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顶子”探识
诠释孔子所著《春秋》的著名编年史《左氏春秋》中有很多精辟的论断,其中《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为“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能做到这样,虽然死了也久久不会废弃,这叫做不朽”。
天地乾坤,五行运转,子子孙孙,世世代代,400年间,家族繁衍。成山唐氏与天下所有家族一样,遵循着平凡的人世规律。在贵州黔北、黔中一带,从17世纪中叶至今,400多年一直流传着“唐家顶子”的一段史实。这是一个怎样的史实故事?为什么会有如此久长的历史流传?
从已获知的清国史馆资料《清史稿》、《清史编年》、《清实录》等国家级史料,到《贵州通志》、《山西通志》、《陕西省志》,再到《贵阳府志》、《遵义府志》、《广州府志》、《四川直隶绵州志》、《绥定府志》、《阳江县志》、《阳山县志》、《达县县志》、《清远县志》、《南溪县志》、《长寿县志》、《监利县志》、《个旧市志》等地方史志,记录了从明末清初逾晚清、民国至当今这400年间成山唐氏的史实。加上同时代大清重臣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丁宝桢、张之洞、胡林翼等人与成山唐氏主人公相关的朝廷奏折、书信来往、诗词传诵的佐证,还有同时代巨儒湖北王柏心、湖南吴敏树、贵州郑珍、莫友芝以及黄彭年等为成山唐氏主人公所写的诗文、碑铭、评价,兼之唐氏后人保存的老祖宗遗作、家谱、信件、诗赋、照片等家传资料的现世,更使得以唐源准、唐树义、唐炯为代表的成山唐氏先贤在历史长河中风采再现、栩栩如生。
古人云,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史料告诉我们:成山唐氏从一世祖唐一元算起,到第十代传人唐尔锟、唐尔镛、唐尔铜(瑞铜)等人,这个家族清官循吏、忠孝传家、诗书传代;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历代取得可任知县、教谕以上官职资格而有“顶子”功名者达27人之多(未含贡生),且每代有人。这在贵州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于全国的省份来说,是不多见的。而且,成山唐氏世代为官者,皆为尽忠职守、为民谋利的清官循吏,其中多人在史志中被百姓赞誉为“廉吏”、“唐菩萨”、“白面老包”、“富青州”、“唐青天”。正因为如此,“唐家顶子”之说才卓然而起,跨越了一个家族的范畴、跨越了一个地区的疆界、跨越了400年的时光,在世间传扬开来。
一、唐家顶子
遵照少保公唐炯的嘱咐,成山唐氏后人把阳山公唐源准之前的唐家祖宗称为湘川唐氏,阳山公之后的唐家祖宗别称为成山唐氏。湘川、成山唐氏获功名者有:
唐 廉,湘川唐氏二世祖,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科举人,先后任湖南酃县、山西曲县知县。
唐羲伯,湘川唐氏三世祖,拔贡,先后任四川广元县教谕、广东阳江县知县。
唐惟明, 湘川唐氏四世祖, 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举人,先后任山东观城、菏泽、河南永宁县知县。
唐惟安,雍正四年(1726)丙午科举人,先后任安徽泾县、歙县知县。
唐惟克,乾隆六年(1741)辛西科举人,先后任福建石码场监大使、湖北光化县知县、武昌府同知、宜昌府知府。
唐惟钦,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拔贡,任普定县教谕。
唐惟被,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拔贡,任施秉县教谕。
唐 钰, 湘川唐氏五世祖,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举人, 先后任陕西褒城、河南浚县知县。
唐 铢,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举人。
