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品
龙脑香
《唐本草》〔1〕云:“出婆律国〔2〕,树形似杉木,子似豆蔻,皮有甲错〔3〕。婆律膏是根下清脂,龙脑是根中干脂,味辛香人口〔4〕。”
段成式〔5〕云:“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6〕,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痩,痩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婆律断其树翦取〔7〕之,其膏于木端流出。”
《图经》〔8〕云:“南海山中亦有此木。唐天宝中交阯贡龙脑,皆如蝉蚕之形。彼人言有老根节方有之,然极难,禁中呼瑞龙脑。带之衣衿〔9〕,香闻十余步。”今海南龙脑多用火煏〔10〕成片,其中容伪。
【注释】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至万历六年(1578)。
〔1〕《唐本草》:又称《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2〕婆律国:在古籍中又称作婆露、婆鲁斯,位于今文莱的加里曼丹岛。
〔3〕甲错:甲壳交叠的样子,引申义为粗糙不平。
〔4〕香人口:四库版《陈氏香谱》作“香入口”,据《新修本草》改。
〔5〕段成式(803—863):晚唐著名小说家,下文引自其代表作《酉阳杂俎》,其书包罗万象,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亦有部分内容为志怪传奇。
〔6〕围: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
〔7〕翦取:剪取。
〔8〕《图经》:原指《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文献。此处单指《本草》这一部分内容。
〔9〕衣衿(jīn):衣领交接的部位。
〔10〕煏(bì):用火烘干。
【译文】
《唐本草》载:“出自婆律国,树形像杉树,果实如豆蔻,树皮粗糙不平。婆律膏是树根下的纯净的油脂,龙脑是树根中已经干结的油脂,味道辛辣,能使人口气清香。”
段成式称:“龙脑也出自婆斯国,树高约八九丈,大的需要六七人合抱。叶为圆形,叶背白色,不开花不结果。此树有肥瘦之分,瘦的产龙脑香,肥的产婆律膏。龙脑香在木心,婆律国人将树砍断剪取,使婆律膏从树端流出来。”
《图经》载:“南海地区的山里也有这种香木。唐天宝年间,交趾进贡的龙脑形状都像蝉蚕。那里的人说老的树根或树节才有龙脑香,但也特别难得,宫中称之为‘瑞龙脑’。带在衣襟里,香味在十几步外都能闻到。”今天南海的龙脑,多用火烘干成片,中间可能掺假。
陶隐居〔1〕云:“生西海〔2〕婆律国,婆律树中脂也,如白胶香〔3〕状,味苦辛,微温无毒,主内外障眼,去三虫〔4〕,疗五痔〔5〕,眀目、镇心、秘〔6〕精。又有苍龙脑〔7〕,主风疹面〔8〕。”入膏煎良〔9〕,不可点眼〔10〕。其明净如雪花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麦麸者不佳。宜合黑豆、糯米、相思子〔11〕,贮之瓷器内则不耗。”
今复有生熟之异。称生龙脑即是所载是也,其绝妙者曰梅花龙脑。有经火飞结成块者谓之熟龙脑,气味差薄〔12〕,盖益以他物也。
叶庭珪〔13〕云:“渤泥〔14〕、三佛齐〔15〕亦有之,乃深山穷谷千年老杉树枝干不损者。若损动则气泄无脑矣。其土人解为板,板傍裂缝,脑出缝中,劈而取之。大者成片,俗谓之梅花脑。其次谓之速脑〔16〕。速脑之中,又有金脚,其碎者,谓之米脑。锯下杉屑与碎脑相杂者,谓之苍脑。取脑已净,其杉板谓之脑本,与锯屑同捣碎,和置瓷盆内,以笠覆之,封其缝,热灰〔17〕煨煏,其气飞上,凝结而成块,谓之熟脑,可作面花〔18〕、耳环、佩带等用。”又有一种如油者,谓之脑油,其气劲于脑,可浸诸香。
陈正敏〔19〕云:“龙脑出南天竺,木本如松,初取犹湿,断为数十块尚有香,日久木干,循理拆之,其香如云母者是也。与中土人取樟脑颇异。”今案〔20〕:段成式所述与此不同,故两存之。
【注释】
〔1〕陶隐居:陶弘景(456—536),梁朝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号华阳陶隐居。
〔2〕西海:古时西海所指并不固定,此处或指印度洋。
〔3〕白胶香:药名,又名枫香脂,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树脂。
〔4〕三虫:小儿三种常见的肠寄生虫病(蛔虫、姜片虫、蛲虫)。
〔5〕五痔:肛门痔的五种类型(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之合称。
〔6〕秘:封藏。
〔7〕苍龙脑:杂有木屑的龙脑屑,呈黑色。
〔8〕(gǎn)面:面色发黑。
〔9〕入膏煎良:按照膏方煎好。
〔10〕点眼:将药物研成干燥而极细的粉末,点入眼内。
〔11〕相思子:藤本植物,种子形如红豆,顶端黑色,有剧毒。但因相思子种壳坚硬,故可用于贮藏龙脑香。
〔12〕差薄:稍淡。差,稍微;薄,味道淡。
〔13〕叶庭珪(生卒年不详):北宋学者,1148—1151年间任泉州军州事,著有《海录碎事》《名香谱》《南番香录》等书。
〔14〕渤泥:即古代文莱,位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
〔15〕三佛齐:中国唐代古籍又称室利佛逝、佛逝旧港。其鼎盛时期势力范围包括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部分地区。
〔16〕速脑:与梅花脑、金脚脑、米脑、苍脑等皆以形色命名。《洪武正韵》说,鹿的脚印称为“速”。根据后文中的“金脚”推断,速脑应指状如鹿脚印的龙脑香,在《宋会要辑稿》中也被称为“鹿速脑”。
〔17〕热灰:有余热的灰烬。
〔18〕面花:即花钿(diàn),贴在眉间或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19〕陈正敏:生卒年不详,宋代人,其著《遯(dùn)斋闲览》成书于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
〔20〕案:下按语。按语即作者对作品相关內容所做的说明。
【译文】
陶弘景说:“龙脑香产自西海的婆律国,是婆律树中的树脂,形状如白胶香,味道苦而辛辣,药性微温,无毒,主要用于内外障眼、祛除三虫、治疗五痔,具有明目、镇心、固藏精气的功效。此外还有一种苍龙脑,主治风疹面。龙脑香应按照膏方煎好,不可磨成粉末点入眼内。明净如雪花的是好的龙脑香,久经风日或如麦麸一样的则是不好的。龙脑香宜与黑豆、糯米、相思子一起贮藏在瓷器中,这样便不会损耗。”
现在,龙脑香又有了生和熟的区别。生龙脑就是这里所记载的,最好的名为梅花龙脑。还有就是经过加热、挥发,再凝结成块的,叫作熟龙脑,气味稍淡,这是因为加了别的东西。
叶庭珪说:“渤泥和三佛齐也有龙脑香,乃是来自幽远深僻的山谷中枝干未受损害的千年老杉树。如果枝干受损香气外泄,便不会有龙脑香了。当地人将老树分解成木板,木板边上裂开缝,缝中出现龙脑香,便劈开取之。大的香呈片状,俗称梅花脑。稍逊一点的叫作速脑。速脑里面,又有金脚脑,散碎的叫作米脑,锯杉板时掉落的木屑与碎脑混杂在一起,称之为苍脑。将龙脑香取干净之后,剩下的杉板称为脑本。将脑本与锯屑一同捣碎和匀,放在瓷盆内,用斗笠盖上,封上缝隙,再用热灰煨烤,香气就升腾而上,凝结成块,称之为熟龙脑。熟龙脑可以制成花钿、耳环和香囊等。”另外,还有一种油状的龙脑香,叫作脑油,气味比龙脑香更浓烈,可以用来浸泡其他的香料。
陈正敏说:“龙脑香产于南印度,其树干像松树,刚伐倒后还是湿的,将其截断为几十块,仍然有香气。时间久了木头干燥,沿着树的纹理拆开,像云母一样的就是龙脑香了。这与中国人取樟脑的办法颇为不同。今按:段成式所述与此不同,所以两者都保留了。
婆律香〔1〕
《本草拾遗》〔2〕云:“出婆律国,其树与龙脑同,乃树之清脂也,除恶气,杀虫蛀。详见龙脑香。”
【注释】
〔1〕婆律香:即龙脑香,也叫冰片。
〔2〕《本草拾遗》:唐代药学家陈藏器(约687—757)所撰。陈氏认为《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虽有各家修订补充,仍有遗漏未载之药,因此另作序录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称《本草拾遗》。
█〔清〕袁江 《天香书屋图》(局部)
该画作布局饱满,笔法细密,画中人物树下焚香、对谈,很是惬意。
【译文】
《本草拾遗》说:“婆律香,出自婆律国,产婆律香之树与龙脑相同,是这种树的纯净树脂,能除去腐败难闻的气味,杀死蛀虫。详见龙脑香。”
【延伸阅读】
俗话说,神龙见首不见尾。龙已难觅,遑论龙脑了,那么以其命名的香,不可不谓诸香之中最为神秘者。一方面,这是因为龙脑被誉为“诸香之祖”的奇绝芳韵。另一方面则由于其生产条件确实殊为苛刻:树须极老,但老树也罕能结香。同时,古代南海贸易的特点亦加重了龙脑香的神秘:中国早期的香料进口要么为外国商人所操持,要么靠番国使节主动进献,因而极难拿到龙脑香的一手资源,以至连产地这个基本问题,从南朝到宋代,数百年来一直纷议不断。
诸多因素注定了龙脑的馨香只能飘绕在上流社会的厅堂,而于民间,则多半成为市井的传说与民众的想象。在身价方面,根据阿拉伯人的记载,最上等的龙脑香,乃是与黄金进行等重交换的。而从香味本身来说,我们稍后便会知道,“香闻十余步”并不是关于龙脑香最夸张的表述。
【名家杂谈】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讲述了一个故事。
唐玄宗时,交州向朝廷进献龙脑香,玄宗赐给了杨贵妃。一个夏日,玄宗与亲王对弈,贵妃立旁观看,琵琶演奏家贺怀智身后弹拨助兴。此时清风拂来,将贵妃领巾吹到贺怀智的冠幞上。贺怀智回家以后,发觉周身香气异常,于是将领巾摘下放入锦囊中保存起来。后来,贵妃玉殒马嵬坡,玄宗回到长安,思念之至。贺怀智便将领巾献于玄宗,禀明来由。玄宗打开锦囊,潸然泪下:“此物正是当时龙脑香啊!”
以博闻志怪见长的《酉阳杂俎》多次提及龙脑香,足见其当时具有怎样的传奇意味。段成式提到,龙脑香在其出产国称为“固不婆律”,这得到了后人证实:东南亚的马来人确实将龙脑称为Kapur Barus,即“固不婆律”。到了南宋中后期,宋人越来越多地亲自驾船参与贸易往来,人们逐渐发觉,苏门答腊岛的婆律可能并非龙脑香的真正产地,而是类似于杭州之于杭白菊那样的关系,前者只是后者的交易中心。南宋地理学者赵汝适指出:“世谓三佛齐亦有之,非也。”三佛齐这个以马六甲海域为中心的马来帝国,只是扼海峡之要冲,集聚各国货物,一跃而成龙脑香的贸易中转国。他指出龙脑香的真正故土在婆罗洲北部和苏门达腊的偏僻西海岸。古代商人对龙脑的狂热使得它在许多游记里留下了踪迹,由于东南亚留存的历史记载非常少,有历史学者便常常借助这些龙脑香的贸易记录来重构历史。这样,神秘的龙脑香反而变成了揭秘的线索,化身为一把打开东南亚历史的独特钥匙,而这将注定成为龙脑香文化的一部分。
沉水香
《唐本草》云:“出天竺、单于二国〔1〕,与青桂、鸡骨、栈香〔2〕同是一树。叶似橘,经冬不凋。夏生花,白而圆细。秋结实,如槟榔〔3〕,其色紫似葚〔4〕而味辛。疗风水毒肿〔5〕,去恶气。树皮青色,木似榉柳〔6〕,重实,黑色,沉水者是。”
今复有生黄而沉水者谓之蜡沉。又有不沉者,谓之生结〔7〕,即栈香也。
《拾遗解纷》〔8〕云:“其树如椿〔9〕,常以水试乃知。”
叶庭珪云:“沉香所出非一,真腊〔10〕者为上,占城〔11〕次之,渤泥最下。真腊之香〔12〕又分三品:绿洋〔13〕最佳,三泺〔14〕次之,勃罗间〔15〕差弱。而香之大概生结者为上,熟脱〔16〕者次之;坚黑为上,黄者次之。然诸沉之形多异而名亦不一。有状如犀角者,如燕口者,如附子〔17〕者,如梭〔18〕者,是皆因形为名。其坚致而文〔19〕横者谓之横隔沉〔20〕。大抵以所产气色为高,而形体非所以定优劣也。绿洋、三泺、勃罗间皆真腊属国。
【注释】
〔1〕出天竺、单于二国:天竺,古人对印度诸国的统称。单于,指匈奴。但《唐本草》原文为“熏陆香,形似白胶,出天竺、单于国。”熏陆香与沉香有别,此处应为抄误。
〔2〕青桂、鸡骨、栈香:皆为香名,详见后文。
〔3〕槟榔:一种热带乔木,果实卵球形或长圆形,可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4〕葚(shèn):桑树的果实,成熟后呈紫色。
〔5〕风水毒肿:风水肿,中医学病名,指因脾肾气虚,外感风邪疮毒引发的水肿。
〔6〕榉(jǔ)柳:一种高大乔木。
〔7〕生结:生,指生木,活的树木。生结即通过人为的砍斫手段使活树结香。
〔8〕《拾遗解纷》:即陈藏器《本草拾遗》中的“解纷三卷”。
〔9〕椿:椿树,落叶乔木。
〔10〕真腊:中南半岛古国,其核心领土在今柬埔寨境内,鼎盛时期为著名的吴哥王朝。
〔11〕占城:即占婆国,其领土大致包括今越南中部和南部。史籍上先后称之为“林邑”“环王”“占城”等,1697年亡于越南。
〔12〕香:四库版《陈氏香谱》作“真”,为抄误,据《香乘》改。
〔13〕绿洋:真腊属国,据《古代南海地名汇释》,在今柬埔寨或越南南部。
〔14〕三泺(pō):真腊属国,据《古代南海地名汇释》,或位于今柬埔寨松博(Sambor)地区。
〔15〕勃罗间:真腊属国,据《古代南海地名汇释》,位于柬埔寨的土珠岛。
〔16〕熟脱:熟结和脱落。熟结指香木老朽自然结香,脱落指香木的一部分朽坏脱落而结香。
〔17〕附子:中药名,乌头属植物的子根,似圆锥体。
〔18〕梭:织布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像枣核形。
〔19〕文:纹理。
〔20〕横隔沉:纹理为平行的横隔线的沉香。隔,意为将上下隔开。横隔线即横线连贯无断裂,此种纹路体现出横隔沉的致密坚实的特点。
【译文】
《唐本草》称:“沉水香出于天竺、单于两国,与青桂香、鸡骨香、栈香同出于一种树。叶子像橘树,冬季不落叶。夏天开出圆而细长的白花。秋天结果,果实形如槟榔,有桑葚一样的紫色,味道辛辣。可治疗风水毒肿,去除腐败恶气。树皮深绿色,树干似榉柳。沉重厚实、黑色,能够沉入水中的就是沉香。”
现在又有了颜色发黄、可沉水的,叫作蜡沉。还有不沉水的,叫作生结香,也即栈香。
《拾遗解纷》载:“沉香树像椿树,一般用水测试才知道是不是沉香。”
叶庭珪称:“出产沉香的地方不只一个,真腊的最为上等,占婆的其次,渤泥的最下等。真腊的沉香又分三种,绿洋的最佳,三泺的次之,勃罗间的稍逊一点。就沉香而言,大体以生结的为最好,熟结和脱落的其次;坚实而黑色的最好,黄色的其次。然而各种沉香的形状大不相同,名称也不一致。有形状如犀角的,有如燕嘴的,有如附子的,有如梭子的,这些都是根据形状来命名的。其中,坚实致密而有横向纹路的,叫作横隔沉。沉香基本上是通过所生的香气和颜色来判定高下,形状并不是断定优劣的标准。”绿洋、三泺和勃罗间,都是真腊的附属国。
《谈苑》〔1〕云:“一树出香三等,曰沉、曰栈、曰黄熟。”
《倦游录》〔2〕云:“沉香木,岭南濒海诸州尤多,大者合抱,山民或以为屋、为桥梁、为饭甑〔3〕,然有香者百无一二。盖木得水方结,多在折枝枯干中,或为栈,或为黄熟。自枯死者谓之水盘香。高、窦〔4〕等州产生结香,盖山民见山木曲折斜枝,必以刀斫成坎,经年得雨水渍,遂结香。复锯取之,刮去白木,其香结为斑点,亦名鹧鸪〔5〕斑,沉之良久〔6〕。在琼崖等州〔7〕,俗谓之角沉〔8〕,乃生木中取者,宜用熏裛〔9〕。黄沉,乃枯木中得者,宜入药。黄腊沉尤难得。”按《南史》〔10〕云:“置水中则沉,故名沉香。浮者,栈香也。”
陈正敏云:“水沉,出南海,凡数重,外为断白〔11〕,次为栈,中为沉。今岭南岩高峻处亦有之,但不及海南者香气清婉耳。”诸夷以香树为槽而饷鸡犬,故郑文宝〔12〕诗云:“沉檀香植在天涯,贱等荆衡〔13〕水面槎〔14〕。未必为槽饷鸡犬,不如煨烬向豪家〔15〕。”今按:黄腊沉,削之自卷,啮之柔韧者是。
余见第四卷丁晋公《天香传》〔16〕中。
【注释】
〔1〕《谈苑》:此即《杨文公谈苑》,记载北宋文学家杨亿(974—1020)言谈的语录笔记,为其门人黄鉴所撰。
█〔宋〕马远《竹涧焚香图》(局部)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是宋代文人的四大雅事。宋人闲居时有烧香的习惯,这叫“燕居焚香”。许多宋诗都写到燕居焚香的生活趣味,如苏轼的《三月二十九日》诗:“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陆游的《初夏》:“床有蒲团坐负墙,室无童子自烧香。”
〔2〕《倦游录》:北宋官员张师正(1016—?)所撰,记录其生平所见。《文献通考》亦认为系北宋士人魏泰托名伪作。
〔3〕饭甑(zèng):一种蒸饭的木制桶具,有边而无底。
〔4〕高、窦:高州和窦州,均为古代行政区划,在今广东西南部。
〔5〕鹧鸪斑:鹧鸪是一种胸背布满显著白斑的鸟类,鹧鸪斑即指密布的白斑。
〔6〕沉之良久:四库本作“香之良者”,据《香乘》改。
〔7〕琼崖等州:古代设于海南岛的行政区划。
〔8〕角沉:形如牛角的沉香。
〔9〕裛(yì):用香气熏染。
〔10〕《南史》: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纪传体史书,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170年史事,为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
〔11〕断白:断白香,香的一种。
〔12〕郑文宝(953—1013):生于南唐,为北宋官员、学者。
〔13〕衡:荆山和衡山,泛指今湖南、湖北。
〔14〕槎(chá):木筏。
〔15〕四库本作“高家”,据《香乘》改。
〔16〕丁晋公《天香传》:丁晋公,即丁谓(966—1037),北宋官员,官至相位,封晋国公。后贬至崖州,作《天香传》,叙海南诸香。
【译文】
《谈苑》载:“同一种树出三个等级的香:沉香、栈香、黄熟香。”
《倦游录》载:“沉香树在岭南靠海各州中特别多,大的需要数人合抱,有的山里人用来建造茅庐、桥梁和饭甑,然而一百棵香木中,结香的不到一两棵。这是因为香木遇水才能结香,且多在断枝枯干当中,有的变成沉香,有的变成栈香,有的变成黄熟香。自然枯死的叫作水盘香。高州、窦州等地出产生结香,是山民见山上香木树干弯曲、树枝倾斜,必定用刀砍出刀坑,经过多年雨水浸渍,而凝结成香。锯取下来,将上面白木刮去,结成的香为斑点状,也叫作鹧鸪斑。好香产于琼州、崖州等地。民间说的角沉,是从活树上取得的,适合用来熏香。黄沉是从枯死的香木中得到的,适合药用。黄蜡沉则特别难得。”按,《南史》载:“其放入水中则下沉,所以叫作沉香,浮起来的叫栈香。”
宋人陈正敏说,水沉香出于南海诸国,总共有几层,外层为断白香,其次为栈香,中等的为沉香。今天岭南高峻的山岩上也产沉香,只是比不上南海所产的香气纯净柔和罢了。南海诸国用香木做食槽给鸡和狗喂食,所以郑文宝有一首诗写道:“沉香和檀香种植在天边很远的地方,地位低贱得如同湖广水面的木筏。难道非要做喂养鸡犬的食槽吗?还不如在豪门面前烧个干净啊!”今按:所谓黄蜡沉,用刀削过会自动卷起,嚼起来柔软有韧劲的便是了。
其余关于沉香的内容参见第四卷丁晋公所作《天香传》。
生沉香
一名蓬莱香。叶庭珪云:“出海南山西,其初连木〔1〕,状如粟棘房,土人谓棘香〔2〕。刀刳〔3〕去木而出其香,则坚倒〔4〕而光泽。士大夫目为蓬莱香,气清而长耳。品虽侔〔5〕于真腊,然地之所产者少,而官于彼者乃得之,商舶罕获焉。故直〔6〕常倍于真腊所产者云。”
【注释】
〔1〕连木:与木质部分相连。
〔2〕状如粟棘房,土人谓棘香:粟棘房或为“栗棘蓬”之误。粟、栗二字形近,房、蓬二字音近,故误。栗,栗子;棘,刺;蓬,外壳。栗棘蓬,意为栗子带刺的外壳,该词多在佛经中用来比喻禅理的难以参透,也有“蓬栗棘”的说法。“蓬莱香”和“棘香”二名,可能皆来自“蓬栗棘”一词。“蓬莱香”最初或叫作“蓬栗香”,意为栗壳香,后因莱栗二字音近而传为“蓬莱香”。“棘香”即刺香。
〔3〕刳(kū):剖开。
〔4〕坚倒:为“坚緻”之误。
〔5〕侔(móu):等同。
〔6〕直:价值。
【译文】
又叫蓬莱香。叶庭珪说,“出自海南岛上山岭西麓。最初与木质部分相连,形状如栗子带刺的外壳,当地人称为棘香。用刀剖开去掉木质部分,香便露出来,坚固致密而有光泽。士大夫看作蓬莱仙山之香,不过因香气纯净持久罢了。品质虽和真腊的相当,但其地产量少,在那里做官的人才能得到,商船很难获得。所以价格常常两倍于真腊所产的香。”
蕃香
一名蕃〔1〕沉。叶庭珪云:“出渤泥、三佛齐,气犷〔2〕而烈,价视真腊、绿洋减三分之二,视占城减半矣。治冷气〔3〕,医家多用之。”
【注释】
〔1〕蕃:同“番”,泛指域外或外族。
〔2〕犷:粗野。《四库》本作“矿”,据《香乘》改。
█〔清〕刘彦冲 《听阮图》(局部)
图中文人身着高冕宽服,抱膝而坐,边焚香边听一位歌女弹奏阮琴。四处芳草如茵,梧桐枝叶繁茂,又配以湖石、芭蕉、翠竹,清幽异常。
〔3〕冷气:脏腑之气与寒冷相搏所致的疾患。
【译文】
又叫作蕃沉。叶庭珪称:“此香出自渤泥、三佛齐,气味粗猛,价格比照真腊绿洋沉香减去三分之二,比照占城沉香减半。医家多用来治疗冷气病证。”
青桂香
《本草拾遗》云:“即沉香同树细枝紧实未烂者。”
《谈苑》〔1〕云:“沉香依木皮而结,谓之青桂。”
【注释】
〔1〕《谈苑》:有《杨文公谈苑》《国老谈苑》《孔氏谈苑》等多种,今本皆未见此句,故无法确定出自哪本《谈苑》。
【译文】
《本草拾遗》记载:“青桂香和沉香同树,是该树紧致坚实而未朽烂的细枝。”
《谈苑》载:“沉香树依树皮所结之香,叫作青桂香。”
栈香
《本草拾遗》云:“栈与沉同树,以其肌理有黑脉者为别。”
叶庭珪云:“栈香乃沉香之次者,出占城国,气味与沉香相类,但带木,颇不坚实,故其品亚于沉而复于熟逊焉。”
【译文】
《本草拾遗》载:“栈香与沉香出自同一种树,区别是木纹有无黑色的脉络。”
叶庭珪说:“栈香是沉香的次品,出自占婆国,气味与沉香类似,但夹带着木质部分,很不坚实,所以品质亚于沉香,但又优于黄熟香。”
黄熟香
亦栈香之类也,但轻虚枯朽不堪者,今和香〔1〕中皆用之。
叶庭珪云:“黄熟〔2〕香、夹栈黄熟香,诸蕃皆出,而真腊为上,黄而熟,故名焉。其皮坚而中腐者,形状如桶,故谓之黄熟桶。其夹栈而通黑者,其气尤朦〔3〕,故谓之夹栈黄熟。此香虽〔4〕泉人之所日用,而夹栈居上品。”
【注释】
〔1〕和香:多味香药合成的香。
〔2〕熟:干枯。
〔3〕朦:朦胧,含混不清。
〔4〕虽:只。
【译文】
黄熟香也与栈香同类,但是轻虚枯朽到了极点。今天调和香料都会使用它。
叶庭珪说:“黄熟香和夹栈黄熟香,各番国皆产,而以真腊的为上品,黄而熟,所以这样命名。树皮坚硬而中间腐朽的,因形状如桶,所以叫黄熟桶。夹带栈香而通体发黑的,气味含混,所以叫夹栈黄熟香。黄熟香只是泉州人日常所用,而夹栈香是其中的上品。”
叶子香
一名龙鳞香,盖栈之薄者,其香尤胜于栈。
《谈苑》云:“沉香在土岁久,不待刓〔1〕剔而精者。”
【注释】
〔1〕刓(wán):削剃,雕琢。
【译文】
又叫龙鳞香。是体薄的栈香,香气比栈香还好。《谈苑》载:“是埋于土中多年,无须削剔只余精华的沉香。”
█〔明〕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局部)
画作以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为题材,描绘李白与其四从弟,春夜于桃李园中设宴,斗酒赋诗焚香的情景。
鸡骨香
《本草拾遗》云:“亦栈香中形似鸡骨者。”
【译文】
《本草拾遗》载:“鸡骨香也是栈香中形如鸡骨的香。”
水盘香〔1〕
类黄熟而殊大,多雕刻为香山、佛像,并出舶上。
【注释】
〔1〕水盘香:又名水盘头。香木被伐后盘根部分所结的香,因此常常体积较大。
【译文】
与黄熟香类似但特别大,大多雕刻为香山、佛像,全部来自海外。
白眼香
亦黄熟之别名也。其色差白,不入药品,和香或用之。
【译文】
也是黄熟香的别名。颜色偏白,不入药,调配香料有时会用到。
【延伸阅读】
如果说龙脑香是神秘的,沉香则是纷纭的。没有一种香似沉香一样留下这般丰富多彩的描写和故事,却依旧令世人难定究竟。沉香星罗棋布的出生地、莫衷一是的源树种、一树多香的品质、参差琳琅的名目、争奇斗妍的形态、芬芳殊异的香型、各显神通的出香方式、彼此交叉的分类方法、相互砥砺的品级论断……都让无数的事香者疑云莫散、争论不休。
这种浑然未开的状态,恰使得事香者沐浴芳馥的同时缭绕着解谜之趣。人们或者通过辨析感官的微妙差别进行着嗅觉的修行,或者收集沉香的来龙去脉,在浩繁的卷帙中追溯其传奇的身世。于是既有纯粹无扰的感同身受,亦有不辞其累的格物致知。一张一弛,反倒赋予了香文化无限的生命力。
【名家杂论】
尽管纷杂如此,古人仍在不懈的求索中建构出一个相对公认的参照体系。根据李时珍的总结,沉香有广义、狭义之分。蜜香树等特定树种所产之香皆可叫作沉香,此为广义。广义沉香之中,又根据入水后的沉浮状态(实际也就是香脂的丰富程度)分为沉水香、栈香和黄熟香三类,其中沉水香便是狭义的沉香。
