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感恩
一切美德我都想有一些,尤其感恩这种美德,因为这不仅是最伟大的德行,而且还是一切美德之母。
——(古罗马)西塞林
常存弟兄相爱的心
有一个很美的传说,讲到两兄弟情义深厚、互相帮助。他们的田正好毗连。傍晚,哥哥把收成的禾穗捆妥之后,告诉妻子:“弟弟只有一个人,受不了这样重的工作压力,顶着大太阳劳动。趁他不注意时,我们不妨把扎好的禾穗搬一些到弟弟的禾场。”几乎在同一时间,弟弟同样受到爱心驱使,想到哥哥已有家累,自己还是单身,生活的担子较轻,应当帮助哥哥,于是把捆妥的禾穗,偷偷往哥哥那边送。
令两兄弟大惑不解的是,第二天早上,他们发现自己的禾捆竟未短少。同样的事连续发生了好几天,于是各自决定守夜,以便查明事实真相。隔天晚上两兄弟在半路相遇,各人的手臂都抱着禾捆往对方的田地送去。事情真相终告大白。传说两兄弟相遇的地点,就成为圣殿的原址,上帝的国就是奠基于弟兄相爱之上。
神既然对我们施恩,我们也当恩待别人。
感恩节本是基督徒的节日,而今天感恩却已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当一首“感恩的心”红遍了大江南北的时候,当企业把回报社会叫作感恩的时候,感恩一词已经深扎于人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当我们读完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是不是你也认为,感恩是我们的本份,是人的固有的一种德行?它为我们讲述了一种原始的感恩情怀。
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第一节 感恩节的来历
感恩节的起源,和英国基督教的宗教纷争有关。大约在公元16世纪末到17世纪,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来势猛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宣布脱离国教,另立教会,主张清除基督教圣公会内部的残余影响。但是,在17世纪中叶时,保皇议会通过了《信奉国教法》,清教徒开始遭到政府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审判,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清教徒。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迁往荷兰避难。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在荷兰,清教徒不仅没能逃脱宗教迫害,而且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远在异国他乡,孩子们受不到“英国式的教育,对故土的感情一天一天地淡薄下去”。为了彻底逃脱宗教迫害的魔爪,为下一代保留住祖国的语言和传统,他们再一次想到大迁徙。
天下虽大,但哪里有他们的安身之地呢?想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哥伦布在100多年前发现的这块“新大陆”,地域辽阔,物产富饶,而且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国王、没有议会、没有刽子手,未开发的处女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才能轻轻松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传播自己所喜欢的宗教,开拓出一块属于清教徒的人间乐园。
于是,清教徒的著名领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在1620年9月,登上了一艘重180吨、长90英尺的木制帆船——“五月花”号,开始了哥伦布远征式的冒险航行。对于航海来说,这艘有着浪漫名字的船只未免太小了。由于形势所迫,他们“选择”的,又是一年中最糟的渡洋季节。不过,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了找回失去的权利和自由,这群饱经忧患的人已经不顾一切了。
海上风急浪高,“五月花”号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片树叶,艰难地向前漂泊着,几乎随时都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船只没有遇到任何损害,并在航行了66天后,于11月21日安抵北美大陆的科德角,即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敦港。稍事休整后,五月花号继续沿海岸线前进。由于逆风和时差,它没有能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反而在圣诞节后的第一天,把他们送上了新英格兰的土地。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充满危险的远征中,所有探险者只有一人死亡。但由于旅途中诞生了一名婴儿,使到达美洲的人不多不少,仍然是102名。移民都是虔诚的教徒,无不手划十字,衷心感谢上帝的眷顾。
但是,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完全是一块陌生的土地,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显得沉寂、荒凉。因此,大约在一个月内,移民们不敢贸然靠岸,仍然以船为家。在此期间,他们派出了侦察队,乘坐小船在科德角湾沿线寻找定居地。一天,正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时候,侦察队返回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适合移民们居住的、真正的“天堂”。“天堂”就是今天的普利茅斯港,这是一个天然的良港,非常适合五月花号停泊。港口附近有一个优良的渔场,可以提供大量的海产品。不远处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这块土地环绕起来。在明亮的阳光下,结了冰的小溪反射着晶莹的光泽,可以为移民们提供充足的淡水。开垦过的肥沃农田,一块一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除此之外,他们还看到了一片虽然残破,却足以遮风避雨,帮助他们度过严冬的房屋……看起来,一切都不错,而且不能再好了。唯一令他们感到迷惘的是:这片到处都有人类生活遗迹的土地,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影、一缕炊烟,显得是那样荒凉,倒好似事先就为他们准备的一样。后来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印第安村落。几年前天花流行,全村人无一幸免,这才使它成了这群异国漂泊者的最佳避难所。
