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畜(卦二十六)
〔卦画〕乾下艮上
〔经文〕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初九:有厉利已。
九二:舆说輹。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六五:豮豕之牙,吉。
上九:何天之衢,亨。
〔辞解〕《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译释〕本卦象征蓄积广大。利于坚守正道。不依靠家里生存是吉祥的,有利于做大事。《象传》说:天包含在山中,象征蓄积广大。依照这个卦意,君子应该多多了解学习前辈贤哲的言行,来充实自己的德行。
〔义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坚持兼收并蓄地学习和吸纳,不断扩展充实自身内涵,可以为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基础厚实,起点就高,达到的境界和成就也一定会非同寻常。
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父亲李言闻是一位名医。李时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到病人家看病、上山采集药草,渐渐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医生被看做没有出息的职业,李言闻也希望儿子科举出仕。在父亲的督促下,李时珍14岁就中了秀才。但他对科举考试没有兴趣,3次考举人都落选了。之后,他就决心行医,钻研医学,不再去应考了。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李时珍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李时珍读了许多医药著作。他感到历代的医药经典存在不少缺点,不但分类杂乱、内容错误,而且还多有缺漏,亟须重新整理和补充。因此,他决心在宋代唐慎微编的《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编著一部完善的新药典。
为了这个目的,他走访了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很多地方。每到一处,他就虚心地向药农等民众请教,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验方,甚至亲自尝药试医。古书上记载大豆能解毒,他为了试验,先给小狗吃毒物,再吃大豆,结果毫无作用,小狗致死。后来又做了不少实验,自己亲自尝试,才发现大豆加上甘草,解毒效力才显示出来。还有一次,李时珍听说在均州(即现在湖北省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极为稀罕的果子叫榔梅,人吃了可长寿。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李时珍来到了太和山,沿着崎岖山道向上攀登,终于在山顶采到了几颗榔梅。他研究过后,发现这果子只是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不是什么神果,吃了也不会长生不老。日积月累,他学到了很多未经记载的医药知识,还得到了很多药物标本和民间验方。
在多年经验和药草标本丰富积累的基础上,李时珍从35岁开始动手编写。在接下来的27年里,他参考了800多种典籍,经过3次大规模的修改,终于编纂成了一部新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加的有374种。书里对每一种药物,都说明了它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书里还附了1160幅药物形态图,记载了11096个医方。这部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前药物学的巨大成就,对药物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编成《本草纲目》时,李时珍已经是61岁的老人了。李时珍生前没有能看到《本草纲目》的出版。到1596年《本草纲目》在南京刊行时,李时珍已去世3年了。
《本草纲目》出版后,不久就流传到国外,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俄、拉丁等多种文字。这部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标志着中华医学的高度发展,因而始终在海内外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