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规避指南: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关键点及疑难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让人为难的会计分录

如果把会计工作比作一门技艺,做会计分录无疑是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大多数会计人从事会计工作都是从这门基本功练起的。实际工作中,很多会计人知道如何做分录,却不知道为何如此做分录。书上

没写过,老师没教过,自己也没有琢磨过。下面的内容讲述了会计分录背后的故事。

一、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尽量少做

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应一一对应。一借一贷、一借多贷、多借一贷都是规范的做账方式。我还清晰地记得,上大学时老师讲《基础会计》,明确说不允许做多借多贷的分录。参加工作后,我一直牢记这一教诲,做账时尽量避免出现多借多贷。但多借多贷的分录不时还会看到,是真避免不了吗,其实这是思路不清造成的。

二、利息收入会记两个借方

会计分录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实务中会计们并没有严格这么做。最常见的,做利息收入分录时,会计基本会把分录做成两个借方,“借:财务费用(红字),借:银行存款”。道理是什么呢?是为了取数方便,做费用分析时只看借方发生数就行了。

三、分录做错了怎么改正

会计分录做错了怎么改正呢?如果当月发现,把分录直接改过来就行,只当错误不存在。如果跨月了才发现,在错误分录不影响会计报表时,可以在财务软件中反结账,把分录直接改过来,仍当错误不存在;要是错误分录会影响会计报表,那就必须做调整分录。正确的做法是,先用红字做一遍原分录,然后再做正确的分录。但是,即便是错误分录不影响会计报表,也不建议频繁使用反结账功能。

四、企业的第一笔分录与最后一笔分录

开办公司,第一笔分录必是,“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公司关门,最后一笔分录是,“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贷:银行存款”。一头一尾,都是股东的事。如是这般结局,实属幸运。怕就怕开头一般的热闹,结尾是无比的凄清,“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贷:未分配利润”。

五、发工资为何要通过中转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发工资为何要通过中转科目“应付职工薪酬”呢?有个说法是,工资先计提,后发放,计提了就成为负债,为区别于其他负债,因此单设了这一科目。那直接发放工资,总该可做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薪酬(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贷:现金”吧,为什么不这样简化呢?原因是简化后统计薪酬会不方便。

六、企业给员工代扣个税怎么做分录

企业给员工代扣个税怎么做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个税”吗?实际缴纳个税时,现金流量表中需要填列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而不是“支付的税费”。原因在于个税并非企业自身的税费,它是工资的一部分。个人认为代扣个税时分录记成“其他应付款——个税”更合理。

七、确认收入时建议尽量通过“应收账款”科目中转

确认收入时建议尽量通过“应收账款”科目中转。有的会计为了图省事,现金销售时直接做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省事未必就是明智的,不妨多走一步,“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其中的好处在于:

(1)未来对账方便;

(2)可借助软件里的应收账款模块归拢客户数据。

八、销售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差别

销售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有何差别?先说销售折扣,原价100元的商品95元卖出,做账时直接按95元处理,不体现5元的折扣。现金折扣指商品卖出后,想让客户快还钱,少收5元,这5元相当于应收账款贴现的代价,记作“财务费用”,但发票按100元开。销售折让是因商品有瑕疵而豁免部分货款,视同销售减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