几天后,“五月花”号渡过了科德角湾,在普利茅斯港抛下了锚链。移民们划着小艇登陆时,按照古老的航海传统,首先登上了一块高耸于海面上的大礁石。“五月花”号上礼炮轰鸣、人声鼎沸,共同庆祝新生活的开始。后来,这块礁石就被称为“普利茅斯石”,成为美洲新英格兰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的历史见证。
不过,对这些渴望幸福的移民来说,第一个冬天并不美好。从大西洋上吹来的凛冽寒风,像魔鬼一样在空中嘶鸣:漫天的冰雪,无情地拍打着简陋的住房。在这一片冰天雪地里,移民们缺少必要的装备,也缺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经验。在繁忙劳动的重压下,不少人累病了,恶劣的饮食、难以忍受的严寒,使更多的人倒地不起。接踵而来的传染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一个冬天过去了,历尽千难万险来到美洲的102名移民,只剩下了50个。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去,几乎天天都有一家或几家在做丧事。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欢乐没有了。每个人的心头都被一种空前绝望的气氛所笼罩。一个梦,一个刚刚开始的美梦,难道就这样被打破了吗?每个人都在思索着。
就在移民们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时,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一名印第安人走进了普利茅斯村。他自我介绍说他是临近村落的印第安酋长派来察看情况的。这是移民们来到美洲后接待的第一个客人。他们向客人倾诉了自己的来历以及所经受的种种无以复加的苦难。印第安人默默地听着,脸上流露出无限的同情。事情就此有了转机,几天后,这名印度安人把他的酋长马萨索德带进了移民们的房屋。酋长是个慷慨热情的人,他向移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给他们送来了许多生活必需品。派来了最有经验、最能干的印第安人,教给移民们怎样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教他们捕鱼、狩猎、耕作以及饲养火鸡等技能。
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导和帮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终于闯过了生活的难关,过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就在这一年秋天,已成为普利茅斯总督的布雷德福颁布了举行盛典,感谢上帝眷顾的决定,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感恩节。当然,他没有忘记为移民们排忧解难的真正“上帝”——热情、好客、智慧的印第安人,特地邀请马萨索德和他手下的印第安人前来参加节日庆典。
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请,提前送来了5只鹿作为礼物。11月底的一天,移民们大摆筵席,桌子上摆满了自山林中打来的野味和用自产的玉米、甫瓜、笋瓜、火鸡等制作的佳肴。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3天,白天,宾主共同欢宴,畅叙友情;晚上,草地上燃起了熊熊簧火,在凉爽的秋风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年轻人一起跳舞、唱歌、摔跤、射箭,气氛非常热烈。
今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首先,它是一个长达4天的假日,足以使人们尽情狂欢、庆祝。其次,它也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都要赶回家过节,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此外,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最常见的传统食品有火鸡、南瓜馅饼和玉米面做的印第安布丁。一些美国人在这一天或举家出游,或探亲访友,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感恩节期间,美国城乡都要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射击、打靶等体育比赛。一些美国家庭、宗教组织及慈善机构还为穷人、孤儿及流浪者们提供免费的火鸡宴,让那些不幸的人们在感恩节里也得到一份人间的温暖。
不过,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现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就是感恩节。
多少年来,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代代相传。无论在岩石嶙峋的西海岸,还是在风光旖旎的夏威夷,人们几乎在以同样的方式欢度感恩节,感恩节是不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的美国人都庆祝的传统节日。
第二节《圣经》中的感恩思想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耶稣在去耶路撒冷的途中经过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进入一个村子。这时有十个麻风病人走过来,远远地站着,求耶稣给他们治病。虽然离得很远,但是耶稣还是看到了他们,听到了他们求救的呼声,于是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去找祭司,把身体给他察看!”