唐 金,乾隆三十三年(1768)戊子科举人。任山西屯留县知县。
唐 钖,乾隆五十一年(1786)丙午科举人。
唐,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举人。先后任广东大浦、新会、顺德、南海县知县、连州直隶州署高州府知府。
唐 锟,乾隆四十二年(1777)丁酉科拔贡。
唐源泽,湘川六世祖,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举人。
唐源准,成山唐氏始祖公。嘉庆三年(1798)戊午科举人,先后任广东英德、清远知县、钦州知州、廉州海防同知、阳山县知县。
唐源阳,嘉庆九年(1804)甲子科举人。
唐树义,成山唐氏二世祖,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举人。先后任湖北咸丰、天门、监利、江夏县知县、汉阳府同知、甘肃巩昌府知府、兰州府知府、陕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护理湖北巡抚。告病还乡后,60岁奉旨以湖北按察使衔领兵再度出山。赐谥威恪。
唐 敏,道光八年(1828)戊子科举人,任四川冕宁县知县。
唐 炯,成山唐氏三世祖: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举人。先后任四川南溪知县、绵州知州、夔州知府、绥定知府、四川盐务总办、署川东道、建昌道、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巡抚衔督办云南矿务大臣。赏太子少保衔。
唐 炜,四川布政使司库大使。
唐我圻,成山唐氏四世祖。先后任四川遂宁、长寿县知县、酉阳直隶州知州。
唐尔锟,成山唐氏五世祖。袭骑都尉世职。先后任广西新宁州、宜山县、临桂县、灵山县知县、全州知府、镇安府、浔州府、郁林知州、南宁府、云南军械局局长、省巡防队统带、贵州盐务局局长。1916年2月,北洋政府任命其为贵州护军使,督理贵州军务。
唐尔镛,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举人,贵州教育总会会长,曾出任北洋政府教育司司长。
唐瑞铜,(即唐尔铜),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金榜题名二甲第七名进士。先后任户部、礼部员外郎、河南财政监理官,大清银行清理处总办,1912年任中国银行总行行长、民国第一届国会一、二期常会众议院议员。
唐尔铭,曾在云南担任顺宁县知事。民国初年在贵州思南县、安顺等县任县长。今云南凤庆县第一中学始创始人之一。
唐积福,民国初任兴义、安顺县长。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黔中名医。1937年曾任贵州国医馆馆长。
唐积忠,赴日本留学归国生,1923年4月任贵州省财政厅厅长。
二、清官循吏
湘川、成山唐氏为官者皆尽忠职守,不贪不腐,为民造福。其中具代表性者有唐廉、唐羲伯、唐源准、唐树义、唐炯、唐尔锟等。
湘川唐氏二世祖唐廉,康熙壬子年中举后,时吴三桂叛乱,云、贵、川、桂贼熖昌炽,人皆思攀附,吴闻廉名声,以高官招之,并以利害胁,廉曰:“贼耳,受天子厚恩,不思报,又反,行齑粉矣。如廉何?”闭门八年在家乡大龙山执教。吴逆乱平后,朝廷任其为湖南酃县知县,前任借量田平赋之机,虚扩田土尺寸,增加赋税,以搜刮民财,民苦之。廉接任后,经核实上报,取消了前任增加的赋税,恢复原税,免除民苦。并将自己刻订的《毛诗正韵》一书,发给士民,让百姓咸知向学,增长相关知识,百姓皆称其为“唐菩萨”。后调山西阳曲县令,阳曲为省会驻地,人事繁剧,廉到任后,首除民害,整顿治安。下乡入村,劝民以力田,孝悌互相敦勉。以在四门建义学,教育贫寒子弟,每月一试,成绩优者,给予嘉奖,还办养济院,请贫苦无依老妇居其中。民间生儿女贫而无力抚养的,可将婴儿送入养济院,按人数每月给予衣食,长大后各家父母领回。河西田地濒临汾水,每年河水泛滥,冲毁殆尽,百姓颗粒无收,而税无减,民怨不止。廉多次向上陈请,终得减免。按旧例每年秋征,除正赋外,县官还收取三分之一归己享有,廉却说:“民代天子耕,出赋税供天子,官代天子收税赋,自有禄。若于民别取,则禄也何与?他人吮舐上官,文绣其妻子奴仆者须此,吾不须也。”尽除之。他在官七年,着布衣,食粗粝,不曲事长吏,年头岁尾,拒绝下属送礼。待绅士以礼,而有托之事则拒之。民间有争讼事至,引之堂下,娓娓语告,似若家人,对玩法者则按治不怠,驭吏严而有恩。离任归乡时,敝车羸马,行李萧然,百姓皆称赞其人如其名。《山西通志》赞其为天下第一循吏,与循吏于成龙齐名。
