州看来,确如《抉隐》所言“今实卿蒸蒸上矣”。王必名曾中过进士,由《国朝进士题名碑录》可知他是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进士,第三甲第五十名。《抉隐》作者的长诗中说:“王郎瀛洲客,曾探骊龙珠”,也是写实。
“出版说明”判断《随笔》的作者在同光时期做过知县,与当时在湖南做官的杨翰交往,和湖南巡抚庞际云也有一定的关系。如今,我们知道《抉隐》的作者做过湖南临武县的知县,与同光时期做过湖南保靖知县和善化知县的王必名有交往。同在同光时期,同在湖南做知县,同写《红楼梦》的评语,而且《随笔》的绝大部分都被采入《抉隐》一书,《随笔》评语所附的《琵琶行》和《抉隐》所附的《祭石兄文》《钓鱼歌》都是俳谐文字,才气纵横,文字水平相当,文风也相类似,两书的评语在思想倾向及格调上一致,这些都可表明他们乃同一人。
三
由于《随笔》与《抉隐》乃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写成的评《红楼梦》的两次书稿,我们考证《随笔》的作者可以利用《抉隐》所提供的资料。撇开《抉隐》,无异于作茧自缚,堵塞通向真理的道路。
《抉隐》刊行时署明作者为“武林洪秋蕃”,卷前的李兆员序称作者为“秋蕃先生”,并称他是“洪明府小蕃君”之“封翁”,海上漱石生(即孙家振,有《退醒庐笔记》二册行世)所写的序也称此书作者为“武林洪秋蕃先生”。《随笔》既与《抉隐》同一作者,当然也是洪秋蕃所著。
然则武林洪秋蕃究竟为何许人?有人认为他是民国间人,得佚名旧本而攘为己有。更有人怀疑他是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之流,并非真有其人,乃是海上漱石生孙家振所杜撰出来的。《抉隐》一书托之于武林人所著,是否因为著名小说家施耐庵及罗贯中均有“杭人”之说(《忠义水浒传》,旧题“钱塘施耐庵的本”。明人郎瑛《七修类稿》谓《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而武林即杭州之别称?
我们需要进一步来考察武林洪秋蕃其人。
据前面所引《抉隐》第一回的一条评语“余初任临武,闻邻封衙署多被窃,有戒心,循视墙壁,窳败不胜防,乃以练裹顽石,纳饷鞘,缄置室中,葺墙补壁以为御。未竣,而贼至,窃鞘去,他物无损。踪迹之,得鞘于城下,石散漫委地,收以归。……”可知作者早年曾做过湖南临武县的知县。
又据《抉隐》卷前的昭潭李兆员序云:“先生文章丽卿云,政绩媲召杜,尝宰吾邑,共颂神君。晚年舍二千石,作六一翁,就养粤西,以图书笔墨为乐。”由此可知《抉隐》作者曾在李兆员的家乡做过知县。一粟编著的《红楼梦书录》指出《红楼梦抉隐》一书的作者洪秋蕃曾任“昭潭知县”,即是根据此项材料。按,清代并无“昭潭”的县名。同治和光绪年间的《大清缙绅全书》所载,只有广西的平乐府别名“昭潭”,可它并不是一个县。查昭潭本是一个潭水,有两处,一在广西平乐县西,一在湖南长沙县南,位于湖南湘潭县北的昭山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梁始置湘潭县,以昭潭为名。”这是说湘潭县是因昭潭而得名。由于《随笔》及《抉隐》透露出作者在同光时期担任湖南的地方官多年,因此他有很大可能做过湘潭县的知县。
笔者根据上述线索,首先查阅了光绪《湖南通志》(卞宝第、李瀚章等修,曾国荃、郭嵩焘等纂,光绪十一年刻本)。可惜此书甚为疏略,所载同治光绪时期的《职官》中,临武知县及湘潭知县均无洪姓者。继而查阅同治《临武县志》(邹景文原本,吴洪恩续修,陈佑启、章俊纯续纂,同治六年增刻本),此书卷二九《职官》所载的知县名单,其中有一个洪锡绶,注明系浙江昌化县人,同治元年(1862)任。再查光绪《湘潭县志》(陈嘉榆等修,王闿运等纂,光绪十五年刊本),此书《官师》部分所载的知县名单,其中也有洪锡绶,注明系“昌化监生,(同治)八年署,光绪九年署”。可知洪锡绶不仅在同治元年(1862)做过湖南临武知县,而且还在同治八年(1869)及光绪九年(1883)两次署理过湘潭知县。洪秋蕃当即此人,锡绶是名,秋蕃是号或别号。[1]
再查民国《昌化县志》(陈培珽修,张秉哲纂,1924年铅印本),此书卷十《选举志》载:“洪锡绶,署丰阳县知县,特授湘潭县、清泉县知县。”可知此人任湖南地方官多年。昌化在清代属浙江省杭州府,为杭州府所领九县之一。《抉隐》一书署明著作者为“武林洪秋蕃”,其人其籍贯都是真实的,并非弄虚作假。