这三类香,最初都是指香木特定部位所结之香。根据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沉水香是“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由于心材和结节部位分泌树脂的导管密集,所结之香密度大,自然容易沉水;“其干为栈香”,来自树干中较外围部分,此处导管密度较为疏松,树脂丰度不及木心,故而结香后呈悬浮状态。“其根为黄熟香”,质地疏松,结香后木质部分较多,因此轻虚上浮。由于下沉、悬浮、漂浮三种状态可以作为明确的区分标准,因此沉香、栈香和黄熟香也逐渐泛化为类别的代称。
不过,一旦确定以沉、栈和黄熟作为标准类别,其他同样以形态命名的香便不得不重新各就各位,这便引发了一些困难。例如鸡骨香,在《本草纲目》中就既有沉水的,又有不沉水的,但李时珍只明确将它归为栈香;又如蓬莱香,据其半木半香、入水悬浮的特性当为栈香,可是剔除木质后它又可以沉水,因此模棱两可;再如丁谓《天香传》中提及的茅叶香,虽可沉水,但因结构不致密又被时人贬低为黄熟香。此种情况不一而足。因此翻阅诸家香谱,须时时把握这个前提:绝对一致的分类法当时是不存在的。
檀香
《本草拾遗》云:“檀香其种有三,曰白、曰紫、曰黄。白檀树出海南,主心腹痛、霍乱〔1〕、中恶鬼气〔2〕、杀虫。”
《唐本草》云:“味咸,微寒,主恶风毒〔3〕,出昆仑〔4〕盘盘〔5〕之国,主消风肿〔6〕。又有紫真檀〔7〕,人磨之以涂风肿,虽不生于中土而人间遍有之。”
叶庭珪云:“檀香出三佛齐国,气清劲而易泄,爇之能夺众香。皮在而色黄者谓之黄檀,皮腐而色紫者谓之紫檀,气味大率相类,而紫者差胜。其轻而脆者谓之沙檀,药中多用之。然香树头长,商人截而短之以便负贩,恐其气泄,以纸封之,欲其滋润故也。”〔8〕
陈正敏云:“亦出南天竺末耶山〔9〕崖谷间。然其他杂木与檀相类者甚众,殆不可别。但檀木性冷,夏月多大蛇蟠绕,人远望见有蛇处,即射箭记之,至冬月蛇蛰,乃伐而取之也。”
【注释】
〔1〕霍乱:一种以严重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人和家畜的传染性疾患,因其“挥霍之间,便致缭乱”而得名。
〔2〕中恶鬼气:古病名,泛指感受秽毒和不正之气,突然厥逆不省人事的病证,民间俗称“中邪”。
〔3〕恶风毒:恶风之毒。恶风,古病名,厉气中人所致的病患。
〔4〕昆仑:古代泛指中南半岛南部及南洋群岛一带的居民,以头卷体黑为特征。昆仑一词也指昆仑人所生活的地区或建立的国家。
〔5〕盘盘:公元3—7世纪时马来半岛东岸古代国家。
〔6〕风肿:肿病之一。又称痛风肿,症状为皮粗麻木、走路疼痛。
〔7〕紫真檀:佛家称檀香为旃(zhān)檀,后讹为真檀,紫真檀即紫檀。
〔8〕此段与《本草纲目》所引有所不同:“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其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纸封收,则不泄气。”
〔9〕末耶山:《大唐西域记》作“秣剌耶山”,即今印度半岛南端的豆蔻山。因盛产檀香,印度文学中常用来自秣剌耶山的风比喻香风。
【译文】
《本草拾遗》载:“檀香有三种,白檀、紫檀和黄檀。白檀树出自南海,主治心腹痛、霍乱、中恶鬼气、杀虫。”
《唐本草》载:“檀香味咸,性微寒,主治恶风之毒,出自昆仑盘盘国,主治消退风肿。另外有紫真檀,人们磨成汁用来涂风肿,虽然没有长在中国,但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
叶庭珪说,檀香出自三佛齐国,香气纯净而强劲,但容易外泄,焚燃起来气味能盖过许多香。留有树皮而色黄的叫作黄檀,树皮腐朽而色紫的叫作紫檀,气味大概类似,紫檀略胜一筹。又轻又脆的檀香叫作沙檀,药里常用。然而檀香的树头较长,于是商人将其截短以便贩运,为防止香气外泄,就用纸封包起来,这是为了保持润泽的缘故。
陈正敏说,檀香也产自南印度末耶山的山谷间。因那里与檀木相似的其他杂木非常多,几乎不能分别。不过,檀木性冷,夏季常有大蛇盘绕。人们远远望见树上有蛇,就朝树上射箭做标记,等到冬季蛇蛰伏之时,才伐树取香。
木香〔1〕
《本草》〔2〕云:“一名密香〔3〕,从外国舶上来。叶似薯蓣〔4〕而根大,花紫色。功效极多。味辛,温,无毒,主辟瘟疫,疗气劣、气不足,消毒,杀虫毒。”今以如鸡骨〔5〕坚实、啮之粘牙者为上。又有马兜铃根,名曰青木香〔6〕,非此之谓也。或云有二种,亦恐非耳。一谓之云南根。”
█五代壁画《菩萨焚香图》(局部)
此画绘制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画中菩萨面貌圆润,眉清目秀,神态安详端庄、体态丰腴高贵;举止优雅,婀娜多姿;头光玲珑剔透,衣带轻柔飘举。整个画作线描纯熟流畅,高超造型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注释】
〔1〕木香:菊科植物木香的根。
〔2〕《本草》:指诸家本草学著作。本段文字主要来自《证类本草》,系《证类本草》从《陶隐居本草》《唐本草》《蜀本草》等书概括而来。《证类本草》为北宋药学家唐慎微(1056—1136)所撰,是宋代本草学的集大成之作。
〔3〕密香:《名医别录》《香乘》作“蜜香”。
〔4〕薯蓣(yù):即山药。因唐代宗名叫李豫,为避讳而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名叫赵曙而避讳改为“山药”。
〔5〕鸡骨:现存本草类著作多作“枯骨”。
〔6〕青木香:中药名,在《证类本草》中也被称为“土青木香”,是马兜铃的干燥根。马兜铃为蔓生草本植物,果实如铃,叶子掉落后果实仍在,如同挂于马颈下的响铃,故得名。
【译文】
《本草》载:“又名密香,来自外国商船上。其植物叶如山药,根大,花呈紫色。木香效用很多。味辛,性温,无毒,用于祛除瘟疫,治疗气血虚弱、正气不足,可以消毒和杀死毒虫。”现在将像鸡骨一般坚实且咬起来黏牙的作为上品。此外还有马兜铃的根,叫作青木香,不是这里所说的木香。有人说木香有两种,恐怕也不正确。青木香也叫作云南根。
降真香〔1〕
《南州记》〔2〕云:“生南海诸山,大秦国〔3〕亦有之。”《海药本草》〔4〕云:“味温平,无毒。主天行时气〔5〕、宅舍怪异,并烧之有验。”《列仙传》〔6〕云:“烧之感引鹤降。醮〔7〕星辰,烧此香妙为第一。小儿佩之能辟邪气。状如苏枋木〔8〕,然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
叶庭珪云:“出三佛齐国及海南,其气劲而远,能辟邪气。泉人每岁除,家无贫富,皆爇之如燔柴〔9〕,虽在处有之,皆不及三佛齐者。一名紫藤香,今有蕃降、广降之别。”
【注释】
〔1〕降真香:豆科黄檀属藤本植物受创后分泌油脂所结的香料。
〔2〕《南州记》:成书于公元5世纪,作者为徐表,其人其事已不可考。
〔3〕大秦国: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
〔4〕《海药本草》:晚唐五代年间词人李珣(约855—930)所撰,专门记述由海外传入中国的药物,惜南宋时亡佚。李珣为波斯后裔,因此为官同时亦兼营香药买卖。
〔5〕天行时气: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6〕《列仙传》:中国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叙述古代黄老道者事迹的著作,为后人假托西汉文学家刘向之名所作。此处引文未在今本《列仙传》中找到,《洪氏香谱》《海药本草》等书中只写作《仙传》,此处疑有抄误。
〔7〕醮(jiào):祭祀神灵。
〔8〕苏枋木:即苏方木,为苏方(一种豆科云实属常绿小乔木)的干燥心材。
█〔宋〕张激《白莲社图》(局部)
该画是一幅纸本水墨人物故事画,运用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东晋元兴年间,高僧惠远在庐山东林寺同十八位贤士建白莲社专修净土法门,并与陆修静、陶渊明、谢灵运相善的故事。全图共分八段,描绘了经筵会讲、焚香赞佛等情节。
〔9〕燔(fán):焚烧。
【译文】
《南州记》载:“降真香生于南海诸山,大秦国也有之。”《海药本草》载:“降真香味温,性平,无毒,主要用于气候反常的流行病及住宅留有怪异之气,把降真香烧光后有效果。”《列仙传》载:“烧降真香能让仙鹤感知并降落。祭祀星辰神灵,烧此香是非常好的。小孩子佩戴的话能辟除邪气。形状像苏方木,燃起来最初不是很香,能与诸香进行调和,气味便特别美妙了。”
叶庭珪称:“降真香出自三佛齐国及海南,气味强劲而远播,能辟邪气。每年除夕,泉州人无论家境贫富,都像烧柴一样焚烧降真香。虽然到处都有,但都比不上三佛齐所产。降真香又叫作紫藤香,现在有番降和广降之别。”
【延伸阅读】
1974年,一艘长眠七百余年的宋代古船在泉州湾海岸重见天日。人们在船舱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香料,其中就有大量的降真香。这些降真香是印度黄檀的心材,它们借风帆之力登陆中国,时人呼为“番降”。
与此相对的,是习用已久的本土降真香。本土降香并非单一的物种,而是以黄檀属植物为主的大家族,随着时空变幻,这个家族不断吸纳着新的成员。早至晋代,《南方草木状》就记载了熏燔茎条以迎降神灵的“紫藤香”。而唐宋时期,土产的降真香多被描述为一种古藤的紫根,因其带刺,闽台地区的地方志称之为“棘钩藤”,即现在的藤黄檀。除被用于道教醮礼之外,降真香在当时也是一种流行的装饰材料。宋代人在降真香上刻出水纹,填入金银,贴在各类棋盘上作为点衬。明代以后,降真香被推崇到了极致,这使得藤本降香盛名之下渐绝芳迹。清代人不得不寻求形态或功能类似的物材作为替身,于是,花梨木(降真黄檀)和山油柑(一种芸香科植物)以降真之名粉墨登场。而在此前,粤琼一带地方载籍对这几种植物是有着明确区分的。
【名家杂论】
降真香之名源于道教。世人传说,直上云霄的降真之香能够招引神的使者——仙鹤。元末文学家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提及,自己常常亲历此种盛况:典行醮事的高功法师通过降真香向紫虚元君祷告,从她那里借来仙鹤数只,一时“青鸾导卫,翔骛澄空”。
如今,仙鹤与降真香均已十分罕见。“香引仙鹤”有无科学依据恐怕再难验证。不过,元末明初降真香的地位扶摇直上,一跃而为道家首香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宋之时,降真香在祭祀中的超绝地位尚未得到特别的强调。北宋宰相丁谓在传世名文《天香传》中说:“沉、乳二香,所以奉高天上圣。”祭祀至尊的规格尚未提及降真。而元末明初,由于民族情绪高涨,此时成书的《法海遗珠》论调一变:“沉檀笺乳虽妙,然自是海外石壁之气,难以告真,更以降真香尤妙。”到了朱元璋之子朱权编撰《太清玉册》,更直言:“降真香乃祀天帝之灵香也。除此之外,沉速次之……安息香、乳香、檀香,外夷所合成之香,天律有禁,切宜慎之。”
在儒士眼里,降真香被赋予了新的寓意。明中期学者桑悦作《降真香说》一文,称其“霜饕雪虐,积以岁月,皮肉俱烂,赤心如铁”。“降真”一语,即是降其腐朽、现其真香。在桑悦看来,做人之道与结香之道是殊途同归的。上天赋予人的纯真之心,常因流落尘俗而伪装包裹,人们应该像降真结香一样放下虚伪之皮,拾回自己的本真。正所谓“物降其假,其真香于一时,人降其假,其真香于万世”。
生熟速香〔1〕
叶庭珪云:“生速香出真腊国,熟速香所出非一,而真腊尤胜,占城次之,渤泥最下。伐树去木而取香者,谓之生速香。树仆于地,木腐而香存者,谓之熟速香。生速气味长,熟速气味易焦,故生者为上,熟者次之。”
【注释】
〔1〕速香:《广东新语》载:“凝结仅数十年,取之太早,故曰速香。”李时珍认为速香是黄熟香的讹称,恐误。《南海志·香货》将两种香并列。《明实录·孝宗实录》载:“速香初取于南京库,后速香用尽,以黄速香代之,又尽,以黄熟香代之。”可见速香、黄速香、黄熟香各不等同。
【译文】
叶庭珪说:“生速香出自真腊国,熟速香不只一个产地,但真腊的最好,占婆的其次,渤泥的最差。将树砍倒去掉木质部分而取香的,叫作生速香。树倒在地上,木头腐烂而留下香的,叫作熟速香。生速香气味持久,熟速香气味容易发焦,所以生速香为上品,熟速香次之。”
暂香
叶庭珪云:“暂香,乃熟速之类,所产高下与熟速同,但脱者谓之熟速,而木之半存者谓之暂香,其香半生熟,商人以刀刳其木而出香,择尤美者杂于熟速而货之,故市者亦莫之辨。”
【译文】
叶庭珪说:“暂香与熟速香同类,产地及其品级高下与熟速香相同,只是脱去木质部分的叫作熟速香,而留有一半木质部分的叫作暂香。暂香一半结香一半不结香,商人用刀挖掉木质部分取出香,挑其中最好的夹杂在熟速香中来卖,所以买者也不能分辨。”
鹧鸪斑香
叶庭珪云:“出海南,与真腊生速等,但气味短而薄,易烬,其厚而沉水者差久。文如鹧鸪〔1〕斑,故名焉。亦谓之细冒头,至薄而沉。”
【注释】
〔1〕鹧鸪:一种胸背布满显著白斑的鸟类。
【译文】
叶庭珪说:“鹧鸪斑香出于海南,与真腊产的生速香相同,但气味短而淡薄,容易烧尽,其中厚而可沉水的香气稍微持久一些。花纹如鹧鸪鸟的斑点,因此得名,也叫作细冒头,最薄的也能下沉。”
█〔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局部)
该画表现维摩向文殊师利宣扬佛教大乘教义的情景。维摩坐于榻上,面目清癯,风度文雅,对面坐的文殊,相貌端庄,雍容自在。静坐倾听维摩讲话,四周陪衬着天女散花眷属、护法等人物,都在倾听讲话的情景。
乌里香
叶庭珪云:“出占城国,地名乌里〔1〕。土人伐其树,札之以为香,以火焙干,令香脂见于外,以输〔2〕租役。商人以刀刳其木而出其香,故品下于他香。”
【注释】
〔1〕乌里:占婆属地,位于今越南承天顺化省。
〔2〕输:缴纳。
【译文】
叶庭珪说:“乌里香出自占婆国,产地名叫乌里。当地人砍伐香树,捆起来作为香,用火烤干,让香脂溢出表面,来缴纳地租或抵消劳役。商人用刀挖掉木质部分取出香,所以其品质比其他香要差。”
生香〔1〕
叶庭珪云:“生香〔1〕所出非一树,小〔2〕老而伐之,故香少而未〔3〕多。其直虽下于乌里,然削木而存香,则胜之矣。”
【注释】
〔1〕生香:可能是广义沉香中结香程度最低的一种。宋代赵汝适《诸番志》说生香“乃是斫倒香株之未老者,若香已生在木内,则谓之生香。结皮三分为暂香,五分为速香,七八分为笺香,十分即为沉香也。”
〔2〕小:略微。
〔3〕未:味道。后来写作“味”。
【译文】
叶庭珪说:生香并非出自一种树,树稍老就伐倒,所以结香少但香味种类多。价格虽在乌里香之下,但削掉木质部分只留下香的话,则卖得比乌里香贵。”
交趾香
叶庭珪云:“出交趾〔1〕,微黑而光,气味与占城栈香相类。然其地不通商舶,而土人多贩于广西之钦州〔2〕,钦人谓之光香。”
【注释】
〔1〕交趾:今越南北部。
〔2〕钦州:位于今广西南部沿海,宋代时与交趾毗邻。
【译文】
叶庭珪说:“交趾香出于交趾,微微发黑而有光泽,气味与占城栈香相似。不过交趾不通商船,所以当地人多将此香卖到广西的钦州,钦州人称之为光香。”
乳香〔1〕
《广志》〔2〕云:“即南海波斯国〔3〕松树脂,紫赤色如樱桃者名曰乳香,盖薰陆之类也。仙方〔4〕多用辟邪。其性温,疗耳聋、中风、口噤〔5〕、妇人血风〔6〕。能发酒〔7〕,治风冷〔8〕,止大肠泄澼〔9〕,疗诸疮疖〔10〕,令内消〔11〕。今以通明者为胜,目曰滴乳,其次曰拣香〔12〕,又次曰瓶香,然多夹杂,成大块,如沥青之状。又其细者,谓之香缠。”
沈存中〔13〕云:“乳香本名薰陆,以其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
【注释】
〔1〕乳香:根据下文描述,《陈氏香谱》中的乳香是指橄榄科乳香属植物的树脂,现主要产自阿拉伯半岛南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印度等地。由于历史原因,“乳香”一词有时也指其他种类的树脂,后文详述。
〔2〕《广志》:晋代学者郭义恭所撰史籍,成书于公元3世纪,原书已佚。
〔3〕波斯国:“波斯”除指古代伊朗外,亦指古代南洋地区的一个马来人国家,此处即为后者。据美国汉学家劳费尔(Laufer)的考证,南海波斯国与古代缅甸毗邻,活跃于唐宋,经陆路与南诏、大理相通,同时经海路与中国南部沿海通商。
〔4〕仙方:仙人所赐药方,比喻具有神效的药方。
〔5〕口噤:中医证名,指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的症状。
〔6〕妇人血风:中医病名,指风寒侵入血脉所引起的系列疾病,统称“妇女血风”,有身体疼痛、惊悸、瘙痒、烦闷等不同症候。
〔7〕能发酒:能发散酒力。《海药本草》作“能发粉酒”,有学者认为是制作粉色的乳香酒,存疑。
〔8〕风冷:即风寒,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
〔9〕大肠泄澼(pì):古病名,又称肠澼,是多种慢性肠道疾患的总称,以久痢久泻为特征,可伴有便血、下白沫等症状。
〔10〕疮疖: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
〔11〕内消:中医治疗方法之一,指运用消散的药物,使初起尚未化脓的肿疡得到消散。
〔12〕拣香:拣,挑选。拣香即精选的乳香。
〔13〕沈存中:即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其代表作《梦溪笔谈》是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著作。
【译文】
《广志》说:“乳香即南海波斯国的松树树脂,颜色如樱桃一般紫红的叫作乳香,与薰陆同类。仙方中多用来辟邪。乳香性温,可治疗耳聋、中风、口噤、妇人血风,能发散酒力,治风寒病邪,能止住大肠泄澼,能治疗各种疮疖,使其从内化消散。乳香现在以通体透明者为上,名为滴乳,其次的叫作拣香,再次的叫作瓶香,不过大多夹有杂物,形成如沥青一样的大块状。另有细的乳香叫作香缠。”
沈存中称:“乳香本来叫作薰陆香,其中下垂如乳头的叫作乳头香。”
叶庭珪云:“一名薰陆香,出大食国〔1〕之南数千里深山穷谷中。其树大抵类松,以斤〔2〕斫树,脂溢于外,结而成香,聚而为块。以象辇〔3〕之,至于大食,大食以舟载易他货于三佛齐,故香常聚于三佛齐。三佛齐每岁以大舶至广与泉。广、泉二舶〔4〕视香之多少为殿最〔5〕。而香之品十有三:其最上品者为拣香,圆大如乳头,俗所谓滴乳是也;次曰瓶乳,其色亚于拣香;又次曰瓶香,言收时量重〔6〕置于瓶中,在瓶香之中又有上中下三等之别;又次曰袋香,言收时只置袋中,其品亦有三等;又次曰乳塌,盖镕塌在地〔7〕,杂以沙石者;又次黑塌,香之黑色者;又次曰水湿黑塌,盖香在舟中为水所浸渍,而气变色败者也。品杂而碎者曰斫削,簸扬为尘者曰缠末,此乳香之别也。”
温子皮〔8〕云:“广州蕃药多伪者。伪乳香以白胶香搅糟〔9〕为之,但烧之烟散多,此伪者是也〔10〕。真乳香与茯苓〔11〕共嚼则成水。又云:晼山〔12〕石乳香〔13〕,玲珑而有蜂窝者为真,每爇之次爇沉檀之属,则香气为乳香,烟置定难散者是〔14〕,否则白胶香也。”
【注释】
〔1〕大食国: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帝国的专称。
〔2〕斤:伐木斧。
〔3〕辇(niǎn):拉车。
〔4〕广、泉二舶:广州市舶司和泉州市舶司。市舶司是宋、元、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
〔5〕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为“殿”,上等为“最”。“殿最”泛指等级高低。
〔6〕量重:量,估量;重,价格高。
〔7〕盖镕塌在地:此句四库本原作“盖香在舟中,镕搨在地”,对比《诸番志》《香乘》等书相关内容,此处均无“香在舟中”,实为衍文,故删去。“搨”字,据《梦溪笔谈》《香乘》《本草纲目》等书改为“塌”。镕塌,熔化而下塌。
〔8〕温子皮:著有《温氏杂记》一书,其人其事已不可考。
〔9〕搅糟:《香乘》作“搅糖”。
〔10〕此伪者是也:《香乘》作“叱声者是也”。
〔11〕茯苓:中药名。为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12〕晼山:乳香产地,即今安徽省天柱山。
〔13〕石乳香:可能是一种中国本土的松树。从后文可知,石乳香并不是乳香,只是气味相似。对此,宋代道士沈庭瑞所著道书《华盖山浮丘主郭三真君事实》讲得非常明确:“岩下出石乳,香与真乳相类。”
〔14〕则香气为乳香,烟置定难散者是:此句《香乘》作“则香气为乱,香烟罩定难散者是”。
【译文】
叶庭珪说:“乳香又名薰陆香,出自大食国南方数千里的深山穷谷之中。乳香树大体如松树,用伐木斧将树砍伤,树脂外溢而凝结成香,香脂聚集则为块状。人们用大象将香驮到大食,大食人再用船将乳香运到三佛齐交换别的货物,所以乳香常常在三佛齐集散。三佛齐每年用大船把乳香运到广州和泉州,广州、泉州两地市舶司就看所收乳香的多少来评定政绩的高下。乳香的品种有十三个:其中最上等的品种是拣香,拣香又圆又大如同乳头,俗称滴乳;其次是瓶乳,色相亚于拣香;再次为瓶香,是说收香时估量能卖个好价钱,因而放入瓶中,瓶香里面,又分为上、中、下三等;瓶香再次为袋香,是说收获时只放在口袋里,品级也有三等;再次是乳塌,是熔化下塌到地面上混入了沙石的乳香;再次是黑塌,为黑色的乳香;再次为水湿黑塌,是在船上被水浸渍而变味败色的乳香。品相不纯粹而细碎的称为斫削,扬起到空中化为粉尘的叫作缠末,这便是乳香的分类。”
温子皮说:“广州的外来药多有假货。假乳香是用白胶香与酒糟搅拌制作的,只要烧起来烟气散得厉害,那就是假的了。真乳香与茯苓一起嚼会化成水。又说:晼山的石乳香,玲珑剔透而有蜂窝状的为真货,每次烧后再烧沉檀一类的香,香气为乳香且烟位固定、不易散开的便是,否则为白胶香。”
【延伸阅读】
█〔宋〕李嵩 《焚香听阮图》(局部)
此图园中高木奇石,枝叶掩映蓊郁,树下士人持拂闲坐于榻上,左腿盘起,聆听拨阮演乐并赏古玩。旁有仪态娇美仕女,焚香、拈花、持扇随侍。
论历史的厚重,乳香称得上诸香中的元老。世界上许多地方尚未沐浴文明的曙光之时,从古埃及到古巴比伦,从古希腊到古印度,人们出于祭祀和医疗的需要,已萌生出对乳香的无限憧憬。古埃及人认为焚烧乳香能向神借取魔力。约三千五百年前,古埃及女王哈特谢普苏特为了更方便地获取乳香,远征索马里半岛,并从那里带回三十一株乳香树,移植在尼罗河畔的凯尔奈克神庙旁。
在《圣经》中,乳香与黄金、没药一样,是献给初生耶稣的礼物,这种珍贵的价值折射出人们对乳香蓬勃不衰的推崇。商人们不惜千里迢迢穿沙越海,在文明中心与“深山穷谷”之间,辟出一条闻名后世的乳香之路。“以象辇之,至于大食”,当叶庭珪如此描绘乳香的启程时,这条商道其实已经繁荣了数千年。
【名家杂论】
“乳香热”在远东的全面点燃是在有宋一朝。当时无论朝野还是华夷,乳香都受到特别的垂青。数百年的医学铺垫,让乳香的药用价值在民间得到了普遍推广。作为消炎杀菌的口服药和活血生肌的特效药,乳香的地位被《唐本草》《本草拾遗》《理伤断续方》《海药本草》等重要著作肯定。许多乳香制成的药品,在宋代成为百姓的日常用药。同时,各类宗教活动亦离不开乳香。据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福建明教教徒“烧必乳香,食必红蕈,故二物皆翔贵”。明教只是崇尚乳香的宗教之一,但由此可窥乳香消费之巨。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乳香尾随着盐、铁、茶,成为宋代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三百年间,政府始终对乳香实行专买专卖的“禁榷”制度,有此殊遇的香品屈指可数。番舶来华的乳香,悉数以关税和低价商品的形式移交当时的海关——市舶司,再发送各地官市销售,由此获利有时高达朝廷收入的十分之一。
北宋宰相蔡京的经历,能让我们体会到乳香在市面上受到的追捧。蔡京上任之初,国家刚刚结束对西夏的战事,为此筑下高达三百七十万贯钱的巨债高台。商人拿着借条向朝廷索款,然而官库一时吃紧无法应对。正在皇帝着急之时,蔡京想出“打套折钞”之法,将中央府库中的旧货打包,用这些货物折价抵债。起初商人们不敢接招,于是蔡京鼓励商人试卖。结果,打包货物中仅凭乳香的销售就能回本。于是商人们欣然接受此法,不到半年,朝廷即清偿了巨款。
薫陆香
《广志》云:“生南海。又僻方即罗香也。”《海药本草》云:“味平,温毒,清神。一名马尾香,是树皮鳞甲〔1〕,采复生。”《唐本草》云:“出天竺国及单于〔2〕,似枫松脂,黄白色,天竺者多白,邯郸者夹绿色。香不甚烈,微温,主伏尸〔3〕恶气,疗风水肿毒。”
【注释】
〔1〕树皮鳞甲:指香脂凝结如鳞甲状。
〔2〕单于:《四库本》作“邯郸”,据《新修本草》改。