湘川唐氏三世祖唐羲伯,任职广东阳江县知县,时有平民八人,为豪家以仇陷害,拟处极刑。他侦得内情,向上申报,主审者偏袒豪家,他据实力争,八平民终得昭雪。他手书的《居官八法》道明了他做官的信条:“一、接待绅士,宜厚礼,有请托者则直言拒之;二、审谳堂规宜肃,细心求情,勿许书役传话多言,致是非颠倒;三、准理辞讼,前后批不得舛背;四、用人欺媚撞生事撞骗者,即行驱逐;五、漕米仓谷,勿用非其人,通同作弊;六、谒见上官,当言则言,有疑难,当虚心请示;七、接见同寅,择善而从,不臧者,勿滥交失言;八、验尸伤,勿尽听仵作所报,当亲目细验,乃定案情。”
湘川唐氏六世祖、成山唐氏始祖公唐源准, 以知县分发广东时,正值海盗猖獗,上令出海捕盗十名以上者,予以擢升。同僚劝源准上请出海,愿以所捕海盗分送,以凑足十名上报,官阶易于迁升。源准坚拒并回曰:“无论功名有定,不可强求,即使果得升迁,而冒人之功,残人之命,五夜扪心,犹有鬼神。为官阶计,独不为人品心术计乎?”署英德时,富豪李某儿子将一佃户杀死,唐源准查得实情,追捕富豪子,富豪却藏匿其子,买人顶凶,并以二万金贿赂源准,源准拒之并设计让富豪出谳凶子,一县之人咸谓源准执法不挠,莫不慑服。署钦州时,外地客民向当地边民租熟地耕种,其中一些狡黠之人,为获大利,串通各处富豪,以助捕盗费用为名,向源准行贿五千金以请准升科,源准坚拒并斥。知阳山县,闻县之桂香书院久已废坏,义学未举,因曰:“作养人材,是今日阳山之第一要事,如何可缓?”即集众绅士商酌条款,序薄劝捐,他本人带头捐廉银百金。又在城北贤令山一带尽种松杉等木,划拨给书院,众绅士喜言:“得此举,十年后生生不已矣!”源准生性俭廉,居官食无兼味,严冬未尝重袭,妻女裙布而已。地方绅士有素敦品行者,必奖励称扬,若不安本分,则大声疾呼,引为众戒。
在钦州官署堂上,唐源准写有一副对联:“穷秀才做官不必十分受用,大君子济世全凭一片真诚”。离任时,竟有送至数十里外依依不去,辞之再三始涕满面而返者。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初三日,患病已三个多月的唐源准仍在坚持工作,汲汲民事,忽奉嘉庆帝大行哀诏,“力疾哭临,病遂加剧”。初九日白天,他还在签押房披阅文稿,调派差役巡防,深夜亥时(23点左右)却病情剧变,病逝在县衙。阳山民众奔走哭吊,若丧慈母。
七世祖唐树义,成山唐氏二世祖,始至湖北任知县,赴监利任职时,正值监利大水,堤埝溃决,江水流离,狡者群聚乘乱剽掠,势艰难解,亲友均劝树义以病告辞,树义却说;“吾不救此方民,谁救者?”毅然赴任。遂率人乘一小船涉洪涛周历灾区,权宜急赈,擒治剽掠之徒。忽大风将小船桅杆刮断,树义笑曰:“死耳,得为水神使彼浪不兴,民用无害,亦吾志也!”通过巡查,树义见几百里江堤残缺,决意大修,一面上报请款,一面以工代赈,第二年洪水来临前,终于竣工。江水大至,距堤顶三寸,树义立于堤上,观水情,查堤漏,指挥抢险。忽西南风急,巨浪喷涌,吏民惊走,树义独立浪中,身当其冲。浪过天忽反风,水退二尺,吏民复聚,欢声雷动,并刻石记之。总督卢坤至监利,树义与之议修堤事不合,摔袖而出,卢公怒,乃巡察树义所治之堤,归来后再召树义入见,却降阶迎接树义,出示巡察时巴陵、华容等地民众所呈写“乞监利唐青天办抚”的书折,并对树义说:“贤父母何以得民如此?”事后卢公荐树义给朝廷,道光皇帝特旨召见树义,询监利堤工事,并问一旁的军机大臣等人“尔等手下人中,几见有此人!”
1835年夏,唐树义升任甘肃巩昌府知府,惩恶选贤,整顿吏治,修葺渐已废坠的南安书院,栽培寒俊,使陇西文风大变,人才辈出。又据民众的建议,重修城中风雨剥蚀、倾危不堪的威远楼,亲择地势重建湮没多年的文峰塔,保存古迹。还增筑堤防,引水归流,预防沿河民房及西北关城墙被大水冲毁。为便利北区与城关的交通,还重建了永济桥。此外,缉捕盗贼安定地方,赈救灾民、清理狱案、简刑平讼、平固原兵乱等,在巩昌任职近三年,为百姓办了许多有益的实事。据《陇西县志》载:“树义为官清正,自奉俭约,所到之处皆有政声。”陇人感戴其德,为树义立了遗爱碑。1838年,唐树义调任甘肃省府兰州知府。抵任日,兰州士民老幼夹道欢迎,称树义为“白面老包”。树义后在湖北金口殉难,巩昌士民闻之相率为其吊哭,列状请祀名宦,酬金建祠肖像。
