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医生浅谈心脏健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人的心脏是一个动力泵,它通过规律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驱动血液在全身流动,送去人体需要的氧与各种营养物质,并将各部位产生的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带到相应的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类的生命和各种生理活动。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看,心脏主要由心肌、心内膜及其所形成的心瓣膜、心外膜和为心脏提供血液的冠状血管系统组成。

一、健康理想和理想健康

我们设想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单纯依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习惯、坚持规律运动等,持续保持血压、血脂和血糖在理想水平,直到七八十岁。那么,可以肯定这个人不但寿命长,生活质量高,而且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理想健康状态”是指“拥有理想健康行为和理想健康因素,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卒中和心力衰竭等)”。

针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我们提出“健康4+4”策略,用4个理想的健康行为和4个理想的健康因素,来推动全民健康运动。

4个理想的健康行为

1.不吸烟或戒烟超过1年。

2.坚持有氧代谢运动。每周从事中等强度的运动150分钟或剧烈运动75分钟。这些抽象的数字可以简单换算为每周运动5天,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连续快走或慢跑。

3.健康饮食。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控盐,我国居民普遍吃盐超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少于5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肾脏病的人需更严格控制;严格限制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喝含糖饮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钾的食物。

4.理想体重。维持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24。

4个理想的健康因素

1.不吸烟或戒烟超过1年。

2.不需降血压(<120/80mmHg)。

3.不需降血胆固醇(<5.2mmol/L)。

4.不需降血糖(<6mmol/L)。

血压、血脂和血糖通过治疗达标,效果虽然没有自然达标好,也可以有效减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病例

有位老先生退休之前是单位的负责人,工作紧张,应酬多,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一应俱全,每天吃药一大把。后来退休了,他每天活动至少1小时,主要就是快步走和打球,戒烟,戒酒,饮食荤素搭配,每餐吃八成饱,一年后体重减了20多千克,人精神了,体形标准了,血压、血糖、血脂正常了,药一粒都不吃了。

我非常认同“理想健康状态”的提法,并且从实践中得出结论:“理想健康状态”是可实现的,健康生活方式就是金钥匙。不仅很多患者为我们现身说法,我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心血管专科医生也会出现心血管方面的问题。2000年前后,我的血糖、血脂和体重都高于正常。我想把体重尽快降下来,就服用减肥药,但是效果不好。于是,我换了方法,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走10000步,控制饮食每餐吃八成饱,尽量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不喝酒,半年后体重减了15千克,血糖、血脂也都正常了。现在我的饮食仍然是八成饱,荤素搭配,15年来坚持每天走10000步,我的体重一直很稳定,血糖、血脂也都正常了。

我逐步反思:“高血压、糖尿病等都需要终身服药才能控制”的想法不完全对,只要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完善饮食结构,控制饮食总量,规律饮食,保持正常体重,这些疾病就有可能不再需要药物治疗。

管住嘴、迈开腿、保持好心态和规律作息,是维护心血管健康和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法宝。

二、贯穿“心脏健康五环”,关注全面身心健康,构筑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整体防线

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几十年,致死致残一瞬间。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根本出路在预防,这期间的几十年时间恰恰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不少人在拥有珍宝时,并未真正认识到它的珍贵,反而在永远失去之后才觉得痛心疾首。人生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健康。《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几次见蔡桓公,希望给他诊治,蔡桓公都没有当回事儿,直到真的感觉到身体不舒服请来扁鹊时,已经病入腠理,无药可医。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大众,等到有人或者自己生病了才想起谋求改变,往往为时已晚。

“上医治未病”。治疗疾病是10个医生解决1个患者的问题,教大家预防疾病是1个医生帮助成千上万个人解决未来的问题。从没有发病的时候着手,未雨绸缪,打造或留住健康的体魄好过在机体出现故障后的修修补补。

2000年我提出“心脏五环”的大预防概念(涵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实现硬技术软着陆(先进的服务体系、机制与模式),加强医务人员对预防理念与实践的认知、执行和推进。心脏五环是心血管疾病总体防治规划:综合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全面保护心血管健康,全程关爱生命,探索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疾病管理模式和患者服务系统,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广泛联盟,用最小的代价和最高的质量挽救更多的生命。

这个全面防线包括5个层面

1.防发病(初级或零级预防)。全人群策略,即全民层面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构建健康的社会环境(如控制PM2.5和公共场所无烟),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防危险因素。

2.防事件(一级预防)。零吸烟,控制和干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靶器官亚临床损害,保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卒中等可能致残、致死的严重事件。

3.防后果。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时,建胸痛中心,开绿色通道,及早识别,及早干预,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4.防复发(康复与二级预防)。建立科学系统的康复和对患者的随访体系,提供身心全面关爱服务,帮助患者不再重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减少不必要的反复住院与再次手术,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5.防治心力衰竭。健康是一个整体和连续不断的进程。医患双方都需要改变碎片化(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医疗观念和模式。让健康管理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为人们提供一生所需的连续不断和系统综合(涵盖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医疗服务。

在以上整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中还应关注人们的精神心理卫生,在努力延长人类寿命和提升健康水平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健康期望寿命。

防治心血管病是个长期工程,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一旦发展到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病的后期阶段,及时救治并采用循证规范方法坚持治疗,许多患者也能康复。

我们应该思考,发达国家(如美国、一些欧洲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正在下降,而在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却增长迅速。

技术(如电生理、支架、搭桥)的突飞猛进不是医学进步与昌明的全部内涵,“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是医学和医生职业的根源。安全感和信任感,也是医生应该给予患者的东西。我们的工作是使不适合生存的人变得适合生存。

三、心血管疾病的五大危险因素

广州地区的尸体检查资料表明,10~19岁这个年龄段人群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比例有21.1%,40岁的有80%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为什么有的人病变进展快,30岁就发生了心肌梗死?另外一些人却终生都不表现出冠心病呢?