〔3〕伏尸:指潜藏于五脏之中多年的病根,未发作时如同无病。
【译文】
《广志》载:“薰陆香产于南海,又有偏方说熏陆香就是罗香。”《海药本草》载:“薰陆香味平,性温,有毒、能安神,又名马尾香,是树皮的鳞甲,采后会再生。”《唐本草》载:“薰陆香出自天竺国和单于国,类似枫树和松树的树脂,呈黄白色。产自天竺的多为白色,产自匈奴的则杂有绿色。香气不很浓烈。性微温,用于去尸毒恶气,治疗风水肿毒。”
【延伸阅读】
早在西汉,熏陆这种香药就出现在黄海沿岸一座大型兵站的库藏清单中,当时尚未叫“薰陆”,而称为“薰毒”。无独有偶,敦煌附近一处西汉驿站的遗址中,出土了一份文书,上面亦载有“薰力”一物,据学者考证,这是早期薰陆香的另一种叫法。
数千年来,汉语的发音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今人而言,“薰陆”“薰毒”和“薰力”三者听来已有很大的差别,可在当时却是极为接近的。上古时期,薰陆的发音拟作“run mruk”,薰毒拟作“run duk”,薰力拟作“run ruk”,它们都是梵语“kunduruka”的音译,意为献给神的香。考古学和语言学的证据意味着,薰陆香在中国的使用可能要追溯到公元前。
后来,随着汉语发音的继续演变,又出现了不同的译法。唐代译成的佛经如《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佛说陀罗尼集经》等,便按照唐代汉字的读音将“kunduruka”译作“君杜噜香”,后来又进一步简称为“杜噜香”,从而使熏陆香的别名更加多样化。
█〔宋〕刘松年 《西园雅集卷》(局部)
该画作描绘了宋代雅士盛会于王诜西园的场景。图中绘十六人,分四组:王诜、蔡肇和李之仪围观苏轼写书法;秦观听陈景元弹阮;王钦臣观米芾题石;苏辙、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郑靖老观李公麟画《陶潜归去来图》;刘泾与圆通大师谈无生论。
【名家杂论】
“薰陆香”和“乳香”在古代文献中常常交织在一起。尽管《广志》将二者并列,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断定它们完全是两种香。晋代的薰陆香可确定为橄榄科乳香——《南方草木状》中对薰陆香的描述,与今日的阿曼乳香高度一致。而晋代人所称的乳香则身份莫辨,因为南洋波斯国当初贩运的,既可能是来自西亚、东非或者印度的橄榄科乳香,亦可能是东南亚的土特产——南洋松(一种热带松树)的松脂。
人们在佛经中可以寻到薰陆香与乳香关系的蛛丝马迹。唐代译成的《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源自于此)提到,如果心脏突发疼痛,可以取“薰陆香乳头成者一颗”放入口中嚼咽。这种形如乳头的熏陆香即为乳香。正如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所说:“薰陆是总名,乳是薰陆之乳头也。”
从宋代起,熏陆香与乳香逐渐合而为一。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说道:“今人无复别薰陆者,通谓乳香为薰陆耳。”与其同时出现的《梦溪笔谈》表达了相同的看法。“薰陆香即乳香”的观点亦被后来的李时珍继承。
1394年,明王朝的禁海令终结了盛极一时的番香热潮。宋人司空见惯的乳香也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与此伴随而来的是认识的大衰退。曾被斥为冒牌货的枫胶和松脂,现在普遍地冠以乳香和薰陆之名。同时,一种由回回商人从陆路输入中土的香料——“马思答吉”,即维吾尔族药典中的“洋乳香”(漆树科乳香),因形态功用均与宋代的乳香(熏陆香)相类,自此分享了这两个古老的头衔。
安息香
《本草》云:“出西戎〔1〕。树形似松柏,脂黄色为块,新者亦柔韧。味辛苦,无毒,主心腹恶气,鬼疰〔2〕。”
《后汉书〔3〕·西域传》:“安息国〔4〕去雒阳二万五千里,比至康居〔5〕。其香乃树皮胶,烧之通神明、辟众恶。”
《酉阳杂俎》云:“出波斯国,其树呼为辟邪,树长三丈许,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冬不凋。二月有花,黄色,心微碧,不结实。刻皮出胶如饴,名安息香。”
叶庭珪云:“出三佛齐国,乃树之脂也。其形色类胡桃瓤〔6〕而不宜于烧,然能发众香,故多用之,以和香焉。”
温子皮云:“辨真安息香,每烧之,以厚纸覆其上,香透者是,否则伪也。”
【注释】
〔1〕西戎:古代中国对西方部落的泛称。
〔2〕鬼疰(zhù):中医病证名,指流窜无定随处可生的多发性深部脓疡。
〔3〕《后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398—445)编撰,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4〕安息国:伊朗古代奴隶制王国,即帕提亚帝国(前247—224)。
〔5〕康居:古西域国名,在安息国东北方。
〔6〕胡桃瓤(ráng):即核桃肉。
【译文】
《本草》载:“安息香产于西戎。树的外形似松柏,其香脂为黄色块状,新结成的香也是柔韧的。安息香味辛且苦,无毒,主治心腹恶气和鬼疰。”
《后汉书·西域传》载:“安息国距离雒阳二万五千里,与康居国为邻。其香是树皮上的胶,焚烧它可连通神明、辟除众恶。”
《酉阳杂俎》载:“安息香出自波斯国,其树称作辟邪树,高三丈有余,树皮黄黑色,叶有四个棱角,整个冬天都不凋谢。二月开花,花为黄色,花心微碧,不结果。划开树皮,树胶像麦芽糖浆一样涌出,名为安息香。”
叶庭珪说:“安息香产于三佛齐国,是一种树脂。它的形态和颜色类似核桃肉,不适合焚烧,但能引出诸香,所以多用它来调香料。”
温子皮说:“辨别真的安息香,每次烧香之时要用厚纸覆盖在上面,香气能穿透厚纸的则是真香,否则为假。”
【延伸阅读】
安息香又称为“安悉香”,有时也按照梵文音译为“局崛罗香”“拙具罗香”“求求罗香”等名。在佛经中,安息香是与各路神鬼沟通的媒介,作法的僧人按照特定方法焚燃安息香,念诵不同的咒语来祈祷不同的愿望,此所谓“通神明,辟众恶”。据《晋书》记载,北方十六国之一的后赵,其都城水源突然枯竭,国主石勒请龟兹高僧佛图澄求水。佛图澄与其弟子“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
尽管传说灵验如此,但在《菩萨地持经》《瑜伽师地论》等释家典籍中,安息香仍被视作有染之香。这些文献认为:安息香点燃后会散发浓烈的胶臭味,因而只可供养鬼神,不可用于礼佛。佛经中的安息香是产于印度的齿叶乳香树的树脂,后来,安息香这一名字保留了下来,而实质却不断发生着改变。
【名家杂论】
安息香最初产自西域诸国,可能系由安息商人输入中国而得名。早期的安息香主要通过陆上丝路进入中原,迟至北宋尚有此香自西而来的记载。宋人龚鼎臣所撰《东原录》提到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西夏国大臣携安息香等物来宋贸易,却遭逢市价低迷,从此再也不愿贩运安息香入宋。
当时,陆路输入的安息香可能受到了南洋安息香的冲击——后者与前者类似,但成本更为低廉,所以逐渐被取而代之。南洋安息香是安息香科植物的树脂,当时阿拉伯人称之为“爪哇乳香”,随后,人们又在东南亚的许多地方发现了它的亲属植物。
进入明代,安息香开始分化。诚如李时珍所言,人们对安息香有了两种理解:一种是来自安息国的香,此为原义;一种则按照字面意义释为安息诸邪之香。当时京城教坊司附近(明代有名的红灯区)有一位名叫刘鹤的商家,所制之香非常出名,安息香正是其招牌产品。据《长物志》所载,“安息香,都中有数种,总名安息,月麟、聚仙、沉速为上”。可见,刘鹤所制的安息香,已虚化为一种商品名称,只取“安息诸邪”之概念,而与最初药用的安息香渐渐脱离。到了清末,这种分离已经非常明显。出版于民国初年的《清稗类钞》提到:“今通用之安息香则多以他种香料合木屑作线香状,但袭安息香之名,实无安息香料也。”
明清以后的这种变化,诸家实当察之。
笃耨香〔1〕
叶庭珪云:“出真腊国,亦树之脂也。树如松杉之类。而香藏于皮,树老而自然流溢者也。色白而透明,故其香虽盛暑不融〔2〕,土人既取之矣,至夏月,以火环其树而炙之,令其脂液再溢,及冬月沍〔3〕寒,其凝而复取之,故其香冬凝而夏融。土人盛之以瓠瓢〔4〕,至暑月则钻其瓢而周为孔,藏之水中,欲其阴凉而气通,以泄其汗,故得不融。舟人易以瓷器不若于瓢也。其气清远而长,或以树皮相杂则色黑而品下矣。香之性易融,而暑月之融多渗于瓢,故断瓢而爇之,亦得其典型,今所谓葫芦瓢者是也。”
【注释】
〔1〕笃(dǔ)耨(nòu)香:笃耨香的来源植物目前未有定论。一种说法认为笃耨香是红脂乳香树(一种漆树科植物)的树脂,恐误。根据宋人的记载,笃耨香树应是一种主产于中南半岛的针叶植物,而红脂乳香树主产于地中海,为阔叶植物,这很难让人相信它就是古人所说的笃耨香。
〔2〕盛暑不融:根据夏天是否融化,笃耨香分为三个品级:盛夏不融的称为“白笃耨香”,夏融冬凝的称为“黑笃耨香”,被融化香脂所浸透的葫芦瓢称为“笃耨瓢”。
〔3〕沍(hù):冻结。
〔4〕瓠(hù)瓢:葫芦瓢。
【译文】
叶庭珪称:“笃耨香产自真腊国,也是一种树脂。笃耨香树如同松杉这类树,而香是藏在树皮里的,树老了会自然流出。笃耨香白色透明,所以即使盛夏也不融化,当地人立即可以取香。到了夏季,便围着树生火炙烤,令其再次溢出脂液,到了冬季寒气冻结脂液凝固时重新取香,所以这种香冬天凝固而夏天融化。当地人用葫芦瓢来装香,夏天时就在瓢的周身钻上孔,放入水里贮藏,好让它处在阴凉而又空气流通的环境,排出香中的水汽,从而能不融化。船商换用瓷器来盛装,是比不上葫芦瓢的。笃耨香气清远持久,有的混入树皮而呈黑色,这就是下品了。由于此香容易融化的特性,所以夏天所融的香大多渗入瓢中,因而将瓢碎成断片焚烧,也能得其代表性的香味,这就是今天所称的“葫芦瓢”。
【延伸阅读】
对12世纪的宋代人来说,笃耨香的横空出世着实是个令人兴奋的新闻。从宣和元年(1119)算起,一百多年间,空前绝后地涌现了大量以笃耨香为主角的歌咏和逸事。与薰陆、沉水、龙脑等前辈相比,笃耨乃不折不扣的新锐。当它最初进军宋朝奢侈品市场时,一两的身价一度高达二十万钱,即使从高峰滑落,一两黑笃耨的售价仍需三万钱,白笃耨更要卖到每两八万钱。
陆游不无“颓废”地说,有了西域的兜罗被和南番的笃耨香,他可“惯眠三丈日,不识五更霜”。北方金国的诗人元好问则特地写诗告诉他的好友雷渊,说自己的香已不多了,能否讨点笃耨香来——“悬知受用无多在,试往新诗乞断瓢”。最为后人引为谈资的是两浙市舶使张苑,因向朝廷进献笃耨香而得到了“龙图阁直学士”的荣誉称号,被时人戏称为“笃耨学士”。
【名家杂论】
与高企的价格形成反差的是,笃耨香的实用价值一直未受充分认可。南宋建立之初,财政吃紧,一度禁止市舶司采购笃耨香。从有限的资料来看,笃耨香多用于制作美容用品,有时也用来储藏食物。首次将其收入药典的是《本草纲目》,功能为制作美白面膜。
因此,与平民化的乳香比起来,笃耨香的贵族气息是异常浓郁的。据《高斋漫录》记载,有一天蔡京宴请宾客,用盒子盛了笃耨香二三两,让侍女拿着席间走一圈,请宾客自取焚香。结果走到右丞相范致虚面前,范氏径直拉开衣领,将整盒的香都倒入怀中。侍女见状,便假装敬酒,趁机拉开范致虚的衣领,将酒全部倾入其怀中,于是里面的笃耨香悉数尽毁。当时笃耨香的价格恰处于最高点,一杯酒的“任性”可想而知。
█〔唐〕孙位 《高逸图》(局部)
又名《竹林七贤图》,是一幅彩色绢本人物画。画面上主体人物坐于华丽的毡毯上焚香、休憩,身旁有一名小童侍候。
当达官贵人正歇斯底里的时候,贬谪在外的诗人吴则礼却用诗歌,记录了一次截然相反的心路历程。在《竹炉次韵》一诗中,他写道:“薰炉好妙非吾欲,古铜惟怜鼎三足。手中一瓣非碌碌,传语此君惊世俗。快烧笃耨置一床,枕上齁齁气味长。似是马曹真未会,不唤此君闻妙香。”据清代学者徐文靖推测,笃耨香是宣和二年(1120)由来访的真腊使者首度进献的。吴则礼于1121年去世,因此,这首绝命之诗恰以一场悲凉的晚景,佐证了清人关于时间的论断。当京城一派莺歌燕舞时,不得志的诗人正垂死病中,无心赏此绝世异香。而五年之后,就是刻骨铭心的“靖康之变”。
瓢香
《琐碎录》〔1〕云:“三佛齐国以匏瓢〔2〕盛蔷薇水,至中国。水尽,碎其瓢而爇之,与笃耨瓢略同。又名干葫芦片,以之蒸香最妙。”
【注释】
〔1〕《琐碎录》:北宋教育家、藏书家温革(1006—1076)所撰,系其广泛搜集前人精粹语录而编成。
〔2〕匏(páo)瓢:葫芦瓢。
【译文】
《琐碎录》载:“三佛齐国用匏瓢装蔷薇水,运至中国,蔷薇水没了,就将瓢弄碎焚烧,与笃耨瓢的用法略同。又名干葫芦片,用它来蒸香是最妙的。”
金颜香
《西域传》〔1〕云:“金颜香类薰陆,其色赤紫,其烟如凝漆〔2〕沸超,不甚香而有酸气。合沉、檀为香,焚之极清婉。”
叶庭珪云:“出大食及真腊国。所谓三佛齐出者,盖自二国贩至三佛齐,三佛齐乃贩入中国焉。其香则树之脂也,色黄而气劲,善于聚众香,今之为龙涎软香佩带〔3〕者多用之,蕃之人多以和气涂身。”
【注释】
〔1〕《西域传》:《后汉书》《北史》《新唐书》等史书都作有《西域传》,但均未见下文。另隋时高僧彦琮(556—610)也作有《西域传》,但原书已佚,因此尚不能确定此段文字的出处。
〔2〕凝漆:浓度很高的漆。
〔3〕龙涎软香佩带:一种以和香制成的配饰。四库版《陈氏香谱》作“龙涎软者佩带”,据《诸蕃志》和《香乘》改。
【译文】
《西域传》载:“金颜香类似薰陆香,紫红色,其烟如浓浓的漆浆沸腾跃动,不是特别香,却有酸气。若与沉香、檀香调和,烧起来极为清雅婉柔。”
叶庭珪称:“金颜香出自大食国和真腊国。所谓三佛齐所产,其实是从这两国先卖到三佛齐,再卖到中国的。金颜香是香树的树脂,色黄气劲,优点是能将各种不同的香聚合起来。今天蕃国人则多用它来和香涂抹身体。”
【延伸阅读】
关于金颜香为何物,历来众说纷纭。但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金颜香与安息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书于元代的越南史书《安南志略》说:“金颜,一云甘麻然,俗烧辟邪。”其辟邪的功用正与《酉阳杂俎》对安息香的描述一致。但更为重要的是,《安南志略》特别提到了“金颜”与“甘麻然”在名称上的对应关系——这是我们追溯金颜香身份极其重要的线索。
“甘麻然”一词显然来源于马来语的“kemenyan”。在越南语和中古时期的汉语中,“甘麻然”都读作“kam ma nhien”,听来与“kemenyan”相差无几。马来人用“kemenyan”特指现在的苏门答腊安息香,也即古代阿拉伯商人习称的“爪哇乳香”。这说明,别名“甘麻然香”的金颜香与苏门答腊安息香的关系非常密切。
【名家杂论】
当然,金颜香毕竟不是苏门答腊安息香。据明代笔记《五杂俎》记载,金颜香与笃耨香同是北宋宣和年间进入中国的。与传统的安息香相比,当时金颜香被视为一种时髦的“异香”。叶庭珪非常清楚地知道金颜香不产自三佛齐,而安息香(叶庭珪用它特指苏门答腊安息香)则恰恰产自三佛齐。
赵汝适的《诸蕃志》也将金颜香的主产地标记为东南亚的大陆强国真腊,当时其属地包括今天的柬埔寨及老挝、泰国、越南的部分地区。因此,金颜香与苏门答腊安息香既有感官上的相似(否则语言上的联系难以发生),又有产地上的差异。
或许由于追求时髦的新鲜感退却,也或许由于“甘麻然香”曾列入海禁名单而造成了“文化记忆断层”,明代人对金颜香与安息香在产地上的差异不再如宋代人那样敏感。产于真腊的金颜香与产于苏门答腊的安息香逐渐合并,继而共享了“安息香”这一称号。一如《本草纲目》所言,安息香“今安南、三佛齐诸地遍有之”——言下之意,安南(今越南中、北部)以前是没有安息香的。越南安息香的出现,可能与安息香的概念泛化有关,而非安南的土地上突然长出了安息香树。正如汉学家劳费尔所言:“商标仍然是一样的,而物品却常变。”
詹糖香〔1〕
《本草》云:“出晋安〔2〕、丰州〔3〕及交广以南。树似橘,煎枝叶为之,似糖而黑,多以其皮及蠧粪杂之,难得纯正者,惟轻乃佳〔4〕。”
【注释】
〔1〕詹糖香:其植物来源待考。
〔2〕晋安:因此段文字源于陶弘景之说,所以此处指晋安郡,是晋代时设于福建东部和南部的行政区,治所在今天的福州。
〔3〕丰州:四库版《陈氏香谱》及诸《本草》均作“岑州”,但南北朝时期未有岑州建置,实为“丰州”之误,所以改之。“岑”与“丰”的异体字相似,所以古书多有抄误。丰州隶属于晋安郡,曾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惟轻乃佳:四库版《陈氏香谱》作“惟软乃佳”,据《新修本草》改。原文作“詹糖出晋安岑州,上真淳泽者难得,多以其皮及柘虫屎杂之,唯轻者为佳,其余无甚真伪,而有精粗耳”。这里是说詹糖香普遍含有杂质,只是杂质多少不同,所以表示程度的“轻”字方符合上下文原意。
【译文】
《本草》云:“詹糖香出自晋安郡的丰州,以及交广二州以南的地区。詹糖香树似橘树,香乃煎其枝叶而成,形状似糖而色黑,大多夹杂有树皮和蛀虫的排泄物,难有纯净的,混杂程度轻的才是好的詹糖香。”
苏合香
《神农本草》〔1〕云:“生中台川谷〔2〕。”
陶隐居云:“俗传是狮子粪,外国说不尔。今皆从西域来,真者难别。紫赤色如紫檀,坚实,极芬香,重如石,烧之灰白者佳。主辟邪、疟、痫〔3〕、鬼疰,去三虫。”
《西域传》云:“大秦国,一名犂犍〔4〕,以在海西亦名云汉。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人俗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国。人合香谓之香,煎其汁为苏合油,其滓〔5〕为苏合油香。”
叶庭珪云:“苏合香油亦出大食国,气味类于笃耨,以浓净无滓者为上。蕃人多以之涂身。以闽中病大风〔6〕者亦做之。可合软香及入药用。”
【注释】
〔1〕《神农本草》:即《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传说源于神农氏,成书年代或谓战国,或谓秦汉,是中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2〕中台川谷:四库本作“中台州谷”,据诸家本草著作改。今本《神农本草经》未见收录苏合香。中台,星名,与上台、下台合称“三台星”。古代按星野划分地域,中台对应古九州中的雍州、梁州以及冀州的一部分,大致包含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范围。《太平御览》引《论语·摘辅象》:“兖、豫属上台(九州系于三台),荆、杨属下级,(下级,上之下等,一台各有上下)梁、雍属中上,(中台之上)冀州属错,(错,杂也。属中台之下,下台之上)青州属下上,(下台之上)徐州属下下。(下台之下也)。”
〔3〕疟、痫:疟疾、癫痫。
〔4〕犁(lí)犍:据学者考证为拉丁语legion的音译,意为罗马军团。
〔5〕滓:四库版《陈氏香谱》作“津”,据《香乘》改。
〔6〕大风:即麻风病。
【译文】
《神农本草经》载:“苏合香生于中台川谷。”陶弘景说:“苏合香俗传是狮子粪,外国人说并非如此。如今苏合香都从西域来,难以认出真货。苏合香呈紫红色,如紫檀,坚固结实,气味非常芬芳,像石子一样重,烧后香灰为白色的为佳。主要用于辟邪,治疟痫、鬼疰、祛除三虫。”《后汉书·西域传》称:“大秦国又名犁犍,因为位于西海,也叫作云汉海西国。大秦国土地方圆数千里,有四百余座城池,国民风俗类似中国,所以称为大秦国。其国人所合之香叫作苏合香,煎好的汁为苏合油,余渣为苏合油香。”叶庭珪说:“苏合香油也出自大食国,气味与笃耨香类似,浓而纯净且无渣的为上品。蕃人多用它来涂抹身体。闽地患麻风病的人也这样做。苏合油可用来合成软香及入药使用。”
【延伸阅读】
“苏合”既是一种成品和香,又是制作这种香所必备的一味原料——这种原料如今来自几种金缕梅科植物,比如土耳其南部的苏合香树,以及东南亚的高阿丁枫(又称东印度苏合香树)。
有人认为“苏合”这个诗意的名称来自海外,但从《本草经》与陶弘景的措辞来看,“苏合”更可能源自某种本土植物,后来才被胡货所取代。
古时的记载,将“苏合”的起源与一种名叫“棪(yǎn)木”的树关联起来。宋代的官修韵书《集韵》说:“棪。木名,胶可和香为苏合。”《山海经》提到了这种树,据说它能结出类似苹果的果实——碰巧,今天的阿丁枫也能散发出苹果的香味。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告诉我们:棪木又名“遬(sù)其”。根据语言学家的拟音,上古时“樕其”和“苏合”发音极为相仿。当然,棪木与苏合的暧昧关系并不表明它们是两位—体的,毕竟,从果树演化为香料,中间定还隔着许多未知的剧情。
【名家杂论】
从大秦国远道而来的苏合香,最初或以深色丸状造型示人,“狮子粪”的外号便可见端倪。有趣的是,这不是苏合香唯一一次被用来与消化产物对比——整个中古时代,人们还喜欢用“蛣蜣(即屎壳郎)转丸”来与之对照,比喻价值的云泥之别。黄庭坚就用“蛄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的诗句来寓理,意为:偏执于权势终会错过真正的美好,免不了飞蛾扑火的命运。
约从北宋起,膏状苏合香开始流行。这种苏合香油除了制药以外,常用于各类雅事。宋徽宗曾以苏合油烟为墨,同样喜爱书画的金章宗听说了这种墨,命人四处购买,一两墨的价格竟等同一斤黄金。这是当时顶级的奢侈品之一。
苏合香可以礼佛,这是只供鬼神的安息香所不能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行至天竺国金平府,遇到三个妖精假扮佛祖,目的就是骗取昂贵的苏合香油。
苏合香油别名“帝膏”,这是源于义净法师所译的佛经故事:相传古天竺的猛光王患上了不眠之症,唯有酥油可治。可这位暴戾的国君偏偏只爱喝酒,而十分厌恶酥油,凡是当他面提起酥油的人都被会杀掉。猛光王听说王舍城的太子侍缚迦是一名神医,于是武力胁迫其前来治病。国人皆为之担忧,但侍缚迦巧施妙法,以酥油为料调制了一种膏药,形色味皆如酒,并让药童伺候猛光王服下歇息。猛光王醒来发觉口中有酥油味,大发雷霆,此时侍缚迦早已乘着大象溜之大吉。不过故事的结尾是圆满的:后来猛光王病愈,原谅了这个“骗局”,并对侍缚迦大加赏赐,而这种以酥合成的药膏也被后人误会为“给帝王服用的酥合膏”,从此有了“帝膏”这一美名。
亚湿香〔1〕
叶庭珪云:“出占城国,其香非自然,乃土人以十种香捣和而成,味温而重,气和而长,爇之胜于他香。”
【注释】
〔1〕亚湿香:即后文的辛押陀罗亚悉香。
【译文】
叶庭珪称:“亚湿香产于占城国,这种香不是天然的,乃是当地人用十种香料捣碎和合而成的。亚湿香的气味温和厚重、和谐持久,烧起来比别的香要好。”
█〔明〕仇英 《西园雅集图卷》(局部)
该画作描绘了奇石、松、栏杆、庭院、亭、棕榈、梧桐、芭蕉、香炉、火盆、文玩、乐器、文房用具、花器、家俱、竹、高士等众多元素。是仇英的代表作之一。
涂肌、拂手香
叶庭珪云:“二香俱出真腊、占城国。土人以脑、麝诸香捣和而成,或以涂肌,或以拂〔1〕手。其香经宿〔2〕不歇,惟五羊〔3〕至今用之,他国〔4〕不尚焉。”
【注释】
〔1〕拂:轻轻地擦。
〔2〕宿(xiǔ):一夜。
〔3〕五羊:即广州。相传有五位仙人骑着五色彩羊,各手执一茎六出的稻穗来到广州,从此广州五谷丰登,因而又名“五羊城”。
〔4〕国:地方。
【译文】
叶庭珪称:“两种香都出自真腊和占城国。当地人用龙脑香、麝香等多种香捣碎调和而成,有的用来涂抹肌肤,有的用来擦手,香气过了一夜也不消失。只有五羊城至今仍在使用,其他地方都不流行。
鸡舌香
《唐本草》云:“出昆仑国及交、广以南。树有雌雄,皮叶并似栗,其花如梅。结实似枣核者,雌树也,不入香用;无子者,雄树也。采花酿以成香。香微温,主心痛、恶疮,疗风毒,去恶气。”
【译文】
《唐本草》载:“鸡舌香出自昆仑国和交州、广州以南的地区。鸡舌香树分雌树和雄树,树皮和叶子都像栗树,花则如梅花。结出的果实像枣核的是雌树,不适合用作香料使用;不结子的是雄树,采集雄树的花来酿成鸡舌香。鸡舌香性微温,主要用于心痛、恶疮,治疗风毒,祛除恶气。”
丁香
《山海经》〔1〕云:“生东海及昆仑国。二三月开花,七月方结实。”《开宝本草》〔2〕注云:“生广州〔3〕,树高丈余,凌冬不凋。叶似栎而花圆细,色黄。子如丁,长四五分〔4〕,紫色,中有粗大长寸许者,俗呼为母丁香,击之则顺理拆。味辛,主风毒,诸肿,能发诸香,及止心疼、霍乱呕吐,甚验。”
叶庭珪云:“丁香,一名丁子香,以其形似丁子也。鸡舌香,丁香之大者,今所谓丁香母是也。”
《日华子》〔5〕云:“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6〕,郎官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至今方书为然。出大食国。”
【注释】
〔1〕《山海经》:先秦古籍,记载了包括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成书年代和作者不详。此段文字系《海药本草》引述《山海经》内容,在今本《山海经》中未见对应文字。