十个麻风病人听见了耶稣的话,就去找祭司了。由于他们的信心、恒心和顺从的行为,感动了耶稣,耶稣便在他们去找祭司的途中把他们的病治好了。他们当中有一个是撒马利亚人,他看见自己的麻风病消失了,就回来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耶稣问:“其他的九个在哪里呢?为什么只有这个人回来感谢上帝呢?”这九个都是不知感恩的人。他们只是利用主的能力来医治他们的身体,却没有感谢主所做的一切。耶稣称赞了撒马利亚人的感恩的行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这句话表明:撒马利人不仅肉体上的麻风病得到了洁净,也因感恩的行动,因承认耶稣就是救主的信心,耶稣也医治了他的心理和灵魂的疾病,把他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过全新的生活。这段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知恩、感恩和报恩的人。
“感恩”最初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宗教味道比较浓烈的概念。其本意是要信徒感谢主为了拯救世人所做的牺牲——被钉十字架,感谢主(上帝)的慈爱与宽容,感谢兄弟姐妹的帮助与支持等等。基督教要求信徒每天都要向主耶稣表示“感恩”,所以真正的基督徒都是极其宽容和富有爱心的。
我有一个朋友是基督教徒。让我感动的是,每天吃饭前她都要做祷告:感谢主,是你赐予我食物。她祈祷的样子让人感到一种圣洁的光辉,仿佛自己的心得到了净化一般。我不是感动于她的那个假设的感谢对象,而是她一直在用着一个假设的对象来成功地提示自己永葆一颗感恩的心。后来,我看到了《赞美诗》中的那首《谢饭歌》:我们会食同心感谢,一粥一饭来处不易,上帝恩赐同胞血汗,欢喜领受为人服役。由此,我便对圣经产生了一些兴趣。
圣经教导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恩!在这里,我们试举一二:
(一)感谢并祝福伤害过自己的人
《圣经》有这么一段话:“现在我要告诫你们:爱你们的仇敌,并为那些迫害你们的人祈祷,这样你们便能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孙;因为上帝让阳光普照坏人和好人,让雨水滋润良民与歹徒。”如果你们只爱那些爱你们的人,上帝凭什么要赏赐你们呢?即便是收税的官吏也能做到。而你们如果只与自己的朋友讲话,你们又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连野蛮人也能做到。你们必须追求尽善尽美——正如你们在天之父那样完美!
现在,有人将圣经里这段话的意思具体化了,好比是圣经精神的实施办法:
感谢生活中所有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正因为他们的伤害,磨炼了我们的心志,让我们变得更坚强!
感谢生活中所有曾经欺骗过我们的人,正因为他们的欺骗,在人生旅途中,增进了我们的见识!
感谢生活中遗弃我们的人,正因为他们的遗弃,教导了我们从此自立、自强!
感谢曾经绊倒过我们的人,正因为他们的绊子,强化了我们的能力,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工作与生活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感谢斥责过我们的人,正因为他们的斥责,助长了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一步步接近成功!
上面这些话语,绝非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而是一种崭新的人生视角。要知道,有很多种机会可能改变人的命运,包括敌人的伤害。如果自己因此知耻而后勇,自强不息,各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最终成功了。试问,难道不该感谢一下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吗?他们可是自己的“贵人”哦!
(二)要常常喜乐
《圣经》中道:“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这主要讲的是日常的生活,无论好的遭遇,或是不好的遭遇,都要喜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如意的时候,怎么能够乐得起来?更莫名其妙的,要“凡事谢恩”,不是好事才谢恩吗?
