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上下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走进世界

2001年,21世纪的头一年,中国发生两件大事:1.“入世”成功,中国将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世贸,WTO)的章程扩大进出口贸易;2.“申奥”成功,2008年北京将主办世界奥运会。这两件事所以称得上大事,因为它们标志着在21世纪中国准备走进世界。中国一向有“世外桃源”的美名,只顾“四海之内”、不顾“四海之外”,现在改弦易辙,准备走出桃源,进入世界,这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

世外桃源的传统意识

《桃花源记》是一篇好文章,大家喜欢读,我也喜欢读。《桃花源记》的思想是出世,走出世界、安居古代。我的思想是入世,走进世界、追赶现代。《桃花源记》跟我的思想完全相反,为什么我也喜欢读它呢?其中道理直到最近我才明白。原来,我生活在传统思想之中,出世早已成为我的潜意识。我的入世思想是后来从书本中学来的,只是包在潜意识外面的一层薄膜,所以我虽然有入世思想而喜欢读出世文章。《桃花源记》文笔优美,只是吸引我的次要原因。

中国的出世意识来自三个方面:哲学传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哲学传统。我们的哲学受宗教影响极大。佛教,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佛教在印度衰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佛教的主要基地。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涅槃”。“涅槃”的意思说穿了就是一个“死”字。“生”都不要,还要“入世”吗?道教,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的五斗米教算起,有一千八百多年。道教本来是中国的原始巫术,没有教祖就领来一个老子作为螟蛉教祖。道教修炼的最终目的是成仙。仙人不住在地上,而住在云端里,当然远离尘世。魏晋玄学,尊崇“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以道解佛,援儒入佛,讲玄虚、辩有无,清谈度日。宋明理学,是“儒、道、佛”的混合。理学的所谓“体用”和“理殊”,皆出于佛教。“理学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学、道家、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冯友兰)。中国的宗教和哲学都深藏着出世意识。只有儒家有入世思想,但是受佛道感染,儒冠而佛心,儒衣而道言,失去了孔孟的积极入世精神。

地理环境。东亚在欧亚大陆的东端,由喜马拉雅山隔开,自成区域。北有流沙,西有峻岭,南有榛莽,东有大海,一个天然的封闭天下。中国居东亚的中心,遗世独立。请到山东海边看看“天尽头碑”,这就是天下的极限。

历史背景。宋、元、明、清,多半时间由入侵的外族统治。

他们进入中国,犹如到了天堂,心满意足,不求发展,关起门来尽情掠夺。元代皇帝有一次问大臣能否杀尽汉人,把尸体运去肥沃蒙古草原。明代郑和下西洋,是去宣扬国威,不是去开拓疆域,是依照已知航道,不是去开辟航道。清代后期,英国要求跟中国建交通商。中国皇帝说“万物皆备于我”,不需要蛮夷之邦的东西。宋、元、明、清各代都长期实行海禁。

传统力量束缚住历史,力量之大,远远出乎想象。“积重难返”不是一句空话。东方如此,西方也是如此。西班牙和葡萄牙到中南美殖民比英国到北美殖民早一百多年,为什么至今中南美落后于北美?学者认为,深层原因是伊比利亚传统的惯性在起作用。东、西德合并到如今,东德仍旧无法赶上西德,成为西德难于放下的包袱。什么缘故?学者认为,深层原因是旧有传统的惯性在起作用。由此可以了解为什么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如此之难。我们的传统包袱十分沉重,我们的潜在惯性还没有被自己发觉。两千多年的出世传统阻碍着中国走进世界。

地球村需要村民教育

现在,中国将从“天下中心”变为“世界一员”。许多人会感觉很不舒服。怎么,泱泱大国变成了小小地球村的一员?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现代人登喜马拉雅山而小东亚,登月球而小地球。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自己就相对地显得越缩越小。

参加“世贸”只是产品进入世界,不是人民进入世界。人民进入世界,才是真正的“入世”。人民“入世”,就是成为世界公民。成为世界公民,不用写申请书,也没有公民证,但是要进行两项自我教育:扩大视野和补充常识。