〔2〕《开宝本草》:北宋医家刘翰、马志等人在《新修本草》《蜀本草》《本草拾遗》等本草著作基础上重修增订的药典,因编纂于开宝六至七年(973—974)而得名。原书早已散佚,但《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后世著作多有引用,故仍可见部分内容。
〔3〕广州:此处指与交州相对的广州,泛指岭南地区。
〔4〕分:长度单位,一寸的十分之一。宋代时一分的长度约为3.09~3.29毫米。
〔5〕《日华子》:五代时期本草学家日华子所作。日华子原名大明,日华子为其号,代表作《日华子诸家本草》,也称《日华本草》或《大明本草》。
〔6〕《三省故事》:其书已不可考。三省是中国隋唐宋辽时期的中央行政机构,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
【译文】
《山海经》载:“丁香生于东海和昆仑国,每年二三月开花,到七月才结果。”《开宝本草》注称:“丁香生于广州,树高一丈有余,寒冬不凋萎。树叶似栎树,花朵圆而细,呈黄色。果实如钉子,长四五分,紫色,果实中较粗大的长约一寸,俗称母丁香,一敲打就顺着纹理裂开。丁香味辛,主治风毒诸肿,能引发诸香,并且在止心疼、霍乱呕吐方面特别有效。”
叶庭珪说:“丁香,又名丁子香,因为它的形状像钉子而得名。鸡舌香是大的丁香,即今天所称的丁香母。”
《日华子》载:“鸡舌香治疗口臭,所以《三省故事》中,郎官口含鸡舌香,是为了使其禀奏政事和回答皇帝问题时能够口气芬芳,至今医书仍这样认为。鸡舌香产自大食国。”
【延伸阅读】
鸡舌香是现存典籍记载中时间最早的外来香料之一。因为以形定名的关系,历史上许多外观类似鸡舌之物都被称为“鸡舌香”,例如《南越志》认为鸡舌香是沉香树的花朵,而北宋年间,人们却把夹杂在乳香堆里一同输入中国的椰枣核当作鸡舌香。虽有鱼目混珠,众医家仍然不断辨别求索,一代代将鸡舌香的真实身份传递了下来:鸡舌香即是丁香,两者同种,只是一阴一阳。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总结的那样:“雄为丁香,雌为鸡舌。”
关于丁香,人们一定会想起李商隐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或者“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但千万记住,这种充满哀怨的丁香与作为香料的丁香没有什么亲属关系。无论紫丁香还是白丁香,它们都来自木樨科丁香属,是中国原生的花卉。而香料丁香却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的干燥花蕾,很早以前,人们便知道它来自遥远的南洋海岛。
【名家杂论】
古代的言情小说常用鸡舌香来表现情人间的浓情蜜意,爱人们用极亲昵的方式传递鸡舌香的情节,在香艳故事中曾经反复出现。显然,小说家们的这种青睐源于鸡舌香最原始的功能——清新口气、调和气氛。
据《太平御览》引用东汉学者应劭的《汉宫仪》记载,汉桓帝的近臣刁存上了年纪,患有口臭,为此,桓帝拿出鸡舌香让刁存含服。由于鸡舌香辛辣蛰舌,刁存不敢吞咽,他以为自己无意中犯了什么过错,皇帝赐给他毒药。于是刁存带着鸡舌香回到家,向家人一一诀别。家人悲伤地哭起来,不知出了什么事。他的同僚见此,请求试一下“毒药”,结果出口成香,真相大白。
刁存的笑话或许催生了一项宫廷礼仪的建立:汉代尚书郎向皇帝奏事,必须口含鸡舌香。从此,“含鸡舌香”便成为得到君主重用的象征。据《魏武帝文集》收录,曹操曾写给诸葛亮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尚不为世人熟悉,信上说:“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由于暂不清楚书信的具体背景,因此曹孟德通过赠送鸡舌香,向诸葛孔明传达的信号就变得扑朔迷离。根据鸡舌香典故的象征意义,曹操既可能是嘲笑诸葛亮有生理瑕疵,也可能希望借此表达与诸葛亮合作共事的愿望。做出确切的判断需要更多的证据,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哪一种可能,都注定让三国故事更生逸趣。
郁金香
《魏略》〔1〕云:“生大秦国。二三月花,如红蓝〔2〕。四五月采之,甚香。十二叶为百草之英〔3〕。”
《本草拾遗》云:“味苦无毒,主虫毒、鬼疰、鸦鹘等臭〔4〕,除心腹间恶气,入诸香用。”
《说文》〔5〕云:“郁金香,芳草也,十叶为贯,百二十贯采以煮之为鬯〔6〕。一曰郁鬯,百草之华,远方所贡方物,合而酿之以降神也。”《物类相感志》〔7〕云:“出伽毗国〔8〕,华而不实,但取其根而用之。”
【注释】
〔1〕《魏略》:曹魏末期至晋朝初期的学者鱼豢(huàn)私撰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于魏武帝曹操,止于魏元帝曹奂,原书已散佚。
〔2〕红蓝:即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可用来制作红色染料和胭脂。
〔3〕英:开花不结果的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4〕鸦鹘(hú)等臭:泛指狐臭。鸦臭、鹘臭都是古代对狐臭的别称。
〔5〕《说文》:即《说文解字》。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约58—约147)所撰,是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首创了部首编排法,分为540部,收录汉字9353个,每字均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分析字形,诠解字义。
〔6〕鬯(chàng):一种黑黍酿成的酒。
〔7〕《物类相感志》:一种类书,分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杂著十二门,相传为苏轼所撰,但《四库提要》认为系后人伪撰。此处引文原出《唐会要》,原文作“太宗时,伽毗国献郁金香,叶似麦门冬。九月花开,状如芙蓉,其色紫碧。香闻数十步。华而不实,欲种者取根”。引文最后一句与《唐会要》有别,应为误解或抄误。
〔8〕伽毗(pí)国:位于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古国。
【译文】
《魏略》称:“郁金香产自大秦国。二三月间开出类似红蓝花的花朵,四五月间采收,特别香。郁金香有十二片叶子,是百草之精华。”《本草拾遗》载:“郁金香味苦,无毒,主治虫毒、鬼疰、狐臭,祛除心腹中的邪气,可用于各种合香。”《说文解字》载:“郁金香是一种香草。十片叶子为一串,采集一百二十串来煮,用来制作鬯酒。另一种说法是,郁鬯是由百草的花与远方的贡物合酿而成的,用来迎降神灵。”《物类相感志》载:“郁金香产自伽毗国,开花但不结果,只取它的根来用。”
【延伸阅读】
古时的郁金香,并不是如今闻名世界的荷兰国花——百合科郁金香,也不是中药里的“郁金”——某些姜黄属植物的块根,而是指另一种同样为我们所熟知的名贵中药——番红花,或称藏红花。
郁金之名,来自西周时一种极为神秘而珍贵的远方贡物——郁草,《说文解字》中解释“郁”字时,所描绘的就是这种植物。当时出现了一种专门加工郁草的职业——郁人,郁人将熬成的郁草汁与黑黍酒调和,制成最尊贵的祭祀用酒——郁鬯(可能是一种调味的啤酒)。由于郁鬯是金黄色的,所以郁草又称为郁金草。
虽然番红花在古罗马也被用于调配甜酒,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上古中国的郁草就是番红花。郁草究竟是何物,目前未有确切的结论,但“郁金香”这个名字却流传了下来,并且大部分时间用来特指番红花。
【名家杂论】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同时列举了“郁金香”和“郁金”两种药材,并准确指出郁金香“乃郁金花香,与今时所用郁金根,名同物异”。一言以蔽之,“郁金香”来自番红花的花朵,而“郁金”除了有时是“郁金香”的省称之外,多半是指姜黄属植物的块根。由于颜色相近,又多磨成粉末使用,二者常常混同。
█〔明〕文征明 《真赏斋图》(局部)
该画作是文征明80岁时为好友华夏所作。画中草堂书屋内,画家和友人焚香对坐,旁立侍童;草堂周围,古桧高梧掩映,假山怪石剔透,异常幽雅。
郁金香是古代最为昂贵的花卉之一,它是番红花的干燥柱头(雌蕊),由于每朵番红花只有3根柱头,大约15000朵花才能制成100克的郁金香。因此,郁金香的身影常常只能在上流社会的诗词中才能见到,尤其是在唐和五代,人们把它藏于服饰中增添芳韵,段成式曾写下“郁金种得花茸细,添入春衫领里香”的诗句。有时也用于调和美酒,李白曾作诗盛赞“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又或者铺于帝王将相的床榻,构成豪华的情趣,如花蕊夫人描写的“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郁金香”。
在印度,番红花除用于礼佛外,还是一种高档的颜料。据史料记载,天竺有一座名为“郁金香”的金色佛塔,塔身就是用郁金香泥涂抹的。而位于印度西南海岸的故临国,当地人沐浴后喜用郁金香抹身,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看起来如同佛像的金身。
对大众来说,用郁金香作色剂就太奢侈了,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感叹郁金香的冒牌货比什么都多。在中国也是如此,张泌《妆楼记》说郁金“染妇人衣最鲜明,然不奈日炙。染成,衣则微有郁金之气”。此处的郁金,实为姜黄,是中国古代郁金香最主要的替代品。《物类相感志》说郁金香“取其根而用之”,便是把番红花当成了姜黄。
迷迭香〔1〕
《广志》云:“出西域。魏文帝〔2〕有赋,亦尝用。”《本草拾遗》云:“味辛温无毒,主恶气。今人衣香,烧之去臭〔3〕。”
【注释】
〔1〕迷迭(dié)香:为唇形科常绿灌木迷迭香。
〔2〕魏文帝:曹魏开国皇帝曹丕(187—226),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作有《迷迭香赋》。四库版《陈氏香谱》作“魏文侯”,据洪刍《香谱》改。
〔3〕烧之去臭:《普济方》《本草拾遗》均作“烧之去鬼”。
【译文】
《广志》载:“迷迭香出自西域,魏文帝作有《迷迭香赋》,并曾使用过。”《本草拾遗》载:“迷迭香味辛,性温,无毒,主治恶气。现在人们把香包起来焚烧,能去除异味。”
【名家杂论】
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中的应玚、王粲都写过《迷迭香赋》。“生中堂以游观兮,览芳草之树庭”“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诗人们不掩爱意的歌咏表明,迷迭香在曹魏皇宫的成功种植,曾引发激动人心的话题,他们也许为此召开了一场隆重的诗会。
而在这以前,迷迭香就已是西域胡商携入中国的重要商品了。正如《古乐府》所唱的:“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qú)毹(shū)毾(tà)(dēng)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氍毹和毾都是经西域输入的毛毯,而迷迭香、艾蒳香和都梁香皆带着强烈的汉魏时期的印记,那是沐浴在曙光中的丝绸之路飘扬着的一缕缕芳香。
隋唐以后,关于迷迭香的传世文献并不多。三国时人们主要用阴干的迷迭香来制作香袋佩戴,而到了五代,从李珣《海药本草》的描述来看,人们对迷迭香的认识仍未出现很大的变化。李珣认为,迷迭香不能用来治病,首要的作用是焚烧驱鬼,以及用来制作古代的蚊香——与羌活合制成药丸或散剂,“夜烧之,辟蚊蚋,此外别无用矣”。这与迷迭香在其家乡(地中海沿岸)的广泛应用形成了鲜明对照,在那里,迷迭香不仅是一种提神醒脑的香料,同时也是有名的药品和保健品。
木密香〔1〕
内典〔2〕云:“状若槐树。”
《异物志》〔3〕云:“其叶如椿。”
《交州记》〔4〕云:“树似沉香。”
《本草拾遗》云:“味甘,温,无毒,主辟恶、去邪、鬼疰。生南海诸山中,种之五六年,乃有香。”
【注释】
〔1〕木密香:又作木蜜香。其树为沉香的源树种之一。
〔2〕内典:指佛经。
〔3〕《异物志》:作者是汉代杨孚,字孝元,南海郡番禺(今广州番禺)人。汉章帝和汉和帝时,任议郎之职。该书又名《南裔异物志》《交州异物志》是我国有关异物志第一书,现散佚。
〔4〕《交州记》:晋人刘欣明所撰史书,记载了我国岭南地区与今越南中北部地区的物产。
【译文】
内典载:“木密香外观像槐树。”
《异物志》载:“木密香树的叶子如椿树。”
《交州记》载:“木密香树像沉香树。”
《本草拾遗》载:“木密香味甘,性温,无毒,主要用于祛除恶气、辟邪,治疗脓疮。木密香树生于南海诸国的众山之中,种植五六年后才结香。”
藒车香〔1〕
《本草拾遗》云:“味辛,温,主鬼气,去臭及虫鱼〔2〕蛀物。生彭城〔3〕,高数尺,黄叶白花。”
《尔雅》〔4〕云:“藒车,芞舆〔5〕。”注曰:“香草也。”
【注释】
〔1〕藒车香:据学者考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又称苍术。参见杨力人《唐〈本草拾遗〉“藒车香”的本草考证》。
〔2〕虫鱼:一种无翅昆虫,身体细长而扁平,有银灰色细鳞,昼伏夜出,以各种食物、浆糊、胶质、书籍、丝绸衣服等为食,又名蠹鱼、白鱼或书虫。
〔3〕彭城:今江苏徐州。
〔4〕《尔雅》:“十三经”(儒家最重要的十三部经典)之一,中国最早的词典,一般认为是秦汉时期学者所作,收录词语四千三百多个。
〔5〕芞(qì)舆:藒车香的别名,上古时“芞舆”的发音与“藒车”相似。
【译文】
《本草拾遗》载:“藒车香味辛,性温,主治不正之气,去除异味及书虫蛀蚀物品。藒车香产自徐州,高数尺,叶子黄色,花白色。”《尔雅》载:“藒车,又名芞舆。”注称是一种香草。
【延伸阅读】
《离骚》中一句著名的诗写道:“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喜爱香草,世人皆知,但少有人知道他也是种植香草的能手。这句诗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战国时期药材种植业的图景:诗中的留夷是芍药,芳芷是白芷,而揭车便是藒车香,也就是苍术。芍药、白芷和苍术是相对较高大的草本植物,它们共同为矮小而喜阴的杜衡(本书中的马蹄香)提供荫庇,因此四种植物能够和谐相处。这意味着,楚国人已经掌握了对不同药材进行科学间种的技术。
这不仅表现出较高的农艺水平,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藒车香的需求之高。综观史料,除了端午节用来焚熏驱邪之外,防蛀驱虫也是藒车香重要的日常用途。据《齐民要术》记载,如果树木被虫鱼所侵害,可以用藒车香煎熬成汁,待汤液冷却后浇至树上,即可将其驱除。
必栗香〔1〕
内典云:“一名化木香,似老椿。”
《海药本草》〔2〕云:“味辛温,无毒,主鬼疰、心气痛〔3〕,断一切恶气。叶落水中,鱼暴死〔4〕。木可为书轴,辟白鱼〔5〕,不损书。”
【注释】
〔1〕必栗香:胡桃科植物化香树的木材,以商山(位于今陕西商洛)所产最为有名。
〔2〕《海药本草》:四库版《陈氏香谱》错为“海叶本草”,改之。
〔3〕心气痛:中医病证名,气滞于心胸而引起的疼痛。
〔4〕鱼暴死:鱼突然死亡。化香树叶中的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杀鱼作用。《本草拾遗》作“鱼暴腮而死”,意为“鱼露腮而亡”。
〔5〕辟白鱼:驱除书虫。四库版《陈氏香谱》作“碎白鱼”,据洪刍《香谱》改。
【译文】
内典说:“必栗香又叫化木香,像年老的椿树。”
《海药本草》说:“必栗香味辛,性温,无毒,主治鬼疰、心气痛,断除一切恶气。树叶落入水中,会使鱼暴毙。木材可制作书轴,能驱除书虫而不损害书画。”
艾蒳(nà)香
《广志》云:“出西域,似细艾。又有松树皮上绿衣,亦名艾蒳,可以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1〕不散。”
《本草拾遗》云:“味温,无毒,主恶气,杀蛀虫,主腹内冷、泄痢〔2〕,一名石芝。”
《字统》〔3〕云:“香草也。”
《异物志》云:“叶如栟榈〔4〕而小,子似槟榔,可食。”
█〔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局部)
画中描绘的是春秋名士伯牙过汉阳在舟内鼓琴时,路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画中他们二人对坐,三侍者分立二人身后,各人神态不一,颇具神韵。画中俞伯牙专注弹琴,钟子期焚香听琴。整幅画人物刻画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注释】
〔1〕青白:颜色的一种,为微泛青色的白色。
〔2〕泄痢:腹泻。
〔3〕《字统》:南北朝时燕人阳尼祖孙共同编撰。阳尼去世后,阳承庆在其祖父《字释》的基础上,扩充内容,将其完成,并改名为《字统》,共二十卷,今已亡佚,只能从《一切经音义》《太平御览》等书的引文中略见原貌一斑。
〔4〕栟(bīng)榈:棕榈树。
【译文】
《广志》载:“艾蒳香产自西域,形似细艾。另外有一种长在松树皮上的绿衣,也名叫艾蒳,可以用来和合诸香,烧起来能聚集烟气,烟呈青白色,并且不飘散。”
《本草拾遗》载:“艾蒳香性味温,无毒,能防不正之气,杀蛀虫,主治腹内冷和腹泻,又叫作石芝。”《字统》载:“艾蒳香是一种香草。”
《异物志》载:“艾蒳香叶如棕榈,不过更小,果实如同槟榔,可以食用。”
【名家杂论】
艾蒳,这个名字同时承载了两种生命:一种是菊科植物艾蒳香,泰语中称为“蒳艾”,意为“大蒳草”。因叶子可提取冰片,菊科艾蒳又称为“冰片艾”,在中国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民间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种艾蒳通常认为是松树上的苔藓,佛经中称为“世黎也”,是一种名叫“浅草”的青色地衣,在南亚常常作为一种食用香料来使用。
与松树共生的艾蒳,在古代文艺界可谓大名鼎鼎,许多诗人为之倾倒,写下了“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夹径幽香吹艾蒳,隔林艳绝点燕支(燕支即用来制作胭脂的红蓝花)”(洪咨夔《次韵西山》)等名句。艾蒳脱俗的气质可见一斑。
在香的世界里,艾蒳以其聚烟塑形的独特能力而著称。宋人洪刍编撰的《香谱》录有一种以艾蒳为主要原料的香,点燃后“其烟袅袅,直上如线,结为球状,经时不散”,因此叫作“宝球香”。艾蒳香的这种功能,有时也被江湖术士利用,宋人储泳所撰的《祛疑说》记载了一种叫作“烧香召雷神”的把戏:术士点燃艾蒳等药合成的香,烟气聚集在香炉上方,形成人身鸟翼的雷神模样,看到的人都虔诚地敬拜,孰不知,其实只是艾蒳所起的神奇功效罢了。
兜娄香
《异物志》〔1〕云:“生海边国〔2〕,如都梁香〔3〕。”
《本草》云:“性微温,疗霍乱、心痛,主风水肿毒、恶气,止吐逆〔4〕。亦合香用。茎叶如水苏〔5〕。”
今按:此香与今之兜娄香不同。
【注释】
〔1〕《异物志》:据《证类本草》记载,此处文字应引自《南州异物志》。《南州异物志》是三国时期吴国太守万震所撰,记载了岭南、南海诸国,甚至远及大秦等国的方物风俗,惜原书已佚。
〔2〕海边国:即南海边国,泛指马来半岛东岸诸国。
〔3〕都梁香:见后文“都梁香”条。
〔4〕吐逆:气逆而呕吐。胃气以降为顺,以上为逆,故称“吐逆”。
〔5〕水苏: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译文】
《异物志》载:“兜娄香产自南海周边国,形如都梁香。”
《本草》载:“兜娄香性微温,主要治疗霍乱、心痛、风水肿毒和不正之气,可治疗因胃气上逆引发的呕吐。也用于合香。兜娄香的茎叶如同水苏。”
今按:此香与今天的兜娄香不同。
【延伸阅读】
“兜娄香”这个称呼令人心生怪异,显然,这又是一个来自海外的名字。在现存汉译佛经中,“兜娄香”有许多的变体——《楞严经》称其为“兜娄婆香”,《法华经》称其为“多摩罗跋香”,《金光明经》称其为“钵怛罗香”,这些名字其实都源自梵语。
在古代,人们认为这个词指的是“藿香”。“藿”,本义是指豆科植物的叶子,大概因藿香的叶子与豆科植物相似而被借用,渐渐地这个名字也便“久借不还”了。
同时,“兜娄”一词的含义也有了一些变化。从宋人留下的记载看,“兜娄”逐渐被用来指称一种用于焚烧的炷香,例如僧人绍昙的102首偈颂中,便有“一炷兜娄怨结成”“烧炷兜娄苦告天”之句。这与此前兜娄香的“叶香”形象有着较大的差别(植物来源也极可能不同),这或许可以解释作者为何特意写下“此香与今之兜娄香不同”的注解。
【名家杂论】
提起藿香,今天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想起一种绿叶紫花的草本植物,但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人认为它是一种树,并且为此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南北朝时期,“主草派”和“主木派”都极为盛行。当时东南亚的扶南流行着关于“五香一木”的说法,即:“根是旃檀,节是沈香,花是鸡舌,叶是藿香,胶是薰陆”,五种香出自同一种树。东晋人俞益期和梁元帝萧绎都接受这种看法。而另一方面,三国时的《南州异物志》及晋代的《南方草木状》则都认为藿是一种香草,即今日的广藿香。
随着中国人对香料认识的逐渐加深,“五香一木”的说法渐渐被推翻了。沈括的看法最具代表性:“旃檀与沉香两木元异。鸡舌即今丁香耳,今药品中所用者亦非。藿香自是草叶,南方至多。薰陆小木而大叶,海南亦有,‘薰陆’乃其胶也,今谓之‘乳头香’。五物迥殊,元非同类。”
“主木派”被戴上“似涉欺罔”的帽子,而“主草派”似乎大获全胜。不过到了现代,研究者们发现“主木派”的说法也并非全无来由。佛经中的“藿香”,在南亚地区,本来就是指一种樟科的木本植物——柴桂。南亚人用它的树叶来制作本土的“香叶”,用于日常烹饪及宗教生活。
剧情的反转如此有趣。然而,多亏了文明传播过程中屡见不鲜的张冠李戴与鸠占鹊巢,才让世界如此多样和精彩。
白茅香〔1〕
《本草拾遗》云:“味甘,平,无毒,主恶气,令人身香,煮汁服之,主腹内冷痛。生安南〔2〕,如茅根〔3〕,道家以之煮汤沐浴云。”
【注释】
〔1〕白茅香: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香根草,又名岩兰草,其根可提香。较著名的品种有高地香根草以及低地香根草。
〔2〕安南:越南的古称,得名于唐代设置于越南中、北部地区的安南都护府。
〔3〕茅根: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
【译文】
《本草拾遗》载:“白茅香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恶气,令人身体发香,煮成汤汁服下,治疗腹内冷痛。白茅香产于安南,形如茅根,道家用它来煮汤沐浴。”
茅香花〔1〕
《唐本草》〔2〕云:“生剑南〔3〕诸州,其茎、叶黑褐色,花白,非白茅也。味苦,温,无毒,主中恶,反胃,止呕吐。叶苖可煮汤浴,辟邪气,令人身香。”
【注释】
〔1〕茅香花:禾本科草本植物茅香的花序。
〔2〕《唐本草》:即《新修本草》。
〔3〕剑南:指剑南道。唐代贞观元年(627)划分的十个省级行政区之一,因位于剑门关以南而得名,辖区包括今四川省大部,云南省澜沧江、哀牢山以东,以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治所在益州蜀郡(即今成都)。
【译文】
《唐本草》载:“茅香花产于剑南道的各个州,其茎、叶为黑褐色,花为白色,但并不是白茅。茅香花味苦,性温,无毒,主治内中恶心,止呕吐。茅香花的叶和苖可煮汤沐浴,驱除邪气,令人身体芳香。”
兜纳香〔1〕
《广志》云:“生骠国〔2〕。”
《魏略》云:“出大秦国。”
《本草拾遗》云:“味甘,温,无毒,去恶气,温中〔3〕除冷。”
【注释】
〔1〕兜纳香:其植物学归属暂不可考。
〔2〕骠(piào)国:公元7—9世纪世纪缅甸的骠族在伊洛瓦底江下游建立的古国,其音乐艺术(“骠国乐”)曾风靡唐朝,832年骠国亡于南诏。
〔3〕温中:中医名词。温暖脾胃的一种疗法,用于因脾胃受寒而导致的腹中冷痛、大便稀薄等症。
【译文】
《广志》载:“兜纳香产于骠国。”
《魏略》载:“兜纳香产自大秦国。”