1845年,唐树义升调陕西按察史,后署布政史,协助巡抚林则徐。据前一年冬季无雪之实,树义预测当年陕西大旱,便对省内所属各县的户数人口、村堡几何、相去远近、公私贮粮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统计绘图,交给林则徐。大旱来临,树义助林则徐按灾情之轻重、地之肥瘠和调查统计图纲,斟酌成法,朝令夕行,有条不紊地赈灾,减小了旱灾的危害。
1847年,唐树义调任湖北布政使,次年湖北发大水,汉江决堤,灾及四十郡州县卫。唐树义亲赴灾区第一线勘察,行程二千余里,测算需八十万金抚赈修防,返回即备详请奏,总督难之,力争四五天,始获上疏。是时武昌城中水深数丈居民多露宿城上,树义乘竹舆日夜巡访居民,挥涕抚慰。未奉诏即启库银赈灾修防,总督急阻,对树义说:“万一不蒙谕允,将何以偿,独不为尔子孙计乎?”树义回答:“尧舜在上,必不忍吾民失所,等上款拨至须三四个月,延至尔时始料理,则老弱之死于沟壑者不知其几何矣?且聚百万饥民而不早为之所脱,有奸人倡率为乱,更烦兵力所伤实多,今势不可缓,即有严谴,某独当之。” 遂赈灾筑堤(后获诏可),使武昌汉阳十七万余棚栖灾民脱险。楚人将树义之德,比为富青州(宋朝名相富弼)。1849年唐树义任湖北护理巡抚,大水复至时,与总督意见不合,感到处处受掣肘,不像辅佐林则徐时那样彼此心存君国,非有私心,叹曰:“吾一日居于其位,则吾一日当尽其职。吾一日不得尽其职,则吾一日不可安其位。”便上奏引疾请归。归乡时,楚中官商馈赠数万金,树义一律谢绝不受。
1853年3月,太平军攻陷南京,并占领了安徽、江西和湖北大部分地区,朝廷考虑到唐树义对湖北情况较为熟悉,特颁诏命已吿病归乡三载的唐树义出山。此时,唐树义刚用多年俸禄在遵义修毕唐氏家族宗祠,在贵阳堰塘坎建成待归草堂(即唐家花园),且已年逾花甲。接诏后,立即奔赴湖北前线,并对前去探视的儿子唐炯说:“吾此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必轰轰烈烈寻一死,断不使汝曹他日铭志行状作一曲笔。”言后即以二品顶戴、湖北按察使衔带兵征讨。大小数十次恶战,唐树义胜多败少,颇得皇帝赏识。然时任湖北巡抚崇纶与总督吴文镕不合,多次上奏诬陷吴文镕,并将唐树义所统之兵将调往别处,最后只剩数十人供唐树义指挥。在长江金口,唐树义陷于重围孤立无援。恰在这时,唐炯来金口探望父亲。无奈之下,唐树义命儿子将遗奏一折,按察使印一枚,以及一块自己用过的端砚带走。咸丰四年(1854)正月二十三日,唐树义在金口投江殉国。
八世祖唐炯,成山唐氏三世祖,四川《南溪县志》记载“唐炯字鄂生,贵州遵义人,权南溪,政尚廉明,有干济才”,唐炯常单骑赴乡,宿破庙中,引父老数人,同坐阶上,询其疾苦,谕以教导子弟,勤耕作,无作非,无兴讼。有控诉者,令邀被告来,数语为之了结,严禁窝赌窝盗。炯言:“作州县,足迹所不能到者,耳目要到;耳目所不能到者,精神要到。”又言:“民财当惜,不可使之破坏;民气当静,不可使之浮动。”其所到之处,不挪移公项,不向书役富户借贷。
咸丰十年(1860)四月,清黄不接之时,南溪米价腾踊,唐炯向城中殷实的绅耆商议平粜,平价卖给次贫极贫的百姓,并承诺秋来买补,“不足我自赔偿,不以累诸君。”从四月中旬到六月中旬,米价平,民无饿者。《四川直隶绵州志》记唐炯“胆识过人,饶干济才,尤娴戎政,专以保境卫民为心。宰南溪时,屡挫贼锋,威名甚著。时绵州危若累卵,炯言‘吾今誓以城为存亡’,昼夜亲巡,部伍肃然,坚守四月余,不辞劳瘁。围解,民获更生,士民颂其功德,皆翕然曰:唐公再造云。”《达县县志》记唐炯“同治二年(1863)来守绥定,明敏廉干,汲汲以教养为事。倡设养育堂,以收养遗弃幼孩,且明定规条,用垂永久”。“命乡市镇成立社学,大场镇二所,小场镇一所,其经费则提取其场斗息,减寺僧之浪费,以作育里社之人。一时风行雷厉,社学林立。就学之子,咸乐其便,以是教化大行。炯在任年余,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此其卓荦大者。其它善政亦多可记。去后,县人祠祀之。”晚清重臣、唐炯的顶头上司丁宝桢,在其对朝廷的奏折中,多次称赞唐炯。夸唐炯“秉性刚正,操心清严,心思朴诚,办事真实,实有大过人者”(《丁文诚公奏稿》光绪十年五月二十一日奏折),“心精力果,守洁才明,矢志公忠,破除情面”(《丁文诚公奏稿》光绪五年二月初八日奏折),“二品顶戴、按察使衔、四川建昌道唐炯,该员秉性刚毅,操守谨严,识见宏远,才气深厚,前在四川统兵剿贼,忠勇冠时,及历任道府各官,察吏安民,除弊兴利,事事精实。所到之处,劳绩卓著,民情悦服,洵为文武兼资。缓急足恃,堪当大任之才”(《丁文诚公奏稿》光绪六年二月十九日奏折)。
