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榆隽永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王菡女士《魏榆隽永集》出版在即,忝为同道,幸先获读,欣佩之馀,感慨良多。古今才媛文章传世,取地名以入集名者颇不多见,以“隽永”题名者尤觉独特。览此书名,已足觇女士之清远绝俗。不揣浅陋,略述感言如次。

“魏榆”者,今山西榆次县之旧名,晋中古邑,史迹斑斓,引入书名,著乡贯之所出,敬父祖之遗行也。女士出身书香门第,祖父王永祥先生(孝鱼,1900—1981),早年求学于清华留美学校、南开大学,学涉中西而归于中国哲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即编撰《焦里堂三种》《船山学谱》行世。1949年后,历任北京蒙藏学院教师、中华书局编审等职,并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授课。孝鱼老人好读子部书,曾为中华书局点校《庄子集释》《叶适集》《二程遗书》《陈确集》《春秋繁露》《王廷相全集》等,又夙究心于船山学说,先后整理王夫之《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诗广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庄子通》《老子衍》诸作,用力专精,积累丰厚。女士少时曾随祖父生活,深受老人学行熏陶,好习中西文字。未几,动乱嚣然而至,老人饱经磨难,藏书荡然,被迫返晋,穷处乡里,犹力疾著书,遗稿满床。女士年未二十,亦下乡至山西五台县,学耕稼于陇亩,备尝艰辛。所幸天厌丧乱,斯文未绝,读书种子,历劫犹存。20世纪80年代,女士回归校园,90年代,又进入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下同此)任编辑,自此日亲图书,优游文史,承其家风,服务时代。光阴荏苒,至2006年,女士循例退休,遂于白石桥畔国图善本室,埋首整理藏园老人读书校记,成绩斐然。众师友方羡其摆脱事务,专心治学,足以继踪先人,益多贡献,不意二竖潜至,女士竟罹疾矣。手术之初,女士偕夫君钟铀先生,积极配合治疗,又恳商主治医生,请求保护脑部缓受损伤,以便争分夺秒,利用馀力完成祖父遗著整理。天从人愿,孝鱼老人遗著《周易外传选要译解》《老子衍疏证》两种,终于2014年由中华书局顺利出版,而女士病情渐深矣。亲友收集其历年论文,仍交中华书局出版,女士自定书名,首标“魏榆”,即以明学问之所从出,不忘告慰先人之情。夫子曰“必也正名乎”,又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女士之尊祖敬贤、献身学术,岂非合于古人“纯孝”之说。

女士为人端凝诚挚,言行有方。其服膺传统文化,敬重学术前辈,非仅囿于亲情。以笔者闻见,其行事尚多可述者。女士自20世纪90年代,即与远在浙江嵊县(州)山乡之张秀民先生(1908—2006)开始通讯。张老寿跻百龄,20世纪30年代即服务北图,至70年代初退休南返,蛰处闾巷,研究不辍,年届耄耋,犹勤写作,所著《中国印刷史》《安南史》等要著,皆完成于乡间陋室。女士以其夙有之善良及细腻,既佩张老穷而弥坚之治学精神,又为老人索居山乡,祁寒酷暑,研究缺少资料、起居乏人照应而抱忧,遂致函张老,嘘寒问暖,春秋不辍,并远道邮寄写作用稿纸,及冬日取暖之手套、怀炉等。至2005年,女士趁至沪开会之机,特意前往浙江嵊州崇仁镇廿八都村,探望老人于张宅“成美堂”。十载神交,一握为笑,尊贤重道,再谱佳话。2006年国图举办“庆贺张秀民先生百岁诞辰——《中国印刷史》(修订版)首发式暨出版研讨会”时,曾展出女士与张老之往来书信,观者莫不为之动容。女士身居京城而能遥知张老,知张老而又能关怀备至、尽己力以助之,读集中《剡溪蕴秀异 欲罢不能忘》诸作,世于女士之为人,能不肃然以起敬。