《本草拾遗》载:“兜纳香味甘,性温,无毒,能去除恶气,温暖脾胃,驱除寒气。”
耕香〔1〕
《南方草木状》〔2〕云:“耕香,茎生细叶。”
《本草拾遗》云:“味辛,温,无毒,主臭鬼气,调中〔3〕。生乌浒国〔4〕。”
【注释】
〔1〕耕香:其植物学归属暂不可考。
〔2〕《南方草木状》:晋代文学家、植物学家嵇含(263—306)编撰,成书于公元304年,记载了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及越南的植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志。查今本《南方草木状》未见以下引文。
█〔明〕仇英《崔莺莺造像》(局部)
画中莺莺焚香祷月的情景,是杂剧中的一个场面。
〔3〕调中:中医名词,意为调和中焦阻塞。中焦是“六腑”中的“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之一,位于上腹部位,主要功能为助脾胃消化食物。
〔4〕乌浒国:位于今广西西部的原始部落,据元人周致中所撰《异域志》记载,乌浒国又名啖人国,因其国有食人风俗:“人生长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甘则献其君,君赏之,谓之忠。凡父母老则与邻人食之,遗其骨则归之。其邻人之父母老,亦还彼食之。不令自死,则污地;食,则死后免在生之业。”
【译文】
《南方草木状》载:“耕香茎上生出的是细细的叶子。”
《本草拾遗》载:耕香味辛,性温,无毒,用于去除臭气和恶气,能调理脾胃,产自乌浒国。”
雀头香〔1〕
《本草》云:“即香附子也,所在有之。叶、茎都是三棱〔2〕,根若附子,周匝多毛〔3〕。交州者最胜,大如枣核,近道〔4〕者如杏仁许,荆襄〔5〕人谓之莎草。根大,能下气〔6〕,除胸〔7〕腹中热,合和香用之尤佳。”
【注释】
〔1〕雀头香:为莎(suō)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中医又称香附子、雷公头,雀头香是其早期的名称。
〔2〕三棱:三条棱线。“棱”是指物体表面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的交接线。莎草的叶子和茎都有三条棱线,叶子的棱线有如剑脊,茎的截面为三角形。
〔3〕周匝(zā)多毛:周匝,周身。香附子上的毛乃是莎草的须根。
〔4〕近道:附近的省份。道是唐代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近道”在药书中常用来与“道地药材”相区别。道地药材,是对特定产区的名优正品药材的称呼,离开特定的产区,所产药材功效往往会发生改变。
〔5〕荆襄:泛指今湖南、湖北一带。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从原荆州七郡中分出襄阳郡、南乡郡(一说章陵郡),合称“荆襄九郡”,“荆襄”一词源自于此。
〔6〕下气:中医术语,意为使上逆之气下降,又名降气。
〔7〕胸:四库版《陈氏香谱》作“脑”,查《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均作“胸”,因改之。
【译文】
《本草》载:“雀头香即是香附子,到处都有。雀头香的叶和茎都有三条棱线,根则长得像附子,周身有许多毛。交州所产的最好,大的像枣核,就近采的则如同杏仁一般大小,荆襄一带的人称之为莎草。根大,雀头香能让上逆之气明显下降,除去胸腹中的热气,调制成合香使用特别好。”
【名家杂论】
香附子的故乡在非洲、欧洲中南部和南亚,但很久以前,它便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香料。古希腊人把它同时当作药物和香料来使用。在古印度,已逾七千年历史的阿育吠陀医学使用香附子来治疗发烧、消化不良和痛经等疾病。地中海东岸的阿拉伯人则习惯把香附子烤热或烧成灰,治疗跌打损伤和痈肿。由于莎草根具有抗菌功效,两千年前的苏丹农民食用它来保持牙齿健康。
香附子在中国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据西晋人虞溥所撰《江表传》记载,魏帝曹丕曾遣使到东吴求要雀头香,可见此时香附子还没有传入北方。按照《新修本草》的观点,直到唐代,香附子的道地产区仍在南方的交州。
五代北宋之间的笔记小说《清异录》,详细介绍了当时香附子的炮制方法:将香附子在砂盆中摩擦去毛,切作细末,用水搅匀,浸泡二十四小时后倒去水,再熬成稠膏,接着将稠膏捏成饼状,用小火焙干,再次放入水中浸泡。“如此五七遍入药,宛然有沉水香味,单服尤清。”
《清异录》还提到,当时的湖南人将香附子称作“回头青”,就是说,如果将香附子就地铲去,回头一看又会发现萌生了青芽。不过,这种夸张的说法并不是在歌颂香附子顽强的生命力,相反,香附子依靠球茎就能生长的特性使它变成令耕作者无比头痛的对象。如今,香附子已成为农田里的头号杂草。
芸香〔1〕
《仓颉解诂》〔2〕曰:“芸蒿〔3〕,叶似邪蒿〔4〕,可食。”
鱼豢《典略》〔5〕云:“芸香,辟纸鱼蠧〔6〕,故藏书台称芸台。”
《物类相感志》云:“香草也。”
《说文》云:“似苜蓿〔7〕。”
《杂礼图》〔8〕云:“芸即蒿也,香美可食,今江东人〔9〕饵〔10〕为生菜〔11〕。”
【注释】
〔1〕芸香: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枝叶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全草入药,有驱风镇痉、通经、杀虫之效。
〔2〕《仓颉解诂》:《仓颉篇》是我国古代启蒙识字课本,它最初由秦丞相李斯的《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的《爰历篇》和太史胡毋敬的《博学篇》三篇文章构成,称为“秦三仓”,是秦始皇“书同文”政策的产物。汉初,“秦三仓”合为一篇,仍称《仓颉篇》。到了晋代,秦本《仓颉篇》与扬雄《训纂篇》,以及贾鲂、班固二人所续《滂喜篇》合并,称之为“汉三仓”。至此,《仓颉篇》发展演变为一部收纳7380字的大型字典。《仓颉解诂》系晋代学者郭璞对“汉三仓”的训释之作,今已亡佚。
〔3〕芸蒿:据学者考证,此处之“芸蒿”与后面《说文》《杂礼图》所说的“芸”均指伞形科植物前胡,与芸香为不同的植物。
〔4〕邪蒿:菊科蒿属植物青蒿。
〔5〕鱼豢《典略》:鱼豢(生卒年待考),三国时期曹魏国郎中、史学家,除著有《典略》三十八卷外,还著有《典略》五十卷。《典略》是古代野史著作,内容上起周秦,下至三国,记事颇广,体裁驳杂,系作者抄录诸史典故而成,原书已失传。
〔6〕鱼蠧:即书虫,参见“藒车香”条“虫鱼”注释。
〔7〕苜蓿: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俗称“三叶草”。
〔8〕《杂礼图》:其书暂不可考。
〔9〕江东:核心区域在长江下游江南一带。三国时有江东六郡,北宋时有省级行政区江南东路,俱称“江东”,而所指范围有别。因《杂礼图》不可考,所以不能断定此处确指。
〔10〕饵:吃。
〔11〕生菜:野菜。
【译文】
《仓颉解诂》载:“芸蒿的叶子像邪蒿,可以食用。”
鱼豢《典略》载:“芸香能驱除纸中的书虫,所以藏书合称为芸台。”
《物类相感志》载:“芸香是一种香草。”
《说文解字》载:“芸,形似苜蓿。”
《杂礼图》载:“芸,即是蒿草,味道香美可以食用,今天江东人当成野菜来吃。”
【延伸阅读】
芸香与书籍的亲密关系,是别的芳香植物难以比拟的。只要将芸香夹于书页中,便能达到驱除虫蠹的效果。使用起来如此方便经济,实在令大多数香草望尘莫及。
█《焚香读书图》
焚香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心爱之事。古人将香器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
古代书籍中往往置入一株芸香,除了防蛀,又可充当书签,可谓一举两得。由于芸香的庇护,翻开书页,常常飘出一缕清香之气,又能充当书签之用,因此获得了“芸签”的美名。
芸香与诗书的这层关系,使得芸香渐渐成为书籍的代称。那些与书籍有关的事物,也因此诞生了一系列诗意的别名:如书籍称为“芸编”、读书仕进者称为“芸人”、校书郎称为“芸香吏”、专司典籍的秘书省称为“芸香阁”或“芸台”、藏书处称为“芸局”、书斋称为“芸窗”(书斋窗前常种芸香),等等。
【名家杂论】
芸香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晋代时,人们常在殿前或中庭畦种芸香,常能感受微风送香的惬意。魏晋之交的文学家成公绥作《芸香赋》,赞曰:“美芸香之修洁,禀阴阳之淑精。去原野之芜秽,植广厦之前庭。”这便是那个时代的风俗写照。
在印刷业突飞猛进的唐宋,芸香成为文人们的心头之好,不断见诸于诗篇,如“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杨巨源)、“闲书闲画满芸香,卧读行看固是常”(李至)、“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梅尧臣)……
芸香辟蠹的常识也被化用于明代小说的创作中。《续西游记》,顾名思义为《西游记》的续作,便讲述了唐僧师徒用芸香驱除蠹妖的故事:唐僧一行西天取经归来,被一只老蠹妖觊觎。这只老蠹妖乃是吃了仙书而成精的,对唐僧所取佛经垂涎欲滴,因此伙同蛙精意图夺取经书。但唐僧得过路高僧所助,蠹妖未能得逞。混战之中,几只小蠹妖乘机混入装载经书的包袱。这时高僧又化身药材商人,赠孙悟空以芸香,并告之“休思棒打伤生命,全仗芸烟却蠹妖”。凭着焚熏芸香,包袱中的蠹妖被驱除,经书和小蠹妖性命得以两全。
不过,《续西游记》中的芸香可能已不是从前的草本芸香。由于芸香下端会逐渐木质化,明以后的人们常误以为其来自某种木本植物。《本草纲目》认为芸香是山矾,明末《正字通》则提到“外国之芸为木汁,今中国枫脂亦名芸香”,清代《广东通志》也说“古时芸香乃草叶,今芸香乃山中树液所结,杂诸香焚之,可薰衣”,因此,“芸香”与“安息香”一样有着严重的同名异物的情况,读者亦当察之。
零陵香〔1〕
《南越志》〔2〕云:“一名燕草,又名薰草。生零陵〔3〕山谷,叶如罗勒〔4〕。”
《山海经》云:“薰草,麻叶〔5〕而方茎,赤花而黑实,气如蘼芜〔6〕,可以止疠〔7〕。即零陵香。”
《本草》云:“味苦,无毒,主恶气注心腹痛〔8〕,下气,令体香〔9〕,和诸香,或作汤丸用,得酒良。”
【注释】
〔1〕零陵香:现今被称为零陵香的植物有多种,有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菊科植物铃铃香,以及唇形科植物罗勒等。但据学者汤忠皓在《古代兰蕙辨析》一文中考证,宋代以前的零陵香是指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藿香。
〔2〕《南越志》:南朝宋沈怀远(生卒年不详)所撰,内容涉及岭南地域沿革、地方山川名由、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以及珍稀物产,尤以动、植物为最。
〔3〕零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始设零陵县,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汉武帝征服南越以后,为了加强对南越地区的统治,于公元前111年在原零陵县一带建置零陵郡,辖域最大时包括今湘中,到湘西南,再到桂东北的永州、桂林、邵阳、衡阳、湘潭、娄底等地区。郡治起初设在全州,后迁往永州,零陵一名所指地区亦随之迁移。零陵香之“零陵”当指全州一带。
█ 竹香炉
〔4〕罗勒:唇形科植物罗勒。
〔5〕麻叶:叶子密密麻麻。麻,众多而繁密之意。
〔6〕蘼(mí)芜(wú):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苗叶,有香气。
〔7〕疠:瘟疫。
〔8〕恶气注心腹痛:邪戾之气灌注引发的心腹疼痛。
〔9〕令体香:四库版《陈氏香谱》作“令体”,据《证类本草》增“香”字。
【译文】
《南越志》载:“零陵香别名燕草,又称薰草,产自零陵县的山谷之中,叶子如罗勒。”
《山海经》载:“薰草叶子繁多,茎为方形,开红色的花,结黑色的果实,香气如同川芎苗,可以止瘟疫。这即是零陵香。”
《本草》载:“零陵香味苦,无毒,主治邪戾之气灌注引发的心腹疼痛,能使上逆之气下降,令身体芳香,可用来调和诸香,或制成汤丸服用,用酒送服效果更佳。”
都梁香〔1〕
《荆州记》〔2〕云:“都梁县〔3〕有山,山上有水,其中生兰草,因名都梁香。形如藿香。”古诗:“博山炉〔4〕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
《广志》云:“都梁在淮南,亦名煎泽草也。”
【注释】
〔1〕都梁香:或为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的茎叶。
〔2〕《荆州记》:南朝宋人盛弘之(生卒年不详)所撰区域志,共三卷,成书于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前后。正文分郡县记述了当时荆州地区(地跨今河南南部、两湖、江西、两广北部)的名胜古迹、洞穴矿藏、地方特产、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高山大川等情况。
〔3〕都梁具:最初在今江苏省盱眙县,周代时为东夷之地,因梁伯国在此建都而得名。盱眙县的都梁即下文《广志》所说的淮南之都梁。梁伯国后为徐国吞并,而徐国于公元前512年被吴国吞并。徐人奔楚,在楚地建立新的徐国,后亦被楚国吞并。其后徐人南迁,与徐人同姓同族的梁人亦迁至湖南武冈,于是有了新的都梁。公元前124年,西汉于此地置都梁侯国,后于公元8年废侯国,改置都梁县,即《荆州记》之都梁县,直至隋开皇十年(590)废止。
〔4〕博山炉:汉晋时期焚香用具,常见的有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豆形(豆是古代盛食品的一种高脚器皿),上有盖,盖高而尖,呈重叠的山形,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着蓬莱三山中的博山(蓬莱、博山、瀛洲并称蓬莱三仙山)。
【译文】
《荆州记》载:“都梁县有山,山上有水,水中长有兰草,所以叫作都梁香,形状如同藿香。”古诗写道:“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
《广志》载:“都梁香产自淮南,又名煎泽草。”
【延伸阅读】
据东晋时译成汉文的《佛说灌洗佛经》记载,古时每年的四月初八乃是浴佛日。每当浴佛日,各个寺庙都会设斋举办龙华会,并以“五色水”灌洗佛顶。所谓五色,即赤、白、黄、黑、青。赤色水乃郁金香(番红花)所制,白色水为丘降香所制,黄色水为香附子所制,黑色水为安息香所制,而青色水则是由藿香、艾蒳香和都梁香这三种极为相似的叶香所制成。(据成书于南朝梁代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荆楚地区可能全部使用都梁香来制作青色水。)
用五色水灌洗佛像之后,便要用棉花一样洁白的白练擦拭佛身。事毕,信众再以剩下的五色水灌洗自己的身体,以获取同样的福报。这第二次灌顶,有一个极具禅意的名字,称为清净灌。
白胶香〔1〕
《唐本草》云:“树高大,木理细,鞭叶三角〔2〕,商洛间〔3〕多有。五月斫为坎,十二月收脂。”《经史证类本草》〔4〕云:“枫树,所在有之,南方及关陕〔5〕尤多。树似白杨,叶圆而歧〔6〕,二月有花,白色乃连,着实大为鸟卵,八九月熟,曝干,可烧。”《开宝本草》云:“味辛苦,无毒,主瘾疹〔7〕、风痒〔8〕、浮肿,即枫香脂也。”
【注释】
〔1〕白胶香: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树脂,又名枫香脂。
〔2〕木理细,鞭叶三角:洪刍《香谱》作“木理细,茎叶三角”。查今本《唐本草》,仅言“叶三角”,而未见“木理细,鞭”相关内容。由于此处“鞭”字疑有抄误,故暂按洪刍《香谱》作译文。
〔3〕商洛间:商山和洛水之间,范围主要在今陕西省商洛市。
〔4〕《经史证类本草》:疑为宋人唐慎微等编撰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该书汇集药物1746种,是本草学重要文献。
〔5〕关陕:今陕西关中一带。
〔6〕歧:分岔。
〔7〕瘾疹:中医病名,一种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临床特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的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8〕风痒:中医病名,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瘙痒症。
【译文】
《唐本草》载:“枫香树高大,木纹细腻,茎上叶子有三个角,商山洛水之间有很多这种树。五月时在树干上用刀斧凿出坑洞,十二月再收集树脂。”《经史证类本草》载:“枫树到处都有,南方和关中一带特别多。树如白杨,叶圆而有分岔,二月开花,白色相连,果实大如鸟蛋,八九月成熟,晒干后可以焚烧。”《开宝本草》载:“白胶香味辛苦,无毒,主治瘾疹、风痒、浮肿,即为枫香脂。”
【延伸阅读】
《西游记》中,孙悟空破坏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得到观音菩萨杨枝甘露相助,才将人参果树救活。这个神奇的故事情节,其实来源于佛家对杨柳枝起死回生的神力崇拜。不过,根据佛经记载,除了杨枝甘露,还需白胶香的配合才能创造枯木逢春的奇迹。唐时译入中国的《陀罗尼法术灵要门经》记载,想要让枯树生出枝叶,须取“白胶香一大两”,涂在枯树树心,然后挥动杨枝,每天晨朝、日中、黄昏对枯树念咒语一百遍,连续三日即可令枯树开花结果。
在佛典中,白胶香是供奉东方天神之香,但其植物来源在印度和中国却是不同的。印度人使用的白胶香,是娑罗树的树脂,而中国人使用的白胶香,则是枫香树的树脂。香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发生香料植物的本土化,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芳草
《本草》云:“即白芷〔1〕也,一名茝〔2〕,又名莞,又名符离,一名泽芬。生下湿地,河东川谷〔3〕尤胜,近道亦有之。道家以此香浴,去尸虫〔4〕。”
【注释】
〔1〕白芷:伞形科草本植物白芷的干燥根。
〔2〕茝(chǎi):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白芷在方言中的叫法。
〔3〕河东川谷:四库版《陈氏香谱》作“河东州谷”,据《新修本草》改。河东指河东道,是唐贞观元年设于黄河以东的省级行政区划,包括今山西省和河北省西北部。
〔4〕尸虫:又名埋虫,昆虫种类之一,属鞘翅目埋虫科,该科昆虫主要以动物尸体为食,由于进食时总不停挖掘尸体下面的土壤,最后自然而然将尸体埋在地下,因而得名。
【译文】
《本草》载:“芳草即是白芷,又叫作茝、莞、符离、泽芬。芳草生长在低洼的湿地,河东道的山谷中尤其多,周边地区也有。道家用它来进行香浴,可驱尸虫。”
龙涎香〔1〕
叶庭珪云:“龙涎出大食国。其龙多蟠伏于洋中之大石,卧〔2〕而吐涎〔3〕,涎浮水面。人见乌林上异禽翔集,众鱼游泳争噆〔4〕之,则殳〔5〕取焉。然龙涎本无香,其气近于臊,白者如百药煎〔6〕而腻理〔7〕,黑者亚之,如五灵脂〔8〕而光泽,能发众香,故多用之,以和香焉。”
《潜斋》〔9〕云:“龙涎如胶,每两与金等,舟人得之则巨富矣。”
温子皮云:“真龙涎,烧之,置杯水于侧,则烟入水,假者则散。尝试之,有验。”
【注释】
〔1〕龙涎香:是抹香鲸的肠道分泌物。由于抹香鲸以大王乌贼、章鱼等枪鲗鱼类为食,这些食物不被消化的尖嘴可能会扎伤抹香鲸的肠道,从而刺激其分泌出浅黑色的蜡状物质,即龙涎香。和沉香树脂一样,龙涎香也是生物自我修复的产物。
〔2〕卧:趴着。
〔3〕涎:唾液。
〔4〕噆(zǎn):叮咬。
〔5〕殳(shū)取:殳,古代一种长柄兵器,八棱,无刃。殳取,即用殳取物。
〔6〕百药煎:中药名,是五倍子与茶叶等物一起发酵制成的块状物。五倍子是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7〕腻理:肌理细润。
〔8〕五灵脂:中药名,有灵脂米、灵脂块两种,多为黑棕色。灵脂米是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灵脂块是其粪便与尿液的混合物,夹以少量砂石干燥凝结而成。此处五灵脂或指灵脂块。
〔9〕《潜斋》:“潜斋”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书斋名,《潜斋医学丛书》系王氏等医家所撰辑若干医书之合称,有八种本和十种本之分。
【译文】
叶庭珪说:“龙涎香出自大食国。这龙多蟠曲俯伏在海洋中的大石头上,趴着吐出唾液,唾液浮在水面上。人们看见黑色的树林上方有奇怪的鸟类飞到一起,各种鱼类游过去争着去叮咬,便用长柄的工具将它取过来。然而龙涎香本来不香,其气味有点腥臊,白色的龙涎香如百药煎而纹理润泽,黑色的龙涎香要逊色一些,如同有光泽的五灵脂。龙涎香能引出众香,所以多用它来调和香料。”
《潜斋》载:“龙涎香形如胶,每两与黄金等价,船夫得到它就能变为巨富。”
温子皮称:“真的龙涎香烧起来,放一杯水在旁边,烟就会跑到水里去,假的烟则会飘散。我曾经尝试过,得到了验证。”
【延伸阅读】
龙涎香系由抹香鲸的肠道分泌物与不能消化的鱼骨混合凝结而成的。大多数时候,抹香鲸会将其呕吐出来,从而产生了“巨龙吐涎”的传闻。有时候,龙涎香也会通过鲸鱼的肠道排出体外,“藏着掖着”的抹香鲸只是极少数。
初排的龙涎香是黑而软的,且腥臭难闻,此即“龙涎本无香,其气近于臊”。经过海水的浸泡,杂质不断漂去,才渐渐地变浅、变硬,散发出香气,最后成为品质最上乘的白色龙涎香。白色龙涎香须经过百年以上的漂流,才能成为龙涎香中的极品,而杀生取出的新鲜龙涎香因为缺少时光的打磨,只是最末等的半成品。清代时,台湾的海岸经常发现抹香鲸(当地人称为海翁鱼)吐出的黑色、浅黄色的龙涎香块,“番每取之,假作龙涎香以贾利”。可见,年成尚浅的龙涎香有时甚至不被承认是真的龙涎香。
【名家杂论】
尽管宋代以前断断续续有关于龙涎香的传说,但这种香正式以“龙涎”之名出现,可能晚至宋徽宗时期。北宋宣和年间,海外异香频频进入中国,包括笃耨香、金颜香和亚湿香等品种,但其中最有名、影响亦最深远的则是龙涎香。
翻阅宋代文献,不时还能读到当时龙涎香惹出的各种趣事。据《双桥随笔》,有一位名叫茹苪的学师得到了一盒“龙涎饼”,却不知道其实是香,于是在宴席上给每位客人都备了一小碟“龙涎饼”。他将自己的饼吃完(当然味道不怎么可口),又勉强劝客人吃。结果客人们纷纷捂住嘴,只是称赞饼好吃,却偷偷把它们放在袖子里带走了。
当然,宋徽宗起初也是不识货的。据《宋类稗钞》记载,政和四年(1114),徽宗得到两罐龙涎香,这些龙涎香都是比较大块的,外观看起来不是很好,于是大多分给了近臣。直到有一天,有人将龙涎香点燃,霎时芳香满座,芬芳整日,徽宗才感到惊奇,又让得赐龙涎香的官员无论大小悉数将香归还。由于这些形制大块的龙涎香看起来质朴古老,所以又称为“古龙涎香”,这正是古龙水之“古龙”的起源。
明代时,龙涎香仍是珍稀之物。据《涌幢小品》记载,嘉靖四十年(1561),宫中起火,库藏的龙涎香尽毁。皇帝十分愤怒,下令再行购买。户部尚书高耀此时进献了八两龙涎香,皇帝大喜,给价七百六十两白银,并加官太子少保。其实,这八两龙涎香乃是宫中失火时有人悄悄偷出去的,高耀看准皇帝心急,于是重贿窃香者,方才购得。
甲香〔1〕
《唐本草》云:“蠡〔2〕类,生云南者大如掌,青黄色,长四五寸,取壳烧灰用之。南人亦煮其肉噉〔3〕。今合香多用,谓能发香,复聚香烟〔4〕,倾酒密煮制方可,用法见后。”
温子皮云:“正甲香,本是海螺压子〔5〕也。唯广南〔6〕来者,其色青黄,长三寸。河中府〔7〕者,只阔寸余。嘉州〔8〕亦有,如钱样大。于木上磨,令热即投酽〔9〕酒中,自然相近者是也。若合香偶无甲香,则以鲎壳〔10〕代之,其势力与甲香〔11〕均,尾尤好。
【注释】
〔1〕甲香:蝾螺科动物蝾螺或其近缘动物的壳背。
〔2〕蠡(luó):通“蠃”,即螺。
〔3〕噉(dàn):同“啖”,吃。
〔4〕复聚香烟:四库版《陈氏香谱》作“复末香烟”,据《香乘》改。
〔5〕压子:应为“厣(yǎn)子”之误,“压”之繁体字“壓”与“厣”之异体字“厴”相近而抄误。厣,是指螺类介壳口圆片状的盖。