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昌化县志》卷十《选举志》中还有一条材料:“洪昌言,特授苍梧县、富川县知县,署横州知府。”《随笔》的总评云:“小儿周岁,内子范氏设汤饼之筵,极钗裙之盛,座间因抓周之说而及宝玉,并及钗黛,无不怜黛而恶钗者,均可谓善读书者矣。”(《随笔》第27页)《抉隐》中也有此条评语,“小儿周岁”作“昌言儿周岁”,明确点出作者有子名昌言。又作者在小序中说,“罢官后,为小儿昌言迎养粤西之苍梧、富川等县署,课孙暇,一无事事,爰将前所笔记增足而手录之”。所言其子昌言任苍梧县与富川县之知县,与民国《昌化县志》上所载恰相吻合。又昭潭李兆员序云:“岁庚寅、辛卯,员馆于洪明府小蕃君处,其封翁秋蕃先生手一编示员,题其签曰《红楼梦抉隐》。……晚年舍二千石,作六一翁,就养粤西。”“明府”一词即为旧时官场上对知县的尊称,也点明洪昌言在广西做过知县,小蕃当是其号。
洪锡绶同光时期在湖南做过许多任知县。《随笔》中所提到的友人息柯居士杨翰,同治三年(1864)任湖南的分巡辰永沅靖兵备道,同治十年(1871)秋被罢官。(杨翰《息柯白笺》卷六《致汪砚山》云:“辛未(1871)秋去官之长沙”)洪氏同治元年(1862)任临武知县,同治八年(1869)署湘潭知县,也恰在这一时期,两人相识,交往弥勤。《随笔》中所提到的庞际云,光绪七年(1881)八月任湖南布政使,光绪十年(1884)二月署湖南巡抚,次年二月被劾卸署,三月调任广东布政使,洪氏在光绪九年(1883)再度署理湘潭知县,正是庞际云的下级部属。《随笔》第六十一回评语所记“有大令,才德俱优,廉明称最,矫矫鹓鹭,垂三十年。……光绪癸未,再权剧邑,惩一巨痞,构怨于甲之嬖佞,诬于事而谮之。一时雷霆之震,几于屋瓦皆飞,司道申救,不为理。”(《随笔》第565—566页)其中的署年“光绪癸未”即光绪九年(1883),是时洪氏正署理湘潭知县,故对其劣迹知之甚详,多所揭露。凡此等等,都可证明洪锡绶(秋蕃)即《随笔》与《抉隐》之作者。其人并非著名人物,生平事迹不为世人所知,我们钩稽再三,才得到这点材料。试问,民国间人如何能够伪托此人,记载当时的事情,原原本本,天衣无缝?这是不可能的。洪氏初任临武知县在同治元年(1862),他在庚寅(光绪十六年,1890)、辛卯(光绪十七年,1891)间,业已完成其书定稿,题为《红楼梦抉隐》,并出示其子之幕客李兆员,其间相距正好三十年左右,与《抉隐》作者小序中说“嗣以一行作吏,此事遂废,束置高阁者三十年”,也是符合的。
我们辨明《随笔》与《抉隐》之作者为洪锡绶(秋蕃),那么,洪氏身后被加上的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都不能成立。《〈读红楼梦随笔〉影印本绪言》所说的“洪氏因得佚名旧本而攘为己有”,“出版说明”所说的“洪秋蕃可能因某种机遇见到过《随笔》,并将其大部分内容抄录下来,篡改拼凑补缀而成《抉隐》”,“《抉隐》作者为掩盖其剽窃之行,不仅篡改了《随笔》的文字,歪曲了《随笔》的观点,而且也表现了自己手段的拙劣,思想的低下、庸俗与腐朽”,全属不实之词。试问,一个作者整理自己的笔记,在初稿的基础上修订和补充,定稿成书,能说是抄袭和剽窃吗?能说是篡改和拼凑吗?能说是手段拙劣,思想低下、庸俗、腐朽吗?这是一件地道的冤假错案,理应予以昭雪,勿使古人含冤于九泉。
我们要研究洪氏评《红楼梦》的观点,必须综览其全部一百二十回的评语,而后才能了解其整个系统。洪氏在前六十九回所增补的评语,在第六十九回之后所写的共计五十一回的评语,其中都有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不能弃之不理或一概抹杀,这是不言而喻的。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二辑)
[1] 据冯其庸《校红漫记——八家评批红楼梦校后记》(载《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4辑)一文介绍,在郑州大学图书馆藏有《读红楼梦随笔》钞本,此钞本页八行,行二十字,首行书名下署“武林秋蕃洪锡绶管见”九字,经冯其庸、陈其欣二位认真勘核,巴蜀书社影印的川图本是据郑大本过录的,过录本还留下了不少钞误和钞漏,此文对洪秋蕃的材料和郑大本多有考证,并附有郑大藏本照片,可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