光绪三年(1877),丁宝桢督四川,令唐炯督办盐务。时四川盐务“官吏商民恃无遵守,任意紊乱,百弊丛生,败坏至于不可收拾”(《丁文诚公奏稿》光绪八年五月十五日奏折)。“官吏绅商缘为奸利,其始病国,其继病民,私枭群起而与之争,盐法遂蹶而不振。至是,平远丁公宝桢总督四川,念国家自然之利权不可下移,西南之隐患不可不急弭,毅然改弦而更张之,为黔、蜀百年至计以属余。余乃稽考陈牍,召集商灶,人人别问,务悉其情。阅五月,利弊了然,乃条定章程。……又遣华孝廉联辉,周历厂岸,博谋于众,参互斟酌。越两月,复条定章程二十事檄行,具详《盐法志·官运盐案类编》”(《成山老人自撰年谱》第五卷)。《四川盐法志》经呈报朝廷,官运商销盐法议行。
唐炯办理四川盐务的宗旨,可以概括为二十四个字:“裕国便名,除弊整纲,恤商疏引,格枭为良,大法小良,万年永长。”他颁条例六事:“发引必先新后旧,不得新陈套搭 ;征税必先课后引,不得挪移亏欠;收发盐引,责成盐道,不得假手吏胥;改代引张,责成州县,不容奸商蒙混;缴残则严定限期,以杜重照;办公则优给分费,严禁暗收陋规,乃为正本清源之计。”(《成山老人自撰年谱》第五卷)。然“官运创办之初,凡在中饱之徒无不危言震恐,百计阻扰,又以其时成本过绌,事事掣肘,办理殊属为难。臣与建昌道唐炯互相勉策,以事关国计民生甚大,惟当竭诚图维,利害均可弗计”(《丁文诚公奏稿》光绪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奏折)。自是官运商销盐法得以推行。“凡百余年引目浑殽、款项诸弊,至是尽革,语具《盐法志》。”(《清史稿·唐炯传》)而四川上交国库的盐税银两,从原来的不足万两,增加到了一百多万两。
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清廷令前云南巡抚唐炯“赏巡抚衔,督办云南矿务”(《清史编年》)。此时云南以东川铜矿为主的铜矿开采,已从最兴旺的乾隆、嘉庆时期,经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回民起义等重创,到同治十三年(1874),“每年产铜量不足十万斤”(杨德昌:《会泽文化之旅—铜商经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唐炯到任后,“对铜业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使东川铜业在光绪年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发展”(同上书)。唐炯成立云南省招商矿务公司,东川招商矿务公司大门上挂着唐炯写的一副木制对联“公以待人,谁谓诚意感通,不能化塃为矿;司综其政,好将私衷涤荡,咸期聚宝成山”。矿务局的大门上写着“一山宝气钟千古,四野炊烟绕万年”。为便于管理,他将公司设在大山深处的汤丹。此地乃大山深处,信息不通,道路梗阻,连肉食都难以购买。已花甲之年的唐炯食粗粮,宿茅舍,顶着蚊叮虫咬,不分寒暑穿行于各个府、县之丛山峻岭,巡视矿区,督察矿务呕心沥血。光绪十四年(1888),唐炯请来藤野、山田等几位日本矿师,“购置洋人机器,自行设计炼炉,采用较新技术、设备开发铜矿”。“光绪十五年(1889),实共办解铜一百一十万斤。”云南矿务,较同治年间有了明显起色。