〔6〕广南:宋代地理概念,指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并称“广南两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分宋朝全境为十五路,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为其中之二,范围大致包括今天广东、广西和海南。
〔7〕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唐开元八年(720),开蒲州升为河中府,因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以后历代屡有变动,明洪武二年(1369)河中府改为蒲州。
〔8〕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
〔9〕酽(yàn):浓,味厚。
█〔明〕吴伟 《词林雅集图》(局部)
画作描绘了弘治十八年(1505)浙江按察佥事龙霓在金陵与友人雅集的场景,记录了这种以棋、文、书、香、画等形式相聚的雅集茶会。
〔10〕鲎(hòu):剑尾目鲎科海生节肢动物,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尾如剑。
〔11〕甲香:四库版《陈氏香谱》误作“中香”,改之。
【译文】
《唐本草》载:“甲香属于螺类,产自云南的大如手掌,青黄色,体长四五寸,取其壳烧成灰后使用。南方人也煮它的肉来吃。甲香现在多为合香所用,认为它能引发香气,又能凝聚香烟,倒入酒密闭煮制后才能使用。制法后文可见。”
温子皮称:“真正的甲香,原本是海螺的壳背。只有来自广南东西两路的甲香颜色是青黄色,长三寸。河中府的甲香,只有一寸多宽。嘉州也有甲香,如钱币一样大。将甲香在木头上磨,磨热后马上投入醇酒当中,自然相近的就是真的甲香。如果合香时偶尔没有甲香,则用鲎壳来替代它,其效果与甲香差不多,鲎尾尤其好。”
麝香〔1〕
《唐本草》云:“生中台川谷〔2〕及雍州〔3〕、益州〔4〕皆有之。”陶隐居云:“形类獐〔5〕,常食柏叶及噉蛇。或于五月得者,往往有蛇骨。主辟邪,杀鬼精,中恶风毒,疗蛇伤。多以当门一子〔6〕真香分揉作三四子,括取血膜,杂以余物,大都亦有精粗,破皮毛共在裹中者为胜。或有夏食蛇虫,多至寒者香满,入春,患急痛,自以脚剔出。人有得之者,此香绝胜。带麝非但取香,亦以辟恶。其真香一子着脑间枕之,辟恶梦及尸痊〔7〕鬼气。”或传有水麝脐〔8〕,其香尤美。洪氏〔9〕云:“唐天宝〔10〕中,广中〔11〕获水麝脐,香皆水也,每以针取之,香气倍于肉脐。”《倦游录》云:“商、汝〔12〕山多群麝,所遗粪尝就一处,虽远逐食,必还走之,不敢遗迹他处,虑为人获。人反以是求得,必掩群〔13〕而取之。麝绝爱其脐,每为人所逐,势急,即自投高岩,举爪裂出其香,就絷〔14〕而死,犹拱四足保其脐。”李商隐诗云:“逐岩麝香退〔15〕香。”
【注释】
〔1〕麝香: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2〕中台川谷:参见“苏合香”条注释。
〔3〕雍州:古九州之一,位置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大部、青海东北部,及宁夏部分地方。
〔4〕益州:汉武帝所设十三刺史部之一,大致包括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5〕獐:小型鹿科动物之一,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比麝略大。
〔6〕当门一子:即当门子,是麝香囊内的麝香仁。
〔7〕尸痊:鬼疰的别名。参见“安息香”条注释。
〔8〕水麝脐:液体状的麝香。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水麝脐中,唯水沥一滴于斗水中,用洒衣,衣至败其香不歇。每取以针刺之,捻以真雄黄,则合香气倍于肉麝。天宝初,虞人(看山人)获,诏养之。”
〔9〕洪氏:即洪刍,北宋进士,所著《香谱》为现存最早的香谱。
〔10〕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42—756)。
〔11〕广中:指两广一带,尤言“蜀中”“晋中”各指四川、山西一带。
〔12〕商、汝:商州和汝州,均为古代行政区名。商州在陕西东部,汝州在河南中西部,商汝泛指今陕西商洛至河南汝州一带。
〔13〕掩群:乘其不备一网打尽。
〔14〕就絷(zhí):脚被捆住。絷,拴住马脚的绳索。
〔15〕逐岩麝香退:意为被猎人追到无处可逃的地方时,它会撕裂自己的麝香囊,然后投崖而亡。出自李商隐《商於》,此处所引与原诗有别。
【译文】
《唐本草》载:“麝香生于中台川谷,在雍州和益州都有。”
陶弘景说:“麝的形体与獐相似,常常吃柏树的叶子,也吃蛇。有人在五月的时候得到麝的香囊,里面往往有蛇骨。麝香主要用于辟邪、杀鬼精,治中邪、风毒,疗蛇咬伤。多将一粒“当门子”真香,分开揉成三四粒,刮取血膜,与剩下的部分相杂,大都也有精粗之别,有破皮毛在囊中的为好。有的麝夏天以蛇虫为食,到了天寒时大多囊中香满,入春后,麝患上急痛之症,便自己用脚将香剔出。有人得到这种香囊,这种香是最好的。佩戴麝香,不但能获得香气,也可用之辟邪。将一子真麝香枕于脑后,可消除噩梦和尸痊、鬼气。”听人传说还有一种水麝脐,其香气特别美。洪刍说:“唐天宝年间,岭南一带有人得到水麝脐,香完全是液体,每次用针取之,香气是肉状麝脐的两倍。”《倦游录》说:“商州、汝州的山中多麝群,所留下的粪便只要曾经聚在一处,即使到远处觅食,也一定要跑回来,不敢在别的地方留下痕迹,担心被人捕获。但人们反而因为这个缘故而觅得其踪,必定乘其不备而一网打尽。麝最珍爱自己的肚脐,每当被人追逐,情况紧急便自己从高高的山岩上跳下,举蹄撕裂香囊使香落下,被逮住死时,还拱起四足保护它的肚脐。”正如李商隐的诗中写道:“逐岩麝香退”,描写的就是这种情形。
【延伸阅读】
在古人眼里,麝是传奇性的生灵,常在山岭中闪现,又瞬间消失于林间。麝以柏树为主食,而柏树有香气,所以晋代文学家嵇康认为麝能生香乃是其食物的关系。
麝香拥有强大的“辟邪杀鬼精”的能力,这一点为古人深信。《异苑》一书讲到,一个名叫王怀之的人,刚参加完母亲的葬礼,就看见身边的树上站着一个老妇人,长发披散,身着素罗裙,脚不穿鞋,亭亭直立,仿佛飘在树枝上。他回到家,将这件事告诉自己女儿,结果女儿不久便生了一场怪病,脸变成了树梢鬼的样子。王怀之赶紧找来麝香让女儿服下,才恢复如常。这个故事尽管虚构怪诞,但却客观反映出古人关于麝香辟邪的观念。
除了用药、和香,麝香亦有其他作用。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建造沉香阁,在黄泥中掺入麝香,用来粉刷墙壁。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通,则喜欢在松烟墨中加入麝香末,进行书写。而古代关于麝香最奇特的用法,大概非种瓜莫属了。《清异录》讲述了一个名叫张延祖的人,用麝香作为种瓜的肥料,结出来的瓜一打开,往往麝气扑鼻,这种瓜也因此得名“土麝香”。
【名家杂论】
麝香是为数不多的中国主产的世界性香料之一。据《旧唐书》《瀛涯胜览》等史志记载,波斯人将麝香点在额头、耳朵和鼻子上,作为一种虔敬的表示;占婆人则用麝香涂抹身体后再进行沐浴,每天要重复两次;南诏国的都城,是当时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麝香交易中心;而锡兰(今斯里兰卡)人也对中国麝香十分青睐。
至于中古时代的“海上马车夫”——古代阿拉伯商人,他们对麝香的了解更是详尽,甚至不亚于中国医书对麝香的记载。活跃于公元10世纪(相当于中国五代时期)的阿拉伯学者马苏第,写有一本名叫“黄金草原”的地理学名著,其中对麝香的描述尤为具体。根据马苏第的记载,合格的麝香是麝完全成年之后,其香长到肚脐处收获的香,即汉语“当门子”的本意。而最最上乘的香则是麝无法忍受痛感和瘙痒,在岩石上自行撞破香囊流出的,这也与中国医书认为麝香的上品乃是麝“自以脚剔出”的观点极为相近。
不过,古代阿拉伯人似乎不太认同汉地麝香掺杂血膜的做法,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造假。相反,他们更青睐吐蕃麝香,因为吐蕃人力求使麝香保持一种自然状态,而不会冒险将香从囊袋中取出。同时,吐蕃麝香大多通过陆路运出,而汉地麝香则多走海路。因此,汉地麝香在运输过程中,常常受到潮湿的空气和气候的影响,品质下降。为此,马苏第甚至对汉地的麝香提出了真诚的建议:“如果汉人不对他们的麝香的纯洁性进行掺假伪造,如果他们将之盛入密封或堵口的玻璃容器中,然后再运往阿曼、波斯、伊拉克等地区,其质量将与吐蕃麝香相同。”
麝香木〔1〕
叶庭珪云:“出占城国,树老而仆,埋于土而腐,外黑肉黄赤者,其气类于麝,故名焉。其品之下者,盖缘伐生树而取香,故其气恶而劲。此香宾童龙〔2〕尤多,南人以为器皿,如花梨木〔3〕类。
【注释】
〔1〕麝香木:其植物来源待考。
〔2〕宾童龙:中南半岛古国名,宋代时主要作为占城国的属郡而存在,位于今越南南部的顺海省北部和富庆省南部一带。四库版《陈氏香谱》作“实膧胧”,据《香乘》改。
〔3〕花梨木:为蝶形花科常绿乔木花榈木。《本草拾遗》:“花梨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玉云龙纹炉
【译文】
叶庭珪说:“麝香木出自占城国,老树倒在地上,被土掩埋而腐烂,外部呈黑色,里面呈黄赤色,香气与麝香相似,因此得名。下品的麝香木,是由于树木没有成熟就伐倒取香,所以气味难闻且浓烈。此香在宾童龙国尤其多,南方人用它来制作器皿,如同花梨木之类的树木一样。”
麝香草〔1〕
《述异记》〔2〕云:“麝香草,一名红兰香,一名金桂香,一名紫述香,出苍梧、郁林郡〔3〕。”今吴中〔4〕亦有麝香草,似红兰〔5〕而甚香,最宜合香。
【注释】
〔1〕麝香草:可能为唇形科灌木状常绿草本植物百里香。
〔2〕《述异记》: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任昉(460—508)编撰,内容庞杂,涉及神话传说、山川地理、古迹遗址、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奇禽珍卉等方面。
〔3〕苍梧、郁林郡:苍梧郡,位于今广西梧州与广东封开一带;郁林郡,即秦时桂林郡,汉武帝时改名为郁林郡,辖今广西大部。
〔4〕吴中:泛指苏南一带。
〔5〕红兰:兰科植物红兰。
【译文】
《述异记》载:“麝香草,又名红兰香、金桂香、紫述香,产自苍梧郡、郁林郡。”现在吴地也有麝香草,形似红兰而特别香,最适宜合香。
麝香檀〔1〕
《琐碎录》云:“一名麝檀香,盖西山桦根也。爇之类煎香〔2〕。”或云衡山〔3〕亦有,不及海南者〔4〕。
【注释】
〔1〕麝香檀:其植物来源待考。
〔2〕煎香:即栈香。
〔3〕衡山:“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
〔4〕不及海南者:四库版《陈氏香谱》作“不及南者”,《香乘》作“不及海南者”,《陈氏香谱》后文亦有“麝香檀一两切焙,衡山亦有之,宛不及海南来者”,故补“海”字。
【译文】
《琐碎录》载:“麝香檀又名麝檀香,大概是西山上桦树的根,烧起来与煎香类似。”有人说衡山也有,但比不上海南的。
栀子香
叶庭珪云:“栀子香出大食国,状如红花而浅紫〔1〕,其香清越而醖藉〔2〕,佛书所谓薝卜花是也。”段成式云:“西域薝卜花,即南花〔3〕、栀子花。诸花少六出〔4〕,惟栀子花六出。”苏颂云:“栀子,白花,六出,甚芬香,刻房〔5〕七棱至九棱者为佳。”
【注释】
〔1〕状如红花而浅紫:叶庭珪所描述的栀子香可能是番红花,宋人称为“番栀子”,并非佛书所称的薝卜花。
〔2〕醖(yùn)藉(jiè):即蕴藉,含而不露之意。
〔3〕南花: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中,此句并未见“南花”字眼,故译文中直接作花名翻译。
〔4〕六出:花生六瓣,谓之“六出”。
〔5〕刻房:栀子果实上有棱,仿佛是刻出来的,故称“刻房”。《酉阳杂俎》:“栀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
【译文】
叶庭珪称:“栀子香出自大食国,形状如红花而呈浅紫色,香气清新脱俗,厚而不显,也就是佛经中所称的“薝(zhān)蔔(bo)花”。
段成式说:“西域的薝卜花,即是南花、栀子花。其他花少有六片花瓣的,栀子花就是六片花瓣。”
苏颂说:“栀子开白花,有六片花瓣,特别芳香,以果实有七到九条棱的为好。”
【延伸阅读】
很久以来,栀子花就被认为是佛经中的薝蔔花,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宋代的栀子花主要指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以开白色或浅黄色的六瓣花朵著称,果实可入药或作黄色染料。而薝蔔花在印度原是指木兰科植物黄兰,开出的花为橙黄色,泰戈尔曾以它为主角写有名诗《金色花》。
据北宋人景焕编撰的《野人闲话》记载,蜀国国主的花园里种满了奇花异草,有一天,青城山的申天师入宫,进献了两株红栀子花,蜀王命令在园子里种下,不久便长成了两株大树。蜀王特别喜爱红栀子花,或下令画在团扇上,或绣入衣服中,甚至把绢布和鹅毛做成的首饰也称为“红栀子花”。但是,自然界几乎没有红色的栀子花,所谓红栀子花的原型,极可能是印度黄兰。
印度黄兰的中国近亲是街知巷闻的黄桷兰,又叫白兰花。如今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栀子花和黄桷兰同售的风俗。黄桷兰的形态与栀子颇有几分类似,又都有馥郁的芬芳,因而在佛经传播过程中共享薝蔔之名,也在情理之中。
野悉密香〔1〕
《潜斋》云:“出佛林国〔2〕,亦出波斯国。苖长七八尺,叶似梅。四时敷荣〔3〕,其花五出,白色,不结实。花开时遍野皆香,与岭南詹糖相类。西域人常采其花,压以为油,甚香滑。唐人以此和香。”或云蔷薇水即此花油也。亦见《杂俎》〔4〕。
【注释】
〔1〕野悉密香:木樨科攀缘灌木素方花。
〔2〕佛林国:即拂菻,中国中古史籍中,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称谓。
〔3〕敷荣:开花。
〔4〕《杂俎》:指《酉阳杂俎》。
【译文】
《潜斋》载:“野悉密香产自佛林国,也产自波斯国。其苖长约七八尺,叶子似梅树。四季都开花,花有五朵花瓣,呈白色,不结果。花开时整个原野都充满香气,与岭南的詹糖香相似。西域人常采集野悉密香的花朵,压花作油,十分香滑。唐代人用此花油来和香。”有人说蔷薇水就是这种花油。《酉阳杂俎》也有记载。
【延伸阅读】
野悉密香又称为耶悉茗香,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音译词,意为“神赐的礼物”。野悉密香也有一个本土化的名字——素馨花,相传唐末南海王刘隐主政岭南时,有一位名叫素馨的美人去世后,坟头生满了此花,从此该花便有了素馨之名。
素馨花与茉莉花是近亲,有时也统称茉莉,不过古人却能将两种花分得明明白白,例如《南方草木状》说:“末利花似蔷蘼之白者,香愈于耶悉茗。”除了香有浓笑,素馨花作为攀缘植物的特征,也是两种花显著的区分点。宋代官员郑刚中在其《北山集》中说道:“或问茉莉、素馨孰优,予曰:素馨与茉莉香比肩,但素馨叶似蔷薇而碎,枝似酴醿而短,大率类草花,比茉莉体质闲雅不及也。”
至于“蔷薇水即此花油”的说法,则明显是错误的。正宗的蔷薇水是玫瑰香水,而野悉密油则是茉莉油。据宋代《广州图经》记载,茉莉油当时由胡人从海上带来,主要用于治疗麻风病,将油膏涂于手心,香气透过手背都能闻到。
【名家杂论】
从文献记载来看,野悉密香最初是通过海运从广东一带进入中国的,并且最早也是在广东流行开来的。“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海郡,即以广州为中心的地区)。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南方草木状》的这段文字尽管被怀疑是后人添入,但仍能反映素馨花的传播途径。12世纪末13世纪初高似孙所著《纬略》也提到:“野悉茗花是西国花,色雪白,胡人携入交广之间,家家爱其香气,皆种植之。”
在古代,素馨花的种植当以广州为盛。据《广州志》和《广东新语》记载,广州城西九里有一个名叫花田的地方,放眼望去全是素馨花。花田人是职业的素馨花种植人,他们将传说中那位名叫素馨的美人奉为花神,所以只让女性采摘。素馨花的采摘须趁天未明、见花而不见叶之时,选择微微泛白的花朵摘下(当日开放的),再用湿布盖上,避免日光照射。卖花的商贩每天载着素馨花从广州城外珠江南岸的渡口上船,将花运进城去,这个渡口也因此得名“花渡头”。后来,日益红火的素馨花贸易发展到“花客涉江买以归,一时穿灯者、作串与璎珞者数百人,城内外买者万家,富者以斗斛,贫者以升”的地步。由于素馨花乘夜开放,买花的人便将花戴在头上,沐浴在月光中而愈显光艳,氤氲整夜,到天明枯萎时犹有余味。
蔷薇水
叶庭珪云:“大食国花露〔1〕也。五代时,蕃将蒲诃散以十五瓶效〔2〕贡,厥后〔3〕罕有至者。”今则采末利花,蒸取其液以代焉。然其水多伪杂,试之当用琉璃瓶盛之,翻摇数四,其泡自上下者为真。后周显德五年,昆明国献蔷薇水十五瓶〔4〕,得自西域,以之洒衣,衣敝而香不灭。
【注释】
〔1〕花露:以花瓣入甑酝酿而成的液汁。
〔2〕效:献。
〔3〕厥后:其后。
〔4〕昆明国献蔷薇水十五瓶:据《太平寰宇记》,此与前“蕃将蒲诃散以十五瓶效贡”为同一件事。
【译文】
█〔清〕康涛《华清出浴图》(局部)
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整幅画人物用笔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线条多用铁线描,流畅圆润,飘逸不凡。
叶庭珪称:“蔷薇水是大食国生产的花露。五代时,外国将军蒲诃散以十五瓶蔷薇水献贡,那以后就很少再有朝贡此水的。”如今则采摘茉莉花,蒸花取液,来替代蔷薇水。但蔷薇水多是伪造和掺杂的,应当用琉璃瓶将它盛装起来,翻摇四次,泡沫自动上下的是真品。后周显德五年(963),昆明国进献蔷薇水15瓶。蔷薇水得自西域,将它洒在衣服上,衣服即便破旧了,香味仍存。
【名家杂论】
古人提起蔷薇水,总是对其经久不散的香气津津乐道。据《铁围山丛谈》记载,为了避免香气逸散,阿拉伯人用琉璃瓶盛装这种玫瑰香水,再用蜡从外面密封起来,即便如此,花香依然穿透瓶壁,几十步外都能闻到。
中国文人在展开书轴和画卷观赏之前,最爱用蔷薇水濯手。传说韩愈每次打开柳宗元来信前,就会这样做。南唐时亦有用翠绿色的蔷薇水来染衣的传说。但总的来说,蔷薇水最经典的用途仍然是洒衣。润入丝绸的芬芳可持续数十日,以至于南宋诗人刘克庄以此来比喻情感的深厚:“旧恩恰似蔷薇水,滴在罗衣到死香。”
地道的蔷薇水,其制作工艺和原料都来自西方,所谓“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古人甚至一度以为蔷薇水就是蔷薇花上的露水,后来才意识到其实是“用白金为甑,采蔷薇花蒸气成水”的花露。这种用于制作香水的蔷薇花,当时中土未植,因而才有了蒸馏茉莉和素馨花的替代之举。
在历史的印记中,蔷薇水始终带着深深的伊斯兰色彩。住在广州的阿拉伯商人,洒蔷薇水作为对初任太守的礼遇。而据《宋史》记载,任职广州时十分清廉的官员蔡卞,离任时亦有外国人“以蔷薇露洒衣送之”。根据明代的史志记载,在阿拉伯半岛东南岸的祖法儿国,男女长幼沐浴后都使用蔷薇露来擦拭脸和身体,而天方国(麦加)以蔷薇水糅合龙脑香涂饰宫墙,在习俗忌酒的孟加拉国,则以蔷薇露代酒。
还有一些文献记载,蔷薇水被外国人称为“阿剌吉”,这个词来自阿拉伯语,原意为“出汗”——这真是对伊斯兰化学家以蒸馏法制香的形象描述。后来,“阿剌吉”一词广泛用来指称烧酒,这是由于烧酒与香水的蒸馏工艺系出同源的缘故。据明代学者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元代时烧酒技艺才传入中国。而实际上,制造烧酒的蒸馏术,可能早在宋代就已被用于模仿大食国蔷薇水的制造。
甘松香〔1〕
《广志》云:“生凉州〔2〕。”
《本草拾遗》云:“味温,无毒,主鬼气、卒心腹痛涨满〔3〕。丛生〔4〕细叶,煮汤沐浴,令人身香。”
【注释】
〔1〕甘松香:忍冬科植物甘松香的干燥根、茎,因出自松州(今四川松潘)且味甘而得名。
〔2〕凉州:古代行政区域划名。西汉元朔三年(前126),武帝改雍州为凉州,意为土地寒凉,凉州自此得名。凉州的范围历代多有变动,《广志》作者郭义恭为西晋人,西晋时凉州大致包括今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
〔3〕痛涨满:胀满疼痛。
〔4〕丛生:四库版《陈氏香谱》作“发生”,查《本草拾遗》《本草图经》《证类本草》均作“丛生”,故改之。
【译文】
《广志》载:“甘松香生于凉州。”
《本草拾遗》载:“甘松香味温,无毒,主治鬼气和突发的心腹胀满疼痛。刚刚萌发的嫩叶,煮汤沐浴能使人身体芳香。”
兰香〔1〕
《川本草》〔2〕云:“味辛,平,无毒,主利水道〔3〕,杀虫毒,辟不祥。一名水香,生大吴〔4〕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俗呼为鼠尾香。煮水浴,治风〔5〕。”
【注释】
〔1〕兰香:菊科植物佩兰。
〔2〕《川本草》:即《蜀本草》,是五代后蜀之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升等人在对《新修本草》增补注释的基础上所编撰,计有20卷。由于《新修本草》是英国公李负责修订的,故《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
█〔清〕项元汴 《桂枝香园图》
〔3〕利水道:水道,指人体内水液通行的道路。利水道是指有利于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4〕大吴:周代的吴国。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大吴即应是吴国尔,太伯所居,故呼大吴。”
〔5〕治风:中医术语,指治疗风邪所致的疾病。
【译文】
《川本草》载:“兰香味辛,性平,无毒,主管疏通体内水液通道,杀死毒虫,驱除不祥之物。又叫作水香,产自吴国的水池和沼泽。叶子似兰草,尖而长,有齿边。花为红白色,有香气,俗称鼠尾香。兰香煮水沐浴,可治疗风邪所致的疾病。”
木犀香〔1〕
向余《异苑图》〔2〕云:“岩桂,一名七里香,生匡庐〔3〕诸山谷间。八九月开花如枣花,香满岩谷。采花阴干以合香,甚奇。其木坚韧〔4〕,可作茶品。纹如犀角,故号木犀。”
【注释】
〔1〕木犀香:木樨科植物桂花。
〔2〕向余《异苑图》:其人其书现不可考。
〔3〕匡庐:江西庐山。相传一位名叫匡俗的先生隐居庐山脚下,得仙人传道而共居山岭,因而此山被后人称为匡仙人之庐(意为房舍),即匡庐。
〔4〕其木坚韧,可作茶品:此处不可理解,桂花木不可作茶。怀疑此处抄写时颠倒了原文次序,或当作“采花阴干以合香,甚奇,可作茶品。其木坚韧,纹如犀角,故号木犀。”译文仍按原文直译,特提醒读者注意。
【译文】
向余《异苑图》载:“岩桂,又叫作七里香,产自匡庐山的各个山谷当中。八九月开花,如同枣花,花香弥漫山谷。采花阴干来合香,非常特别。岩桂木质坚韧,可以制成茶品。岩桂的木纹如同犀角,所以称为木樨。”
【延伸阅读】
“桂”这个字,唐代以前多用来指称肉桂一类樟科植物,例如《楚辞》中提到的“桂舟”“桂棹”和“桂旗”,屈原《九歌》提到的“桂酒”,这些古香古味的东西,其实都是以樟科桂树的芳香木材或者桂皮为原料的。
唐代以后,为今人所熟知的木樨科桂花,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文人的咏物诗中,“吴刚伐桂”和“蟾宫折桂”的典故便出现在这一时期。到了宋代,咏桂更成为诗词中的热门主题,桂花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步步跃升,例如女词人李清照就盛赞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
明代时,桂花已在艺术舞台上彻底击败了樟科肉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作《画学集成》提及桂有三种:牡桂、菌桂和岩桂。牡桂和菌桂都属樟科,“此二种不入画谱”,而岩桂当时却已在园林中普遍种植,并受到画家们的青睐。
【名家杂论】
宋代诗人黄庭坚曾向晦堂禅师询问禅理。
禅师反问道:“《论语》里讲过‘二三子,以吾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这句话你平常是怎么理解的呢?”