女士任职国图出版社时,又与旅居北美之著名中国印刷史、图书馆学专家钱存训先生(1910—2015)建立联系,2003年借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会议之便,专程至芝加哥大学拜访钱老。钱老亦为20世纪30年代起投身图书馆事业之北图老馆员,毕生致力于图书馆学、历史学、印刷史和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发表专著与论文逾百种,所著《书于竹帛》《纸和印刷》为驰名中外之经典专著,先后有英文、日文、韩文译本及中文等多种版本。钱老寿逾期颐,治学犹勤,读集中《在芝加哥大学拜访钱存训教授》一文,可知钱老之学行及其与女士交往之原委。钱老晚年结集之《中国书籍纸墨及印刷术论文集》,1999年初版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女士关注殷拳,决意引归大陆出版,随即奉书北美,致敬钱老。电邮往复,多经磋商,幸蒙钱老首肯,签约授权,乃以“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为名再版(国图出版社,2002),并引发钱老多种著作单行本于大陆先后出版。女士与钱老由通讯而相知,结为文字之交,2003年至芝加哥访问,钱老以九十高龄,仍拟亲自驾车至机场迎接,并周密安排其在芝加哥大学演讲等行程。读钱老“多年来在电脑中通信的‘王菡女士’,居然在二周前见面握手,亲自欢迎,感到十分高兴而荣幸。你这次访美,虽然短短一月,但走访了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重要城市和主要图书馆,一定收获丰富,为你高兴”之语,不难想见两代学人间之珍贵友情。

女士论文结集,又取“隽永”为题名,以明其著述旨趣。“隽永”之辞,溯源可至秦汉。《汉书·蒯通传》记“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唐颜师古注云“言其所论甘美,而义深长也”。后世评论诗文,多以“隽永”为标准。言有尽而意无穷,固然为世间诗文创作者所追求,女士从事文献研究,所撰学术论文仍以“隽永”为指归,令人既感其性情之温文尔雅,复窥其于文献学之深自矜重。女士娴习文史,先后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北京图书馆馆刊》及《文献》季刊主编,长期服务于国家图书馆,校书兰台,多读善本,又因编辑学刊,广结四方文友,谙熟学林动态,沉潜考索,融会贯通,学问见识,遂超迈群流,成为出身图书馆界之优秀文献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图书馆界专家迭出,女士则为学者型专家中之佼佼者。

图书馆为古典文献收藏之渊薮,其整理研究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为基础,又涉及相关文献之内容,学无定界,人须通才。女士历年论文结集,编为宋史研究、版刻与版本研究、文献揭示、藏园校书研究、名家与书籍、目录学与目录研究、国图工作、书评、游记诸单元,载文五十六篇,涉及宋史、文献传播史、中国印刷史、中国藏书史、图书馆史、四库学等专题,范围颇广,内容甚富,而研讨深入,用力极勤,检点其成果,令人目不暇接,而其最称难能者,在文词洗练,风格沉稳,气定神闲,迥非率尔操觚所可及。女士研究视野虽广,所关注则仍在文献承传与阐释,其追求“隽永”之初志,又可以孜孜整理傅增湘校勘跋识为证。藏园老人毕生校书万馀卷,遗书归于国图等馆,其藏书题跋虽久已传世,读书校记及批识则散布各书,书则分藏南北各图书馆及博物院,查访检辑,机缘有待。幸遇有心人如女士,先取国图藏本细心迻录,往复比勘,铢积寸累,历时多载而辑为《藏园群书校勘跋识录》(中华书局,2012)。集中《感受“于青灯黄卷中”——藏园群书校勘跋识之文献意义刍议》,提纲挈领,胪述藏园老人于近代校勘学史上之卓越贡献,原本实践,悉中肯綮,堪称藏园老人之身后知己,故曾邀傅熹年先生激赏。笔者陋见所及,女士之礼敬昔贤,穷年用力于辑集傅氏批校题识之举,实可与王欣夫先生当年辑集清惠栋《松崖读书记》事相媲美。欣夫先生《松崖读书记》遗稿不全,刊布攸待,藏园遗书则未尽登录,题识校辑亦待赓续。世有以守先待后、文献华国为怀者,当知王菡女士其人其书矣。

二〇一七年初夏吴格谨记于复旦大学光华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