扩大视野。我们有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就是扩大视野。扩大视野要把本国观点改为世界观点。从本国看本国要改为从世界看本国,从本国看世界要改为从世界看世界。中国人民要改,世界各国人民都要改。例如,甲国占领乙国,夺取其油田。从本国观点来看,可能同情原来友好的甲国。

从世界观点来看,要根据国际公法,支持被侵略的乙国。

《群言》杂志(2001年第9期)刊登了两张照片。一张是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二战”被侵略国波兰烈士纪念碑前下跪。另一张是2001年8月13日小泉纯一郎以日本内阁总理身份,不顾被侵略国的抗议,悍然参拜纪念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勃兰特扩大了视野,有世界观点,认识了过去,能面向未来。小泉没有扩大视野,没有世界观点,不肯认识过去、不能面向未来。两张照片,对照鲜明!日本教科书美化侵略,引起被侵略国强烈抗议。国际评论说,日本不肯正视过去,坚持军国主义传统观念,绝对错误!同时,日本的邻国也要用世界观点查看一下自己的教科书,把歪曲的历史实事求是地纠正过来。否则你爱你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亚洲就难于有持久和平。

德国在西欧,可是一向自立于西欧之外,企图凌驾于西欧之上;两次大战失败,不得不改弦易辙,从西欧的敌人改为西欧的友人,从西欧的客人改为西欧的主人;扩大视野,共建“欧盟”;这不比再打一次世界大战好吗?一位俄罗斯学者说,俄罗斯也要考虑重新定位;可否从欧洲的客人改为欧洲的主人,从离开欧洲改为进入欧洲;扩大视野,参加“欧盟”;这不比继续“冷战”好吗?扩大视野,面向未来,原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不难迎刃而解。

补充常识。常识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也就是“五四”运动所要求的科学和民主。某小学老师问:用烧饭的柴火能不能炼出钢铁来?学生答:不能。问:为什么不能?答:温度不够。在“大炼钢铁”的年代,我国大致还没有人具备这种常识。全民打麻雀、人民公社化、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等,都是违反基本常识的行为。今天我们的常识提高了,但是不能自满,应当自己再检查一下,是否仍旧缺少现代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走进世界的某些常识。一位英国学者说,治理国家就是按照国际公认的常识行事。常识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更新的。

新闻说,斯诺告诉毛泽东主席,美国农民只占人口的8%。毛主席停了一会说,请你再说一遍。斯诺又说,美国农民只占人口的8%。毛主席摇摇头:我不信!最近新闻说,美国农民现在只占人口的2%以下。不知道毛主席听了将做如何反应。新闻还说,美国工人现在只占人口的20%以下,十年以后将降到10%以下。技术发展,农民和工人不断减少,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现象。不知道马克思听了会有怎样的反应。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不是越来越壮大,而是越来越缩小。历史变化出乎预言家的想象。社会的发展规律需要重新研究。某刊物说,专家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对马克思的学说也不能搞两个凡是。

某报登出一道“算术题”:送一封市内平信的成本为1.36元,现行邮资0.80元,亏损0.56元;送一袋250克的牛奶,收送费0.03元,还有钱可赚;能不能让送牛奶的去送信,实现扭亏增盈?这是市场经济提出的一道常识小问题。问题很小,意义很大。

2008年,北京将主办世界奥运会。在这个运动会上,没有国家能提出要求:给我们特别优待,踢足球的时候,我们可以手脚并用。国际公共的打球规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常识。

别国参加“世贸”,谈判半年、一年,至多两年、三年,就完成了。中国参加“世贸”,谈判了15年之久。一个初生婴儿已经长成15岁的少年了。一个50岁的盛年已经变成65岁的白发老头了。计划经济跟国际市场接轨如此之难!中国产品走进世界不容易,中国人民走进世界更加不容易。从“入世”之难,我们看到了自己离世界还有多远。

在21世纪,人与人、国与国,正在重新定位。世界各国,原来各据一方,相互虎视眈眈。现在大家挤进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成为朝夕相见的近邻。今后早上见面是否可以说一声“嗨!”当然仍旧有敌对,可是敌对方式也跟过去不同了。走进世界,做一个21世纪的世界公民,无法再梦想世外桃源,只有认真学习地球村的交通规则。

2001年9月9日

(原载《群言》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