黄庭坚正准备作答,晦堂禅师便打断说:“不对,不对。”黄庭坚迷惑不解。
后来有一日,黄庭坚与晦堂禅师行走山中,望见木樨花正在盛放。晦堂禅师又问黄庭坚道:“闻到木樨花香了吗?”
“闻到了。”
晦堂禅师接着说道:“吾无隐乎尔。”
黄庭坚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木樨悟禅。面对黄庭坚的问道,晦堂禅师引用《论语》中的话来暗示“我并没有向你隐藏什么道理啊”,就像山中的桂花随时都在发香一样,它们并没有隐藏自己啊。晦堂禅师的话,隐喻了禅宗的重要理念,即禅理是主要靠自己领悟的,这种自主性是任何人都不能代劳的。
这个故事也是宋代桂花象征意义逐步高雅化的典型例子。如果说唐代的“折桂”充满了功利意味,宋代人则更多地将桂花与人的美德和品质联系起来。由于桂花在百花凋残的秋季开放,芬芳袭人,又多生于山中幽岩,因此常常被誉为高洁之花。宋人舒岳祥有《桂台》一诗道:“攀枝踏影弄猿鹤,万事不到桂丛下。天下清芬是此花,世间最俗惟檀麝。”宋人邓肃则以《岩桂》为题,写下千古绝唱:“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入新黄。清芬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可见,尽管木樨香并不是最昂贵的香料,却丝毫不乏至高的推崇。
马蹄香
《本草》云:“即杜蘅〔1〕也。叶似葵〔2〕,形如马蹄,俗呼为马蹄香。药中少用,惟道家服,令人身香。”
【注释】
〔1〕杜蘅: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杜衡。
〔2〕葵:锦葵科植物冬葵,又称冬寒菜。
【译文】
《本草》载:“马蹄香即是杜蘅,叶子似冬葵,形状如马蹄,俗称为马蹄香。药中较少使用,只有道家服用,使人身体发香。”
【延伸阅读】
马蹄香既指形如马蹄的沉香,又指香草杜衡。这种香草很早就得到古人运用,《离骚》中已经提到楚人对杜衡的培植,《山海经》则说:“天地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所谓走马,意思是让马儿快速奔跑。杜衡的挥发油已被发现对动物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走马”之功效或源于此。
杜衡“药中少用”的说法来自汉末成书的《名医别录》,自那以后,随着世人对杜衡认识的不断深入,其药用价值也得到了更多的挖掘。例如《本草纲目》细致分析了杜衡与细辛、及己两种草药的区别,《杏林摘要》则提到了一种名叫香汗散的药剂,对初发的风寒头痛特别有效,系将马蹄香切成末,每次用热酒调服一钱(5克),稍后再饮热茶一碗,催汗即愈。
蘹香〔1〕
《本草》云:“即茴香〔2〕,叶细茎粗,高者五六尺,丛生人家〔3〕庭院中,其子疗风。”
【注释】
〔1〕蘹(huái)香:伞形科草本植物小茴香的干燥果实。
〔2〕茴香:据《本草图经》,茴香是北方人对蘹香的称呼,因为“蘹”“茴”音近。
〔3〕人家:住宅。
【译文】
《本草》载:“蘹香即茴香,叶细茎粗,高的达五六尺,丛生于住宅的庭院中,其果实可以治疗风邪引起的疾病。”
█古人会在香囊中加入香品,以起到现代的香水的功效。
【名家杂论】
宋徽宗是与茴香特别有缘的一位皇帝。在他当政期间,有一次,著名道士林灵素在汴京的宝箓宫开讲,参会者多达数千人,都恭敬地行拜礼,唯独一个道人怒目立于前。
林灵素非常惊讶,叱道:“你有什么能耐!”
道人回答:“没有什么能耐。”
林灵素便问:“既然没什么能耐,为什么待在这儿?”
道人反问一句:“您要是无所不能,那为什么还在这里讲课呢?”
恰巧宋徽宗在幕后听见了,觉得这位道士是个奇人,便召见他问道:“请讲实话,您有什么才能?”
道人说:“臣能生养万物。”
徽宗于是下令在宝箓宫寻找可以播种的种子,最后寻得一掬茴香。在卫兵的监视下,道人在华阳宫将茴香籽种下,随后住在道院里,由卫兵护宿。结果到了三更时分,卫兵就发现道人不见了。等到天亮后察看茴香播下的地方,已经蔚然成丛。这位道士亦因此被称为“茴香道人”。
后来靖康之难,宋徽宗被金人掳到北方,很久没有得知朝内的消息。一日宋徽宗想亲手调制羹汤,便让仆人去买些茴香回来。仆人买好后就随手用一张黄纸包了回来。徽宗打开黄纸后,发现竟然是建炎赦书。建炎是南宋高宗的第一个年号,大赦意味着徽宗的儿子赵构已经登基。徽宗非常高兴,因为茴香音同“回乡”,以为天意预示回乡有望,但这个愿望终究还是没能实现。
蕙香〔1〕
《广志》云:“蕙草,绿叶紫花,魏武帝以为香,烧之。”
【注释】
〔1〕蕙香:按后文《香草名释》,蕙香即零陵香,参见“零陵香”条。
【译文】
《广志》载:“蕙草,绿叶紫花,魏武帝把它当作香来烧。”
蘼芜香
《本草》云:“蘼芜〔1〕,一名薇芜,香草也。魏武帝〔2〕以之藏衣中。”
【注释】
〔1〕蘼芜:伞形科植物川芎的苗叶。
〔2〕魏武帝:即曹操(155—220),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译文】
《本草》载:“蘼芜,又名薇芜,是一种香草。魏武帝将它藏在衣服里。”
荔枝香〔1〕
《通志·草木略》〔2〕云:“荔枝,亦曰离枝,始传于汉世。初出岭南,后出蜀中,今闽中所产甚盛。”《南海药谱》〔3〕云:“荔枝熟,人未采,则百虫不敢近;才采之,则乌鸟蝙蝠之类无不残伤。”今以形如丁香、如盐梅〔4〕者为上。取其壳合香,甚清馥。
【注释】
〔1〕荔枝香:无患子科常绿乔木荔枝的外果壳。
〔2〕《通志·草木略》:《通志》是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1104—1162)所著综合性史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隋代,全书共二百卷,由纪、谱、略、世家、列传、载记等六种形式组成。其中略分为二十篇,五十二卷,通称《通志二十略》,简称为《通志略》,是《通志》的精华部分。《草木略》是《通志二十略》之一。
〔3〕《南海药谱》:中国古代杂记南方各地所产药物的药书,或为唐末人所作,已散佚。
〔4〕盐梅:盐制的梅子。“形如丁香、如盐梅”指的或许是荔枝干的形状。
【译文】
《通志·草木略》载:“荔枝,也叫作离枝,最早记载于汉代,最初出自岭南,后来蜀地也出产,今天闽地产荔枝特别多。”《南海药谱》载:“荔枝成熟后,人不去采摘的话,百虫是不敢接近的;不过刚刚一采,乌鸦、蝙蝠之类就没有不去残害损伤荔枝的。”现在以形如丁香、盐梅的荔枝为上品。取这类荔枝的壳来合香,十分纯净馥郁。
【名家杂论】
“此木以荔枝为名者,以其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劙(lí)取其枝,故以为名耳。”北宋药学家苏颂在《本草图经》中引述了这段来自《扶南记》的文字,它解释了荔枝一名的由来。荔枝结蒂之处坚固难摘,常常连同枝条一起劙断(“劙”意为割),称为离枝。“劙”又与“荔”字音近,所以亦称为荔枝。
西汉初年,荔枝作为方物被南越王赵佗献给皇帝,自此始入中国。葛洪在《西京杂记》中提到这件事:“南越王佗献高帝鲛鱼、荔枝,帝报以葡萄锦四匹。”无论是杨贵妃,还是作《荔枝赋》的张九龄,抑或是作《荔枝图序》的白居易,总的来说,唐代中原地区尝到的荔枝大抵来自粤地和蜀中,所谓“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于巴蜀”。宋代时,福建荔枝声名大噪,宋人蔡襄专作《荔枝谱》,指出“验今之广南州郡与夔梓之间所出,大率早熟,肌肉薄而味甘酸,其精好者仅比东闽之下等”,此为“今闽中所产甚盛”。
荔枝香即荔枝壳,这个被当今食客弃如草芥的部分,其实是一味鲜为人知的药物。将荔枝壳煎作汤汁饮用,可以解除“日啖荔枝三百颗”带来的副作用——燥渴。据清代医书《冯氏锦囊秘录》记载,将荔枝壳包上青海所产的石盐,再将壳的外表面烧成灰,里层部分仍保持原有的气味,随后研末涂抹,治疗牙痛往往有特效。
荔枝壳作为一种香料,单烧可以解除晦气。由于比起其他名贵的香料来说要平民许多,荔枝壳被当作一种廉价的和香原料而被广泛使用。明代文人杨慎和李诩都提到一种名叫“山林穷四和”的香,一个“穷”字道尽此香的精髓:因为此香是以荔枝壳、甘蔗渣、干柏叶和黄连和合而成的,偶尔再加上松球、枣核或者梨核,烧起来亦妙味横生。
木兰香〔1〕
《类证本草》云:“生零陵山谷及太山〔2〕。一名林兰,一名杜兰。皮似桂而香,味苦,寒,无毒,主明耳目,去臭气。”
陶隐居云:“今诸处皆有,树类如楠〔3〕,皮甚薄而味辛香。益州者皮厚,状如厚朴〔4〕而气味为胜。今东人皆以山桂皮〔5〕当之,亦相类。道家用合香。”
《通志·草木略》云:“世言鲁般〔6〕刻木兰舟在七里洲中,至今尚存。凡诗所言‘木兰’,即此耳。〔7〕”
【注释】
〔1〕木兰香:木兰科植物木兰,又名木兰花、辛夷。
〔2〕太山:即泰山,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
〔3〕楠:樟科植物楠树,为中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由于历代砍伐利用,已近于枯竭。
〔4〕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作为一味中药是指厚朴树的干燥干皮、根皮和枝皮。
█〔清〕赵孟坚《墨兰图》(局部)
墨兰是赵孟坚善画的题材。此作以笔墨直接写出兰叶,点出兰花,把兰叶的翻卷刚柔和兰花的婀娜姿态表现得十分传神。画面上绘墨兰两株,呈放射状的长叶参差错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兰花盛开,如彩蝶翩翩起舞。兰叶柔美舒放,清雅俊爽。全图用笔劲利,笔意绵绵,气脉不断。
〔5〕山桂皮:樟科植物毛桂的树皮,可代肉桂入药。
〔6〕鲁般:即土木工匠祖师鲁班(前507—前444),本名公输班,为春秋时期鲁国人,故又称鲁班。
〔7〕世言鲁般……即此耳:此句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译文】
《证类本草》说:“木兰香产自零陵郡的山谷和泰山,又叫作林兰,也称杜兰。木兰的皮似肉桂而有香气,味苦,性寒,无毒,主要功能是使耳目聪明,去除臭气。”
陶弘景说:“木兰香如今到处都有,木兰树类似楠木,皮非常薄,味道辛香。产自益州的木兰皮厚,形状如厚朴但气味更好。现在东方人都把山桂皮当作木兰香,两者也比较相似。道家用木兰来合香。”
《通志·草木略》载:“世人传说鲁班在七里洲上建造了一艘用木兰做成的船,至今船还存在。凡是诗中所说的‘木兰’,都是指的这个。”
玄台香
一名玄参〔1〕。《本草》云:“味苦,寒,无毒,明目,定五脏。生河南川谷及冤句〔2〕。三四月采根暴干。”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处处有之。茎似人参而长大,根甚黑,亦微香。道家时用,亦以合香。”
《图经》云:“二月生苗,叶似脂麻〔3〕,又视如柳〔4〕,细茎青紫。”
【注释】
〔1〕玄参:玄参科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今本《神农本草经》称为“元参”,系因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而改。因根偏黑色,又称黑参。
〔2〕冤句(qú):秦置宛朐县,亦作冤句、冤朐,故城在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西南。
〔3〕脂麻:即芝麻。
〔4〕柳:指槐柳,槐柳与玄参的成叶都有齿边。《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引述《本草图经》的“玄参”一条时,均指明为“又如槐柳”,“又视如柳”应为误抄。译文按“槐柳”译。
【译文】
玄台香又名玄参。《本草》载:“玄参味苦,性寒,无毒,能明目,使五脏安定。玄参生在黄河南岸的山谷中和冤句地区,每年三四月采其根晒干。”
陶弘景说:“今天玄参在周边省份到处都有,其茎与人参相似但较大较长,根特别黑,亦有微弱的香气。道家常常使用,也用来与其他香料合香。”
《本草图经》载:“玄参二月长出苗,叶子与芝麻相似,看起来又如同槐柳树,茎细而呈青紫色。”
颤风香〔1〕
今按:此香乃占城之至精好者。盖香树交枝曲干,两相戛磨〔2〕,积有岁月,树之精液菁英结成。伐而取之,老节油透者亦佳,润泽颇类蜜清〔3〕者最佳。熏衣,可经累日,香气不止。今江西道临江路清江镇〔4〕以此香为香中之甲品,价常倍于他香。
【注释】
〔1〕颤风香:其植物来源待考。
〔2〕戛(jiá)磨:击撞摩擦。
〔3〕蜜清:透明的蜜。
〔4〕江西道临江路清江镇:均为元代行政区划。元代实行省、道、路、州四级地方行政制,江西道全称“江西湖东道”,属江西行省,治所在龙兴路(今南昌)。江西道下有临江路(今江西省樟树市),宋代时称临江军,1277年升为临江路(时南宋未完全灭亡),下有清江镇。此段文字对于考证作者活动年代有一定帮助。
【译文】
今按:颤风香乃是占城香中最为精致和优秀的香。它是由香树交叉的枝条和弯曲的树干两相刮磨,积累一定年月,香树液中的精华结成香。砍伐取香,油亮透光的老结节也不错,温润光泽极似透明的蜜是最好的。用颤风香来熏衣,可以持续好几日香气也不会消失。今天江西道临江路的清江镇把此香当作香中一品,价钱常常高于其他香好几倍。
伽阑木〔1〕
一作伽蓝木。今按:此香本出迦阑国〔2〕,亦占香〔3〕之种也。或云生南海补陀岩〔4〕,盖香中之至宝,其价与金等。
【注释】
〔1〕伽阑木:又称奇楠、奇南或棋楠,是沉香的一种。
〔2〕伽阑国:其国待考。“伽阑”源自梵语“僧伽蓝摩”,意为寺院。
〔3〕占香:占婆国所产之香,一般指沉香。
〔4〕补陀岩:即普陀山。此名最初是指印度的布怛洛迦山,意为光明山、海岛山,此山被考证为今印度西高止山南段秣剌耶山以东的巴波那桑山。今浙江普陀山之名亦源于此。
【译文】
伽阑木又叫作伽蓝木。今按:此香本来出自迦阑国,也是占城所产之香的一种。有人说伽阑木产自南海的补陀岩,是香中的至宝,其价格与黄金相当。
【名家杂论】
今天,伽阑木以“奇楠沉香”之名而为人知晓,它与沉香相似,而又自具特点,如同《本草纲目拾遗》所说:“伽本与沉同类,自分阴阳。或谓沉牝也,味苦而性利,其香含藏,烧乃芳烈,阴体阳用也;伽牡也,味辛而气甜,甘香勃发,而性能闭二便,阳体阴用也。”
伽阑木的成因与沉香的“虫镂”有些许相似,是蚂蚁或野蜂在中空的蜜香树中筑巢,分泌的蚁酸或采来的石蜜留在树中,被树的香腺所吸收,并在一种特殊真菌的作用下逐步生成的。经年累月,香树埋于土中,继续其漫长的结香历程。《本草纲目拾遗》说:“今南海人取沉速伽于深山中,见有蚁封高二三尺,随挖之,则其下必有异香。”等到香农掘出香来,可能已经逝去了千百年。
奇楠香的生产,即便在其主产地占婆国也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山里的酋长往往禁止族人私自采香,敢犯者会受到斩手的严惩。高棉人在正式取香之前,要进行特别的祭祀仪式,并对山里有没有奇楠香提前进行占卜,取香时亦充满敬畏之心。
上等的奇楠香十分柔软,用指甲掐其表面,松开后爪痕会自动复原,称为“油结”。与外表黑色的沉香不同,顶级的奇楠香外表是泛白的。阿拉伯人的著作中就曾经提到,最好的沉香是白色的,中国皇帝不允许下层百姓拥有它。除了油结之外,还有生结、糖结、金丝结、铁结等品级,与沉香一样,这些品级的排序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所含的油脂密度越大,就越是珍贵。
奇楠香的储存方法也十分有趣,系用锡制的盒子分作两格,下格盛装蜂蜜,将香放在上格,并在格子底部钻孔,从而达到以蜜养香的效果。
排香〔1〕
《安南志》〔2〕云:“好事者多种之,五六年便有香也。”今按:此香亦占香之大片者。又谓之寿香,盖献寿〔3〕者多用之。
【注释】
〔1〕排香:可能为沉香的一种。
〔2〕《安南志》:其书不详。明初药学著作《本草蒙筌》曾引用了《安南志》描述安南大象的有关内容,相同的内容也曾被宋初编撰的《太平广记》引用,因此《安南志》最迟成书于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是年《太平广记》编撰完成),与后来元代的《安南志略》并非同一本书。
〔3〕献寿:献礼祝寿。
█〔明〕文征明 《豳风图》
画作描绘的内容为江南水乡,画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村民喜庆风年,饮酒焚香作乐,并有丝竹管弦之盛。
【译文】
《安南志》载:“有很多好事的人种植排香,经过五六年便可结香。”今按:此香也是占城香中呈大片状的,又称为寿香,因为献礼祝寿的人多用到它。
红兜娄香
今按:此香即麝檀香之别也。
【译文】
今按:红兜娄香即是麝檀香的别称。
大食水
今按:此香即大食国蔷薇露也。本土人每早起,以爪甲〔1〕于花上取露一滴,置耳轮〔2〕中,则口眼耳鼻皆有香气,终日不散。
【注释】
〔1〕爪甲:指甲。
〔2〕耳轮:耳廓。
【译文】
今按:大食水即大食国蔷薇的露水。大食本国人每日早晨起来,用指甲于蔷薇花上取露一滴,放置在耳廓中,于是嘴巴、眼睛、耳朵、鼻子都有了香气,整天都不消散。
孩儿香〔1〕
一名孩儿土,一名孩儿泥,一名乌爷土。
今按:此香乃乌爷国〔2〕蔷薇树下土也,本国人呼曰海,今讹传为孩儿。盖蔷薇四时开花,雨露滋沐,香滴于土。凝如菱角块者佳。今人合茶饼者,往往用之。
【注释】
〔1〕孩儿香:即中药儿茶。
〔2〕乌爷国:据《新元史》记载,其国在印度西部。
【译文】
孩儿香又名孩儿土,也叫孩儿泥、乌爷土。
今按:此香是乌爷国蔷薇树下的泥土,乌爷本国人称为“海”,今讹传为“孩儿”。孩儿香是由于蔷薇四季开花,受到雨露的滋润沐浴,花香滴落土中而成。凝结为菱角一样的块状的较好。今天调制茶饼的人往往用此香。
【延伸阅读】
除了孩儿泥和乌爷土,乌爷香更多地被称作“乌爹泥”和“孩儿茶”。尽管《陈氏香谱》的作者对孩儿香的讹传作出了澄清,但仍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孩儿茶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
直到元代《五杂俎》成书时,仍提到“药中有孩儿茶,医者尽用之,而不知其所自出……一云即是井底泥炼之,以欺人耳”。事实上,孩儿泥并不是《陈氏香谱》所说的蔷薇露水和成的泥土,也不是《五杂俎》所记载的井底泥,而是孩儿茶熬汁后凝结成的坚块。李时珍说:“乌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罗、老挝诸国,今云南等地造之。云是细茶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汁而成。”
孩儿茶在中药里常用于清上膈热、化痰生津,也可用生肌定痛、止血收湿,古代医家认为这是孩儿茶吸收了污泥中至阴之气的缘故。孩儿茶也被用于涂抹小孩子身上的红疮,一些古人认为,这正是孩儿香一名的来源。
【名家杂论】
尽管元代人可能并不清楚孩儿茶到底为何物,但却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使用。元代编撰的生活用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即记载了“制孩儿香茶”的方法,系将洁净的糯米煮成极烂的稠粥,再将糯米进一步擂细,待冷却后用绢布绞出浓汁,与预先研末的孩儿茶、白豆蔻仁、沉香、麝香、百药煎等药调和,将和成的黏团在捣衣石上捶打三五千下,继而用白檀煎油抹在模子上,翻脱出一块块茶饼,放在透风处悬挂两三天,便可进行包装售卖。这种茶饼捶得越多味道越好,所以也称为“千槌膏”。
█元钧瓷香炉
█青白玉龙纹盖炉
千槌膏又有“凤香饼”的美名,因为形状与宋代流行的凤团茶十分相似,在元代的诗词曲赋中,随处可觅这种奢侈品的踪迹。诗人乔吉作有《香茶》一曲,细致地吟咏了千槌膏的制法:“细研片脑梅花粉,新剥珍珠豆蔻仁,依方修合凤团春。醉魂清爽,舌尖香嫩,这孩儿那些凤韵。”孩儿即是孩儿香。另一位诗人陆厚则作有一首《刘仁卿求孩儿茶诗》:“有茶磊磈类瑿玉,其名译作乌叠泥。海贾载归不识用,岂知知者谋必中。精研熟和匀脑麝,团团印出云间凤。含者嚼雪通心胸,时复唾地如血红。解愁醒酒有佳趣,生津止咳有奇功。”可见当时这种孩儿茶制成的香茶饼已经具有相当的生活实用价值,这种类似口香糖的产品,在之后的明清时期继续得到发展,人们在香茶中加入各种新的原料,极大地丰富了其品种。
紫茸香
一名狨香。今按:此香亦出沉速香之中,至薄而腻理,色正紫黑,焚之,虽数十步犹闻其香。或云:沉之至精者。近时有得此香,因祷祠〔1〕,爇于山上,而下上数里皆闻之。
【注释】
〔1〕祷祠:向神求福,以及得福后举行谢神仪式,泛指祭祀。
【译文】
紫茸香又叫作狨香。今按:此香亦出自沉速香当中,香特别薄而纹理细腻,颜色为纯正的紫黑色,焚起来即便数十步仍能闻到其香气。有人说,紫茸香是沉香中最精华的一种。近来有人得到此香,由于祭祀的缘故在山上焚香,山上山下数里皆能闻到。
珠子散香
滴乳香之至莹净者。
【译文】
珠子散香是滴乳香中最为晶莹纯净的。
喃吺哩香
喃吺哩国〔1〕所产降真香也。
【注释】
〔1〕喃吺哩国:宋元明时期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端(今印度尼西亚亚齐)的古国,在中文典籍中,有“南无里”“南巫里”“南渤里”等多种称法。
【译文】
喃吺哩香是喃吺哩国所产的降真香。
【延伸阅读】
喃吺哩国是郑和下西洋所访问的三十七国之一,由于西临印度洋,东近马六甲海峡,因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追随郑和初访各国的马欢曾写下著名游记《瀛涯胜览》,里面就提到当时的水手以喃吺哩国为界,其国以西通称为“西洋”。在别的地方,有时也以喃吺哩国以西为“大西洋”,以东为“小西洋”。总之,要理解历史上“西洋”这个概念,喃吺哩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坐标。
喃吺哩国曾是室利佛逝帝国的属国,后来走向独立,元代时曾被福建行省的海军招降,16世纪中叶后演进为后来印度尼西亚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齐王国。喃吺哩国与中国交好,时有使者献贡中国,降真香就是其最著名的贡物,被誉为“番降”中的极品。《瀛涯胜览》就特别提到:“山产降真香,此处至好,名莲花降。”
熏华香
今按:此香盖以海南降真劈作薄片,用大食蔷薇水浸透,于甑内蒸干。慢火爇之,最为清绝。樟镇〔1〕所售尤佳。
【注释】
〔1〕樟镇:即樟树镇,位于今江西省樟树市,原为清江县县治,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
【译文】
今按:熏华香系将海南降真香劈作薄片,用大食国的蔷薇水浸透,在木甑内蒸干得到的。用慢火烧此香,最为纯净奇妙。樟镇所卖的熏华香尤其好。
榄子香〔1〕
今按:此香出占城国,盖占香树为虫蛀镂,香之英华结于木心〔2〕中,虫所不能蚀者,形如橄榄核,故名焉。
【注释】
〔1〕榄子香:形如橄榄核的沉香,即“虫漏”。
〔2〕结于木心:四库版《陈氏香谱》作“结子水心”,据《香乘》改。
【译文】
今按:榄子香出自占城国,是占香树被蠹虫蛀镂,香的精华结于木心中,虫所不能蛀蚀的部分。榄子香形状如橄榄核,所以得名。
南方花