因为很多因素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这些因素被称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在我国,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是导致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5个危险因素

(1)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大、中动脉管壁内沉积大量的胆固醇而形成的一种病理变化。当血脂过高又得不到控制时,胆固醇就沉积在大、中动脉管壁内,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2)肥胖:肥胖病患者血脂增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肥胖患者常常有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现象。肥胖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使脂肪不断在体内堆积,于是胖人越来越胖,血脂水平也越来越高,进入恶性循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吸烟:已经证实,吸烟是引发血脂异常的头号“罪犯”。吸烟时吸入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碱。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与氧气存在竞争性。碳氧血红蛋白增高引起机体缺氧,动脉壁缺氧、水肿,血流障碍;还可使内皮受损,为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创造条件。同时,缺氧促进平滑肌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使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另一方面,吸烟促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糖升高、脂代谢紊乱、血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同样促使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4)高血压:血压升高主要是由于小动脉平滑肌收缩。持续的小动脉收缩使得血管壁的营养吸收出现障碍,纤维组织增生,内膜增厚,小动脉发生硬化。在主动脉、脑动脉和冠状动脉,由于持续的高动脉压,内膜对血浆脂蛋白通透性增加,胆固醇易于在内膜下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反过来又加速高血压进程。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同时血小板黏附及聚集性增强,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和儿茶酚胺水平异常,加之高血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血小板功能异常。这些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2.多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状态

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诊断标准,具备下列四项中的3项或全部者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多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状态。

(1)肥胖:BMI≥25。

(2)高血糖:空腹血浆糖≥6.1mmol/L(110mg/dl)和/或糖负荷后血浆糖≥7.8 mmol/L(140mg/d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者。

(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者。

(4)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1.7mmol/L(150mg/dl)和/或男性的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35mg/dl)、女性的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39mg/dl)。

四、追逐健康,着眼今天

防治心血管病是个长期工程,正如患上心血管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样,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1.是什么拉动了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下降

2008年支架植入的数量是18万,2009年24万,2010年30万,我国心脏支架使用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6万个,心血管病死亡率却继续上升!

我们以支架为例,说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并未遏制住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

到底是什么拉动了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下降?

控制胆固醇对于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的贡献比例是24%,控制血压为16%,控烟戒烟是12%,提倡运动为5%(运动的贡献会分解到控制血压和控制血脂上),二级预防和康复为10%,绿色通道及时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为12%。

2.心血管病与青少年生活方式

Yemeni Jews(也门犹太人社群)在阿拉伯居住了很多世纪,生活水平很低,后来迁移到以色列。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仅在到达以色列的头几年里,该组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就迅速增加。近年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其死亡率已有所控制。这就提示我们,心血管病主要是生活方式病,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因素(如戒烟、完善饮食结构、规律体育锻炼等)减少其发生的危险。

目前,我国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十分常见,也促进了青少年出现高血压、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防发病”的最基本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即生活方式治疗。健康教育从青少年开始,引导他们从小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非常必要:不吸烟,管住嘴(合理平衡饮食),迈开腿(热爱和坚持运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身心健康。对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孩子,在帮助他们认真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提倡使用有研究证据、有明确预防疾病作用和改善预后的药物。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所有的坏习惯还没有成形,就好像假近视一样可以矫正。他们在大脑中形成的影像,首先来自于家庭。在孩子们被各种各样的“教育”包裹的密不透风的今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是成年人首要教会他们的课程,至少为他们生命的早期提供正确引导,把健康交给孩子们,也交给未来的中国社会。

3.改变就在现在

你是否也曾经想过改变,然而美好的愿望跟随时间的脚步不知被遗忘在哪里了?对于健康的追求是一个综合的终身奋斗目标,它涉及机体和精神的各个方面,诸如习惯和活动。这种追求和奋斗不能等到数年后再开始,否则只怕会老大徒伤悲。当然,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个挑战。慢慢来,不要单凭一时兴起试图一夜之间改变一切。选择一两件事先做,当达到目标后,再开始下一个计划。每当做出一个有利于健康的转变就要坚持住,并且使其成为习惯。随着你达到的目标越来越多,就可以确信自己正走在通往健康的阳光大道上。

4.开始、停止、坚持

开始(写下你准备开始做的一件有益于健康的事)。

停止(写下你准备抛弃的一个坏习惯)。

坚持(写下你准备坚持的一个好习惯)。

年华不是珍宝钱财,可以被储存起来,供自己暮年享受。健康方案的实施应当着眼于今天,才能使晚年生活受益。你现在努力达到的机体和精神的平衡,意味着日后收获更多的宁静与幸福、拥有更充沛的精力以及更丰富的智慧。

预防心脏病,益寿延年。我们更希望人们感受到健康的意义,让生活充满更多乐趣。活着就应当幸福、健康、享有尊严和成果。

胡大一

201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