十世祖、成山唐氏五世祖唐尔锟,先后在广西新宁州、宜山、临桂、灵川等县任知县,由于唐尔锟从小生长在官宦之家,耳闻目睹祖辈的言传身教,加之得到四叔祖唐炯多年的亲自教诲,不仅熟悉吏职,而且熟悉军务,所到各地,首先了解民情,抚恤百姓。断案治匪,从不妄杀一人。在宜山任职时,时任广西总督的岑春煊剿办游匪,为运输辎重,向所经过的地方征用大量农民充工,四处张贴公告,告示沿途各县衙,言不听命者,就地军事正法。当时正值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各地农民皆怨声载道。宜山相邻各县苦于上命,只好惴惴奉命而行,而宜山县令唐尔锟却拒不执行此命令。岑春煊大怒,下令把唐尔锟抓押到大营问斩,唐尔锟辩解道:“时值农忙,无夫可应。”宜山民众听闻此事后,立即扶老携幼,聚集于县境内的龙江河干,并在河干上安放了一张桌子,桌上摆了一面镜子、一碗清水、桌面上写着“唐青天”三个大字,万余人露宿三天三夜挥之不散。岑春煊见此情形,大为感动,知道宜山民众认可唐尔锟是明镜高悬、清水衙门的百姓好父母官,深为引咎自责,亲自为唐尔锟松绑,并握住唐尔锟的手向其致歉。事后对唐尔锟优加举荐,提拔任用,以后但凡处理广西重大事务,常急招唐尔锟商决。
三、孝悌家风
唐氏家族不仅取得功名者众多,成就了“唐家顶子”,而且忠孝传家的家风可圈可点。仅举数例如下。
唐氏始祖公唐象明13岁割股救父,以纯孝闻名,入载《蜀志》。平生抚孤,助婚葬,赈饥寒,出金帛为人赎身,还田土,义举甚多。象明公妻子杜凤鸣(即唐家故事中的长奶夫人),自幼勤劳俭朴,工于女红,知书达理,避乱居遵义后,除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外,还支持参与丈夫办慈善事宜。
唐氏二世祖唐廉性温毅俭朴,嗜读书,着布衣,养亲至孝,两割股愈亲疾,因思念老母,解官离酃侍母终养,直至母老病告归,守孝数年,始再赴山西阳曲任知县。唐廉娶妻黄氏,乃与象明公一道避兵乱来遵义的黄公托象明公抚养之幼女。黄氏勤慎端静,十分勤劳,昼灌园、主酒食,夜纺织、佐唐廉诵读。
唐氏三世祖唐羲伯,非常重视对子孙忠孝家风的传承教育。他七十一岁时总结自己为官的体会,给尚在外为官的几个儿子写了《官箴家语》一诗,告诫儿子们说:“为民父母,政治当悉。劝农播种,劝女蚕织。足食足衣,民信乃立 。烝我髦士,延师训迪。亲加课程,才真学实。忠君奉上,靖其乾惕。清慎与勤,始终如一。接物谦和,待下严密。折狱听讼,虚公秉直,催科定限,抚字无失。老疾赈念,株连省释。宽大居心,请托杜绝。强暴惩治,善良诱掖。纵欲戕生,醉酒伐德。利令智昏,气使颠蹶。自古贤良,载在史册。君恩思报,民命当惜。尔禄尔俸,民膏民血。”
唐氏五世祖唐镇,孝友挚性,担心父亲唐惟格为尚年幼的四弟唐锭的将来操心,便与二弟、三弟商量,主动向父亲提出,将祖上遗留的田产让归四弟,使父亲非常欣慰。
唐氏六世祖唐源准,负性仁孝,五岁时,母亲宦太孺人患疾,即知侍汤药,旋母丧,日夜哀哭,不食不言,旋月余始稍辍哭泣。十九岁,代综家政,侍奉其曾祖母陈氏、祖父唐惟格、祖母葛氏、父亲唐镇多位长辈,食指繁多,措办不易,家计艰窘,百般拮据。遂贷书百余种,往来负卖于大定、黔西、毕节、织金等地的乡塾党庠之间,投宿旅店,孤灯荧然,把卷兀坐,随员酣睡梦醒,犹见其喃喃口诵。且读且贸,如是数年,一家二十余口赖以支持。几位长辈先后弃养,姐妹出嫁,均由源准操办,每逢先世忌日、诞辰,无不潸然泪下,哀慕无穷。对宗族中孤苦无依者,源准无不极力扶持,为之教养、嫁娶。入仕后,源准更是辄啬羸余,散之亲族三十余人,并勉之耕读,各加努力。源准还亲自为儿子唐树义编撰批阅课本《业精于勤》,阐述了君臣之道(《管仲不死》篇),父子之道(《爱之能无劳乎》篇),孝弟之道(《其为人也孝弟》篇),为人之道(《人而无信》篇),求学之道(《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篇),为儿辈的成长铸尽了心血。
唐氏七世祖唐树义从小生长在父亲唐源准身边,深受父亲善德孝行的熏陶,忠孝成人,善德累累。20岁时,母王太孺人病逝于广东清远署,树义千里扶榇回黔,归葬于贵阳城北之凤凰哨;28岁时,父唐源准病重,树义废寝忘食,日侍汤药,但无力回天,父病逝广东阳山县官署后,再次扶柩归乡,跋山涉水,辗转千里,安葬于贵筑水田坝(今乌当区水田镇)蔡家寨后,并将父亲墓园所在地起名“成山”。父亲唐源准生前有一夙愿,唐树义念念不忘:“至今始祖无专祀之庐,族姓无田园之业,子弟类以游宦为生涯……倘得一顺适境,仿前辈义田意,略加斟酌,或先创立规模,俾后起者踵而广之,则斯志毕矣。”1850年,唐树义归家养病之际,用自己为官多年的俸禄积蓄,在遵义修建唐氏宗祠,供俸历代祖宗灵位,同时又在贵阳堰塘坎修建待归草堂。之所以称“待归”,树义自己解释说:“人臣受不世之知,膺股肱重寄 ,驰驱宣力,固其职也,敢言归哉?”