余向〔1〕云:“南方花皆可合香,如末利〔2〕、阇提〔3〕、佛桑〔4〕、渠那〔5〕香花,本出西域,佛书所载。其后传本来闽岭〔6〕,至今遂盛。”又有大含笑花〔7〕、素馨花〔8〕。就中〔9〕小含笑〔10〕,香尤酷烈,其花常若菡萏〔11〕之未敷〔12〕者,故有含笑之名。又有麝香花〔13〕,夏开,与真麝香无异。又有麝香木,亦类麝气。〔14〕此等皆畏寒,故北地〔15〕莫能植也。或传吴家香〔16〕用此诸花合。
温子皮云:“素馨、末利摘下,花蕊香才过,即以酒噀〔17〕之,复香。凡是生香,蒸过为佳。”每四时遇花之香者,皆次次蒸之,如梅花、瑞香〔18〕、酴醿〔19〕、密友〔20〕、栀子、末利、木犀及橙橘花之类,皆可蒸。他日爇之,则群花之香毕备。
【注释】
〔1〕余向:其人不详,怀疑即前文提及的《异苑图》作者向余。
〔2〕末利:即木樨科灌木茉莉花。《淳熙三山志》记载:“末丽,此花独闽中有之。夏开,白色妙丽而香,方言谓之‘末利’。”
〔3〕阇(shé)提:或为木樨科素馨属的一种花卉植物,与末利、野悉密、素馨相类。“阇提”,意为“出生”,又作阇帝花、阇底花、蛇蹄。《淳熙三山志》记载:“阇提,南海种,商人传之。花皙白而香胜于素馨。”
〔4〕佛桑:锦葵科灌木佛桑,即扶桑树,又名朱槿。
〔5〕渠那:其花待考。
〔6〕闽岭:福建北部的山岭。
〔7〕大含笑花:木兰科常绿乔木深山含笑。
〔8〕素馨花:木樨科攀缘灌木素馨。
〔9〕就中:其中。
〔10〕小含笑:木兰科常绿灌木含笑花。
〔11〕菡(hàn)萏(dàn):未开的荷花称为“菡萏”。
〔12〕敷:开花。
〔13〕麝香花:木樨科植物夜花茉莉,其干燥花瓣常用于印度阿萨姆的传统菜肴当中。
〔14〕“夏开……麝气”一句:四库版《陈氏香谱》作“夏开,与真麝无异。又有麝真无异,又有麝香末,亦类麝气”,据《香乘》,“又有麝真无异”明显为衍文,麝香末当作“麝香木”,因而删改之。
〔15〕北地:四库版《陈氏香谱》作“此地”,显误,据《香乘》改。
〔16〕吴家香:《香乘》《广东新语》均作“美家香”,存疑,所指待考。
〔17〕噀(xùn):含水喷。
〔18〕瑞香:常绿直立灌木瑞香,又称睡香,源于宋代《清异录》,“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19〕酴(tú)醿(mí):蔷薇科落叶小灌木荼蘼,是古代著名的花。陆游有诗道:“福州正月把离怀,已见酴醿压架来。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明〕陈淳 《菊石图》
陈淳擅长写意画菊,使菊花冷峻、疏朗、野逸之气达到极致。
〔20〕密友:菊花的一种,具体品种待考。南宋官员史正志所作《菊谱》记载:“密友,花头大过折三(折三是一种钱币,直径大约为3.1厘米),明黄阔片,花瓣形色不在诸品之下。初开时长短不齐,开极其盛,乃齐至于六层。其中如抽芽数条,短短小心,与瓣为一色,状如春间黄。密友花窠枝低矮,绿叶最繁密,见霜则周围绿叶变紫色。”
【译文】
余向说:“南方的花都可以用来合香,例如茉莉、阇提、扶桑、渠那香花,本来出自西域,为佛经所记载,后来又传入福建一带,于是今天这些花就很兴旺了。”又有大含笑花和素馨花。尤其是小含笑花的香气特别浓烈,它的花常常像未开的荷花,所以有了“含笑”这个名字。另外有麝香花,夏天开放,香气与真正的麝香没有差别。又有麝香木,也和麝香的香气相似。这些花卉都怕寒,所以北方都不能种植。有人传说吴家香是用这各种花来和合的。
温子皮说:“摘下素馨花和茉莉花,花蕊的香气刚刚消失时,立即含酒喷之,又会有香气散发出来。但凡是生香,蒸过之后才更好。”一年四季,碰上有香气的花,每每都拿来蒸,像梅花、瑞香、酴醿、密友、栀子、茉莉、木樨及橙橘花之类的,都可以蒸。他日焚爇,众花的香气便全都具备了。
花熏香诀〔1〕
用好降真香结实者,截断约一寸许,利刀劈作薄片,以豆腐浆煮之,俟〔2〕水香,去水,又以水煮至香味去尽,取出。再以末茶或叶茶煮百沸〔3〕,漉〔4〕出阴干,随意用诸花熏之。其法:以净瓦缶〔5〕一个,先铺花一层,铺香片一层,铺花一层及香片,如此重重铺盖了,以油纸封口,饭甑上蒸,少时取起,不得解。待过数日取烧,则香气全矣。或以旧竹辟蔶〔6〕,依上煮制,代降,采橘叶捣烂代诸花熏之。其香清若春时晓行山径,所谓草木真天香,殆此之谓。
【注释】
〔1〕花熏香诀:用花熏香的诀窍。
〔2〕俟(sì):等待。
〔3〕百沸:久沸。
〔4〕漉(lù):滤过。
〔5〕瓦缶(fǒu):小口大腹的瓦器。
█古人焚香的生活场景
孟子言:“香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把焚香作为自己的一大喜好,他很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古代文人焚香,蕴含着生活的情致雅兴,许多人将其作为雅兴之首。
〔6〕辟蔶(zé):“蔶”同“箦”,竹编床席。辟箦,即破旧的竹编床席。
【译文】
将品质良好、质地结实的降真香,截成约一寸多长的小段,再用锋利的刀劈成薄片,以豆腐浆煮之,等到水发出香气时,倒掉水,再加水煮,直到香味去除干净,方将降真香片取出。再用茶粉或茶叶将降真香煮至久沸,并滤水阴干,然后随意用各种花来熏制。熏制的方法是:用一个干净的瓦缶,先铺一层花,再铺一层香片,铺一层花再一层香片,如此重重铺盖完毕,用油纸封口,放到饭甑上蒸,一会儿取出来,不要解开封口,等过几天再取出焚烧,香气就完美了。有的人用旧竹子和破烂的竹席,依照上面的方法煮制,代替降真香,同时又采摘橘子叶捣烂代替诸花来熏制。这种香的气味清新,如同春天的早晨在山路里行走,所谓草木真天香,大概说的就是这个了。
香草名释
《遁斋闲览》〔1〕云:“《楚辞》〔2〕所咏香草、曰兰、曰荪〔3〕、曰茝〔4〕、曰药、曰虈、曰芷、曰荃〔5〕、曰蕙、曰蘼芜、曰江蓠〔6〕、曰杜若〔7〕、曰杜蘅、曰藒车、曰蒥荑〔8〕、其类不一,不能尽识其名状,释者但一切谓之香草而已。”其间一物而备数名者,亦有与今人所呼不同者,如兰一物,《传》〔9〕谓有国香〔10〕,而诸家之说,但各以色〔11〕自相非毁〔12〕,莫辨其真。或以为都梁,或以为泽兰,或以兰草,今当以泽兰为正。山中又有一种,叶大如麦门冬〔13〕,春开花甚香,此别名幽兰也。荪则涧溪中所生,今人所谓石菖蒲者,然实非菖蒲〔14〕。叶柔脆易折,不若兰荪〔15〕之坚劲。杂小石、清水,植之盆中,久而郁茂可爱。茝、药、虈、芷,虽有四名,而祗〔16〕是一物,今所谓白芷是也。蕙,即零陵也,一名薰。蘼芜,即芎穷苗也,一名江蓠。杜若,即山姜〔17〕也。杜蘅,今人呼为马蹄香。惟荃与藒车、蒥荑,终莫能识。骚人〔18〕类〔19〕以香草比君子耳。他日求田问舍〔20〕,当求其本〔21〕,列植〔22〕栏槛〔23〕,以为楚香亭〔24〕,欲为芬芳满前,终日幽对,相见骚人之雅趣以寓意耳。
█佚名 《十八学士图》(局部)
弹琴、弈棋、焚香、书画,是学士们闲适生活的符号和象征,这是后代绘画者对十八学士的一种典型解读。这些元素在此画中都得以充分体现,除此之外,此画还描绘了松桩、菖蒲盆栽等内容。
【注释】
〔1〕《遁斋闲览》:宋人陈正敏所撰文言逸事小说,共十四卷,仿《世说新语》体例,分《名贤》《野逸》《诗谈》《杂评》《人事》《谐噱》等十门。
〔2〕《楚辞》:“楚辞”一名汉初已有之,后由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辑成集,形成《楚辞》一书。东汉文学家王逸对《楚辞》作注,又形成《楚辞章句》。《楚辞》原收录了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王逸作注时又增入其自己的作品《九思》,成十七篇。《楚辞》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余篇亦承袭屈诗形式,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元素,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对后世诗歌有深远影响。
〔3〕荪(sūn):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
〔4〕茝(chǎi):与后文之“药”“虈”“芷”均是指白芷。《说文解字》说:“楚谓之蓠(lí),晋谓之虈(xiāo),齐谓之茝。”《博雅》(即《广雅》,为中国最早的百科词典,成书于三国曹魏时期)说:“白芷,其叶谓之药。”
〔5〕荃(quán):菖蒲的别称。
〔6〕江蓠:本草著作多认为蘼芜和江蓠都是川芎的苗叶。《名医别录》说:“蘼芜,无毒,主治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一名江蓠,芎苗也。”蓠是楚地对白芷的称呼,“江蓠”的本意是指生于江中的白芷,也许正因为这字面含义的缘故,江蓠也被用来指一种红藻即龙须菜,不过,香草意义上的江蓠并不是指这种海菜,而是指川芎一类植物。
〔7〕杜若: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小高良姜。据沈括《梦溪笔谈》:“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后人不识,又别出高良姜条,如赤箭再出天麻条……诸药例皆如此,岂杜若也。后人又取高良姜中小者为杜若,正如用天麻、芦头为赤箭也。又有用北地山姜为杜若者。杜若,古人以为香草,北地山姜,何尝有香?高良姜花成穗,芳华可爱,土人用盐梅汁淹以为菹,南人亦谓之山姜花,又曰豆蔻花。”
〔8〕蒥荑:又作留夷,一些古籍认为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
〔9〕《传》:即《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而稍晚〕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左传》记叙的时间范围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极具价值的重要文献,亦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10〕国香:形容香气甲于一国。“兰有国香”语出《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jí),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tiáo),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意思是:“郑文公有一个名叫燕姞的姬妾,梦到一位神仙送给自己兰草,并对她说:‘我叫伯鯈,是你的祖先,把这兰草当作你的儿子吧,因为兰草之香甲于一国,大家会像喜欢佩戴兰草一样喜欢你的孩子的。’”不久以后,郑文公与燕姞见面时赠予她兰草,两人十分恩爱。之后燕姞怀孕,生下一子,取名为兰,即后来的郑穆公。“国香”也成为兰之雅名。
〔11〕色:表象。
〔12〕非毁:诽谤,以不实之言毁人。“非”通“诽”。
〔13〕麦门冬: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麦冬。
〔14〕菖蒲: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菖蒲。
〔15〕兰荪: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菖蒲,又名溪荪。《本草经集注》:“东间溪侧又有名溪荪者,根形气色极似石上菖蒲,而叶正如蒲,无脊。世人呼比为石上菖蒲者,谬矣。此止治欺逆,亦断蚤虱尔,不入服食用。诗咏多云兰荪,正谓此也。”
█〔明〕文征明 《兰竹图》(局部)
文氏此图乃兰竹巨幅,画山野坡石间兰叶历历、竹枝萧疏。画面开阔,坡峦连绵,末作溪水,是兰竹山水之混合作品。
〔16〕祗:通“衹”,“衹”是“只”的繁体字,仅仅之意。
〔17〕山姜:按照前文“杜若”条注释中沈括的说法,山姜乃是当时南方人对高良姜的俗称。
〔18〕骚人:《离骚》的作者屈原,这里泛指诗人。
〔19〕类:大多。
〔20〕求田问舍:舍,即房子。本义是指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原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只知道购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此处作者用来指自己脱离俗务之后的生活。
〔21〕本:根源,指植物来源。
〔22〕列植:将乔木、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成行地栽种,形成整齐、单一、气势大的景观。
〔23〕栏槛:又作栏杆。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
〔24〕楚香亭:根据文意,楚香亭应为《遁斋闲览》作者自起之名,意为植满楚地香草的凉亭。
【译文】
《遁斋闲览》载:“《楚辞》所吟咏的香草,有兰、荪、茝、药、虈、芷、荃、蕙、蘼芜、江蓠、杜若、杜蘅、藒车、蒥荑,种类不一,不能全部辨识它们的名字和情状,解释的人只是把一切都称为香草。”这里面,有同一植物而有几个名字的,也有名字与今人的叫法不同的,例如“兰”这一植物,《左传》说其有国香,而各家的说法,只是各持表象、相互诽谤,不能分辨真相。有的人以为兰是都梁香,有的以为是泽兰,有的以为是兰草,现在,应当以泽兰为正解。山里面还有一种兰,叶子大如麦门冬,春天开花非常香,这种兰别名“幽兰”。“荪”则是生长在山涧溪流中,今天人们称之为石菖蒲,然而其实它并不是菖蒲,其叶子柔脆易折,不如兰荪的叶子坚劲。将小石子散杂地置于清水,将荪草种在盆中,时间长了便繁茂而可爱。“茝”“药”“虈”“芷”,虽然有四个名字,但仅仅是一种植物,即今天所谓的白芷。“蕙”即是零陵香,又名“薰”。“蘼芜”即是川芎的苗叶,又名“江蓠”。“杜若”即是山姜。“杜蘅”,今天人们称之为马蹄香。只有“荃”“藒车”和“蒥荑”,终究不能辨识。诗人们大多用这些香草来比喻君子罢了。以后我若得闲不问世事,应该探求这些香草的本源,在栏杆前将它们整齐地种植起来,造出一个“楚香亭”,希望能有满面的芬芳,可以整天面对幽静之景,体会到诗人们的雅趣,以此寄托隐含的意旨。
█〔元〕赵雍《着色兰竹图》
赵雍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次子,他不拘泥于家法,不仅观察自然,心悟神会,得兰竹之形态,更能写出兰竹的神韵。画中竹石下面画一簇兰花,葳蕤有生气,用笔滋润淡雅,显出兰的柔韧婉顺的性格。
《通志·草木略》云:“兰即蕙,蕙即薰,薰即零陵香。”《楚辞》云:“滋〔1〕兰九畹〔2〕,种蕙百亩”,互言〔3〕也。古方谓之薫草,故《名医别录》〔4〕出薫草条;近方谓之零陵香,故《开宝本草》出零陵香条。《神农本经》谓之兰。余昔修本草,以二条贯于兰后,明一物也。且兰旧名煎泽草,妇人和油泽头,故以名焉。《南越志》云:“零陵香,一名燕草,又名薫草,即香草,生零陵山谷。今潮岭〔5〕诸州皆有。又《别录》云:“薫草,一名蕙草,明薫蕙之兰〔6〕也。以其质香,故可以为膏泽,可以涂宫室。”近世一种草,如茅叶而嫩,其根谓之土续断,其花馥郁,故得兰名,误为人所赋咏。泽芬曰白芷、曰白茝、曰虈、曰莞、曰荷蓠〔7〕,楚人谓之药。其叶谓之蒿,与兰同德〔8〕,俱生下湿〔9〕。泽兰〔10〕曰虎兰,曰龙枣,曰虎蒲,曰兰香,曰都梁香,如兰而茎方,叶不润,生于水中,名曰水香。茈胡〔11〕曰地薰,曰山菜,曰葭草叶、曰芸蒿,味辛可食。生银夏〔12〕者芬馨之气射于云间,多白青〔13〕翱翔〔14〕其上。
【注释】
〔1〕滋:种植。
〔2〕畹(wǎn):古代田地计量单位,说法不一,一说三十亩为一畹,一说十二亩为一畹。
〔3〕互言: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4〕《名医别录》:简称《别录》,辑者佚名(一说陶弘景),约成书于汉末。《别录》对《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药性功用等内容有所补充,同时又补记了三百六十五种新药物,分别记述其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七情忌宜和产地等。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名医别录》。梁代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三百六十五种药物的同时,也将《别录》的三百六十五种药物辑入,并用不同的字色相区别,从而使其基本内容得以保存下来。
〔5〕潮岭:为“湖岭”之误,湖,洞庭湖;岭,南岭。湖岭尤言湖广。
〔6〕明薫蕙之为兰:四库版《陈氏香谱》作“明薫蕙之兰”,据《通志》改。
〔7〕荷蓠:或为“符蓠”之误,参见“芳草”条。译文按“符离”译。
〔8〕同德:品性相同。
〔9〕下湿:低洼的湿地。
〔10〕泽兰: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泽兰。
〔11〕茈(zĭ)胡:伞形科植物或狭叶柴胡。
〔12〕银夏:银州和夏州。均为古代行政区划,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
█〔清〕佚名 《雍正妃行乐图》(局部)
画中女性处于室内,人物姿态休闲。书中除人物还绘制了桌几、花瓶、香炉等生活物品,体现了清人的生活状态。
〔13〕白青:白色和青色的鸟。
〔14〕翱(áo)翔:高空盘旋。
【译文】
《通志·草木略》载:“兰草即是蕙草,蕙草即是薰草,薰草即是零陵香。”《楚辞》载:“种植九畹的兰草和百亩的蕙草”,这其实是一种互文修辞。古代药方称之为薫草,所以《名医别录》有“薫草”一条;近代药方称之为零陵香,所以《开宝本草》有“零陵香”一条。《神农本草经》则称之为兰。我以前修治《本草》,将“薰草”和“零陵香”二条连在“兰”这条下面,后面表明三者是同一植物。兰的旧名是“煎泽草”,妇人用它来调和香油滋润头发,所以有这个名字。《南越志》载:“零陵香又名燕草和薫草,即香草,生于零陵郡的山谷中。今天湖广各州都有。”《别录》载:“薫草又名蕙草,阐明薫草和蕙草就是兰草。因为其性有芳香,所以可以做滋润膏,可以涂抹宫殿和房间。”近代以来有一种草,如同嫩嫩的茅叶,它的根称为土续断,它的花香气浓郁,所以也有了兰这个名字,被人错误地当作兰来作诗赋吟咏。泽芬人称白芷、白茝、虈、莞、符蓠,楚人称之为药,它的叶子称之为蒿,与泽兰的品性相同,都生于低洼的湿地。泽兰人称虎兰、龙枣、虎蒲、兰香、都梁香,如同兰草,但茎为方形,叶子不那么润泽,生于水中,名叫水香。茈胡人称地薰、山菜、葭草叶子、芸蒿,味辛,可以食用。生于银州、夏州的茈胡,其芳馨的香气放射到云间,经常有白色青色的鸟雀翱翔其上。
《琐碎录》云:“古人藏书辟蠧用芸。”芸,香草也,今七里香是也。南人采置席下,能辟虱。香草之类,大率异名。所谓兰荪,即菖蒲也;蕙,今零陵香也;茝,今白芷也。
朱文公〔1《〕离骚》注云:“兰蕙二物,《本草》言之甚详。大抵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2〕而为佩。今之所谓兰蕙,则其花虽香而叶乃无气,其香虽美而质弱易萎,非可刈佩也。”
【注释】
〔1〕朱文公:即朱熹(1130—1200),号晦庵,谥号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朱子。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2〕刈(yì):割(草或谷类)。
【译文】
《琐碎录》载:“古人藏书驱除书虫使用芸香。”芸香是一种香草,也就是今天的七里香。南方人采来芸香放置在席子下面,能驱除虱子。香草一类植物,大多有不同的名字,所谓兰荪即是菖蒲,蕙是今天的零陵香,茝是今天的白芷。
█〔明〕马守真 《素竹幽兰》
马守真,又叫马湘兰,名守贞,字湘兰,又字月娇,曾为金陵歌妓,与柳如、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并称“秦淮八艳”。她秉性灵秀,风流绝代,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
朱熹《离骚》校注载:“兰、蕙两种植物,《本草》说得非常详细。大体上古代所谓的香草,一定是花和叶子皆香,且不会因空气干燥或潮湿而改变的,所以可以割来佩戴。今天所谓的兰、蕙,其花虽然有香但叶子没有气味,花香虽美,但质地柔弱容易凋萎,不可以割来佩戴。”
【延伸阅读】
说起兰和蕙,许多人立刻会联想到兰花,赏兰之士更可轻易做出“兰是春兰,蕙是佩兰”的区分。然而,真相并不如此简单:肇始于先秦典籍中的兰、蕙其实最初不是今人所指的兰科植物,而是两种别的香草。一般认为,上古的兰是指菊科佩兰(非兰科佩兰),而蕙则可能是土藿香。
诸种古代文献对兰和蕙的描述常常不能保持一致,各种类似的名字往往混在一块,增加了辨识的难度。例如,兰与泽兰、兰香、煎泽香、都梁香等词联系在一起,而蕙与薰草、燕草、零陵香等词联系在一起。由于材料所限,目前很难确定兰草是否真的就是都梁香,或者蕙草是否一定等于零陵香。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即兰与蕙一直是不同的两种植物,而不是《通志·草木略》所说的“兰即蕙,蕙即薰,薰即零陵香”。正如李时珍所说:“兰即蕙,蕙即零陵香,亦是臆见,殊欠分明。”
【名家杂论】
五代时期的分裂,可能是造成“兰”“蕙”的含义偏向兰科植物的重要因素。据学者汤忠皓考证,作为兰科植物的兰花,最早在闽浙一带发现,受到吴越、南唐国人的青睐。而同一时期后蜀编撰的《蜀本草》仍然以菊科泽兰属植物为兰,以蕙草为蕙,这表明五代时期,兰、蕙已经开始了同名异物的进程。
北宋时期,“兰花”对古代“兰”“蕙”分辨的扰乱进一步加剧。黄庭坚写《幽芳亭记》,明确指出兰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为兰,一干数花而香不足者为蕙”,名人效应足以推动一个词的词义颠覆。到了药物学家寇宗奭著《本草衍义》,意识到“兰草诸家之说异同,乃未的识,故无定论”,但他本人却更偏向兰为兰花的观点,“多生阴地山谷,叶如麦门冬而阔且韧,长及一二尺,四时常青,花黄绿色,中间瓣上有紫点,春芳者为春兰,色深,秋芳者为秋兰,色淡。秋兰稍难得,二兰移植小盆中,置左右,花开时满室尽香,与他花香又别。”
不过仍有穷理之人,例如朱熹在《离骚辨证》中非常直接地质疑道:“古之香草必花叶俱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佩。今之兰蕙,但花香而叶乃无气,质弱而萎,不可刈佩,必非古人所指,甚明。”宋末元初诗人方回亦认为:“古之兰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儿菊者,今之所谓兰,其叶如茅而嫩,根名土续断,因花馥郁故得兰名也。”明清时期亦不乏有识之士,如药物学家李时珍、植物学家吴其濬等人,都意识到古今兰蕙的不同。不过在民间,发生在古代最著名的香草身上的这种变化,却始终没有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