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言政策理论和国家语言战略
2015年,我国语言政策理论和国家语言战略研究呈“井喷”式增长。一批语言政策与规划(以下简称LPP)理论专著在2015年集中问世,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宣告成立,商务印书馆申办本领域第一本正式学术期刊《语言战略研究》获批,相关学术论文发表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是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本领域三十多年研究积累的一次集中释放,是国家语言规划部门自2004年以来主导开展语言生活、语言资源、语言服务、国家语言能力等研究,积极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也是学界的“家国情怀”主动对接国家语言需求的生动体现。
作为近年来国内LPP研究的集大成者,2015年有三本重要的论文集问世。一是李宇明的 Language Planning in China(《中国语言规划》),这是国内第一本讨论中国语言规划问题的个人英文版论文集,收录了作者2002年至2013年写作的30篇论文,2015年8月由德国德古意特·穆彤出版社(De Gruyter Mouton)和中国商务印书馆联合出版,著名语言学家博纳德·斯波斯基(Bernard Spolsky)为该书作序。该文集是21世纪中国语言规划的学术蓝本,深深影响了中国语言规划的实践,并为中国语言规划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中国“语言生活派”赢得了国际学术声誉,成为国际学术界全面真切地了解21世纪中国语言规划的窗口。二是李宇明的《中国语言规划三论》,收录了作者2009以来发表的29篇论文和22篇序言、短文,包括“语言规划理论”“语言文字工作”“语言生活状况”“语言教育与传播”四个专题。三是王辉、周玉忠主编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续)》,这是关于LPP基本理论和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别语言政策研究的多人论文集,刊载了2004年以来在我国学术期刊发表的LPP论文30篇,整理为“理论研究”和“国别研究”两部分。
除此以外,本部分遴选、介绍了相关学术著作6部、期刊论文36篇、报纸文章4篇。梳理可见,2015年语言政策理论和国家语言战略领域的最大热点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战略研究,数量众多,视角多元,话题广泛。此外,国家安全中的语言规划、汉英语言竞争、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关键语言战略和对外语言规划、中华文化外译和传播等也受到较多关注。
2015年语言政策理论和国家语言战略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包括四个方面。第一,LPP理论建设有重要进展,既有国内众多权威学者参与编写的介绍语言规划经典理论的第一本教材,也有第一本讨论中国语言规划问题的个人英文版论文集;此外,李宇明首次对语言规划学的性质、功能、任务等进行了体系性的构想,并指出:“语言规划学正呼之欲出”。第二,研究视角不断创新,周庆生从国家民族构成类型视角提出了一个新的语言规划分析框架,徐大明将交换理论引入了语言规划研究。第三,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并不断深化,如出现了第一本全面系统阐述语言与国家的关系的普及型读物;又如关于国家语言能力的构成,不同研究者在李宇明“五点论”的基础上继续阐发,有的从全球竞争的视角提出“七点论”,有的从语言资源观的角度提出“八个方面”。第四,“多语主义”正在成为学界共识,“微观语言规划”“具体领域的语言规划”和“自下而上的语言规划”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2015年研究情况看,本领域的学科基本建设仍需加强。关于LPP基础理论的研究仍显薄弱,针对同一话题的对话探讨仍不多见,术语使用不统一,或者对同一术语内涵的理解与使用有分歧等现象还比较突出,西方理论和中国实践的整合、全球眼光和本土意识的整合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需要加强自身的话语研究。