马太·亨利(MatthewHenry,1662-1714)是英国著名的圣经注释家,有一天他遇到强盗劫去他的钱袋。他在日记上写:首先,我要感谢以前没有被抢过;第二,他们只取去我的钱,未取我的命;第三,虽然他们全部抢去,损失到底不多;第四,我是被抢者,不是我去抢人。如果有这样遭遇,还会谢恩,我们岂能不“凡事谢恩”?有病得主治愈应该感恩;主保佑你不生病,岂不更该感恩?遇到危难得主救助,应该感恩;主保佑你平安,怎能不感恩?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无论环境何等恶劣,只要我们愿意往好的一方面去想,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有值得感恩的理由。
第三节 西方人是如何教育孩子感恩的
西方人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感恩教育的。在感恩节那天,一家人欢聚一堂,进行一次特殊的祈祷,感谢、颂扬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入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平日里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这一天却极其认真地挨家挨户敲开邻居的家门,募集食品,也就从小培养了帮助穷人的意识。除此之外,超市门口会放个大筐,让人们留下一份食品给那些食不果腹的穷人,政府机关、学校和教堂也会准备大量的食物,敞开大门,分发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有一对住在华盛顿的夫妇,他们很富有,但他们却常常为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而烦恼。他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要什么有什么,并无偿地接受他人服务的生活;至于服务他人,那简直像中古时代的事甚至像火星那样遥远。这对夫妇意识到:如果让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他们的孩子将来就可能会遇到生存的难题。因此,他们觉得必须帮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才行。
于是他们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活动。在感恩节假期开始的前一周,父亲告诉全家:“这次感恩节我们要做点不一样的事。”听到这话,孩子们立刻坐直,因为通常在这种情形下,父亲安排一些特别有趣的活动,例如到巴拿马群岛去玩小艇拖曳的降落伞等。但这次却不一样,父亲接着说道:“我们要一起到救济中心去,到那里去侍候穷人和流浪者吃感恩节的晚餐。”由于父母的坚持,孩子们也只好一起去了,但路上孩子们并不很高兴,他们很奇怪这次父母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到救济中心服务他人!若是朋友们知道了会怎样想?但是当天发生的事情却完全出乎孩子们的预料,之后也没人能想到有哪一天会比那天更美好。他们在厨房忙来忙去,把火鸡和调味料捧上餐桌,切南瓜派,添了无数杯咖啡。他们在小孩子面前扮小丑,还听那里的老人们讲了许多以前的感恩节的故事。这对夫妇看到自己孩子的举动简直开心极了,他们知道这次行动是非常成功的。
果然,几周后孩子们又要求去救济中心侍候那里的人吃圣诞节晚餐!他们终于懂得了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和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道理。
此外,国外的小孩从小就被教导“接受”的礼节,不管喜不喜欢别人的礼物,都必须得甜甜蜜蜜地道谢。因为要谢的是礼物背后的心意,不是礼物本身,更不是礼物的价值。不管多少的礼物都要写谢卡,不管多小的服务都要道谢。这种已经养成的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向服务自己的人说谢谢,只要你帮助过他们,他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做法,但却出于同一目的,表达他们对你的谢意——那便是感恩。
前几天读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那是在洛杉矶郊县的一个早晨,我正在一所旅馆大堂的餐厅里就餐,看见自己的右前方有3个黑人孩子,趴在餐桌上写着什么。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
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这3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充满了好奇。
“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道。
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我感到困惑不已,便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摞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
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是记录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而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就是感恩,它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但它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从上面这个故事来看,西方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同一般的。不管你在什么场合,“谢谢你”、“非常感谢”总是不绝于耳。因为他们深知:说声“谢谢”不仅使别人感到快乐,而且也使自己心情舒畅。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将不再感到孤独。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品质,感恩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感恩节是西方人的节日,但感恩却是人类共有的品格。西方人的感恩行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们培育孩子的感恩方式也值得我们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