唐树义对子女的教育,颇为深远细微,注重身教言教,大到为国为民,立志做人,小到吃饭睡觉,无不关怀备至。1837年初,树义长子唐焯时年19岁,首次独自离家赴京完姻并应考,唐树义为其写了一篇长达两千多字“保我儿子随时寓目”的嘱咐,让唐焯带在身上,随时翻阅,事事留心。“路上起早睡晚,寒气严重,须多穿衣服,不可自恃年轻。”“下人须待之以恩,不可随口便骂。”“途中切不可骚扰人。即我属下并本省州县有来张罗者,须婉谢之。有些官员来送别考元券,绝绝不可收受。”“男子志在四方,有许多事业去做,不出门如何做得来。终日守定父母,一些事不能干,岂是肖子。汝如想我时候,即可将如何用功、如何做人、并用功如何、近境详细写就家信一封,交付甘肃提塘(即提督)遂便家来。一可净汝想家之心,我得此信心亦稍慰矣。”“京中戏团最多,原不可去,但有时心烦,借此开拓心胸亦可。或一月两月去一两回,却不得常去,去时还须禀明汝岳父,方许可也。”“京中酒饭馆最多,无论何人邀请,切须缓辞,断不可去。便是汝岳父叫汝去,亦须将我不叫去的话明白禀知,仍不得去。至公举宴会之所,如文昌会馆等,则无妨去也。”“京中最眼热不得。不可见辄要买,更不可无钱便赊。凡应用之物,总是现钱去买,无钱即止。赊一回便手顺,以后取了甚便,日久即是一项账目,无论有钱还账,亦得多事,况钱未必宽裕。汝父不敢立欲于人,又兼有夙累,如何有余钱供汝浪费,切记切记。”“完姻后,夫妇须和气,须相待以礼,不可狎媚嬉戏,不可动辄生气。读书人当明大体,毋学小家子气,闻汝妇知书达理,汝更当爱敬也。” “以上言语,不过随笔书写,当有许多要说话未能详尽,汝须举一反三留心,事事刻苦,不得染一毫公子气,不得染一毫名士气,将自己身子看得十分尊重,不可随波逐流。外宜谦和平易,内必端方正直,随时儆省,无懈无忽,何患不力争上流耶?勉之望之。”1854年,唐树义奉旨前往湖北抵御太平军,被百倍自己兵力的太平军包围,他临危不乱,令四儿子唐炯将印信和遗疏连夜带离,并告唐炯:“汝曹亦宜自爱,努力读书,奉养母嫂,教侄儿辈,无愧唐子方之子可尔。”后投江殉职。
唐氏八世祖唐炯秉承祖辈忠孝品节,年轻时便济认三岁孤女为妹,抚育长大,贤淑成人,并为此女择婿成家,传为佳话。父亲殉国后,炯一面用功读书,一面统政家务,奉养继母刘氏和长兄、二兄的两位孤嫂,并遵父命,说和大嫂二嫂,将二兄唐炜两个儿子中的大儿子唐我垣作为长兄唐焯的嗣子过继给大嫂抱养,自己的二儿子唐我圻也作为三兄唐炳的嗣子抚养。炯入仕后外出四处为官,必将妻儿及母、两嫂与两个侄儿带在一起,处处敬孝、事事关照,有如三国时蜀将关羽敬护两嫂千里走单骑。对唐我垣、唐我坊两位侄儿,唐炯如对自己的儿子唐我墉、唐我圻一样,从襁褓之中、牙牙学语、读书认字、再到成家立业,事事过问,处处关心,无一疏漏。两位侄孙唐尔锟、唐尔镛出世后,唐炯仍依然悉心教养,从不怠慢。唐尔锟后在广西多地为官,被誉为“唐青天”。后被北洋政府通电任命为贵州护军使。唐尔镛后在贵州创办全省第一所中学和第一份报纸《黔报》,被推为贵州教育总会会长,北洋政府教育司司长,都与唐炯的谆谆诲导,身教言教分不开。1854年,唐炯遵父遗命正欲以衣冠招魂葬父之际,忽得湖北已获父亲骸骨的信告,悲喜交集。后时机成熟,便急赴湖北金口寻父骸。在汉阳崇福寺,当唐炯以“滴血验亲”方式确认死者身份,乃抱父骸痛哭不止。后又历尽艰辛,终将父骸运回贵阳,与原衣冠柩一起,双棺并葬于蔡家寨成山墓园其爷爷唐源准墓左侧。随后,唐炯在蔡家寨整修成山草堂(俗称“唐家大院”)为父亲守孝。若干年后,他又在贵阳堰塘坎的唐家花园里修建了“唐氏支祠”,供奉历代祖宗灵位,春秋祭祀。
四、诗赋传代
从湘川唐氏的二世祖介石公唐廉起,经湘川六世祖即成山唐氏一世祖直圃公唐源准,再到成山唐氏六世祖唐继善,整整十代人,近400年时间里,成山唐氏能吟善写诗歌的传统世代相承,长盛不衰,且其中不少诗作也造诣颇高,得到了同时代诸如郑珍、莫友芝、王柏心等文学大家的好评。在郑珍、莫友芝编录的《播雅》、《黔诗记略》两部文学巨著中,成山唐氏所写的诗词多达三百余首。湖北巨儒王柏心曾为唐炯之《成山庐稿》作序,他对唐炯的评价是:“文人兼将略者,累千百不一见焉;优将略而文业又精绝过人者,旷古今不数见焉。若葛忠武有集二十四篇,杜当阳注春秋左氏传,王文成讲学军中门人辑之为传,习录此最命世大才矣乎。今唐君鄂生廉访以将才与诗笔兼雄庶几起,而继三公之后者哉。……余以其言验之良然,文人而将略,其文业又精绝过人,目中仅见君耳,嗟乎!葛忠武、杜当阳、王文成不复作矣,非豪杰安能踵而起。”
现录唐氏十代世祖诗作20首,以窥唐氏诗赋传代佳话之一斑。
二世祖唐廉一首《长子羲伯以鄂大司马荐授广东阳江令,书此示之》:“鼍江风气醇,汝年甫强仕。既以父母称,即当慈惠矢。二十九里民,保之皆赤子。勿耽剪烛杯,勿逞雕虫技。勿赌竹院棋,勿纳瓜田履。嗜好悉屏除,实事但求是。万里持若衡,一心鉴于水。除害与兴利,凡百有条理。上以答殊恩,下以报知己。庶几奏循良,芳名播青史。”
三世祖唐羲伯一首《明、安两儿赴京候选示之》一首:“鬻子恩勤老亦荣,策名双璧际承平。一堂集庆思先泽,万里联镳向帝城。驲路衣衾庭背梦,雁行风雨弟兄情。分符各报君恩重,舐犊还须念所生。”
四世祖唐惟格一首《送人》:“今日送行地,行将我别人。野花开绣陌,初日酿晴春。客路谁知己,天涯等寄身。劳劳于役意,因尔倍伤神。”
唐惟明一首《食瓜》:“好官不作作清官,官去身轻两袖宽。菜羹方笑无滋味,又进筵前瓜一盘。”
唐惟安一首《看梅》:“雪余几树覆苍苔,眼底春光尽放梅。傲骨何曾伤岁暮,清标原不惹尘埃。雀耽云影高枝立,香透柴门小径开。烟月江南如有约,莫教孤负掌中杯。”
唐惟克一首《看云》:“几回淡淡几回浓,道是无心又改容。不为苍生敷化雨,偏于闲处作奇峰。”
五世祖唐金一首《九日雨》:“高处易悲秋,天能为客谋。故将连日雨,隔断望乡愁。开拆怜篱菊,萧森激酒瓯。茱萸聊自玩,兀坐思悠悠。”
唐一首《德州一首》:“绿竹隐山城,山山翠霭横。此乡风谷厚,到处雅歌生。流水沿村转,孤舟泊岸轻。十年思往事,心事重回萦。”
唐锟一首《雨后》:“雨后村蛙水渐平,催耕布谷哢新晴。鹭鸶乳鸭相随惯,蝌蚪鱼苗逐队行。花瓣滩头依漩转,柳绵池面舞风轻。晚烟起处何人爨,船尾渔翁一笛横。”
六世祖唐源准一首《农夫叹》:“半月不雨农夫忧,今年田稻如何收?东阡西陌试一望,前日青青今火炕。天公无私何无情,只须一日雨即生。风雨一日苗即活,纵不能丰犹晚成。太息连年尽干旱,前年一斗止得半。去年仅得六斗奇,儿已号寒妻啼饥。天灾流行复如此,八口定须饥半死。饥死妻儿愁杀人,高堂况有白发亲。”
唐源善一首《五十双寿感怀》:“鸿案相庄共百年,劳劳门户记从前。双亲育我成何孝,二子成名赖汝贤。衣食维艰身作婢,诗书难已砚为田。或凭祖德能偕老,尚看儿孙雁塔联。”
七世祖唐树义一首《咸丰三年四月,奉命安抚湖北,道出飞云岩题壁》:“神功鬼斧附凿成,奇兀奥峭青空撑。我行卌年七过此,对此辄想遗世情。匆匆又叱王尊驭,举手迳欲携云去。霖雨崇朝满太清,洗尽烟霾开霁曙。”
唐敏一首《偕张西堂(书林)同年游城上》:“有约登临去,城头徙倚间。晚风吹古木,落日射春山。鸟度遥天阔,僧归小寺闲。相携还草酌,楼挂月弓弯。”
八世祖唐炯一首《吾园》:“才将玉簟销残暑,全听金风送早秋。人事大都弹指顷,吾园今又半年留。故山消息苦难好,邻塞烽烟足可忧。何处露蛩吟不了,搅余清梦五更头。”
唐焯一首《汤阴道中》:“幽燕北望思悠哉,苍莽中原极望开。日没地随飞鸟尽,云阴天压大荒来。百年怀抱悲雄剑,万里驰驱惜壮才。惆怅皋兰何日到,黄羊芦酒慰循陔。”
九世祖唐我圻一首《名联》:“世方求异等茂才,为吾道任干城,岂图柔史纲经,多能鄙事;我自愧不学无术,与诸生开石室,应有干家栋国,共济时艰。”
十世祖唐尔锟一首《自题》:“有田一顷,有酒一樽,朝耕暮饮,不近市城。人以为惺惺,吾以为昏昏。”
唐积忠一首《小寨怀陈慕兰女士(宣统二年春初旬)》:“多情却是总无情,眼望心思梦里惊。愁肠只向金闺断,烟霞不似往年春。暮山重叠雨冥冥,常对春风哀泪痕。我心匪石情难断,此生终不负卿卿。”
十一世祖唐继善一首《仍有禾干》:“一从弃鞭离校园,半生难下水利鞍。盘龙洞外千山雪,锅底河上晓月残。辄喜一年一转战,谁知多士多难安。不悔卌载精力尽,却愧老来禾仍干。”
唐显善一首《理姐九五大寿》:“一从少小分离后,弹指流光数十春。多年昐望重相聚,壬申始得偿筑垣。费城有幸能相遇,双双两鬓白发苍。年年故乡祝姊寿,岁岁均祈阁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